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第一鬼才

第一卷 東漢末年 第五章:主僕論,初現端倪 文 / 夢與君同VS諸葛

    卻說李典聽及諸葛瑾問其所學,到也不含糊:「我喜愛文學,不喜兵法,現在讀《春秋左氏傳》,不知公子所讀為何?」

    「《論語》《春秋》《戰國策》我以讀完,準備在後年年初隨程昱程公學習謀略,現主習武。」諸葛瑾揚著頭,作出一副我懂很多的樣子。

    「這程公可是東阿程昱?」李乾本來正與德叔交談,聽到兩人談及程昱,連忙開口急問道。

    諸葛瑾知道古人重禮,先是行了一禮才道:「正是程昱,前年程公至琅琊,後與之約定,我及五歲時拜其為師,學習謀略之道。」

    李乾眼睛一亮,旋即臉上帶著羞捻道:「諸葛公子,小人有個不情之請,公子前去拜師之時可否攜帶上我這侄兒李典一同前往?」

    諸葛瑾低下頭,按捺下心中的竊喜道:「自然是可以的,只是到時收與不收,卻不是我能做主的,還要看程公的決定。」

    「公子高義。」李乾聽了大喜,樂得眉開眼笑,隨即又對李典道:「典兒,趕快謝過公子,程公大才,屆時你定當隨其好好學習。」

    「謝公子!」李典點點頭,轉身沖諸葛瑾拜道。

    伸手將李典扶起,諸葛瑾緩緩地說道:「我是174年正月十五出生,估計咱們年紀相仿,你就別喊我公子了,直呼姓名如何?」

    「我雖年長,但學不及你,便稱你為兄如何?瑾兄!」小李典抬手施禮,舉手投足見盡顯大家風範,顯然家教極好。

    「這?好,我也不矯情了,典弟!」說著,諸葛瑾還了一禮。

    「呵呵呵」

    「哈哈哈」

    諸葛德與李乾見兩人如此,俱是開心地笑了。

    「天色已晚,今日且在莊裡稍歇如何?」李乾與諸葛德說道。

    「固所願爾!」

    是日,諸葛瑾與李典同榻而眠,相談甚歡,約定後年,同學於東阿程昱處。

    接下來的幾天,諸葛瑾一行便在李家莊住下,每日裡談論些學習心得,打熬力氣。此時,李典已經開始隨其伯父李乾開始習武,本來是要喊上諸葛瑾一起的,只是其不願學習槍法,最後才作罷。

    要說這三國時期,用槍的高手還是很多的:趙雲、張任、馬超、張郃、張繡、夏侯惇、孫策等等,可能是受到現代社會的影響吧,諸葛瑾卻是對於戟情有獨鍾,只是沒有名師教導,自己練習不了,固只是打熬力氣。不過,李乾武藝還是不錯,見諸葛瑾獨自打熬力氣,便專門指導了一些打熬力氣需要注意的事情給他,對此,諸葛瑾大受啟發,每日鍛煉的更見成效。

    幾日間,諸葛瑾與李典的關係日漸親密,便開始將民眾乃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做人要善待民眾的思想稍稍灌輸給其,並且帶著他到災民聚集的地方,親身感受朝政黑暗,民眾疾苦。年少的李典漸漸開始成熟,開始有了自己獨特的想法,諸葛瑾相信,哪怕以後李典不會追隨於其,也絕對會成為一個一生為民的將軍,這對於漢末的百姓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這天,望著天空,諸葛瑾長長歎了口氣:「是時候該離開了!」

    找到正在練槍的李典和李乾,諸葛瑾上前拜見:「瑾打擾多時,是該告辭的時候了,此番還要多謝伯父的招待,下次到泰山郡,記得來要我家中,定當好好招待。」

    「大哥,怎地如此匆忙?」李典這聲大哥叫得真切,讓諸葛瑾心中增添傷感,只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如今離年關有些近了,也是該出發去尋訪於禁了,不然耽誤了回家過年,再想出門就不容易了。

    「咱們離的不遠,有空到大哥家裡去做客,大哥帶你去見識一下諸葛家的鐵衛和鳳衛,再有幾年時間就訓練有成了。」諸葛瑾伸手拍了拍李典。

    「嗯,大哥放心,我一定好好學武,將來定要為民出力!」李典用力的點著頭。

    「哈哈……走了,以後還會再見的,保重了!」諸葛瑾轉身上了馬車,沒有再回頭。

    「後悔有期!」李乾沖諸葛德抱拳道。

    「有時間多到泰山郡去轉轉,你家這小子不錯,將來必將能出將入相。」諸葛德說完,帶著鐵一鐵二轉身上馬,駕車離開。

    「典兒,你這大哥將來必定不凡,你要好好努力了!」李乾對李典說道。

    「嗯,伯父放心,典兒定當加倍努力!」由於諸葛瑾這只蝴蝶,煽動了歷史上原本不喜歡學武,成年以後武藝只能勉強擠入一流的李典,開始立志學武,將來的成就誰又能說的清呢!

    「少爺,這李典也只是比同齡人聰明一些,為什麼要專程來拜訪呢?」其實諸葛德對於諸葛瑾的行為還是又很多疑惑的,只是不好開口詢問,這次是實在忍不住了。

    「德叔,人才,我們需要人才,時間不多了啊!」諸葛瑾感歎道。

    「少爺,我覺得咱們諸葛家已經很好了,上次你讓家主建立起的情報機構效果已經出來了,老奴也能理解,可是這時間不多了又從何說起呢?」諸葛德一臉的疑問。

    諸葛瑾掀起車窗簾的一角,看著外面蕭索的田地,歎了口氣。古代的人口本來就不多,整個大漢才有人口約1000萬戶,人數約有6500萬,但是漢末呢?千里白骨,哀鴻遍野,亂戰過後僅餘310萬戶,人口不到1600萬,近5000萬的人口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國家興亡,最苦還是百姓。

    「德叔,我算是諸葛家的長子,但是我還是太年輕了,天下久必遭難,到時正是英雄輩出的時候,諸葛家又該如何?我讓諸葛家建立情報機構就是為了隨時瞭解天下的動態,著手建立鐵衛,就是為了諸葛家以後的安全著想,鐵衛,以後就是諸葛家安全的保障。」

    「公子是說天將大亂?那李典必將不凡?」

    「李典、於禁,皆是良將之才。」

    諸葛德更是疑惑了:「不知公子如何得知兩人?」

    「德叔,公子我知道的可不止這兩人,不過你放心,我是不會將諸葛家帶進災難的。」

    「公子聰慧,老奴聽從公子吩咐。」諸葛德聽出諸葛瑾不願多說,便岔過話頭臉色鄭重道。

    諸葛瑾沉吟片刻,這才說道:「嗯,有些事我不方便出面,需要你出面去辦。」

    諸葛德接口說道:「老奴明白,但請公子吩咐。」

    「家族的『天堂』太過混亂,從待這次回去之後,從『天堂』中分出一個殺組,招收些好手專門負責刺殺工作,剩下的一分為二,成立『明』『暗』兩個組,明組開始在各地籌建雜貨鋪、客棧、酒樓、青樓,從諸葛家分離出來,獨立組建一套情報系統,暗組主內,主要負責諸葛家內部的情報工作。要特別注意,這三組的人寧缺毋濫,一定要忠誠,現在注意到諸葛家的士族豪強還沒有,正是諸葛家發展的時候,一定要把持住忠誠,別再以後出了亂子。」

    「老奴明白,回去後定親自過問,主子放心。」如果說先前對於諸葛瑾單只是由於其為諸葛家長子,將來會是諸葛家的繼承人而恭謹有加,現在的諸葛德是徹底心服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