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馳騁官道

第四卷 初露崢嶸 第七十九章 機遇總愛青睞有準備的人 文 / 言者春曉

    第七十九章機遇總愛青睞有準備的人

    踏進了一條砂石路,放眼四周,大樹參天,鳥語花香,讓人感覺到無比的沁人心脾。眼前豁然開闊,在一處背山面水的平地上,一家四合院便是吳支書的家,房前有開闊地,房間錯落有致,寬敞明亮。清澈見底的河水嘩啦啦地從院旁流過,曲曲彎彎流上向山谷遠處。沿著小河邊是不少的水塘,塘中的魚塘不時在水面上攪動著……

    步入小院內,一股股山風沁人心脾,實乃享受「天然空調」的滋潤了!

    剛落坐,吳支書端水倒茶,手腳麻利地忙個不停。

    坐在院子裡,沐浴著綠野清風,品茗賞景,旁邊廚房裡便忙碌起來。幾位農家大嫂取臘肉,殺魚,擇佳菜,看樣子是要好好款待他們一番。

    村裡的幾個領導也聚在一起,

    「幾位老大哥,不好意思,既然下來一趟,總要聽聽什麼情況,我先去和他們坐一會。」

    見江林濤幾個人去談事去了,陳耀東就輕聲的問小女孩:

    「小朋友,你看我們在你家白吃白喝,對我們有意見不?」

    「才不是白吃呢,都給錢的,我爸不收他們就給我,給了就跑。江叔叔上回給了我三十,還有一個書包和文具盒呢,不過錢最後還是被我媽給繳了。」

    陳耀東知道這樣的小孩肯定不會撒謊,他在海螺發現很多幹部在村裡是白吃白喝,村集體有來源的還能在集體解決,村裡沒集體收入來源的,那村裡的幹部就只有讓這些人白吃白喝了,有苦說不出,對於吃飯給錢,心裡還是很滿意。

    陳耀東看了看牆上的東西頓時被吸引了過去。牆上是「村務公開」「村財務公開」。上面的開支中招待費這一項確實非常少,有一點也是從宜都請來的指導養殖的技術人員。

    陳耀東看著上面公佈的很是詳細。還有農民應該繳納的提留統籌都列在上面,如果有超出這些範圍的,老百姓可以拒絕繳納,並且歡迎老百姓向縣委縣政府舉報。

    所有這些東西都有村民們的簽名。

    「德中,你感覺如何?」

    陳耀東問了一下身邊的省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方德忠。

    「搞得很不錯呀,村務公開,特別是村財務的公開,這對於化解幹部和老百姓的一些誤解很有好處,同時也是對村幹部的一種監督,還有這個提留統籌名錄,張榜一公佈,鄉鎮就是想要亂來,那也不容易。理光農村雖然說不上政通人和,但是百廢待興,」

    「是啊,這樣才基本上是把減輕農民負擔落在了實處,特別是基層黨組織和基層政權的建設方面更是卓有成效,不然上面就是有再好的政策,也沒有辦法貫徹實施到最基層……看來理光縣的領導在農村工作方面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只是不知道,這些東西卡得很死,鄉鎮幹部職工的工資等他們是如何解決的?」

    「還是陳書記看得更深一些,我就只看到了表象……您想知道那些,還是問問那個小江書記?您也別想著保密了,這個小江書記可是一個很敏銳的人,您再那邊下車的時候,他似乎就看出了一點什麼,剛剛看到小吳去廚房那邊,他似乎就更看出一點什麼了。至少不會認為您是杜林扶貧辦的領導了。」

    「這個小李啊,還怕有人下毒不成?你的意思是這是理光派來找我的人,這個年輕人一直在和我們演戲?」

    「小李也是職責所在,您就別生氣了。」

    「我看這個江書記倒不是演戲,我們這一路看到的東西,之前他哪有時間準備,他在鄉里,傳呼大哥大都沒信號,縣裡應該沒有聯繫上他,我估計他是看出了點什麼不同,但是您這一喬裝打扮,他雖然能猜到您身份不同尋常,他恐怕也沒敢往省委書記身上猜,」

    方德忠的猜測還是挺準確的,江林濤卻是是覺得這一群所謂杜林扶貧辦的人的異樣,盯著做飯的不說,但是他以為是李志佳所說的省裡負責扶貧工作的領導暗的裡下來調研扶貧工作的。

    臘制豬耳朵、心、舌的拼盤,熟臘肉炒紅苕粉,辣子魚一大盆,還有番茄魚頭湯,以及清炒鮮竹筍之類的各色小菜,擺了滿滿一桌子,雖然全都是農家自己出的,不過顯然也是按照最高標準款待他們了。

    這大熱的天,再帶著個帽子吃飯就有些不妥當了,所以陳耀東也就把帽子摘了下來。

    江林濤這一下真的是驚呆了,他好歹也是省委組織部下來的人,雖然沒有真正見過省委書記陳耀東,但是電視報紙上還是看到過很多回。

    「林濤同志,吃飯,吃飯,吃完飯我們好好談談。」

    江林濤一見陳耀東這麼說,也只有點點頭,陳耀東這樣出現在理光,雖然讓他心裡很是納悶,但是肯定是有原因的,既然他不願意暴露,那他也不能多嘴。

    一頓飯很快就結束,然後陳耀東提出到村子裡轉轉,陳耀東問得很是詳細,瞭解得也很是具體,趁著這個期間,江林濤也趕緊徵求了一下「杜主任」的意見,讓小劉趕緊想辦法通知縣裡……

    陳耀東在村子裡看了一圈之後,並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到了路邊,在大家的勸說下坐上了他的三菱車,江林濤正準備往商務車上走的時候,方秘書長招呼他也上了,說是陳書記要和他談談。

    「你是專門負責扶貧的副書記?」

    江林濤在陳書記身邊坐下之後,陳書記便問道。

    江林濤忙道:

    「我分管黨群、扶貧和經濟。」

    這一下輪到陳耀東詫異了:

    「哦,你還分管黨群和經濟?……」

    江林濤解釋道:

    「分管黨群是部裡的意見,主要考慮的是要想把農村工作搞上去,必須要在人事上、幹部上予以保證,需要在這方面進行一些探索,理光也是省委組織部進行試點的縣。只有在這方面有了保障,農村工作以及扶貧工作,才能讓扶貧工作有更大的成效。根據這個精神,理光對鄉鎮幹部進行了一些調整,一批不合格的鄉鎮幹部被撤換,在幹部考核上也進行了一些改革……對於村級組織,全縣百分之九十的黨支部進行了改選或者進行了調整,將一批老百姓認可,有能力,有幹勁的人選拔了上來,再組織他們進行必要的培訓和學習,提高他們的水平……」

    江林濤也介紹了一下所採取的基本情況。陳耀東做過省長,自然對經濟工作很在行,江林濤可不想錯過這個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

    陳書記聽完,沉吟了一下說道:

    「任何事情都是事在人為,任何事情都是人幹出來的,省委組織部的這個想法不錯,理光實施得也很不錯,這真要做成一件事,既要有思路,還要有組織人事保證。」

    不過陳耀東說完,話鋒一轉:

    「你要把養野豬在全縣推廣,把野豬養殖搞成縣裡的支柱養殖業?這可能還需要認真考慮,海螺縣養殖海狸鼠的事情,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那可是很大的教訓啊!政府如何在農業結構調整上發揮作用,這還需要摸索,這一出問題那就是事關農民生存問題的事情,這方面需要慎重……」

    江林濤點點頭:

    「這確實是一個需要慎重的問題,不但海螺出現這樣的問題,在理光同樣出現了夏麻的問題,但是我認為還是農業產業化調整還是需要政府主導,當然這也是要有充分的前提條件的。

    必須經過嚴謹科學的論證分析,才能確定某一產業作為結構調整的方向。各級政府要對本地區產業發展進行科學充分的論證。要堅持站在全國、全球大市場發展的方向來分析定位本地優勢的原則;

    要堅持「模糊」原則,應確定一個「產業」而不是一個「品種」,比如發展蔬菜不一定都要種土豆,越具體市場風險越大,也越不利於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

    還有一個「反覆」原則,一個產業的形成需要較長時間,中間難免會起起伏伏,如何降低風險,即便是在市場出現大的波動,也必須要保證農民的基本收入。

    必須統籌規劃,抓好服務,以產業化的理念來指導一個品種的調整。在一個農產品的產業化諸環節中,生產種植環節最容易隨政府要求而調整,也是最容易遭受挫折的環節。

    生產環節的上游是市場分析、良種繁育、技術培訓、優化生產場地等環節,其下游是收購、加工、包裝、營銷等諸環節。上游環節是服務,下游環節是支撐,都是解決生產者的後顧之憂、實現增效增收的關鍵環節。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必須要充分進行保證,這方面不進行充分準備就匆忙上馬,那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江林濤並沒有因為陳耀東話裡有反對的意思就縮手縮腳,而是不卑不亢的陳述著自己的理由:

    「所以我到縣裡之後,和縣裡的主要領導經過調查研究之後才決定實行有特色、多樣化的農業發展模式。才制定了三步走的計劃,就是考慮到首先要保證農民至少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並且野豬養殖僅僅是理光養殖業將來的一個支柱而不是全部,並且在這方面也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陳耀東呵呵一笑:

    「很好,很有想法,你這個小江還是很有膽魄的嘛,並沒有因為我這話裡對這樣的事情有看法就嚇了回去,政府要學會主導,要善於主導,這才是根本,你這理由很充分,完全說服了我。

    從今年開始,省委省政府是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工作已經提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理光縣看來是不折不扣的執行了省委省政府的這個精神,按照你們這個思路,理光的農業發展應該上一個台階不是什麼問題,農民脫貧那也就迎刃而解了……」

    江林濤見陳書記還是對理光的工作進行了充分的肯定,心裡也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

    「陳書記,想要下面的絕大多數老百姓脫離國家,估計要不了兩年就能完成,但是我們理光縣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想要真正讓理光縣的經濟發展,讓縣裡有更多的財政收入,從而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各項建設之中,僅僅依靠農業遠遠不夠,還必須延長農業的產業鏈,發展以工業為主導,多產業並進才行。這樣才能全面推進縣裡經濟的發展,從而最終擺脫長期依靠扶貧資金來芶延殘喘的狀況……」

    江林濤遲疑了一下說道:

    「要發展工業和第三產業,就需要打造一個良好的軟硬件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只是打造投資環境也是需要自身先投入的,眼下一時也難以辦到。不過我們想先利用自身資源,我們理光縣雖然窮,但是當年還是捏緊褲腰帶辦了一些企業,不過現在這些企業都遇到了極大的困難,我們也做了一些嘗試,打算把虧損嚴重的企業賣掉了一些,效果還不錯,不過這件事因為涉及到產權的問題,涉及到公有制的問題,實施起來也很有阻力……」

    江林濤把理光縣國有、集體工業企業的情況和準備改制的一些想法進行了匯報。

    「小江同志,你說的這個事情,我看不僅僅是理光存在,全省都存在,很多縣市的國有、集體企業都不同程度的陷入困境之中,已經嚴重影響到經濟的發展了。無農不穩,無工不富,像理光這樣的縣,沒有一定的工業做支撐,想要進一步發展確實是個困難,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對於這些企業應該怎麼辦,一個原則: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些企業要服務於促進經濟發展的思路,要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這個大局……」

    陳書記的話雖然很有傾向性,但是並沒有直接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用了一個原則和兩個利於來應答,江林濤也能夠理解,處在省委書記這個位置上,一舉一動都是備受矚目,中央沒有下定論的東西,省委書記肯定是不會輕易表態。

    他的目的也不是要在陳書記這裡套一把尚方寶劍,而是要把他的這樣的思路和想法充分的展現出來,這樣萬年都難遇的機會,他必須要充分的把握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