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第一鬼才

第六卷 南征北戰 第一百七二章:烽煙起,雁門風雲 文 / 夢與君同VS諸葛

    後院中,一張籐椅上,唐姬悠然的躺在那裡,曬著日頭,懶散散地。(請記住我們的

    網址)

    熱書閣

    此時,她已經有了六個月的身子,原本就極美的臉龐上,泛著母性的輝光,更見得漂亮,晃得諸葛瑾有些目眩。

    小半年未見,卻是比之原來胖了許多,見到何婉進來,慌忙便要起身,只是撐著肚子,顯得笨拙了不少,待見到後面跟著的諸葛瑾,更是呆住了。

    女人,往往比之男人更是敏感,何況唐姬還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對著兩人施過禮之後,與劉辯一道將兩人迎入屋中,簡單說了會兒話,何婉對著劉辯說道:「辯兒,如今劉姓已經不能再用,不但會給琅琊侯帶了麻煩,還會為你們帶來殺身之禍,孩子出生之後,你準備怎麼辦?」

    劉辯性子軟弱,頓時沒了主意,不由將眼光看向唐姬。

    低著頭想了想,唐姬出言說道:「姑姑言之有理,我與夫君自來不曾呼名喚姓,倒也無妨,孩子出生之後,卻是不能如此,姑姑此來,定有計較,還請姑姑明示。」

    「何氏一族被殺,如今只剩下辯兒一人,我一婦道人家本是不該參合的,可憐我何氏一族,只剩下這一個血脈,我想讓他姓何,你們看如何?」提起何氏一族,何婉不由的有些感傷,眼眶微微有些紅了,對著兩人說話的聲音輕更是柔了許多。

    「姑姑嚴重了,辯兒得以殘喘至今,全賴姑姑照應,況且我本來就是何氏之人,後輩子侄自然當以何為姓,姑姑放心,此事辯兒記下了。」這句話,劉辯說的沒有一點猶豫,顯然乃是他心中之言,也怪不得何婉能夠將其勸住,讓得諸葛瑾能留其性命。

    唐姬也很是懂事,在一旁點頭不已。

    諸葛瑾心中感歎一聲,對著二人說道:「今日之後,只要你二人身份不曾洩露,琅琊城中可隨意行走,如今天下紛亂不已,再過些日子,才可能得到更大的自由。」

    不管怎樣說,諸葛瑾確實是將他們的限制放開了一些,比之從前要好上不少,如今何婉有了身子,諸葛瑾心中對她更是憐愛,愛屋及烏,對於劉辯也是更加容忍了起來,當然,這有一個前提,二人也很是懂事。

    雖然才剛剛有了一個月,尚且還感覺不到什麼,何婉一隻手臂卻是一直撫在小腹上,臉上時不時的帶著笑意,聽諸葛瑾將話說完,笑的更是開心。

    唐姬心細,注意到後若有所思。

    兩人在此處沒有停留多久,諸葛瑾便帶著何婉離開,輕輕攬著,經過門檻時更是小心,漸漸遠去了。

    「夫君,姑姑找到了一個好歸宿,你性子弱,我們今後就安然呆在這裡吧,有著姑姑照應,定然得保無恙。」送走兩人,唐姬將屋門關上,走至劉辯面前輕聲說道。

    「嗯,夫人說是便是,戰亂,不適合於我,那種日子,我是再也不想要再去經歷。」劉辯,其實更適合做一個平民百姓,性子如此,如之奈何?

    「姑姑想必也是有了身子……」唐姬口中,幽幽的歎息一聲。

    「什麼?這是真的?」劉辯驚詫,雙手不由的握住唐姬的肩膀,疼的唐姬臉色微變,卻猶不知。

    「嗯,不過,諸葛瑾雖然年齡比之我們不會大上多少,卻是極為細心,對於姑姑更是呵護的無微不至,此次前來這裡,只怕也是為了讓姑姑開心。(讀看

    看

    更新我們速度第一)」唐姬腦中,不由的浮現出了剛剛諸葛瑾扶著何婉邁過門檻那一幕,心中泛起淡淡的酸味。同樣是女人,自己卻是怎麼也不會有這般的幸福吧?唐姬心中,如是的對自己說道。

    隨即眼角悄然瞟了一眼劉辯,心中升起一絲異樣……

    卻說那晚,諸葛瑾與諸葛珪、諸葛亮二人說了很多,很多,及至諸葛瑾離開後,諸葛亮一夜未歸,與父親諸葛珪談至天明。

    「亮兒,不要看你大哥如今這般風光,其實他心中,也是很苦的。」屋中,兩人坐著半天,諸葛珪一句話緩緩說出,卻是讓諸葛亮頓了一下,旋即陷入了思考。

    「天才,之前我是不大相信的,卻沒有想到我們諸葛家,竟是一連出現了兩個天才,我知你胸中的抱負不小,為父卻是希望你,能夠在學有所成的時候,去幫助你大哥吧。」諸葛珪如是的歎息道。

    之後的幾日間,諸葛亮腦海中總是時不時的會冒出那晚父親對自己說的話,只是,他畢竟是諸葛亮,雖然如今年少,比之大哥當年同齡之時差了許多,終究是有著好勝心的,況且,對於天下大勢,諸葛亮看的比較透徹,如今是諸侯間爭雄,那麼之後呢?覆滅?亦或是更進一步?諸葛亮不知道!不過,這也正是他孜孜不倦,一直在努力學習的原因。父親說的對,大哥過的太苦了,一個人過早的承擔起一個家族,如今更是承擔著一眾手下前途命運,諸葛亮隱隱有些害怕,怕有朝一日,當大哥倒下之時,如今所取得的一切成就盡皆化作灰燼,他也想要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對大哥有所幫助,至少,要在大亂變起的時候,能夠有一個可以為大哥遮擋風雨之所。

    「我要更加地努力!」諸葛亮暗暗地對自己說著。

    信念,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為堅韌了……

    公元194年春,三月,正是草長鶯飛的時節,冷冽的冬季剛剛走過,天下各處難得的安靜之後,硝煙再起。不過,讓人吃驚的是,戰端最先發起的地方,卻是來自草原。

    檀石槐,草原上雄踞一時的梟雄,公元157出生,自小不為其父喜歡,因此被棄之野外,後為外祖母家收養。自幼勇鍵有智略,長大後,以「施法禁,平曲直」彰顯於世,被推舉為首領,號令無數,無敢犯者。東漢桓帝時,以近乎二十多年的時間,建鮮卑王庭於高柳(今山西省陽高縣)北300里之彈汗山(今內蒙古商都縣附近)歠仇水(今東洋河),兵強馬壯,才智過人,東西部首領皆歸附。

    其後東敗夫余,西擊烏孫,北逐丁零,南擾漢邊,盡有匈奴故地。東西萬二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網羅山川、水澤、鹽池甚廣,建立起一個強盛的鮮卑部落大聯盟。桓帝永壽、延熹年間,屢擾漢雲中、雁門及其它邊郡,拒受封王號及和親之議。他將統轄地分為東、中、西三部約60邑,各置大人為首領,歸其統轄。

    公元181年,檀石槐辭世。之後東、中、西三部分裂。東部,分別以彌加、闕機、素利、莫槐四人為首領,領地自右北平以東至遼東,與夫余、濊貊(hui

    mo)接壤,計有20餘邑;中部,以柯最、闕居、慕容等為首領,從右北平以西至上谷,統領10餘邑;西部,從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烏孫,計有20餘邑,以置鞬落羅、日律推演(即拓跋鄰,拓跋推寅)、宴荔游(一說即燕荔陽)等人為首領。

    三部之間相互不同屬,征伐日漸劇烈,三部中,中部步度根與西部軻比能兩人最為雄才大略。軻比能下令族中之人,盡皆學習漢語,寫漢字,河套地區本就是中原之地難得的沃土,軻比能更是將漢人的耕作技術引進族中,西部鮮卑逐漸發展壯大,與之漸起的,是他的野心。

    與軻比能恰恰相反,步度根統帥十餘萬部族,控弦之士近乎四萬,步度根乃是檀石槐後人,血液中流淌的正是其那好戰之血,中部鮮卑也說漢話,寫漢字,卻是時常劫掠邊地,不單單是對大漢朝廷的劫掠,對於身邊兩部鮮卑,同樣沒有放過,只是步度根部落比之軻比能卻是差了許多,兩人交鋒,總是步度根吃虧多些。

    年底之時,步度根在大帳中秘密接見了袁紹派來的使者,一番密謀商議之後,使者告辭離開,步度根興奮莫名,自覺得部落的機緣到了,實乃是上天賜給他的恩賜,旋即想到軻比能在其面前瑟瑟發抖,不由得心中豪情萬丈,直覺得鮮卑人的盛世要再一次在他手中降臨。可惜他渾然不知,使者走後不久,未及行至大漢疆域,便口吐黑血,倒地而亡,原來這次袁紹派遣而來的,竟是袁家死士,事情完畢,便服毒自盡了。

    三月,草原之上萬物復甦,步度根卻是再也忍耐不住,帶著三萬鮮卑勇士,並五萬其他草原部落集結起來的雜兵,詐稱十萬,逕直奔向雁門。

    雁門,呂布自打將此處攻陷之後,便一直加固城防,呂布雖然自傲,卻不會自掘死路,當年太原之時,他所統率的并州狼騎也算的上是難得的精銳,與西部鮮卑、與匈奴對抗之時卻是很難佔據上風,只因他武勇非常,這才闖出了一個飛將的名頭。

    此時,雁門中卻只有大軍三萬。三家共取袁紹,呂布面對著并州這一個大的蛋糕,怎能不動心?張遼、臧霸相繼出兵之後,由於兵力不足,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呂布見草原之上沒有動靜,便暗暗的將手中五萬大軍派了出去,本想著能夠迅速將并州攻下,再靠著太行山之助,將并州掌控在手中。袁紹撤兵太過急了些,呂布尚還沒有反應,高幹大軍便忽的沒了蹤影,按理說沒有了袁紹大軍牽絆,應該會更快一些將并州安定下來的,可惜,呂布忽視了太行山中的張燕,就是黑山軍,將呂布硬生生拖入了戰爭的泥潭,以致直到現在,大軍也沒有能夠回返。

    該怎麼辦?呂布撓頭問自己。

    該怎麼辦?田疇也在問著自己。

    該怎麼辦?雁門郡中的百姓也在泣訴,責問蒼天。

    「戰吧!」田疇見到呂布時,說出的第一句話。

    「戰!」呂布轟的一聲雙全敲在桌子上,喉嚨深處,壓抑著吼道。是啊,他呂布沒有退路,不戰,又能如何?以著他心中的驕傲,如何能夠允許自己不戰而退?至於盟約,呂布卻是沒有放在心中,亂世之中,盟約就好似女人那一層東西,一捅就破,絲毫不會成為約束諸侯見的誓言,誰若是因為盟約而將自己置之死地,只怕才會遭了天下之人的嘲弄。

    只是他,真的是不得不戰。身在邊地多年,呂布沒有一日曾經忘記過,南下的遊牧騎兵,是何等樣的做著那畜生之舉,邊地的百姓,又是何等樣的對其仇恨!如今并州大部剛剛為其打下,若是此時不戰而退,只怕他呂布,又要再一次的流浪天下,邊地的百姓,是不會允許一個不能保得他們安定的人來統率他們的。他們,從來都不像中原之地的百姓那般的懦弱,那般安於現狀。

    呂布手中,出去在外征戰的張遼、臧霸二人,以及留守在上黨的張揚、魏續,此時只有郝萌、曹性、成廉、宋憲、侯成五將,不過,普通士卒之中,也是有著不少的豪傑之士,誰勝誰負,誰又能說的清楚呢?

    「宋憲、侯成,你二人帶兵五千,駐守北門,郝萌、成廉,你二人同樣領兵五千,駐守南門。」眾人剛一進到屋中,呂布便急不可耐的將心中早已想好的守城之策作為命令傳了出來,隨即轉頭看了曹性一眼,這才出言說道:「曹性,我同樣與你五千兵馬,駐守東門,以守為主,穩妥為上。」

    到不是說呂布對曹性不放心,恰恰相反,此時呂布身前這幾人,曹性是最為穩妥的一個,偏偏曹性出了箭技之外,武藝平常的不能在平常,卻偏偏,鮮卑之中,最不缺少的,便是神射手,對於武藝平常的曹性來說,絕對是致命的打擊。曹性臉色複雜,變幻了許久,這才出列接了命令。

    幾人也是知道此次軍情緊急,應諾後便告辭離開。屋中,頓時只剩下了呂布與田疇兩人,呂布看看田疇,臉上頓時露出苦笑:「子泰先生,布這次心中真是一點也不能肯定,陰館城能否能堅守下來,十萬大軍,乃是我軍的幾倍之多,鮮卑之人雖然不擅攻城,弓箭卻是厲害非常,藉著馬勢,比之我們只怕是只強不弱,還請先生出面,將城中精壯之人組織起來,若是損失過大,也好隨時補充一下。」

    「將軍放心。」田疇直接答應了下來。想當初,田疇便勸過呂布,不要將大軍都派遣出去,可惜為利益迷住心智的人,如何會聽得下去?田疇惱怒,卻是無奈,且不說他不是呂布的謀士,只因為了報恩而追隨其前來雁門,就算他拜了呂布為主,為臣下者,如何能夠左右主公定下的決議?

    只是此時,田疇卻是沒有絲毫猶豫,即便是不為了呂布,田疇也不能原諒自己眼見鮮卑人攻入城中,燒殺搶掠,文人,也是有著自己的風骨的。

    呂布下令誓死抵擋的消息在城中迅速傳開,再加上田疇的鼓動,城中百姓很快的被動員了起來。還好,城中糧草、器械一應俱全,田疇統籌老弱之人煮飯、洗漱,之後將城中精壯組織起來,將守城所需之物盡皆搬到城頭,鮮卑大軍未至,戰爭的氣氛,早已瀰漫天空。

    「誰與我前去叫陣?」陰館城下,步度根率領大軍到後,一面吩咐人扎帳,一面將手下部落首領召集了過來,對著幾人詢問道。

    「我去,大人(鮮卑中大人乃是首領的意思)且先休息,俺那部落中第一勇士,定然將城中守將首級取來,交由大人處置。」出言的乃是一個中型部落的首領,之前與步度根一道,時常劫掠邊地,聽見步度根詢問,立刻出來接下,生怕別人將其功勞搶去。

    「嗯,有沙蠻出戰,很好,很好。」步度根對於叫沙蠻的人顯然熟悉,聞言接連讚了兩聲好,旋即對那首領說道:「族長既然如此肯出力,待攻下陰館城之後,城中一切,我便許你先行挑選。」說著,步度根將眼神掃向其他幾個部落族長,淡然說道:「當然,誰在這次戰爭中出力最多,我自然是不會吝惜獎賞的。」

    幾句話,頓時將剛剛還有些沮喪的幾人的熱情激發了出來,嗷嗷叫著也要前去叫陣,步度根沒有應允,只是派了沙蠻帶著三千騎兵前去叫陣,其餘人便在大帳中安然坐著,靜候消息。

    「城上的漢狗聽著,爺爺沙蠻是也,誰敢出來與俺一戰?」沙蠻囂張無比,甩開手下三千騎兵,單人單騎策馬奔向陰館城,對著城牆上叫罵道。

    城樓,步度根大軍在剛到之時,城中便開始了戒備,十餘萬人的動靜不是小事,早已將城中諸人身心驚顫。有士卒偷眼向城下望去,只見一匹高大、渾身黝黑的駿馬上,一個黑塔般的壯漢坐在其上,大吼大叫間嘴巴扯到兩腮,滿臉上鬍子拉碴,面目顯得猙獰,頭髮根根立起,手中拎著一把巨型板斧,不知重了幾何。

    士卒不由縮了縮脖子,心底一絲涼氣抽出。這些士卒,多是呂布匆忙間招募的,雖然經過了幾個月的操練,卻是沒有見過血腥,只能算是普通的士卒,與呂布手中的兩千親衛想比,差了不只半點。不久,沙蠻身後三千騎兵轟隆隆奔來,更是將沙蠻的氣勢送至頂端,城頭上,不少人手上有些顫抖,眼中帶著些怯意。

    「可惡!」呂布將手重重拍在牆垛上,卻是知道城中士卒需要一場勝利來驅逐恐懼,不然,這戰還沒打,便已敗了,想到此處,呂布不由出聲爆喝:「與我備馬,看本將軍出城,斬殺此獠……」。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