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二卷 乘邊據險 第八十八章 一別十年 文 / 天天不休

    第八十八章一別十年

    高朋滿座,座無虛席,寬敞的大堂中,賓客分坐兩列,在正式開宴之前,貂蟬抱著女兒在郭嘉身邊接受賓客們的恭賀,之後便與甄姜蔡琰一同到了隔壁女眷所在的房間。

    珍饈美味近在眼前,郭嘉坐在主位上一臉笑意,首先舉起酒杯想要說一些祝酒詞,嘴巴剛剛張開,一個字沒有吐出,在場所有人卻見到了郭嘉驚訝發呆的神色。[]

    滿心期待的賓客們順著郭嘉的目光向堂外望去,郭燁與郭瑾帶著兩個中年人朝內走來,郭嘉的目光,死死鎖定在那儒雅溫和的藍衫男子身上。

    「十年一晃而過,使君,不知還記得在下嗎?」

    藍衫男子跨入堂中朝郭嘉恭敬行了一禮,而後又向左右兩列的賓客也歉然地行禮。

    匡當

    郭嘉的酒杯跌落桌面,酒水濺在了身上他也沒有察覺,或者說不在意。

    神色喜悅而又複雜地從主位上站起,郭嘉向著那人走去。

    在隔壁偷偷觀察著這邊動靜的nv客們見到郭嘉這幅舉動,十分好奇。

    甄脫探著腦袋,皺眉問道「那人是誰啊?」

    能讓郭嘉失態的人,她們從未見過。

    這間屋子之中的人,只有寥寥數幾能夠認出那人。

    蔡琰笑意玩味地歎道「是啊,原來已經過去了十年。」

    大喬站在她身邊,溫柔地笑道「他呀,是使君此生知己。」

    小喬在一旁狠狠地點了點頭,踮著腳尖也從甄家姐妹堵住的視線中要一覽那人的風采,是否還如昔日那般儒雅倜儻。

    正值豆蔻年華的甄宓擠在姐姐們身邊,好奇地說道「使君的知己?從未聽使君提起過有這樣一個人啊。」

    剛說完,甄宓就發現三位姐姐,甄脫甄道甄榮朝她投來戲謔的目光。

    「呦,五妹什麼時候這麼瞭解姐夫啦?姐夫認識什麼人,難道五妹很關心很在意嗎?」

    「難道五妹在記仇嗎?姐夫的確在你小時候抱過你,還給你換過衣裳,可那都是小時候,你也niao了姐夫一身,算起來是姐夫吃虧了呢。」

    「五妹……誒,你別哭啊,姐夫看到了又以為是我欺負你了,明明是二姐和三姐。」

    ……

    甄宓紅著眼睛低下腦袋被大喬微笑著擁入懷中。txt電子書下載**

    「妹妹,若我沒猜錯,他是夫君在穎川的至交好友吧,他不是在許昌嗎?這一次來有什麼目的?」

    甄姜面露愁容,她深切的知道,郭嘉此生最不願見到的,就是與眼前之人為敵。

    蔡琰淡然一笑,沒有言語。

    王佐之才,也只是臣。

    郭嘉的對手,是梟雄,不是人臣。

    一旁的吳莧與糜貞並沒有在men縫邊上湊熱鬧,招呼著其他官員的女眷,女人之間談一談風月,對男人那邊的事情毫不關心。

    「文若,恨我嗎?」

    郭嘉表情極為複雜,雙眼中甚至帶著晶瑩的淚光。

    他在此刻,千言萬語從心底一起噴湧,在喉嚨又梗嚥住,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在期盼著寬容與諒解。

    戲志才,荀彧,在郭嘉眼中都是如兄如父的存在,在郭嘉人生最低谷,最落魄無助的時候,是他們扶了郭嘉一把,就是這微不足道甚至別人會用可憐來理解的舉措,沒有讓郭嘉走向消沉放縱的那一條道路。

    郭嘉揭竿而起的自立,儘管眼下他的身份是漢臣,可最瞭解他的荀彧肯定不會這麼認為。

    這是不是一種背叛?

    不管怎樣,郭嘉知道他辜負了荀彧對他的期待。

    「奉孝,你我道不同不相謀,但你仍舊是我視為知己之人,你我只是抱負追求不同,何來怨恨一說?」

    荀彧面帶微笑,極為真誠。

    陣營的對立本應是不死不休,但荀彧不恨郭嘉,如果一個好友能夠實現理想,他作為旁觀者,會由衷感到高興,但是,郭嘉的理想又不是荀彧希望見到的,所以,他即便心中有矛盾,卻不影響二人之間的交情。

    世間完美之事少之又少,想要皆大歡喜只是一種妄想。

    郭嘉心中的緊張散去,他最擔憂的就是因為各為其主而導致二人反目成仇。

    許褚,典韋,蕭仁,蕭義四人舉著酒杯來到郭嘉身旁,高順只是端著茶也走了過來,許褚從身旁下人端著的盤子中又拿起一杯酒遞給了荀彧,在荀彧接下後,許褚神情肅然地朝荀彧說道「荀令君,十年前洛陽得你及時援手,我等才能護著主公逃離險境,大恩不言謝,許某今日敬你一杯。」

    高順揚起茶杯道「以茶代酒,聊表寸心。」

    荀彧微笑著與五人隔空相敬,將杯中酒水一飲而下,再望向郭嘉,笑著道「奉孝難道不願與我一醉方休?」

    郭嘉爽朗地大笑起來,握著荀彧的胳膊朝主位上走,在距離主位最近的位子上,蕭仁主動讓出了位置給荀彧。

    堂內所有不認識荀彧的人都驚呆了。

    郭嘉的失態,軍中這些大將對荀彧的敬重,都是他們萬萬想不到的

    假如甘寧,張遼,周泰也在這裡,郭嘉集團幾乎是頂尖一層的人物全部都會對荀彧尊敬有加。

    論交情,實際上只有郭嘉與荀彧情同手足,許褚等人無非是當年在洛陽得到了荀彧的援助,那一杯酒水,是謝恩酒。

    現在反過頭去看,如果荀彧不幫郭嘉,郭嘉說不定會死在洛陽,就不可能成為曹操的大敵,如果此刻再問荀彧早知今日,當初還會不會救郭嘉,他的答案永遠只有一個。

    「文若,你身後之人是曹孟德麾下的猛將吧?」

    郭嘉眼力不錯,看到跟在荀彧身後寸步不離的雄武男子,炯炯有神的目光,堅毅的表情,還有令人讚歎的雄壯身軀,這樣的人,不會默默無聞。

    荀彧笑著道「他是曹洪。」

    曹洪,隨曹操南征北戰的曹洪

    一個視曹操如神明的武將

    一個說出「天下可以沒有我曹洪,但不能沒有曹操」的人

    曹洪面不改色,不管郭嘉得知他的身份會如何對待他,他都不會驚慌。

    千軍萬馬的大場面,他都能巍然不懼,今時今日,他已然能夠做到泰山崩於前也能面不改色。

    「請入座。」

    郭嘉不會做對曹洪不利的事情,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何況此刻他與曹操在關中大戰落下帷幕後,進入了暫時的和平時期。

    來者是客,曹洪的到來不應該是針對郭嘉,而僅僅是護衛荀彧。

    畢竟從許昌到成都,這一路上也難保順利,有曹洪護駕,荀彧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也從此看出曹操能讓曹洪來當荀彧的侍衛,可見對荀彧的重視。

    蕭義也讓出了自己的位置給曹洪,這下,荀彧和曹洪真是被郭嘉奉為上賓。

    「諸位,這一位是荀彧,在他身邊的是曹洪。」

    郭嘉輕描淡寫地介紹了二人給堂中眾人。

    從大局上,荀彧和曹洪是打著曹營烙印,郭嘉不可能當著益州官員的面大肆吹捧他們,也沒有必要,別人怎麼看荀彧,怎麼看曹洪,實際上不重要。

    但是有著王佐之才名頭的荀彧顯然讓堂內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就連秦宓也凝視荀彧許久。

    他們在益州,對中原棟樑之才多半是聞名而未謀面,荀彧的大名早已傳入耳中。

    每個成功的諸侯背後,肯定有一個甚至一群低調務實的奇才。

    荀彧的能力或許不在帶兵打仗,但他的遠見卓識與大局觀,天下無人能及。

    曹操如果沒有荀彧,或許就沒有今天崛起中原的基業。

    被呂布偷襲只剩下三個縣的曹操,已經有了投奔袁紹的念頭,不是荀彧和程昱力挺曹操,讓曹操重拾信心反撲呂布,luan世奸雄恐怕早已寄人籬下。

    挾天子令諸侯,荀彧是堅定的支持者,曠古爍今的戰略使得曹操能夠站在政治制高點上打壓異己,逐步強大。

    居中持重的荀彧是曹操能夠卸下後顧之憂領軍出征的最佳幫手。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位列三公的荀爽辭世後,荀彧投效曹操,實際上是一個風向標。

    自古穎川多才俊,當代中原士族領軍的家族,便是荀家,無論是荀氏八龍還是後繼有人的荀諶,荀彧,荀攸等等,不但扛起了荀家大旗,更是左右著中原一帶士族的動向,荀家投效曹操,曹操得到的不僅僅是荀彧一個王佐之才,一個「吾之子房」。

    這一點,就如同秦宓當年投效郭嘉一樣,是一個表率,是一個榜樣,牽動的不是局部細微,而是大局。

    郭嘉對益州來說是一個外來者,益州官員對郭嘉的過往瞭解不深,他們並不知道郭嘉年輕時的好友有誰,郭嘉年輕時有做過哪些不為外人所知的小事。

    今天,他們知道了,郭嘉與荀彧是至交好友。

    一個是君主,一個是人臣,卻在不同的陣營。

    在秦宓等人看來,十分可惜。

    是,如果荀彧能夠輔佐郭嘉,郭嘉如虎添翼,將來若能成霸業,這一對主臣,或許千百年也會是一段佳話。

    只可惜,荀彧一句「你我道不同不相謀」已經表明了立場。

    他們之間,在公,是敵人,在si,是知己。

    矛盾卻令人肅然起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