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零三節 新得生意經 文 / 吹牛者
劉德山想了一下說:「因為海主們各有各的地盤?!」
「沒錯!不過,更大的問題是官府!」陳華民毫不客氣的說道。
秦海澄和劉德山不約而同的點了下頭。的確,大海主們只要買了他們的令旗,在海上斷然不會為難商船,倒是各地的衙門、本地牙人、官府水師等等諸如此類的披著官皮的牛鬼蛇神,那才是即要錢又要命的角色。水陸治安即無法保證,還要盤剝商旅,一般商人都不敢走遠途。
「長途販貨,需要孝敬打點的勢力太多,甚至根本沒辦法打點。到了目的地,遇到刁惡的本地牙人,一壓就是經年累月,甚至貨款兩空。現在道上也不平靜,山匪水賊多如牛毛。咱們這種沒有護衛沒有勢力的小商人遇到了,那真是連命都保不住。除非是去得目的地是『熟地』,有當地勢力照應,否則還真不敢遠途販運。」劉德山專做國內貿易,對這方面的感觸最深。
「你老兄好歹還能跑不少地方,算是走得遠的了。」
「還不是早年我爹積攢下來得人脈。不然我哪敢這麼到處跑……」劉德山長歎一聲,「如今我也加了小心,不通大水路的地方一概不去,旱路太難走了。多少賺大錢的機會,都只能看看想想而已,不敢去沾。」
{說到這個話題他倒是興致勃勃:理想的情況下,行商販貨運去對方需要的貨物賣出,再買入己方需要的貨物回來。來回都不至於白跑--尤其是現在他們自己有船的情況下,空艙的浪費是不可挽回的。但實際的情況是,很少有城市的大宗貨物是互相需要的。」
「例如廣東出產的糖。在江浙可以賣出好價錢,但江浙的瓷器和絲綢在廣東本地也有出產;這些瓷器等日用品運到對面海的大員是緊俏貨,但大員出產的鹿皮在這邊需求很少--大員的鹿皮主要是銷往日本,而換回來的銅和銀大員本身消化不了,還要再運到大明本土的。」
「所以這些貨物由小商人來販賣,都要加上回程空倉的成本的。再加上幾乎每過一個港口都會轉手一次,這中間產生的費用和抽頭。令到貨物長途販運時,價錢居高不下。」
陳華民點頭:「我就是這個意思。現在澳洲人打敗了鄭家後,勢力從日本。朝鮮一直覆蓋到海南,安南。令到我們也可以自行調配貨物和計劃到達港口,進行長途販貨。只要我們精心計劃和合理安排,盡量令船隻不空載。就能以更少的成本賺取更大的利潤。」
他說得興奮。拿起一張白紙,在上面塗抹:
「二位請看,澳洲人在濟州島有商埠,那裡可以做東瀛和朝鮮的買賣,從濟州島南下,一路可以到龍**易山東的貨物--連帶著可以做河南、北直隸的大宗交易。從龍口再南下,可以到上海,再往高雄、大員交易。接著就直接到香港了。這一路澳洲人都有很大的勢力。不但航線安全,而且各個商埠設施齊全。貨物種類又多,關鍵是沒有數不清的陋規。做買賣堪稱舒心加稱心。」
「可惜不能去天津衛--那是北方的大碼頭……」
「天津衛還不在澳洲人的控制下,多少有點美中不足。只要能有上海那個碼頭的水平,天津衛也未嘗不可去。」
「要是澳洲人能一鼓作氣直接拿下上海就好了,現在多少還要和官府囉嗦……」
陳華民這句話其實大膽狂悖之極,簡直有鼓吹造反的嫌疑。不過劉德山和秦海澄都是見識過澳洲人的能力的,對此一點也不驚訝。
陳華民計較已定,說:「事不宜遲,趁著劉香降髡的消息還沒傳開,我們親自跟船跑一趟,踏出這條新商路來。只是這次太辛苦了,剛回來還沒有喘過氣就又要出海了!」
劉德山坦然一笑:「沒有問題,力不到不為財嘛!只是你計劃這次出海,載何物,往何處?」
「我有了計較。你們看--」說著陳華民從袖子裡取出一大頁紙來,這是最近才開始在廣州發售的一種對開小報,叫做《香港船頭貨價紙》。每七天出版一次。由小孩兒當街叫賣,這張報紙相當於的商品信息。刊登的主要是從各處運到香港交易的貨物種類、數量和交易價格。它也刊登船隻信息,包括航線上貿易船隻的船期、裝運貨物和艙位狀況。此外還有各地的供求信息。這張報紙雖然主要在廣州銷售,實際是由殖民和貿易部在香港的商務代表處編輯出版。
本來廣州城裡的商人們雖然對澳洲貨或者說是臨高貨相對熟悉,但是大多是別人的口口相傳,卻沒有幾個人全面系統的瞭解貨品的詳情,這個《貨價紙》正好滿足了大中商人們對商業信息的需求--古代社會的信息流動非常緩慢,商品的供求信息基本是靠多年的信息積累。對時效性、爆發性的商品供求信息是無法掌握的,只有少數大商人能夠運用官府的驛馬系統捎帶少數信息。
臨高有無線電報的便利,從日本到馬尼拉的商品和供求信息都能即時傳達到臨高控制下的各個口岸,這對商品的流通有著極大的便利性。
促進商品流通,鼓勵商人運銷貨物,這是元老院的一貫宗旨,商品只有流通起來才能創造出價值來。否則光靠元老院自己的船隻和御用商人去幹,是無論如何也滿足不了越來越大的物流需求的。更何況這樣的商品流通越頻繁,元老院從中獲取的各種收益也就越大。
陳華民打開報紙,上面已經被墨筆塗抹的道道圈圈。他的手指在上面快速的滑動著,接著停了下來。
「你看,現在香港的雷州白糖大批到貨,價格已經跌了。浙江、南直的白糖價格卻很高,我們運銷白糖到上海,就能賺一筆!在上海再裝運糧食,運到山東又能賺一票!」
「好!」劉德山點頭,「我們這就出發。」
「既然這樣,我也來參一股。」秦海澄從抽屜裡取出一張票子,「這是德隆的一千兩的票子,見票即兌,可以直接當銀子用,你們拿去周轉,賺了錢算我一股就是。」
劉德山和陳華民大喜過望,他們到底是小本經營,特別是買了船之後流動資金很是緊張,現在秦海澄這個大佬願意投資,這次的生意就可以做得更大。更重要的是,有了這筆額外的經費,他們就可以提前接收新東山居號--畢竟裝備新船僱傭水手也要花一大筆錢。
二人謝過,當下就要出去安排船隻和貨物。
「我這就去安排接船的事情,華民你先去通知副綱首,立刻集合船員備齊糧食清水,到黃埔準備登船--這次咱們就用新船。通知副管事,讓夥計們連夜立刻卸清船上貨物,然後倉載全部換成雷州的白糖;再去德隆把我們存在那裡的銀子全部打成票子帶上。」
「好!我立刻去辦!」陳華民拱手,匆匆告辭離開。劉德山又和秦海澄客套了幾句,秦海澄對他們新訂購的船隻很感興趣,要他多多留心使用情況--他也想買一艘下西洋用。
把他送出去後,站在門口的石階上遙望白鵝潭畔的沙面。一艘外舷裝著大撥水輪的小火輪噴吐著黑煙,牽引著一長串的駁船開過。江面上數不清的桅桿和帆影或行或停,船隻還在或裝貨離開,或停下卸貨,一派繁忙的景象。
「澳洲人啊,澳洲人……」
廣州黃埔港晴空萬里,徐徐的秋風把白雲吹得一絲一絲的,由北往南慢慢推去。正是秋高氣爽,適合出門的好日子。
碼頭邊,一艘嶄新的三桅海船正停靠在泊位邊。這艘船和周圍的船隻完全不同,雖然還留著一些廣船的影子,但是更多的像歐洲式的海船:船身顯示出典型的西式造船技法——龍骨肋構,釘長條船材,再覆以瀝青。船頭是比所有的東西方船隻都要誇張的尖首尖底,外加長長的船艏桅,船身線條流暢優美。此刻,從壓得低低的水線可看出船隻正滿載貨物,無論潮水如何拍打都巍然不動,只是偶爾隨浪起伏一下。整個船身上下掛著紅的藍的綵帶,襯映著船首大大的三字墨書「東山居」。墨書之上的船首甲板上正擺設著香案和乳豬水果酒水等貢品,顯示船隻正在舉行著祭拜儀式,準備揚帆。
「大當家……」劉管事輕輕叫了一聲正在香案前看著大海的陳華民。陳華民醒悟過來,擺擺手對劉管事說:「不要叫我大當家,搞得我們好像土匪一樣,以後就按那伙澳洲人的習慣,叫我老闆吧!」
「是的,大……老闆。船上的貨物銀錢已經全部登記造冊,二當……二老闆並已經清點覆核完畢了。」
「好的,我知道了。」陳華民淡淡地應過,又再轉回身,繼續面朝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