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初露崢嶸 第六十三章 訓斥 文 / 言者春曉
第六十三章訓斥
江林濤都沒有想到這資金來得這麼容易,看來張邦昌既然願意和李志佳聯袂而來,恐怕早就是下定了挨宰的決心的,還是李志佳的面子和省委組織部的牌子大,張邦昌才會這麼好說話。
估計五百萬就是張邦昌的底線,江林濤是把他的底給掏了出來。
張邦昌當天下午就離開了理光,李志佳還要繼續在縣裡考察。
晚上吃過飯之後,把李志佳送去房間休息之後,廖奇峰把市交通局局長幹什麼和周福來叫到了他的房間裡談事情。
「善明,既然省委組織部和省交通廳資金的事情已經定了下來,市裡怎麼也得意思意思一下,市交通局出個一兩百萬沒問題吧。」
廖奇峰喝了一口茶說道。
市交通局局長郭善明遲疑了一下才說道:
「廖書記,這事……這交通局的資金使用是去年年底就安排好了,這事我們局裡事先根本就不清楚啊,這一下要從那裡去找這麼大一筆資金啊?我看省裡這回挺痛快的給了這麼多,縣裡再出一點就能解決問題了,局裡實在是有些困難……」
郭善明一副很是為難的樣子,周福來一聽郭善明這話心裡就如同吃了蒼蠅一般。
郭善明這話裡多少帶著一點這事事先沒有給市交通局打招呼的意思,分明是對市交通局不夠尊重,可是尊重了市交通局就會給資金了嗎?
顯然不是那麼一回事,他到理光縣做縣委書記以來,市交通局不但沒有給縣裡撥一個子下來不說,還剋扣著省裡給縣裡的資金。
想起這人周福來心裡就有些氣悶,本來他在市裡工作的時候和郭善明雖然交情不深,可是也沒啥過節,理光縣雖然窮,可是每年該孝敬交通局的土特產之類的東西從來就沒有少過一分一毫,可是郭善明卻是這般做得出來,居然一個子都不給!
他也曾經打探過緣由,據說郭善明一次喝醉酒了的時候講,他的笑容顯得很虛偽,看著就彆扭,所以想到那笑他就沒有撥資金的欲*望。這雖然是酒話,也是道聽途說,但是按照郭善明的性格,這事或許不假,郭善明有些江湖義氣,脾氣相投什麼都好說,不對眼,就不給你資金,你也無可奈何……
這一回廖書記都已經答應給配套資金了,可這傢伙居然還想賴賬。
周福來雖然心裡對郭善明很點不痛快,但是在廖奇峰面前,他也不能顯露出來,這點涵養他還是有的。加上以後說不定還有求於市交通局,就是對郭善明不滿,也是隱藏在心裡……
於是周福來想了一下,帶著開玩笑的味道說道:
「誰知道省裡會不會撥款啊,郭局長你又不是不知道這要資金要項目那比登天還難,理光實在是太窮了,請你無論如何也要支持一下,行不,郭局長?」
郭善明卻是一攤手聳聳肩說道:
「老周,我也很想支持理光啊,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市交通局實在是有些困難……」
郭善明找著理由搪塞著,廖書記都已經發話了,可郭善明卻依然油鹽不進,郭善明這個態度,周福來就是再好的涵養也有些按捺不住了。郭善明如此,今後理光想要從市交通局要到一個銅板那簡直是天方夜譚,郭善明既然如此,那這筆錢他今天就要定了!
周福來也不想再委屈自己了,今天就當作廖書記的面,和郭善明理論理論,讓廖書記主持主持公道。
「郭局長啊,你是不是對我們理光有意見啊,如果我們理光有什麼讓郭局長不滿意的地方,我們理光馬上改正……」
「周書記,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我哪敢對你們的工作指手畫腳……」
「沒意見,那市交通局這幾年怎麼一個子都沒有給我們撥下來,我們理光縣難道就是後娘生的?市裡都壓我們一頭?」
兩個人的話越來越有火藥味,在市委書記面前爭執了起來。
「夠了!我找你們來是來商量解決問題,不是讓你們來鬥嘴的。」
廖奇峰的臉沉著,他心裡也是有些惱火,郭善明仗著在京城有一點關係,在市裡也屬於比較跋扈一些,除了他和市長,其他就是副市長也都有些招呼不動他。這傢伙不敲打敲打遲早會出問題的。
「看看你們這個樣子。哪還有縣委書記、交通局長的樣子?!」
廖奇峰一開口,兩人都不敢吱聲了。
廖奇峰嚴厲地眼神看了郭善明一眼:
「這一次理光幹得不錯,你郭善明也不要不服氣,有本事你們市交通局要是一下子能弄個千把萬回來試試看?看看周圍其他地市交通各方面都是進步神速,我們蘭凱卻像一個烏龜一般慢吞吞的,就算是我和市長能力不行,難道你們就沒有責任了。你們看看宜都到金豐的高速公里已經在論證當中,我們呢,我們連到宜都的路都沒有硬化完!」
廖奇峰心裡真是有點氣,郭善明一吹牛就是京城和什麼關係好,和省裡誰誰關係不錯,可是要到的資金卻是寥寥無幾。
一想到蘭凱交通落後,經濟發展緩慢,廖奇峰也有些上火。想想當縣委書記的時候,他已經就是市長了,吳善濤比他晚三年才當上市委書記,可是人家現在已經把他遠遠甩在後面了,吳善濤憑什麼,就憑金豐這幾年經濟突飛猛進!
「市交通局真的就連一兩百萬都擠不出來,現在理光通過自身努力爭取來資金,市交通局一毛不拔,市裡對理光這個最窮的貧困縣支持體現在那裡?省裡怎麼看我們市裡?!?」
郭善明知道這回是犯大忌了,這資金可不僅僅是理光的意思,而是廖書記的意思,聽廖奇峰把話說得如此重,郭善明也嚇得不輕。於是趕緊諾諾的應著。
廖奇峰心裡有些想想金豐市委書記吳善濤已經去中央黨校學習去了,據省裡關係不錯的人講,吳善濤學習完畢之後,不管回不回省裡,肯定是要進一步了,廖奇峰是越想越冒火,廖奇峰原來對郭善明雖然印象不算太好,但是也沒有什麼惡感,卻是沒有比較似乎就分不出優劣,一想到江林濤不聲不響的從省裡要回了將近千萬的資金,而這個長期把關係掛在嘴邊的傢伙最多也就是零零星星的要一點資金回來,市裡比較大一點的交通項目在省裡根本就輪不上蘭凱,什麼關係到位,完全就是個小兒科一般的角色,這越比較就越看郭善明越覺得不順眼,所以臉上的寒霜更重了:
「看看這幾年咱們蘭凱交通的發展變化,再和省裡的地方地市比一比,差距在哪兒?我看不是資金問題,而是思想問題,觀念問題!
誰都知道發展交通和經濟發展之間的辯證關係,但是如何把發展交通和經發展之間進行有機的結合起來,也只有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才能言之有物,這發展交通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才能清晰的展露出來,這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你這個交通局瞭解一條路的修通能夠促進多大的經濟發展,掌握翔實的數據嗎?瞭解全市以及各縣的發展趨勢和情況嗎?對於這些東西比瞭解或者一知半解,那就是為了修路而修路,全省這麼多地市,都要修路發展經濟,什麼時候才輪得上你?!」
廖奇峰嚴厲的眼神從兩人身上掃過:
「你們不要以為小江是省委組織不下來的,那就面子大得不得了,人家就會乖乖把資金劃撥下來,省委組織部是理光對口幫扶單位是不錯,可交通不屬於省委組織部管吧,人家憑什麼能做通省委組織部的工作?你們想過沒有?」
廖奇峰看了兩人一眼:
「小江有一個的扶貧的新思路,那就是多元化、特色化的整體扶貧、立體扶貧,通過多渠道的扶貧項目,全面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實現理光自身造血功能,這和省裡新一階段的扶貧思路是不謀而合。這是一個大的發展思路,而只要投入一千把萬解決卡在理光縣的這個脖子上的大問題,一千萬可以換來理光經濟的大發展,可以讓理光縣數以萬計的老百姓脫貧致富,可以消滅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你們換個位置,覺得這投入值得不值得?
小江是通過這些說服組織部的領導們願意在交通問題上再額外的幫扶一把,這就是能力和水平!」
「另外還有一個態度問題。你知道人家在省裡是怎麼去跑資金跑項目的?省委組織部部門不少,為什麼都願意跑這事,除了部裡的領導重視之外,小江在省委組織部各部門也做了不少的工作,至於省裡其他部門,小江更是費了不少功夫,這些部門和我相熟的人看到我就直笑,為啥?
因為不管是吃了閉門羹還是什麼羹,小江永遠都是笑呵呵的又找上門去,似乎就是個打不垮的小傢伙,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他們是既可愛,又拿他沒辦法,去的回數多了,也就熟識了,自然也就不會吃閉門羹了……這有水平又放得下來架子,那人家不被打動,也會被感動,給資金給項目那還不是水到渠成?」
廖奇峰知道兩個人的心思,兩個人以為江林濤在省裡關係過硬,所以這回這麼容易的要下這筆資金,但是他是非常清楚的,幾百萬上千萬的資金,不是幾塊錢,那絕不是兒戲,特別是是像江林濤如此年輕,批准這事的人是要擔很大的政治風險的,沒有充足的理由,誰也不會冒這樣的風險。
李志佳敢於批准那說明李志佳肯定還是有很大的把握的。這就能說明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