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二卷 乘邊據險 第十三章 揮軍南下 文 / 天天不休

    鏖戰兩日,楊任還是沒有守住定軍山,浴血奮戰陣亡後,餘部不足兩千將士丟棄兵器跪地投降。

    楊任一萬大軍駐守定軍山,戰死八千餘士兵,卻斬殺徐和與司馬俱合計三萬七千餘將士,戰況慘烈可想而知。[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當徐和與司馬俱滿身血污,兵器鎧甲殘破不堪地來到郭嘉帳中覆命時,兩日未曾閉眼的二人絲毫沒有疲倦之色,興奮激動地朝郭嘉說道:「主公,定軍山,拿下了!」

    「好!關上設宴,為二位將軍慶功!兩位將軍先下去稍事歇息,等下我要親自給二位將軍敬酒。」

    面露大喜的郭嘉親自扶起二人,然後讓二人先回去脫了鎧甲洗去污垢,待二人面露得色地離去後,郭嘉轉身朝帥位走去。

    一旁的戲志才嘴角露出一絲輕笑:徐和,司馬俱麾下黃巾死忠將士,如今已去大半,日後補充兵士也不再如以前那般只忠心於二人了。

    重新跪坐在帥位上後,郭嘉收起笑容,沉聲道:「張燕,張遼。」

    二將出列,郭嘉隨即下令道:「命你二人率麾下將士即刻前去定軍山設伏,三日內若漢中方向無大軍前來,你二人便領軍直取漢中,攻下漢中後,無論降卒幾何,張燕率五萬兵馬押運漢中糧草輜重返回陽平關,張遼坐鎮漢中。」

    二人毫不遲疑抱拳領命,其他將領也都沒什麼意見,漢中之重已無需多言,張遼坐鎮合情合理。

    可是張白騎卻若有深意地抬眼朝郭嘉望了去。

    張燕麾下十萬將士,去一趟漢中回來就剩下五萬……

    再次從帥位上站起身,郭嘉神情凝重地來到張遼面前,語重心長地說道:「文遠,漢中乃益州咽喉,我若無漢中,攻下益州亦是浮雲,有你鎮守漢中,我寢食無憂了。」

    張遼感動不已,這份重任讓他深知郭嘉對他的信任與重視,因為守漢中不光要忠誠,還要有智勇,張遼當下抱拳堅定道:「主公,我在一日,漢中便在主公手中一日。」

    二將出帳立刻率軍前往定軍山設伏,郭嘉這邊則為司馬俱與徐和在陽平關擺宴慶功。

    從陽平關失守到張魯從漢中發兵援救定軍山,探騎一日便從陽平關回到漢中,但楊柏的一萬五千大軍卻要一日半才進入定軍山地界,就這半日的差距,楊柏非但沒能援救半日前剛剛失守的定軍山,更是在黃昏之時落入張遼與張燕的伏擊,一萬五千兵馬折損八千餘,剩下六千餘隨著楊柏奔逃回漢中,路上又被張遼與張燕追殺無數,進漢中城時,楊柏身邊殘兵不足三千。

    在漢中提心吊膽的張魯見楊柏率領殘部逃命回來,心驚膽戰之外,也深知大勢已去,望著張遼與張燕十一萬大軍兵臨城下,張魯舉城投降。

    從郭嘉踏入益州地界開始算起,只用七日便火速攻下漢中,軍中糧草難以為繼,已不足三日之糧,而陽平關大捷與漢中盡落手中,則讓郭嘉在生死之間徘徊一圈,絕境逢生,更兼有了立足之地。

    兩日後張燕率五萬大軍押運糧草輜重返回陽平關,不但使得郭嘉軍中糧草補給充足,更是帶來了張魯囤積漢中打算擴軍的數萬套戰甲兵器,讓郭嘉大軍武裝之後,戰力再上一個台階。

    漢中交給張遼,雖然大部分糧草都給郭嘉送來,可只要再忍一個多月,秋收一到,糧草自會充足,而張遼手中原本一萬大軍加上張燕留下的五萬,以及陽平關與漢中城降卒共兩萬餘,漢中之地,張遼已有近十萬之眾,堅守漢中綽綽有餘。

    但是漢中絕對養不起**萬的大軍,郭嘉還另有打算,只要拿下成都,那時便會遣將來漢中從張遼手中領軍去掃平西面武都陰平等郡。

    派人給張遼的回復中,郭嘉只是簡單吩咐了兩件事,第一,大軍休整之後,截斷北去道路,這是為了防止豪族大戶卷財逃離益州。第二,將張魯束之高閣,此人若傳道蠱惑人心,殺。張魯舊部可逐步提任,有異心或弄權斂財者,殺。

    清點物資,發放軍需,郭嘉在陽平關休整三日之後,準備揮軍南下。

    這一次,郭嘉將軍需物資優先裝備給了甘寧等人,眼下,甘寧高順手中各一萬兵馬,許褚典韋周泰麾下各五千兵馬已是兵鋒甲固,全副武裝,加上張燕麾下五萬將士,張白騎麾下兩萬五千將士,司馬俱與徐和共兩萬五千將士,郭嘉率軍近十五萬南下劍指成都!

    率軍再次踏上征程的郭嘉騎在馬上,眺目遠望南方,正是成都的方向,忽然扭頭對一旁的戲志才說道:「志才,你文采不俗,替我向劉焉下一份戰表,他若不戰而降,我必善待他一家老小,若拒降而戰,成都被我攻陷之時,劉家我一人不留。」

    騎在馬上晃晃悠悠的戲志才點點頭,這是戰爭,成王敗寇,斬草除根斷絕後患是常識,對此,並無異議,可臉上卻顯愁容,猶豫道:「若是主動下戰表,驚動劉焉,對主公南下並不利。」

    郭嘉淡然一笑道:「張魯既然發兵援救定軍山,必然也派人去成都搬救兵了,劉焉此刻應該已經得知益州有大軍入境的消息。」

    戲志才轉念一想,也認同地點頭道:「既然如此,看來想要進軍成都,還要費一番周折。」

    郭嘉深以為然,漠然道:「拿下益州,只剩下一關,一道,一城。」

    一關:葭萌關。

    一道:劍閣道。

    一城:成都城。

    歌舞昇平一片晏然的成都城中,劉焉入主益州已有兩年,自從暗中派張魯攻佔漢中之後,劉焉的野心便完全曝露出來,出行往來已用天子儀仗,而關東軍伐董,他更是當做聞所未聞,儘管讓關東群雄與董卓拚個你死我活好了,他在益州勵精圖治兵強馬壯後,再進取天下。

    劉焉有野心,也有能力,入主益州之後的政績功效比之先前的卻檢優勝百倍,但他少了一份居安思危的警惕心。

    縱觀天下形勢,董卓竊據龍庭荼毒朝綱,成了天下人人得而誅之的公敵,漢室江山十三州,除了最南邊荒涼的交州與崇山峻嶺環抱的益州外,其他州都有諸侯參加討伐董卓的戰鬥,所以劉焉派張魯攻佔漢中給自己一個割據獨立的借口,卻根本沒有想過防範外敵來犯的可能。

    劉焉雖已遲暮,卻仍有壯志雄心,只待實力足夠時,他必然會走出益州,攻伐荊州或關中,而眼下,他穩居益州,做著天子美夢,因為南華仙長說過,益州,可養天子氣。

    當戲志才手書的戰表送入成都城呈遞給劉焉時,劉焉看完後怒髮衝冠大發雷霆,直接將戰表摔在地上,指著戰表咆哮道:「郭嘉小兒,猖狂如斯!簡直目中無人!我必將你挫骨揚灰!」

    州牧府議事大堂中,謀臣武將分列兩邊垂手而立,此時此刻,大氣也不敢喘的他們都已經驚呆了。

    劉焉盛怒難平,臉色漲紅,白髮繚亂也未察覺。

    環視眾人,劉焉切齒道:「郭嘉號稱率軍四十萬向成都逼來,你們有何退敵之策?」

    早在三日之前,他們已經得到了漢中淪陷的消息,當時只以為是張魯粗心大意丟了屬地,卻沒想到郭嘉竟敢剛攻下漢中就直逼成都而來,並且號稱四十萬大軍。

    虛張聲勢嗎?再虛張聲勢,四十萬大軍劈一半,也有二十萬眾,再劈一半,起碼也十萬大軍啊。

    倘若沒有把握進攻成都,郭嘉又怎會猖狂地下了一份戰表來呢?

    當即有人出列低聲道:「主公若不想戰,那便與郭嘉議和,郭嘉出身寒微,又是朝廷欽犯,主公乃漢室宗親,倘若以州牧之權赦免郭嘉,令其盤踞漢中,郭嘉若識時務,必定感恩載德退回漢中。」

    漢中失守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眼下成都告急才是大難臨頭,戰與和,兩條路,戰的話,成都原本有十萬大軍,半年前張魯帶走三萬,如今只有七萬大軍,該如何抵擋郭嘉號稱四十萬大軍?

    劉焉神色陰晴不定地盯著那份被他摔在地上的戰表,最終咬牙切齒地下令道:「派人去和郭嘉議和。吳懿,葭萌關有守軍兩萬,你再領軍三萬守住劍閣道,務必阻擋郭嘉南下,他若退回漢中倒罷了,他若執意南下,劍閣窄道,便是他葬身之處。」

    隨劉焉入益州的得力戰將吳懿出列抱拳領命。

    郭嘉剛剛率軍進了梓潼郡,不足百里便是葭萌關,劉焉議和的使者也到了。

    看了看手上那份使者帶來的劉焉親筆所寫的書信,郭嘉笑得牙疼,把書信朝使者臉上一丟,面色忽然一變,怒意盎然。

    「劉焉是不是老糊塗了?漢中已經是我的了!是我的,封我為漢中太守就想讓我退兵?我用得著他封?回去告訴劉焉,我大軍到成都時他若不舉城投降,後果自負!」

    使者嚇得屁滾尿流地逃出帥帳,徐庶緊跟著進來,撿起劉焉的書信看了看後搖頭不已,再望向郭嘉時神情一肅,問道:「主公,這劉焉難道就真的坐以待斃了嗎?」

    郭嘉鄭重地說道:「劉焉的書信有兩個目的,一是想讓我退兵,條件就是幫我正名。二,向我示弱,讓我輕敵,認為他不敢與我開戰。如果劉焉將成都中大軍全部派出堅守葭萌關與劍閣道,恐怕我只能退居漢中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