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二百二十五章 笑裡藏刀的老少會 文 / 謝王堂燕

    第二百二十五章笑裡藏刀的老少會

    (感謝小莫和小夢打賞,這章總算趕出來了,稍晚了點,見諒哈)

    次日,旭日將升未升。

    天色尚灰濛濛時,江州城的東門便已大開,三千多江州軍押解著成百上千輛馬車出城,向著十餘里外的荊州軍大營徐徐而去。

    馬車上滿載著一袋袋的糧食,還有一箱箱的銅錢,或者蜀錦,這些東西,都是劉璋送給劉封,作為替換巴郡的禮物。

    車隊沿著向東平坦的官道徐徐而行,綿延數里之長,如同一條蜿蜒的長蛇一般。

    直到天色大亮,這支車隊的尾巴仍然沒有出城。

    與此同時,身穿常服,內披軟甲的嚴顏也出城了,身邊所帶的,不過七八名精壯如牛的親兵。

    這些人目光灼灼,肌肉盤虯,腰間各別著一環首刀,一看就是武藝不凡的健兒。

    先前定下的約會地點,位於城東南一里外,官道旁的一座石亭中。

    在嚴顏抵達前,早先派出的斥候就將石亭附近偵察了一遍,在確認並無伏兵之後,嚴顏才繼續前往會面。

    尚有數十步之遙時,嚴顏就望見石亭中已有七八個人影,想來是那劉封提早一步先到。

    策馬快行幾步,轉眼間,嚴顏就看到了那位傳說中的劉鎮南真容。

    那是一個笑容坦然而和藹,氣度英武而不凡,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旺盛的青春活力的年輕人。

    那是一個只見一眼,卻讓人感受到濃烈的親和力的荊州之主。

    嚴顏先前也聽說過荊州有這麼個叫劉封的少年人物,以劉備義子的身份,卻與劉備公然決裂,非但沒有眾叛親離,反而糾結了一批豪傑之士,屢次殺得劉備灰頭土臉。

    而今,這個人還趁著劉備取蜀之時,閃電般的端了劉備的老窩,北退曹操,東拒孫權,奇跡一般的傲然雄立於荊楚大地。

    這樣一個傳奇般的人物,竟然只一個二十出頭,眉宇間尚有幾分稚氣的毛頭小子。

    嚴顏心中著實驚奇了一回。

    「嚴老將軍,久仰大名,今日一見,幸會幸會。」

    劉封先一步踏出亭外,拱手笑迎。

    嚴顏忙拱手還禮:「劉鎮南言重了,能有幸一睹劉鎮南這般英雄風采,是老朽的榮幸才是。」

    「呵呵,老將軍裡邊請。」

    劉封擺手將嚴顏請入亭內,二人所帶的親兵侍衛,各自環立於亭外。

    這一老一少的會面甚是融洽,劉封絕口不提軍國重事,而是以一個晚輩和外鄉人的身份,向嚴顏請教了諸多關於蜀中風土人情之事。

    嚴顏亦覺得這劉鎮南不擺譜,為人親切,先前的戒心放鬆不少,興致一起,便將蜀中風土大講特講,侃侃而談。

    不知不覺中,已是日上三竿,正午當頭。

    這時,一騎飛奔而來,那士卒翻身下馬,來至亭外,拱手道:「啟稟主公,馬將軍命小的報知主公,江州城送來的錢糧禮物皆已收下,清點無誤,請主公示下。」

    劉封點了點頭,擺手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亭外之詞,嚴顏聽得一清二楚。

    待得那親兵策馬而去後,嚴顏便道:「劉將軍,而今巴東各郡失守,劉備方面必是人心震動,士氣渙散,此時正是我們兩家合力,剿滅劉備的絕佳時機,但不知劉將軍打算何時出兵北進涪城?」

    嚴顏見劉封已收到了糧錢,便順勢想催促劉封出兵。

    「出兵之事暫且不提,我倒有一件事想請教老將軍。」劉封忽然間來了這麼一句。

    嚴顏一怔,疑道:「請教不敢當,不知劉將軍有何事相問?」

    「益州天府之國,戶口百萬,文武良才不計其數,似這般人傑地靈之地,竟然被弱小如張魯劉備這樣的諸侯欺凌至此,嚴顏認為這是由什麼原因所致?」

    劉封說話之時,語氣漸漸生變。

    嚴顏沒想到他忽然會這般問,言語之中,且似有嘲諷之意。

    嚴顏的表情,立刻晴轉多雲,也不回答,反問一句:「老朽有些不明白,劉將軍為什麼忽有此問?」

    劉封笑了笑,不緊不慢道:「其實也沒什麼,我就是在想,如今我荊楚將士浴血而戰,固然可以幫助劉益州解除了眼前之患。可是以劉益州的治國之才,早晚必會再度禍患,益州士民也將因此再遭劫難,嚴將軍難道不為益州士民的處境感到悲哀嗎?」

    劉封之詞越發鋒利,矛頭已然直指劉璋的無能。

    當著臣子的面,公然指責對方的主公無能,這是赤裸裸的打臉。

    「我家劉益州性情仁義,仁而愛民,益州的災患,皆是那些奸險小人所致,豈能怪到我家主公頭上。」

    嚴顏「義正嚴詞」的替劉璋辯護,但那口氣聽起來卻不怎麼有底氣。

    劉封冷笑了一聲:「仁而愛民?哼,說得永遠比唱得好聽,那劉備還不是滿口仁義道德,結果呢,他卻像一個瘟神一樣,所過之處,士民無不飽受災禍。」

    劉封這態度突然間的改變,讓嚴顏心中湧上一絲不祥的預感,面對他對劉璋越發直白的嘲諷,嚴顏有點坐不住了。

    「劉將軍,你說這些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嚴顏沉聲一喝,亭外的親兵一見嚴顏發怒,立時警覺起來,手皆悄悄按向刀柄。

    劉封的神情也肅厲起來,冷笑道:「什麼意思?當初可是你家劉益州派人苦苦哀求,請我發兵解救於他。我劉封和荊楚將士,離鄉背井,浴血奮戰殺入蜀中來救他,結果呢,你那自詡仁義的劉益州,卻為提防我劉封,公然撕毀協約。我倒要問一句,劉季玉他所謂的『義』在哪裡?」

    正如嚴顏所料,劉封還是在為巴郡之事耿耿於懷。

    在明明已經答應改約的情況下,劉封還這般舊事重提,這其中明顯有詭計的成份在內。

    只是這件事,終究是劉璋不講信義,劉封佔據著道理的制高點,這般厲聲指斥,嚴顏雖形容肅厲,但一時間卻不知如何辯駁。

    板著臉僵持了片刻,嚴顏極力的平伏下激動的情緒,默默道:「這件事與我主無關,是我力諫我主,不可將巴郡割讓於劉將軍你。」

    劉封冷笑一聲,諷刺的表情越重,不屑道:「原來只因臣下的一句諫言,為主者便可背信棄義,我倒要問一句,究竟你們誰才是這益州之主」

    話到此處,翻臉的意味已再明顯不過。

    嚴顏沉吸了一口氣,冷冷道:「劉將軍既然沒什麼誠意,這會談也沒必要再繼續下去,嚴某先行告辭了。」

    嚴顏拱了拱手,當即就要先走。

    正在這時,又是一騎飛奔而來,這一回來的卻是江州軍士卒。

    那士卒神色惶然,滾鞍下馬,伏在嚴顏跟前驚叫道:「老將軍,大事不好,江州城出事了。」

    嚴顏聞言變色,劉封的嘴角,卻浮現出一抹詭笑。

    …………………………

    半個時辰前,江州東門。

    城頭上,黃權一身青衫,抬頭看了一眼當頭的日空,火辣辣的刺得他皮膚滾燙。

    大道上,車隊正在向著江州城徐徐而來,那是護送錢糧歸來的三千江州軍卒。

    一刻鐘前,嚴顏那裡派了人來報平安,言是與劉封的會面相當的融洽。

    現在,糧隊又順利的歸來,黃權這幾日來一直緊繃的心弦,這個時候才真真正正的鬆了下來。

    收下了錢糧,又和嚴顏建立了信任,接下來,這位劉鎮將就再沒有什麼理由拒不發兵。

    只要劉封的軍隊能沿涪水北上,直插劉備的後路重鎮涪城,雒城之圍必解無疑。

    黃權現在的心思,已經飛到了許久已後。

    那時,劉備已滅,益州重歸於和平,那有太多太多的建言想向劉璋提出,只要劉璋肯聽從,一定能避免重蹈覆轍。

    益州,絕不能像另一個曾經的世外桃源荊州那樣,變成戰亂災禍的苦難之州。

    神思之間,運糧軍兵已抵城下。

    城門大開,一輛輛空蕩蕩的糧車魚貫而入。

    或許是由於天氣太悶熱,士卒們在太陽底下曬了一整天的緣故,糧隊的士卒們都想早一步入城乘涼解乏,入城之時便你爭我搶,很快失去了秩序。

    成百上千輛的糧車,不用多時便擁擠在城門內外一帶,吵吵嚷嚷的亂成了一片,甚至還有人為先一步入城而打了起來。

    看到城下的亂哄哄的景象,黃權的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能為早一步入城這等小事就吵起來,益州軍的軍紀之差可見一斑。

    黃權一直在想,他們益州軍兵多而糧足,亦不乏張任這等良將,卻屢屢敗於兵少的劉備之手,歸根結底,還是治軍之道遠遜於敵。

    「等滅了劉備之後,一定要建議劉季玉好好的整訓一下軍隊不可。」

    黃權暗做打算時,自己親自下了城池。

    這亂哄哄的場面他實在是看不下去,此間應該不乏荊州軍人的眼線,若是讓他看到這等不堪的場面,只會徒增對他們益州的輕視之心。

    「都不要再擠了,逐次而行,誰敢再搶道軍法處置。」

    黃權騎著高頭大馬,厲聲喝斥道。

    他的話淹沒有喧囂之中,似乎無人將他當作一回事,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一名軍校依然胡衝亂擠。

    黃權怒了,斥退人群,直奔那人面前,厲聲道:「你叫什麼,哪一營的,報上名來。」

    那人將頭盔往上一推,深陷於內的面孔露了出來,一張詭笑的面孔盯向黃權,嘿嘿笑道:「公衡兄,好久不見了。」。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