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青雲記

第三卷 碧瓦紅牆(上) 第五十五章 母子 文 / 林南1

    第五十五章母子

    皇城,壽康宮。

    輕紗幔帳,滿室檀香。大殿東西角落裡,兩隻黃燦燦的銅鶴嘴裡青煙裊裊,蜿蜒直上,久久不散。兩位淡妝宮女小心翼翼地打著輕羅扇,竹蓆涼榻上,太后半身側臥,正在閉目養神。

    窗外蟬鳴互止,耳聽得靴聲橐橐,不多時便來到了壽康宮大殿之外。兩位宮女互相對視了一眼,其中一個悄悄站起身來,正要出門看看是怎麼回事,一聲尖嗓兒忽地響起:「皇——上——駕——到——」

    沉寂被突如其來的這一嗓子打破,那宮女緊走幾步,想出去知會一聲。可她剛走到門口兒,背後傳來一聲清咳——太后已然睜開了眼睛,那宮女立時住了腳步,轉身低首,等待太后示下。只聽得太后微微歎了一口氣,這才有氣無力地說道:「去開門吧,別怠慢了皇上……」

    門開。

    一個身影靜靜地站立在門口,陽光從外面投射到殿中,他的身影被放大、拉長,身與影相互映襯,久久不動,彷彿廟裡的神祇。

    兩位宮女悄無聲息地相繼離開,門被靜靜地關上,陽光再一次被門窗和帳幔隔絕在了大殿之外,屋子裡也再一次恢復了寂靜。

    鶴首銅爐裡的檀香依舊裊裊升起,繚繞盤旋,大殿上的兩人,卻久久未曾說話。終於,袍服撩動的聲音響起:「兒臣……給母后問安。」

    「兒臣……給母后問安。」

    「兒臣……」

    語聲未歇,衣袂聲起,太后終於從臥榻上緩緩翻過身來,抬起眼皮定定地看了啟元帝半晌,發出一聲沉重的歎息。「坐吧……」

    「哎!」啟元帝應了一聲,起身來到軟榻跟前,順手拿起了輕羅扇,不緊不慢地給太后搖著。他偷眼看了看太后,赫然發現太后臉色灰敗,妝容不見,人也沒有精神。啟元帝心中歎了一聲,說道:「母后今日莫非身體不適?是否把太醫叫來給母后瞧瞧?」

    太后聞言氣息漸粗,雙眼凝定看了看啟元帝,說道:「皇上聖明,哀家今日確有不適。只是這病卻不是太醫治得了的,哀家從今日起也不存這份念想了,過得一天便是一天,若是少活一天,也便能早一天去和先帝說說話……」

    啟元帝聞言,連忙雙膝跪倒在榻前:「母后何出此言?兒臣哪裡做得不對,惹得母后生氣,但望母后責罰就是,萬望母后以身體為重,否則萬一有個閃失,兒臣雖萬死而莫贖啊!」

    「只怕皇上有些言不由衷吧?似哀家這般礙眼之人,便是沒了又如何?反倒落個清淨罷了……」

    「母后為何出此錐心之言?兒臣若有此心,天誅地滅,永世不得為人!蒼天可鑒!」啟元帝面上現出激憤之色,氣息也有些渾濁,話語說完,扭過頭去,透過紗幔看著窗外的日光,似乎有些寂寥。

    太后愣愣地看著眼前的兒子,目光有些茫然,良久,面上表情漸漸有些鬆動,眼中也流露出了些許慈愛和溫柔。太后慨然一歎:「唉,起來說話吧……」說著,起身欲坐。啟元帝見狀,連忙起身放了扇子,伸手將太后攙扶著坐了起來。

    兩人再一次對視,咫尺之間,一時卻又是無話。

    啟元帝轉身從旁邊的案幾上取了茶壺,裡面茶水尚溫,他倒了一杯清茶,端到太后跟前:「母后初醒,先用清茶漱漱口吧。」太后默然接過茶杯,漱了口,又再放下。短短的一瞬間,屋子裡的氣氛便融洽了許多。

    「都走了吧?」太后的聲音很緩,但或許是清茶的香氣提了神,太后說話間總算有了些精神。

    「是。」

    「吳王也走了?」

    啟元帝答道:「回母后,兒臣與小皇叔方才拜別,此刻想必小皇叔一行已經離京十里了,兒臣便是趕回來,讓母后放心的。」

    太后聽了眉毛一緊,轉臉看看啟元帝:「放心?」太后嗤笑一聲:「放心……呵呵,皇上,事到如今,你覺得還有什麼……哀家能放心的麼?哀家……還……有……心……麼?」太后聲音低沉,內裡卻顯得有些淒然,啟元帝聞言沒有作答,只默默低了頭。

    太后再歎了一聲,緩緩說道:「你是哀家的兒子,親生兒子!可是為什麼現在四目相對,卻是言不由衷呢?哀家有時候就在想,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咱們母子連句知心話兒都說不了了呢?」

    「母后……」

    太后一伸手,從啟元帝手中接過了輕羅扇,扇了幾下停了下來:「此番吳王離京,你動這麼大的陣仗,看來你是打定主意……要對他們動手了?」

    「母后多慮了,呵呵。」啟元帝微微一笑,說道:「中秋之後,諸王離京本是尋常之事,朕為他們餞行也是慣例。就算賜吳王乘朕的車駕,也是為了獎賞吳王這些年來為朝廷所作的功績,母后萬萬不要多想。」

    太后聞言臉色忽然黯淡了下去,隔了一會兒淡淡地問道:「皇上……莫非真的一句實話……也不願意和哀家說了麼?」

    啟元帝沉默半晌,終於輕聲說道:「母后……不是兒臣有意隱瞞,兒臣只是怕說得多了,讓母后跟著憂心……至於這些煩心的事兒……兒臣自己心裡能裝多少,便裝多少罷了……」停了一停,啟元帝又道:「其實兒臣也知道,母后精明睿智,便是兒臣不說,有些事情也瞞不過母后的眼睛。只是在兒臣這裡,能不說的,便盡量不說……」

    太后再一次歎了口氣,自己的兒子,總算是說了幾句實話。「自己心裡能裝多少,便裝多少?」太后苦笑了一下,接著聲音提高了些許:「不錯,你是咱們大建朝的皇上,這天下算是你一個人的天下,可就算是這樣,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你來操心。即便你是皇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能力出眾,精力非凡,你一個人又能裝下多少事情?又能承受多少?何況……你自己心裡想的,未必便是對的。你之所以不想讓哀家知道,怕不光是怕哀家憂心吧?你是怕哀家知道了,橫生掣肘,耽誤了你大事吧?」

    啟元帝默默無語,沒有承認,卻也沒有否認。

    太后見了,似乎有些生氣。「這些日子來,你一直避著哀家。雖然沒有說什麼,可哀家知道你心裡在想些什麼。你覺得哀家有些頑固不化,不通情理,是不是?你覺得若是和哀家說了這些事兒,哀家一定會不顧一切全力阻撓,是不是?」

    啟元帝依然默默無語,不承認,也不否認。

    「呵呵!」太后見狀,忽然自嘲地一笑,自嘲之餘,也帶著三分淒然,三分惱怒……「罷了!唉,沒想到,哀家的親生兒子,有一天居然會這麼看待哀家……罷了!既然你如此堅持要在眾人頭頂上將天捅一個窟窿,那就去捅吧!畢竟這大建朝,你才是皇上!沒有誰能攔得住你,也沒有誰敢攔你!哀家以後再也不會過問你的事了……」

    「母后……兒臣不是那個意思……」

    太后一揮手:「算了,哀家現在不管了,你是什麼意思哀家也不想知道了。你去吧,哀家想歇著了……以後這壽康宮裡,皇上若是國事繁忙,也不用天天都來了。」

    「母后……」啟元帝見太后如此,心中微微有些擔憂。豈知太后又道:「皇上放心,哀家沒那麼小心眼兒,這麼多年了,哀家什麼沒見過?又豈會和尋常婦人一般看不開?日後哀家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喝什麼就喝什麼。做人麼,沒人理會了,自己可得管好自己,免得到頭那一天反倒後悔。行了,哀家不嘮叨了,皇上也去吧……」說罷,太后身子一倒,臉衝著裡面,又歇著去了……

    「母后慢歇,兒臣……告退了。」啟元帝說完,緩緩退到門邊,開了門出去,再回身悄悄把門關上,這才返身上了轎子。內侍錢海窺見皇上臉色不好看,知機地沒有宣駕,一行人靜悄悄地起駕離了壽康宮。

    耳聽得外面人聲漸漸遠去,先前伺候的兩位宮女從耳房裡出來,準備進殿內候著。前一位宮女剛剛一掀帳幔,忽地一個青花壺飛了過來,擦著她的胳膊飛了過去,啪地一聲落到地面上,摔得粉碎!

    西暖閣。

    啟元帝穿著一身清涼透紗的短衫,斜倚在涼竹榻上,拿著一本書出神。旁邊兩個小太監不住地俯身又起身,拉著寬大的竹扇,給啟元帝扇風。內侍錢海從外頭踮著碎步進來了:「皇上,杜大人來了。」

    啪!啟元帝立刻一合書本,扔到了一邊:「讓他進來!」

    「是。」錢海應了一聲,返身出去了。

    頃刻之間,隔門響動,一個人從外面閃了進來,正是飛翎衛東鎮指揮使杜寧。

    「來,坐下。」啟元帝伸手端過一碗冰鎮酸梅湯來,遞給杜寧。「大熱的天兒,先喝了它在說話。」杜寧也不客氣,伸手接了過來,咕嘟咕嘟,一口氣喝了個底朝天。隨後杜寧擦了擦嘴,對啟元帝說道:「皇上,依據先前的計議,臣都安排好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