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馳騁官道

第四卷 初露崢嶸 第八十章 水到渠成? 文 / 言者春曉

    第八十章水到渠成?

    有表現的機會要表現自己,展示自己,江林濤也知道過猶不及,也準備就此打住,不過,陳書記似乎談性依然很濃,又談起了海螺縣海狸鼠事件的事情,話裡似乎帶著一種考考他的味道。

    「這樣三步走其實只適合比較貧困的地區,像海螺縣這樣整體比較富裕的地方,其實不用這麼費勁,完全可以一步到位。並且像海螺這樣比較富裕,農業基礎比較好的縣,農業基礎保障的前提下,還是要大力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以城市建設來拉動經濟的發展作為一種輔助手段還是可行的,但是像我們四江這樣的內陸地區,把這樣的建設作為拉動經濟最主要的手段這還是值得商榷,因為我們這樣內陸的很多縣份並不具備大規模、持續性城市建設的能力和條件,一旦沒有財力進行投入,後面的發展該怎麼辦?縣域經濟要真正要騰飛,主要還是得因地制宜發展一些典型企業,以及中小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更是一個基礎。其環境、規模和速度就可以看出這個地方的經濟活力度有多高,其發展也才有連續性、持續性……」

    江林濤和陳書記在後面談著話,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方德忠也認真的聽著,江林濤的很多的想法很新穎而又有實際的操作性,顯然江林濤所講的很多東西,陳書記也很感興趣,頗覺得兩人有點忘年交的意思。

    他一直覺得這個叫江林濤的年輕人他之前聽說過,可就是想不起來。

    江林濤從和省農大合作建設野豬養殖項目,再談到希望陳書記能幫助理光爭取省農大在理光建立實踐基地甚至建立分校時,陳書記忍不住問道。

    「別人都是要資金,要工業項目,你倒好,找我要學校,說說你到底是一個什麼真實想法?」

    「知識就是財富,對我們理光來說,知識就是財政,省農大要建分校,必然要搞基礎建設,實踐基地我們縣裡可以無償提供土地,但是要建分校,我們就可以適當收取一點,那也增加一部分財政收入,並且可以為我們理光創造不少就業的機會和財政收入的機會,並且一旦分校建成,那我們縣城那就會增加幾千人的常住人口,對於理光只有兩三萬人口的小縣城,這幾乎是一下就增加了將近四、五分之一的常住人口,這些人總是要在理光消費很多東西,也會對理光的經濟有所拉動。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對我們理光的農業發展可以提供很多人員和技術上的支持,當然想要爭取省農大在理光建立分校,我們還是需要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的,這還是需要在資金上予以支持……」

    方德忠聽陳耀東話裡的意思是被江林濤說動了,心裡也直呼這小江要資金要項目的本領,不過江林濤這麼能要資金,倒是讓他一下想到了江林濤是誰了。

    「陳書記,我一直覺得小江我在那裡聽說過,這一下我終於想起來了,陳書記,您還得當年金豐那一年一下引進上億美元的外資不?就是小江的傑作……」

    當年陳耀東是省長,金豐一下抱回個金娃娃,陳耀東自然知道。

    「我當然記得,金豐那一年把宜都都比下去了,弄得宜都也是感到了極大的壓力……好你個小江,你既然在這方面有所長,那應該多從那些資本家、企業家那裡想辦法為理光爭取一些資金和項目進來啊,怎麼卻打起我的注意來了?」

    陳耀東開著玩笑,江林濤知道方德忠這一句話應該是給他錦上添花了,於是懇切地說道:

    「我也想給理光引進些資金和項目,但是理光暫時軟硬件都還不具備吸引外來資金的條件,就這麼滿世界的去招商,是浪費人力財力。理光現在修路、改革幹部制度、想要把省農大爭取進來等等正在做的就是創造這樣的條件。」

    陳耀東點點頭,江林濤沒有在他面前誇海口,而是實事求是,這讓他對江林濤的表現更滿意。

    江林濤這個年輕人還真是不錯,有思想又腳踏實地,有自信而又不狂妄自大,能審時度勢,根據實際情況出現,這些不要說年輕幹部,就是很多有閱歷的幹部也很難做到……

    一路說著話,兩輛車後面也有警車跟著,車終於駛進了縣城,陳耀東並沒有馬上回宜都的意思,江林濤看到縣城裡也已經進行了佈置,一行人暢通無阻的到達縣委招待所。

    江林濤還以為陳書記是要聽取市裡和縣裡的匯報,心裡想著陳書記對於縣裡的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陳書記若是在市裡領導面前肯定理光的成績,這或許也會為他競爭理光縣長增加重重的一個砝碼……

    陳書記等人剛進房間洗漱,從房間退出來的廖奇峰就有些急迫的說道:

    「林濤同志,你趕緊把情況匯報匯報……」

    江林濤於是趕緊把情況進行了介紹。

    「總算還好,理光這邊沒出問題。」

    原本眉頭緊皺的廖奇峰和閆開闔微微鬆了一點眉頭,趕緊召集市裡幾個領導在一邊緊急商量著什麼。

    「縣長,怎麼回事?」

    江林濤看到奇峰等一干市領導一個個都眉頭緊鎖,臉色都很難看,緊低聲問了一下熊宜聲。

    熊宜聲低聲說道:

    「海螺那邊惹大麻煩了,聽說海螺的工作是一塌糊塗,省裡的督察組都往已經在路上了……聽說更離譜的是……他們差點把陳書記抓起來了……」

    熊宜聲話裡多少有那麼一點幸災樂禍的味道。

    「呵呵,這一回,給廖書記、閆市長爭氣的不是海螺而是我們理光,呵呵,咱們不但沒出簍子,還得到肯定,林濤,真有你的……」

    江林濤心裡笑了笑,海螺是市裡比較富裕的縣,縣裡的領導自然比理光這樣的貧困縣牛氣些,估計沒少在熊宜聲面前顯擺,今天熊宜聲是終於有機會揚眉吐氣一把了。

    其實熊宜聲之前可沒有這麼輕鬆的心態,接到小劉講江林濤遇到了省委書記的通知,熊宜聲簡直比度日如年還難受,心裡也想著周福來運氣實在是太好,這樣躲過了一場打劫,而他很有可能原本覺得很有把握的縣委書記就黃了,但是聽到江林濤這麼一講,他頓時又覺得自己的運氣實在是好得沒邊了,理光不但沒出問題,還得到認可,那縣委書記的位置肯定是穩當了。

    不過,熊宜聲心裡狂喜,但是也不敢在市委領導面前表露出來……

    陳耀東並沒有在理光過夜,吃過飯之後,召見了廖奇峰和閆開闔,至於和廖奇峰、閆開闔談了些什麼,江林濤也無從知道。

    江林濤知道,陳耀東原本對蘭凱不太好的觀感在理光縣有所改變,但是估計陳耀東對於蘭凱市的整體工作還是有意見的,因為陳耀東只是對省委組織部的扶貧工作方面的探索和成效一級理光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進行了肯定,對蘭凱市的工作卻是避而不談……

    不管怎麼樣,這件事對江林濤來說,是天大的一件好事,江林濤也更加堅定了爭取理光縣縣長的想法。所以他想在給李志佳匯報陳書記到蘭凱微服私訪的事情的時候,也探探李志佳的口風,

    「林濤,陳書記到底在你們蘭凱遇到什麼事情了?聽說差點被抓去做苦力了?……」

    「沒有吧,我見到陳書記的時候,他好好的呀……」

    李志佳不是八卦,身處在她那樣的位置,她必須對省委書記的一舉一動予以關注,省裡短短時間裡就傳出了無數版本,講得最有鼻子有眼的就是陳書記從京城回來,飛機備降在杜林,陳書記成績就到到基層視察,由於沒有提前和地方黨委政府打招呼。在一個窮鄉僻壤,陳書記發現又幹部為徵收提留款,正在毆打農民,一個堂堂正正的省委書記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他哪裡能看得下去,他站出來,阻止這些人的行為,結果讓站在一旁保駕抗護航的警察給抓了起來。

    省委書記不見了,這還了得,於是,省公安廳和警衛局連夜到鄉下去找。讓人奇怪的是,看守所裡也不陳書記幾人的身影。他到哪裡去了?鬧了半天,原來被弄到讓人拉到了一煤礦干苦力去了。海螺那個煤礦派出所長個人承包的。

    當省委辦公廳的人找到陳書記的時候,陳書記正在煤礦挖煤呢,變得黑不溜秋的,而身邊的人一個個也是像黑炭一般……

    江林濤聽李志佳這麼一講,其實也大體明白怎麼會出來這樣的版本了,估計還是在省裡按照督察組人員組成情況進行的猜測和演繹。

    江林濤把他所瞭解的情況以及他在理光遇到陳書記的事情都原原本本的給李志佳進行了匯報。

    李志佳聽完江林濤所講,也終於瞭解了陳書記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而且她也不得不歎服江林濤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但是李志佳也不會認為江林濤這光是運氣,如果江林濤沒有能力,不是踏實做事的人,遇到這樣的事情,那也許就不是運氣,而是和海螺威脅抓陳書記的幹部一樣,要大禍臨頭了。

    對於江林濤流露出來的想競爭理光縣長一職,原本她是不大贊同江林濤去競爭縣長的,畢竟江林濤太年輕了,坐上那位置恐怕難以服眾,但是從江林濤所講的來看,江林濤在理光實際上已經是非常有影響力了。而且工作卓有成效,江林濤接任縣長,對理光的發展應該是一個積極的促進作用,何況這一下又入了陳書記的法眼,估計在縣裡其他人也不敢太過分,而且江林濤這麼做,等於是挽救了廖奇峰和閆開闔的政治生命,想來廖奇峰和閆開闔也會承這個情,也許這件事是水到渠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