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二百四十九章 垂死 文 / 謝王堂燕

.    劉琦的遺書?

    文聘面懷奇色的盯著手中那封帛書,看似堅決如鐵的心,此刻卻是漣漪頓生。

    劉琦與劉封不同,那可是劉表的長子,文聘心目中承認的舊主。

    當年曹操南下荊州,劉琮不戰而降,荊州文臣武將多在第一趕來襄陽以表效忠新主之心,卻唯有文聘遲遲不到。後來,在曹操幾番催逼之下,文聘才不得不來。

    當時曹操曾問文聘為何遲來拜見,文聘泣聲回答:為臣者,不能保全舊主疆土,無顏來見。

    在文聘的眼中,劉表才是荊州真正的主人,如果劉琮當年決心抗曹,他必定會為劉氏死戰,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

    劉琦的這一封書,還未看時,便勾起了文聘心中諸多的思緒。

    他默默的展開帛書,神情黯然的將信中一字一句看完。

    劉琦在這封遺書中,懷念了與文聘的交情,讚揚了他的忠義之心,在信的最後,劉琦以劉景升長子的名義,請求他歸順於從弟劉封,繼續為劉氏效忠。

    文聘合上了書信,五官分明的臉上,湧動著複雜的表情。

    王威知他心中已有動搖,便道仲業,而今南陽已失,新野城已是孤城一座,曹孟德被牽制在潼關,根本沒有來救援。你深知兵法,應該明白繼續死撐下去,結局會是怎樣。」

    文聘默然不語。

    新野的困境,他焉能不知。只是,曹操待他甚厚,若然他就這般開城投降,世人又將如何看他。

    「仲業,當年你降曹,乃是因劉琮那逆徒,背棄景升先公遺志,不得已而為之。眼下有大書信在此,你理應回歸本志,天下人只會為你的忠義之心所感動,又豈會別有非議。」

    王威看穿了文聘的擔憂所在,逐一為文聘鋪平台階。

    文聘聽罷,站將起來,踱步許久,不禁仰天一聲長歎。

    這般表情,似乎已是被說服,王威不由暗喜。

    這時,文聘卻道要我歸降可以,除非劉將軍能答應我兩個條件,否則我寧願與新野共存亡。」

    「哪兩個條件,仲業請講。」王威欣然問道。

    文聘道新野將士,多是北方人士,如果有人不願歸降,我希望劉將軍能放他們北歸,不要為難他們。」

    「劉將軍以仁義待人,這個條件我想他一定會滿足你,那這第二個條件呢?」王威又問道。

    文聘深吸了一口氣,默默道曹公待我不薄,我是迫不得已才背叛於他。所以我希望劉將軍能夠答應,我歸降之後,終我一生,不令我去攻打曹公。」

    「這……」

    王威覺著這個條件有為苛刻,不好擅自答應,沉頓一下道這個條件雖有點苛刻,不過凡事終有商量的餘地。這樣吧,我就將仲業所說的兩個條件帶,由劉將軍來做決定。」

    當下王威便起身告辭,離開新野,回往城外荊州軍大營。

    當王威心懷著忐忑,將文聘的第二個「苛刻」條件道出時,原以為劉封會有所不悅,卻沒想到他連想都沒想,欣然便允諾。

    劉封的痛快,令王威頗為驚奇。

    在王威看來,劉封目前最大的敵人正是曹操,以文聘這樣的大將,若是答應其不去對付曹操,豈非是一大損失。倘若是這樣,收降了文聘又有何用。

    但王威卻不知,對於將來如何使用文聘,劉封卻早有打算。

    於是當天王威便去往新野,向文聘轉達了劉封的誠意。

    次日清晨,堅守了將近一月的新野城門終於打開,文聘率不到萬餘的守軍開城歸降。

    按照事先的約定,對於那近一萬的降卒,其中願意北歸者,劉封撥以錢糧,任由他們離去。

    最終,有四千多人選擇北歸,而另外六千人則決定跟著文聘歸降新主。

    如此一來,新野六千降軍,加上南陽收降的近兩萬曹軍,此番南陽之役,劉封不但斬殺曹洪,全取南陽,而且還收降了近三萬的精壯士卒,可謂是大獲全勝。

    …………………………

    斜谷,渭水南岸。

    殘破淒涼的曹軍大營中,死一般的沉寂。

    中軍大帳中,夏侯淵神情黯然,心痛如絞。

    就在半月之前,他還在率領著三萬大軍,把斜谷南口的馬超軍壓得喘不過氣來。

    誰曾想到,劉備的一路兵行險招,轉眼之間把他打入到了地獄。

    夏侯淵和他的三萬將士,被堵在了幾百里狹窄的谷道裡,糧道被斷,信息阻絕,幾乎如甕中之鱉一樣。

    儘管無論對於南口還是北口之敵,他的兵馬和戰鬥力都佔據著絕對的上風,但可惜的是,秦嶺不利的地形,卻輕易的化解了他所有的優勢。

    敵人只需要幾百兵力,便可輕易的把狹窄的谷口封住。這半月以來,夏侯淵不知發動了這少次的突圈作戰,但卻無一成功。

    他現在深刻的體會到了,叫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突圍失利,糧食已盡,再精銳鐵血的戰士,到頭來也只不過是一具血肉之軀而已。

    逃跑在幾天前就已經扼制不住,為了活命,成百上千的士卒或從南口,或從北口逃向敵人那邊。

    時至如今,三萬大軍只餘下不到千餘之眾。

    這飢餓難耐的一千人,是最忠心於夏侯淵的親軍戰士,但夏侯淵卻很清楚,再拖延幾天,這些最忠心的人,也會忍受不住飢餓而背叛於他。

    奮然起身,夏侯淵刀削似的臉上,迸射著一種無奈的剛毅,沉聲道傳令全軍,今夜全軍突圍,偷渡渭水。」

    渭水自西向東流過關中平原,渭水南岸這一段狹窄的地帶,被夾於秦嶺與渭水之間,根本無法行走。

    所以,夏侯淵想退往長安,就必須先渡過渭水,走渭北的平坦大道向東去往長安。

    郿城一地,正座落在斜谷口處,渭水北岸。

    這也就是說,一旦夏侯淵軍想渡渭水,北岸的郿城隨時都可以派出兵馬半渡而擊之。

    黃昏時分,大批的曹軍出現在郿城以東的渭水南岸地帶,他們開始斬木為筏,營造出一副準備由此渡河的跡象。

    一千多殘餘的曹軍,幾乎都已經聚集於此,看起來,他們是想做最後一次的垂死掙扎。

    但是,這一千多殘眾的領軍者,卻只有郭淮,夏侯淵的身影並沒有出現在這裡。

    黃昏轉眼即過,夜幕降臨,天色漸漸的漆黑下來。

    對岸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火把,顯然,敵人是偵知了曹軍渡口的企圖,阻擊的兵馬已經趕到,就等著給這一千殘眾來一個半渡之擊。

    郭淮遠望一眼對岸數不清的星火,神色凝重而悲壯,喃喃道夏侯將軍,希望你能順利的突圍出去,如此,也不妄我等為你犧牲了。」

    沉默良久之後,郭淮深吸一口氣,沉聲發出一聲號令全軍渡河」

    ……………………

    三里之外,渭水上游。

    夜色之中,一百多個黑影從林子中悄悄而出,他們拖著早先紮好的筏子,翼翼,盡量不發出一點聲響的移向河邊。

    夏侯淵凝目遠望對岸,漆黑一片,不見任何動靜,他懸著的心,稍稍放鬆了幾分。

    「動作麻利點,上筏過河。」

    低沉的號令聲中,一百多士卒,牽著被捂了口的戰馬上得木筏,藉著微弱的星月之光,向著對岸徐徐劃去。

    夏侯淵很清楚,他的一舉一動,根本無法逃過對岸敵軍的耳目,一旦他有任何渡河的跡像,敵人馬上就會做出反應。

    事到如今,他不得不選擇犧牲他的部下。下游郭淮所率的一千殘軍,不過是吸引敵人的誘餌罷了,為的便是讓他有從上游偷渡。

    夏侯淵,只要逃出升天,即使無法東歸長安,也可西奔隴右,會同祁山一路的兩萬張頜所部,堅守隴右,配合曹操的大軍奪還潼關,重入關中。

    為了大局,夏侯淵只能忍痛犧牲跟隨他十餘載的一千親軍。

    對岸依舊是靜寂無聲,當竹筏靠岸,夏侯淵縱馬踏上北岸的土地時,他長出了一口氣。

    心中,一種飛鳥出籠的痛快油然而生。

    一百多騎士陸續上岸,夏侯淵向西望了一眼,輕歎一聲,遂是勒馬向西而行。

    就在他剛剛走出數步之時,驀然間,四面炮聲大作,轉眼之間,無數的火把如燎原之火,驟然而起,將大河兩岸照得耀如白晝。

    滿臉駭然的夏侯淵環顧四周,但見數不清的敵軍,如鬼魅一般突然從黑暗中現身,無數寒光閃爍的箭矢,如同死神的眼睛一般冷冷的注視著他們。

    驟起的變化,瞬間把夏侯淵的心打如絕望的谷底。

    原來,這般小伎量,早就在對手的意料之中。敵人早就在伏兵於岸邊,就等著他進入圈套。

    夏侯淵早就應該明白,他的對手可是張飛,他這般計策,若是能蒙騙得了此人,早就已經突圍而去,又何至於淪落到今天這般地步。

    「降者不殺」

    「降者不殺」

    重圍的敵軍中,暴發出殺氣凜冽,震耳欲聾的威懾之聲。

    投降嗎?

    哼

    慘白的臉上,露出一絲嘲諷的冷笑,夏侯淵長嘯一聲,揮刀縱馬,向著重重圍軍殺去。

    那一百騎士,毫不猶豫的追隨而上。

    喊聲驟止。

    彷彿凝固了一瞬間。

    然後,箭如雨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