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二百五十章 不得不戰 文 / 謝王堂燕

.    淮南,穎口。

    穎水發源於穎川郡以東伏牛山脈,迤邐東下,經臨穎、汝陽、汝陰數縣,穿越幾乎整個豫州,向南在穎口匯於淮河。

    許都位於穎水以東不遠,而許都所在的穎川郡,又與洛陽所在的河南腹地相接。可以說,穎水是連接淮南與中原最重要的一條水系。

    往昔曹操出兵合肥,南征東吳之時,大軍往往便由許都而發,經穎水入淮,轉入芍陂,再經肥水進入前哨基地合肥。

    因是有穎水這條水路的存在,曹軍糧道運輸,以及兵員的調動都相當的便捷。

    半月之前,孫權用周瑜計,盡起江東七萬大軍,由合肥而發,北進淮南。

    此時,壽春方面,張遼患重未癒,李典戰死,守備壽春重鎮之任就落在了樂進的肩上。

    為了防範東吳的趁虛而入,曹操在離開淮南之前,特將壽春之軍增加到五萬。

    這也是說,吳軍以七萬人進攻,樂進以五萬人守城,在兵力對比上,樂進方面並不輸太多。

    儘管由於芍陂被決,淮南屯田區當年糧食產量大減,但曹操為了保障壽春的糧草供給,早先就下令從許都和梁國等數個屯田區增調了大批糧草,使壽春所積之谷,足支數年。

    除此之外,樂進也吸取了合肥失利的教訓,對於東吳方面可能再使「陰招」做了充分的防範措施。

    然而,就在樂進信心十足,嚴陣以待的準備打一場壽春保衛戰時,吳軍的最新動向,卻讓樂進大感意外。

    東吳大軍進抵淮南後,並未按照樂進的設想,走水路直抵壽春城下,對壽春城進行封鎖包圍,而是以大軍奪取了壽春以西五十里的陽泉縣。

    這陽泉一城位於淮水南岸,其對面穎口便是穎水與淮河的交匯之處,也就是說,吳人控制了壽春與許都之間最重要的一條水上交通線。

    最初,儘管周瑜的這一舉動,看似有截斷壽春與許都聯繫的用意,但其所起到的效果,卻令樂進頗不以為然。

    因為穎水水道雖然重要,但卻並非是壽春通往北方的惟一交通線,

    壽春以東百里之處,尚有一條譙水,經譙郡、陳郡、陳留國,再經數十里陸路與許都連通,雖然距離比穎水水道遠了幾百里,但因是水路行舟,多出幾百里的航程也算不了。

    這也就是說,就算吳人控制了穎口,對攻取壽春也造成不了致命的威脅。

    周瑜的用兵之法,似乎有空勞軍力之嫌。

    不過,就在樂進為此狐疑之時,由荊州方面傳來的情報,卻令樂進大吃一驚。

    情報中聲稱,劉封的大軍包圍新野之後,大有避開宛葉大道,由汝南繞道襲取許都的意圖。

    本來荊州一線不在樂進的防區之內,樂進收到這個情報之後,就算擔憂也無濟於事,但聯想到吳軍之前的奇怪舉動,卻由不得樂進不為之憂心。

    收到荊州情報的當天,樂進便廣派斥騎,對屯於陽泉的吳軍進行嚴密的監視,而旋即得到的最新情報,卻令樂進大為驚恐。

    大批的東吳戰艦經芍陂進抵陽泉,由合肥而來的大批糧草,則盡數屯積於陽泉以南的安成一帶,而且許多的偵察船被派出,深入到穎水以北探察。

    種種跡像表明,吳軍大有由沿穎水北上,襲取許都的意圖。

    長途跋涉千里之地,穿越整個豫州去攻取位於中原腹地的許都,這般冒險激進的軍事計劃,如果放在平時,樂進只會付之一笑。

    但是現在,結合到荊州方面的情報,樂進立刻就判定,這是孫劉兩家達成了協議,欲從兩路合擊許都。

    而今曹丞相的大軍盡在潼關,孫劉兩家之兵分開之後並不算多,但若合兵一起,卻有十五六萬之眾,以此大軍合擊許都,形勢便將對己方極為不利。

    考慮到這一節,樂進便無法對東吳的用兵坐視不顧,他必須要有所行動。

    ……………………

    「咳咳∼∼」船頭上的周瑜喉頭一癢,忍不住便咳了幾聲。

    傍晚的風並不大,但或許此地已近中原的原因,風中彷彿有一種來自北國的寒意,周瑜本能的把披風裹緊了些。

    看著一艘艘逆水北上的戰艦,心中的那幅廣闊的藍圖,彷彿浮現在周瑜的眼前。

    他回想起了那一段和孫策並肩而戰,開疆拓土的激情歲月,那個時候,他二人攜手合作,幾乎無往而不利。

    在多少個無眠的夜裡,孫策曾與他促膝長談,勾勒著北取中原,一統天下的雄心霸業。

    周瑜曾經一度,那個結束亂世的人就在眼前。

    只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意外,卻打翻了周瑜全盤的藍圖。

    孫策的夢想,周瑜決意替他來實現。

    只是,令他感到無奈的是,那位江東基業的繼承者,無論是眼光還是氣魄,都遠遜於其兄。

    曾幾何時,周瑜幾乎認為他和孫策定下的大業,此生將無法再實現。

    但是現在,美周郎的心中,卻再次燃起了強烈的希望。

    他有一種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預感,彷彿孫策的在天之靈,正在幫助著,冥冥之中的那一雙手,正在把這偏離的未來,重新的推上正確的軌道。

    「都督,陽泉方面有消息了,樂進那廝果然耐不住寂寞,壽春城有動靜了。」

    身後,興沖沖趕到船頭的,正是周瑜最器重的將領凌統。

    周瑜轉過身來,臉上表情並不感到驚奇,似乎對此他早有所料。

    他只是問了一句如果我沒猜,壽春之軍,應該是沿淮水南岸,向著陽泉而來。」

    凌統不禁目露奇光都督何以知之?」

    「樂進想阻止我們襲取許都,自然便想奪還陽泉,據住穎口。如此一來,不但解了許都之危,而且還把我們入穎的艦隊困在了淮北。而想奪取陽泉,不走南岸大道又能走哪裡。」

    周瑜輕描淡寫之間,料敵先機,輕易的識破了樂進的企圖。

    凌統面露欽佩之色,遂道我們大張旗鼓的進軍許都,為的就是逼迫樂進出城交戰,既然現在樂進已經被引出來了,那我們是不是立刻回軍陽泉,在那裡與樂進決戰。」

    凌統已顯躍躍欲試之狀。

    周瑜卻搖頭笑道樂進的步騎皆是北方精銳,咱們的兵馬數量亦不佔絕對優勢,登岸陸上與敵強行決戰,未必能有十足的勝算,而且……」

    周瑜一句「而且」,下文未言,但口氣中卻有幾分詭異。

    「都督,莫非你覺得樂進此番兵進陽泉,並非情報中的那麼簡單?」凌統立刻就體察到了周瑜的言外弦音。

    周瑜面朝壽春方向,意味深長道樂進此人,頗有一番謀略,曹操敢用此人獨鎮壽春,必有其過人之處。你想想看,我們既然能猜到樂進的企圖,以此人的謀略,他會料想不到嗎?」不跳字。

    凌統的神色凝重起來,忙道都督的意思,莫非樂進攻奪陽泉只是佯攻,暗中卻另有企圖?」

    周瑜笑而不語,略顯蒼白的臉上,隱約有幾分詭異而的冷笑。

    …………………………

    夜已深,明月如船兒一般,航行在浩瀚的天空那片浩瀚的海洋中。

    月色之下,一支沉默的軍隊,正在匆匆的行進在泥濘的道路上。

    樂進抬頭看了一眼當空的明月,低喝道傳令下去,全軍再加快一些速度。」

    這一片地域,位於淮水與芍陂之間,原本是一片肥沃平坦的屯田區。

    去歲合肥之戰時,吳人掘開了芍陂之堤,將這一片沃野盡數淹沒。後來堤壩雖然被修復,但大部分的田地尚不及恢復,時值如此都還是一片泥濘。

    兩萬多人的步騎,就這般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的行走在這寥無人煙的泥濘之地,向著芍陂方向急行軍前進。

    幾個時辰之後,樂進和他的兵馬抵達了安成以北。

    安成不過是陽泉縣所屬的一座小鎮,位於芍陂堤岸之北,本只是一座不足千人的不起眼小城而已。

    可就在半月之前,這一座小城卻突然熱鬧起來。

    吳人的運輸船,由肥水入芍陂之後,將糧草卸於此地,再經過中轉,運往陽泉前線,吳人是把這安城小鎮,作為供給了襲取許都水軍後勤補給站。

    樂進早在數天之前,就密斥候對安成經行過偵察,當他偵知此地屯積了數十萬石的糧草之後,果斷的擬定了今夜的作戰計劃。

    吳人的糧草供給能力本就不強,只要他能將安城的糧草一把火燒盡,不僅可以打碎了周瑜襲取許都的計劃,整個位於淮水一線的吳軍,也不得不因此而撤兵南歸。

    為了迷惑吳人的耳目,樂進早先專門派出一隊佯軍,走淮水南岸的大道,營造出一副裝備攻擊陽泉的假象。

    而如今,樂進卻率主力,穿越這片遠離水岸的泥濘之地,出其不意的對安成發動奇襲。

    燒糧這種事,是他們曹軍最擅長的把戲。

    不遠的安成,靜寂無聲,火光閃爍。數隊斥候偵察回報,均稱安成一帶的吳軍只有五千餘眾,而且根本沒有察覺敵人的逼近。

    正是天賜的良機。

    樂進熱血沸騰,當即一聲令下,兩萬多懷抱乾柴的曹軍步騎,便如地獄脫出的魔鬼一般,呼喊而起,從黑暗中殺向那座沉靜中的小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