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第一鬼才

第一卷 東漢末年 第四章:見李典,結交李乾 文 / 夢與君同VS諸葛

    之後一年中,諸葛瑾與程昱、太史慈保持著聯繫,逐漸的結成知己。諸葛瑾更是與程昱定下約定,待諸葛瑾五歲後,拜其為師,學習謀略。至於太史慈,早在兩人第一次見面後,就決定要跟著諸葛瑾混了,主要是被忽悠暈了。就這樣,諸葛瑾最先擁有了今後發展的兩個幫手,邁出了為實現夢想的第一步。

    由於諸葛珪新上任泰山郡守,諸葛家只諸葛珪一家搬到泰山郡居住,其餘隨諸葛玄居住琅琊,諸葛珪每日裡公務繁忙,家中由章氏與管家諸葛德主持,德叔是諸葛家的老人,在全家搬遷之前,由家主諸葛珪賜姓諸葛,對於諸葛家忠心耿耿。

    諸葛瑾身邊,跟隨有四個小丫頭,乃德叔於難民中挑選而出的,後被稱之為梅、蘭,分別以諸葛為姓;另有一位姓杜名秀娘,比其大了兩歲,本是河東人士,為避禍背井離鄉,生的嬌俏,很萌;還有一位比較特殊,名叫卞玉,公元160年出生,足足比諸葛瑾大了14歲,隨母來徐投親,遭遇不幸,最後被諸葛家收留。

    一開始諸葛瑾也沒有想那麼多,只是這丫頭樣貌太過嬌美,性子又剛烈,後來才恍然記起,卻原來也是歷史上留有姓名的,曹操的夫人卞氏。至今,諸葛瑾尚還記得,當時的傻樣,簡直比看到外星人還吃驚,不過也是由此,加快了我融入古代。

    有著諸葛瑾的存在,歷史已經開始有些偏頗了。隨後,諸葛瑾習慣了古人的說話方式,習慣了古人的跪坐,習慣了古人的禮節等等。

    其實諸葛瑾還不知道,杜秀娘,也是在歷史上留有濃重筆墨的人物,要不然,還不知道會吃驚成什麼樣子呢!杜秀娘,呂布部將秦宜祿之妻杜氏,也算是三國年代有名的人物,雖說人生坎坷了些。

    蝴蝶已飛,效應展現!

    剛搬到泰山郡沒多久,由於地段不熟,諸葛瑾只是呆在家中,除了每天必要的打熬力氣,基本上諸葛瑾都在回憶三國時期比較著名的歷史人物,加以整理分類。對於《三國演義》,前世的諸葛瑜烊自是熟悉無比,只是不久之後,諸葛瑾便發現,實際上有些人物和事件,與《三國演義》有著很大的出入。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比照之後,諸葛瑾終於確認,演義並不等於史實,很多事情還是需要自己去進行求證的。

    一段時間之後,諸葛瑾便定下了最近一段時間內的目標:「『李典』、『於禁』。」

    「既然這兩個人都在泰山郡附近,那就從他們入手吧!」諸葛瑾低聲喃喃對自己說道。

    三國,英雄輩出;三國,蕩氣迴腸;三國,煮酒天下。

    羽扇綸巾笑談間;千軍萬馬我無懈;

    偽面君子三尺劍;狼火烽煙我敷衍;

    生於亂世行不言;功過不求誰來鑒;

    燈為誰點脂為誰添;任誰來笑我太瘋癲;

    雨一直下風一直刮;誰與我煮酒論天下;

    萬箭齊發殺氣如麻;誰忍我亂世中安家;

    三分天下為誰爭霸;如今我已劍指天涯;

    卻只想為你撫琴;從此無牽掛;

    一直很喜歡這首《三國殺》,生在這個時代,其實也是一種悲哀,淪落了多少英傑?如果不想淪為別人的棋子,那只有努力用學問、用武藝來武裝自己。

    177年冬,來到東漢近四年了,諸葛瑾一直嚴格苛求自己,生怕自己懈怠了,就會被這個時代淘汰出局。時時會自己哼唱一下《三國殺》,感受著其中的鐵骨柔情。

    由於蝗災發生,泰山郡災民無數,諸葛瑾便吩咐諸葛德買下了200個十歲左右的男孩,統稱鐵衛,又另外買了50個五六歲大小的女孩,稱為鳳衛。對他們分開進行文武培養。

    生於21世紀,諸葛瑾自然知曉信息的重要性。在其強烈要求下,諸葛家建立了一個細作機構,名為「天堂」,其中中層細作均是由諸葛家原負責打探情報的諸葛洪與諸葛瑾兩人親自培育。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發展,「天堂」初具規模,在徐州的發展基本完備。自從上次決定先尋找到李典和於禁以後,每天都會有著很多雜亂的信息匯總到得德叔手裡,然後由德叔轉交給我。

    看著手中雜亂不堪信息,諸葛瑾不由感歎:「還是缺少人才啊」!

    消息很多,也很亂,但是成效還是有的。正史上李典乃山陽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年少好學,博覽群書,有才華,而此時李典年僅四歲,父早亡,跟隨其伯父生活。伯父李乾,有英雄氣概,聲名盛於乘氏(地名),也正是由於此,手下人很快打探到了李典的下落。

    找於禁時可是費了好大一番力氣,手下人才在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找到了年僅7歲地於禁。卻原來,這於禁年歲雖小,不喜動,整日裡只在家中讀書習武,從不出門,聲名不顯於外,以致周邊鄰人只知於家有子,卻不知詳細。總算於家在鉅平縣還有薄名,最終確定了於禁的所在。

    這天,諸葛瑾與德叔帶了鐵一鐵二兩人出門,不一日來到山陽鉅野乘縣,吩咐鐵一投上拜帖不久,李乾出門迎入,分主賓落座。

    「不知道貴客來此所為何事?」李乾見一個終年男子帶一孩童,心中有些奇怪,還是沖男子開口問道。

    諸葛德聽了回道:「此次乃是隨我家小主人前來拜訪。」

    「哦?不知貴公子是?」李乾疑惑問道。

    「李莊主,在下諸葛瑾,家父諸葛珪,現任泰山郡守。」諸葛瑾沖李乾施了一禮道。

    李乾連忙起身還禮,「原來是諸葛公子。」

    諸葛瑾知道李乾心中仍有疑惑,便接著說道:「聽說令侄李典年少好學,今日唐突前來,可否一見?」

    「去,將典兒叫來。」李乾點點頭,對身邊的僕人吩咐,遂又轉身問道:「不知道公子是如何得知的?」

    諸葛瑾撇撇嘴:「小侄今年三歲有餘,喜讀《論語》《春秋》《戰國策》,可惜家中只我一人,喜好與志同道合之人為友,今聽聞令侄李典年少好學,特前來一見。」

    李乾對於諸葛瑾神童之名自然聽過,心中卻是疑惑不解,卻不願過多糾纏,半盞茶功夫,僕人帶李典進來拜見:「侄兒拜見叔父。」許是僕人告訴李典有客人在,只見那李典行禮恭謹,聲音響而不燥。

    李乾看著,心中欣喜不已:「來典兒,見過諸葛公子,諸葛公子乃有琅琊神童之稱,你要向其多多學習!」

    「李典見過公子。」李典聽到其伯父的話,眼睛一亮。原來李典聰慧,同齡人中少有能與之為友。

    諸葛瑾這才看完李典全貌,心中也是一喜,只見其眉目清秀、唇紅齒白,煞是可愛,故作孩童語氣道:「你就是李典嗎?不知你平日裡所讀何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