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煞氣衝霄

第二卷 咆哮入京都 第五二章 驚聞佛理 文 / 便衣

    第五二章驚聞佛理

    「一步三震大至什!好厲害的北宗佛子!」

    高英傑居然也置身在南宗納迦蘭這座高台之下,就站在蘇破身旁,他口中發出驚歎。

    「此話怎講?」蘇破愕然,對於這南瞻部洲的佛子動靜之間竟然會有如此異狀感到震驚。

    高英傑看了蘇破一眼,有些疑惑,心道那南宗的納迦蘭難道沒有說起過這大至什的來歷麼?不過看到蘇破的樣子,顯然是不知道的。

    於是他低聲說道:「南瞻部洲婆娑世界,刪提嵐國的無諍念王有一千個兒子,次子名尼摩。這尼摩太子拜入金光北宗,法號為大至什。便是這西來佛子!據傳聞,這大至什佛子修的是金光北宗的《至高無量壽經智慧法》,大成之日,所到之處天地震動,保護眾生,免受邪魔所害。可以將智慧之光遍照世間眾生,使眾生能解脫血光刀兵之災,得無上之力量,威勢自在。如今這大至什雖然沒有那佛經傳說中的威能,但是一舉一動之間,已經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讓我等產生幻覺。可見他修為之高。玄衣,故此我極不看好那南宗的納迦蘭。」

    見到蘇破目光炯炯,高英傑也不諱言,他說道:「北宗這大至什,能這般快的將力量扎根大周,既有國主授意,也有宮家,軒轅家的不遺餘力的支持。佛宗若真個昌盛,他們兩家自然可以借助佛宗的推廣而牟利。而我高家,既然不能從中分一杯羹,便要另闢蹊徑,改而支持這南宗的納迦蘭,就算不能合作,至少也不能讓他們兩家太過猖狂。」

    「玄衣,你是蘇家目前在京都最大的男丁,蘇家既然接待了納迦蘭,那便沒有別的選擇,唯有一爭。可惜,這大至什智慧之極,佛法精湛,看來我們一開始就要落在下風了。」

    高英傑面色凝重的說道。

    蘇破稍一沉吟,突然笑了,雲淡風輕的說道:「我看未必如你所想那便不濟。」

    高英傑搖搖頭,心道這蘇家玄衣哪裡來的莫名其妙的自信呢。雙方的名頭,實力,都擺在那裡。大至什名動八方。而那納迦蘭默默無聞。大至什一動震八方,那納迦蘭黯淡無光,就如大悲寺一個掃地僧。

    「但願如此。」他口中如此說,但心中對於這場論法會,並不抱什麼希望。為今之計,當是找好立足點,看看能否讓老父上言國主,陳以利弊,不使那北宗一家獨大。

    一步十震,仿似這廣場都在搖晃震盪中。大至什在動靜之間,凌空而渡,一步便跨越到那十丈高台之上。他右手屈中間三指,置於胸前,坐於高台上的赤蓮花座上。頭上寶冠有定瓶為標誌,熠熠生輝,宛如西天佛陀下凡。

    堅力功德,今可還起,大地震動,雨須曼華。

    十方諸佛,已授汝記,當來得成,人天梵尊。

    大至什一坐上那高台,下方便有三百僧人齊聲吟唱,一時間,梵音繚繞,香火鼎盛,這方圓幾十里的廣明廣場,嘈雜聲一瞬間便低沉了下來,只聞此聲,只觀此狀!

    梵音驟停。

    大至什頭上佛光大盛,口中吟誦道:「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映著佛光法相,佛音隆隆,在這高台上鳴響,聲動四方,滌蕩眾生心靈!

    此言一出,下方大周京都或是四方趕來的權貴或是官吏商人百姓們,無不頌聲大起。

    他們滿面榮光,口中交頌著。

    一方檀香木椅上,只坐著寥寥三五人,與四周的擁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對於這幾人的特殊,上至權貴,下至官員,末至百姓,卻是無人質疑。

    因為這幾人便是大周國主之下,屈指可數的那幾個人物!

    「難怪人說這大至什是那南瞻部洲婆娑世界千年一出的人物,你看這箴言經意,淺顯中透著真意,便是我們這些不懂佛理的,也能聽的明白。您說呢,宮老?」

    拂著頜下銀白有若絲縷的美髯,軒轅太尉高聲讚歎道。

    「嗯,老朽前些年曾經聽一位大師說,婆娑世界有畢缽羅樹,因佛祖在其下悟道,才得名為菩提樹。據說佛祖成道後,在那菩提樹下踱步七日,異花隨跡,放異光明。為報樹恩,目不暫捨,故此瞻望。這時有五百青雀飛來,繞樹三匝而去,十分殊勝,人天歡喜。佛祖說:「世間有三種器物應受禮拜……佛骨舍利,佛像和菩提樹。所以在佛門中,菩提樹是聖樹,見菩提樹如見佛。這大至什佛子,有如此真知,如此大魄力,真是不愧為千年佛子。」那軒轅太尉口中的『宮老』,連連點頭,目光中滿是欣賞之意。

    「不錯,不錯。不知道那南宗佛子,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啊。」

    軒轅太尉輕笑聲,面上露出一絲不屑。那納迦蘭的名號,在南瞻部洲也不響亮,也不知道如何成為的南宗佛子。那南宗比之北宗,無論在格局上,還是在氣度上,徉或是手段上,都太小,太溫吞,不值一顧。

    「南宗佛子?南宗也有人敢稱佛子?」旁邊幾人哈哈大笑。

    就在這笑聲中,那平凡的僧人,滿面虔誠,一步一步登台而行,步履輕快中,卻給人以沉穩鄭重之意。

    那一步步,仿似走的不是高台的台階,而是禮佛的大道。那面前聳立的不是高台,而是他十萬八千里的堅持。

    蘇破看的很清楚,他雖然不信佛,但是,他知道,在他心中,這納迦蘭才是真正的佛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聲佛偈,平平淡淡,聲音不大,仿似便是在禪房與沙陀交談。但是,這方圓幾十里的廣場,所有人的耳中,都是聽得真真切切!

    與大至什所言的震撼人心,這納迦蘭所言,就如一股清泉,潤物無聲。

    這廣場之上,人數雖眾,卻無人敢大聲喧嘩。此刻,雖有小聲的騷動,但是並不能掩蓋這廣場的沉靜。

    吟誦這箴言之後。

    納迦蘭靜。

    大至什驚!

    他自然知道,所謂「菩提」即真實本心如來藏。因為「菩提」確實有空的體性,是無形無相的,無覺無知的,是「諸入不會」的。所以,並無菩提樹、明鏡台等實物可供人「勤拂試」。但佛法不是如虛空一樣的空,不是斷滅空,不是世俗認識所能了知的。故此,他以此謂之。

    但是此刻,竟然被納迦蘭一言而破!

    頓悟本不需要樹的幫襯,檯子原本就不存在。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所以用鏡子來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子畢竟是一種沒有知覺的物體,心難道也像鏡子那樣無知嗎?而且鏡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體常寂常照。以此類推,或以寶珠喻心,或以虛空喻心,無論用哪一種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樣的。「身是菩提樹」著了有相,這「菩提本無樹」才是空的境界。所以,這納迦蘭箴言的境界比他的境界要高!

    「哈哈哈哈。」一直沉默不言的高中堂仰天大笑。他扭頭對著那軒轅太尉,宮老,這兩人笑容滿面的言道:「納迦蘭此言大善,看來佛理亦如百姓爭鬥,所謂有理不在聲高,就是如此吧!」

    長笑一聲,這身材高大的高中堂竟然仰頭而去。

    納迦蘭的箴言,還有這高中堂的如尖刀般的笑聲,就如一記重重的耳光,打在軒轅太尉跟那宮老的臉上。兩人的面色頓時陰沉了起來。剛剛那稱頌之言,更是如一塊骨頭,卡在喉嚨裡,嚥不下去,吐不出來。

    隨後,佛理之辯,雖然精彩紛呈,尤其是那大至什,舌燦蓮花,說到奧妙處,道理深入淺出,頭上佛光四照,諸般光彩閃爍,如天花亂墜。令廣場之上的大周百姓如癡如醉。但是在大周高層真正決定這場紛爭的權貴眼中,這爭鬥已經是無疾而終了。

    先不說,那納迦蘭步步為營,雖然口舌不利,但勝在一個穩字上,只講佛理,不言其他。大至什雖然佔了上風,但並沒有辦法真正的將其駁倒。

    而開頭那兩句箴言,已經在眾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那大至什確實是千年一出的佛家奇才。但是,那貌不驚人的納迦蘭表現的卻是更加驚艷。

    故此,這場三乘論法,已經失去絕對的意義了。這樣一來,金光南北兩宗,將陷入到一場長期的拼爭當中。

    清平公主眼見這兩佛子鬥法,竟然精彩只在一瞬間,即告完結。心中有些驚詫,想道,這結果雖然出乎意料,但是,想必也不會壞了國主的計劃。

    但就在此時,那高台之上的納迦蘭突然宣了一聲佛號,說道:「我佛慈悲,此番來到東元大周,往往有歎息更有驚喜。前幾日更是驚見一少年,交談之際,感悟良多。悟發菩提心的真意,真正覺悟世間苦空無常……」

    「菩提非樹,所謂一切真無真如之透徹,皆歸於蘇家施主之一言!」

    此言出,頓時萬人震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