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煞氣衝霄

第二卷 咆哮入京都 第五一章 三要金剛 文 / 便衣

    第五一章三要金剛

    見到蘇破若有所思,有所悟,納迦蘭本來心中一喜,但是突然之間,發現蘇破猛然睜開眼睛,那眼中似有星光閃動!

    納迦蘭早就有所察覺,如今更是清楚那星光的來歷,那便是凶星!是殺星!

    而那蘇破被這星光激發,身上煞氣卻越發的深重,納迦蘭心中低歎了一聲:那該前行的,終究難以阻擋。那該發生的,還是難以改變。

    果然,蘇破長聲問道:「所謂因果,應該說的就是報應吧?但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報應。或者說,絕大多數的事物,根本就沒有報應二字可言!」

    「佛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是我最常見的是惡人得勢,就算死了,也壽終正寢,極盡榮華富貴。反而是善人好人,沒好下場,且多喪於惡人手裡。你們佛家又說什麼:若然不報,時辰未到。可是他們一直得勢當權,享盡富貴榮華,到死的那一天仍不報,那這到底是報還是不報?就算他們死後下地獄、受折磨,我又沒見過,怎麼知道!」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整路沒屍骸!如果沒有報應,行善作什麼?行善和行惡有啥分別?如有,那就是善行者自討苦吃,惡行者快意平生。那為何還要修佛?佛有何用?難道只是寬慰心靈,欺騙自我麼?」

    這少年一聲聲詰問,煞氣十足,殺意無限!

    納迦蘭聽了蘇破這一番話,蹙著眉頭,顯得很有些沉重和感慨。這個少年,怎麼這麼多的煞氣!

    他自然不知道,蘇破這是兩世人的經歷所至。後世今生,舉目皆是如此,蘇破自然不會信奉任何東西。他信的只能是自己。

    納迦蘭長長歎息了一聲,道:「我只能說:『報應不爽,因果不昧。』這八個字。佛的意思是說:報應未必是我們凡人可以眼見的,但不可因此而不做好事、多做惡事。既然有因果,便是有報應。有的人成天修橋鋪路,佈施行善,但不幸夭亡,遭遇逢意外。那只是我們凡人可見的一面。我們不知道他前生作了什麼孽,後世修成什麼功德,就算不信輪迴,我們也不知道他是否這頭做好幫人,那頭劊雞殺鴨,在有意與無意之間,間接或直接的塗炭過生靈。」

    他看著蘇破不以為然的面容,又道:「如蘇施主這般,對報應的看法,十分短淺。以為眼見該報的未報,該應的沒應,那就不肯修這功德了。誰知報應雖未人人立見,但因果循環,總是及時。」

    蘇破搖搖頭道:「我不明白。」

    納迦蘭笑了笑,說道:「世上本就沒有明明白白的事,只有明明白白的心。不明白,自去找尋。終有明白的時候。」

    「就如施主,身上背了太重的東西,如果不能拋掉,便會走得太沉重。」

    「背了東西?什麼東西?」蘇破疑惑道。

    「包袱。每個人自己都有。正所謂入得忉利天,豈能無包袱。」

    「忉利天是什麼?」蘇破不解道。

    納迦蘭道:「那就是三十三天。為欲界諸天之一,或稱兜率天。說的就是**。太重的**,便會成為沉重的包袱,壓的你難以行路。」

    蘇破默然。他自身知自家事。自家身上確實有極大的**。但是這個**卻是驅使他前行的動力,而不是壓力!

    這個佛子,果然有道行。

    蘇破心中警然,同時也深有疑惑。他誠懇的問道:「大師,我可沒有什麼佛緣,就是一個滿是七情六慾的平常人,……你卻為何跟隨我,總是在有意無意之間提點我?」

    納迦蘭笑道:「因為你現在是平常人,所以我才跟你多說幾句。」

    蘇破迷惑的道:「平常人?現在是平常人?這是何意?」

    納迦蘭遙遙頭不做解釋。轉而說道:「更何況,蘇施主也點化了我。那一首佛偈,果然是「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作為回報,我便教施主一套彫蟲小技,以省身如何?」納迦蘭突然說道。

    蘇破一驚,便躬身施禮道:「多謝大師,不知要傳我何種技法?」

    「我觀施主最近快要到了通竅穴的地步。世間修身法門萬千,但最後大多殊途同歸。不過,我佛門有秘法,可以通七隱竅。在東元大洲的一百零八竅穴之外,乃是佛門秘法才可以通竅,若成,進可以凝練金剛身。不知施主有意否?」

    「自然有意。那就謝過大師!」

    蘇破豈有推辭之理。坐在他面前的,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而是南瞻部洲來的佛子!

    南瞻部洲,亦有佛兵。普通佛門弟子修身,共有十重境界。

    一重境界,養生。就是通過有規律,良好的飲食,睡眠等修養,把身體養得精力充沛。

    二重境界,練力。就是通過各種基礎法門,把自己的四肢,腰腹的筋肉,鍛煉得飽滿有力,力量,靈活性大大超越常人。

    三重境界,正骨。就是通過練習各種各樣的招式,把四肢,腰腹的力量串聯起來,骨骼擺正,氣息調勻,組成一個整體。

    四重境界,剛柔。全身上下,腰腿骨骼,背脊肩膀,手肘腕掌的力量連成一氣,氣血調和。想軟就軟,想硬就硬,剛柔並濟。柔韌性,協調性,到達一種極限。起如風,落如箭,靈活堪比狸貓,猿猴。

    五重境界,金剛。全身剛柔並濟貫通之後,進一步修煉,體質會越來越強,擁有千斤神力,力如奔馬,動起手來,整個身體各個部位如一隻訓練有素的軍隊,雷厲風行。筋骨之中,雷音滾滾。

    六重境界,問心。全身極度敏感,反應更加的靈活,內臟開始堅固,凝練,血肉中的雜質,漸漸被煉化,淘盡。

    七重境界,內壯。五腹六髒強壯,口中會不停的生出瓊漿玉液。臟腑之間,雜質全無。體質再度提升一步。

    八重境界,通竅。可謂是身體的又一個極限。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將身體內部竅穴打通,身體堅實到了極致,最抗擊打。

    九重境界,通靈。開始開發大腦的潛力,人的精神十分敏銳,幾乎是可以看穿對手的一切生機狀態,更能夠自我內觀,自己的五臟六腑歷歷在目,如掌上觀紋。

    十重境界,神法。大腦之中,有一處竅穴,在雙目之間。是控制全身器官興衰,身體身高,體重的關鍵部位,如果有人修煉到了「神變法」的境界,就可以控制這處竅穴,慢慢改變自己的體型,身高,然後一步一步變強,把肉身朝最完美的方向改變。

    蘇破聽來,那五重境界金剛,便相當於東元大洲武者的易筋大成境界。

    六重境界,問心,相當于歸元初期一品,已經是修者的範疇。

    七重境界,內壯,相當于歸元二品的修為。

    八重境界,通竅,這才是東元大洲氣動修者的修煉過程,但是在南瞻部洲的修體中,卻是排在了歸元境界之上!

    九重境界,通靈。這相當於先天七品凝魂之境。

    十重境界,神法。這就是東元大洲先天境界中沒有的過程了。

    不過這也正常,或許,這便是入神境界的手段。

    佛子納迦蘭所謂的殊途同歸,正是這個道理。

    納迦蘭所傳的佛家修身功法,名為三要金剛經!

    便是修這十重金剛身的法訣。

    蘇破知道,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刀王楊公忘早就說過,易筋巔峰並不是肉身修為的巔峰,曾講過四稍之說。而那《造化天九轉玄功》,便是不斷的強化肉身的法門。那法門,蘇破如今已經能夠運轉,並且能真切的體會到肉身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與普通的易筋大成肉身相比,蘇破的肉身更加的堅韌,爆發了更強,精氣也更足一些!

    那山間小道一戰,飛撞之下,紅蓮教徒兩死兩傷,便為此故。而且,若不是肉身堅固,被那紅蓮教的修者一記《火鐮斬》之下,蘇破定然是筋骨震斷,再無還手之力。

    如今真切的體會到肉身修煉的好處,蘇破對這《三要金剛經》,充滿了期待。

    佛子所傳,定然絕非尋常貨色。蘇破雖然不明白這佛子為何如此,但是,本著抓緊一切能夠強大自身的東西,蘇破還是欣然接受。

    他離去之後,納迦蘭長聲歎道:「要人度不是度,自度方為度。但願此經,能在凝練他肉身的同時,也消掉他少許煞氣,好減輕些殺孽。我佛慈悲!」

    三頂,三扣,三圓,三敏,三抱,三垂,三曲,三挺,三精,三要。

    這便是三要金剛經的十重修煉法門。

    頂頭向上頂有沖天之雄,頭是一身之主,上頂則後三關易通,腎氣因之上達泥丸以養性,手掌向外頂有排山之功,則氣貫週身,力達四肢,舌尖向上頂有吼獅吞象之容,能導上升之腎氣,下行歸於丹田以固命,是謂「三頂」。

    扣兩肩要扣,則前胸空闊、氣力達肋,手背足背要扣,則氣力達手,樁步力厚,牙齒要扣,則筋骨緊縮,是謂「三扣」。

    圓脊背要圓,其力推身,則尾閭中正,精神貫頂,前胸要圓,兩肋力全,心窩微收,呼吸通順,虎口要圓,勇猛外宣,則手有抱裹力,是謂「三圓」。

    敏心要敏,如怒狸攫鼠,則能隨機應變,眼要敏,如肌鷹之捉兔,能以視察權宜,手要敏,如捕羊之餓虎,能先發制人,是謂「三敏」。

    抱丹田要抱氣不外散,擊敵必准,心氣要抱遇敵有主,臨變不變,兩肋要抱出入不亂,遇敵無險,是謂「三抱」。

    垂氣垂則氣降丹田,身隱如山,兩肩下垂則臂長而活,肩催肘前,兩肘下垂則兩肱自圓,能固兩肋,是謂「三垂」。

    曲兩肘臂要曲弓如半月則力富,兩膝要曲彎如半月則力厚,手腕要曲曲如半月則力湊,皆取其伸縮自如用勁不斷之意,是謂「三曲」。

    挺頸項要挺則頭部正直,精氣貫頂,脊背腰挺則力達四稍,氣鼓全身,膝蓋要挺則腿堅馬穩,如樹生根,是謂「三挺」。

    而那三精三要,便是吐氣誦經的法門。

    蘇破回到自家房中,便沉浸在修煉當中。

    與那紅蓮教先天修者一戰,蘇破深深的體會到,自家的實力,在面對強者的時候,還是不夠看的。據姚一顧所言,以那人的實力,能夠掌握紅蓮教的秘技《火鐮斬》,當是香主一級。而紅蓮教,這樣的香主,至少有幾百號之多!而在香主之上,還有堂主,護法,最上的頂端,便是教尊!

    毫無疑問,光是那紅蓮教,便是強者如雲。蘇破既然恨上了紅蓮教,便早晚與之為戰。但他現在的實力,也就勉強能勝過香主這種檔次的教徒。

    這天下,唯有真正努力修煉,才有資格去闖蕩。

    那十重金剛身,蘇破已經早就達成肉身易筋大成,而且更勝一籌,故此,修煉的很少是容易。

    不過到了六重境界問心,蘇破便遇到了阻礙。因為這種修法,迥然於《紫府天心大道上元書》的修氣法門,更接近於那《造化天九轉玄幻》,不過蘇破並不在意。因為他早就發現,修肉身的功法,在那靜虛之所不間斷的修煉,反而比修氣的功法效果更佳。因為修肉身,在靜虛之所那時間慢流之地,千百次的修煉之後,在大腦中,在記憶中,在靈魂裡,已經把那個過程鐫刻了,已經熟練之極,回到現實中,再度修煉之時,便是事半而功倍。

    這就如一個強迫症患者,總是在夢境中逼迫自己去不斷的做某件事,當他真的去做的時候,便會習而為常。

    而那靜虛之所的修煉,與夢境還有不同,那種種感受,與現實別無二致。

    蘇破隱隱的發覺到,無論自己現在修煉何種功法,身體中那碧色明珠都在緩緩吐出溫和的氣息,在胸腔中律動,暗合著天地間奇異的節奏。

    哄哄嚷嚷,人流如潮。

    廣明廣場,除了那一條官路,被圍的水洩不通。

    道家內耗,紅蓮教屢次舉事,弄的西南民不聊生。太平道雖然被尊為國教,但是,是人都知道,道家個派系雖然內鬥,但又互為關聯。那紅蓮教舉事,難說其身後有沒有太平道的影子。

    大周開朝以來,對於道家的抑制,不遺餘力。若不是道家玄門,絕世強者輩出,對於大周宮廷,產生極大的震懾,那太平道絕難在即前朝之後,依然被立為國教。

    在官家有意無意的引導下,道家漸漸失去民心。這幾年自南瞻部洲而來的佛宗,適時填補了這信仰的空白。

    從這人潮中,蘇破就可以看出,這大周的隱患。

    外有大晉,特別是大燕國的威壓。那大燕國,與大周僅有黃河天險之隔,一直屯兵礪馬,意圖吞併大周。與大周相比,那大燕國幅員雖然不超過萬里,但是民風強悍,更加善戰,戰力並不遜於大周。而大晉的威脅,就小了一些。這東元三國,論國力,最強大的便是大晉,但大晉以儒家為治,本代國主,似乎對於擴大版圖,並沒有什麼**。故此,大晉反而是最為平和的一個。

    內憂外患。

    或許,引進佛宗,會打上一針強心劑?還是會潰亂的更快?

    蘇破心中想道。

    華麗堂皇的象牙大殿,檀香木料搭建的論法高台。

    蘇破站在門閥權貴的席位間,心中突有荒謬之感。這種情形,還真是想極了後世的三流歌星演唱會。唱的好壞不說,舞台搭建的都是流光溢彩,富麗堂皇。歌曲不重要,秀才是真諦。那是一個全民皆秀的年代。

    如今看來,這三乘論法大會,何嘗不是一種秀?

    給貧民信念。儘管這信念是虛幻的。給南瞻部洲的佛宗暗示,千斤市馬骨。佛子尚且如此待遇,那佛門宗主又該如何?更給道家以警告,不要亂動。否則,將以佛取而代之。

    兩處高台,皆有十丈高,其下遍佈紅氈繡毯,金燦燦的法器林立其上。

    其中一處高台,其下遍佈坐席,皆高三尺,由玄水紫檀木製成,足以歷萬年而不朽。一眼望去,一排排、一列列的全無盡頭,不計其數。坐席間瀰漫著檀香煙氣,泛出淡淡雲霧,經行之際,恰如在雲中行走一般。最近高台處,更有三百僧人輕誦阿含經,佛音繚繞,滌蕩聞者心靈,宛然如西天佛境。

    而另一座高台,其下坐席便少了很多。那便是南宗佛子將要宣經之處。

    「那便是北宗佛子麼?」

    蘇破聽到有人高呼。他抬目望去,之間那高台斜對的方向,在京都權貴之間,便是那金色蓮花寶座,那大至什正端坐其上,座下墊的是紫色的墊子,身旁放著一口鼎,鼎口徐徐噴出絲絲縷縷的煙氣,看來有收攝心神之效。在他身體的另一側放著一張小几,几上擺放著十幾卷佛教經書,又有數瓶靈丹。

    這做派十足,一看就是得道高僧。那納迦蘭與其相比,在觀感上就差了許多。

    「鐺……」

    宣威門城樓的百年大鐘,那沉重莊嚴的鐘聲鳴起。

    大至什,自那金色蓮台上,慢慢立起。

    就在他站起來的一瞬間,蘇破突然有種天搖地動的感覺!

    天在旋轉,地在震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