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二卷 豫北風雲 一百二十九、夏渡伏擊. 文 / 黃帝子孫

    一百二十九、夏渡伏擊.

    那些在王志遠帶領下突圍的軍隊情況怎麼樣呢?

    由於從王銘章以下的所有川軍高級將領都認為黃佳俊不過是想趁機吞併川軍,根本就不聽王志遠的解釋,所以就再也不對黃佳俊的援軍報什麼希望。而是自己開始組織突圍。

    王志遠無法只有去找張宣武。

    下午四點左右,當王志遠等逐漸往北門退卻的時候,呂康正指揮機槍連連長王哲賢率部從雲梯登上西北城角去,與衝上敵西面城牆上的日軍對戰。

    突然,日軍槍彈擊中呂康面部。一個子彈從右前額射入,從左鼻樑穿出,另一顆從右臉頰射入,從左耳根穿出。他當場鮮血飛濺,昏迷過去。

    已經上到城牆的王哲賢立即指揮機槍手還擊,兩個衛士隨即把呂康抬到旁邊的一個散兵戰壕裡進行簡單救護。

    不知過了多久,天已經暗下來,呂康隱約聽見一群人圍過來看他。有人說,我們還有六七十個人,無論如何也要把呂旅長救出去。

    呂康這時已不能開口說話,他覺得自己沒法活著到後方了,便用手示意他們自行突圍,不必管他,他不走。

    大家不知道呂康究竟想說什麼,估計是叫不要管他,官兵們哪裡肯留下他。有人說,就是拚死也要把呂旅長抬到徐州去,讓盧夫人見上他一面。

    這群人中職位最高的是營長蔡鉦,他抬頭觀察了一下,全城到處都在巷戰,只有北門槍聲小一些,讓人就近一偵察,北面果然沒什麼鬼子,就決定抬著呂康往北走。

    接近北門時,看見前面有十多個鬼子,有人在堵塞門洞,有的在城牆上巡邏,就決定實施強攻。雖然日軍居高臨下,但戰士們已經下行決心拚死突圍,就充分發揮機槍火力,以犧牲二十二人的代價,把鬼子全部消滅了。

    到城門前一看,門洞口已經差不多被堵死,出不去。

    大家正準備爬城牆,後面有日軍追兵趕來射擊,戰士們趕緊轉過身來還擊。

    對抗了一會兒後,日軍見這邊人多,又有機槍,還有抵抗力,就去抬了兩門步兵炮來轟擊。

    見日軍使用打不贏就炮轟的慣技,蔡鉦趕緊指揮大家爬下。一陣亂轟之後,日軍步兵又開始進攻。待他們走近了,蔡鉦一聲令下,大家突然爬起來一起射擊,把走前面的幾個鬼子全部消滅了。

    後面的鬼子趕緊退到旁邊去爬下,重新使用炮轟,戰士們趕緊又爬下。

    日軍猛轟一氣,城牆竟然被打通了一個大洞。戰士們大喜,有人正要爬起來衝出去,馬上被蔡鉦小聲制止了,他叫大家繼續趴著別動,等日軍停止炮轟了再走。

    這時天色已經黑了下來,日軍遠遠張望,看不清楚。等了一會兒,見沒有動靜,以為都非死即傷,剩下的肯定會從門洞逃走,不會再留在城內。由於鬼子人不多,步兵互相讓對方向前去察看,可誰都不願再走近。

    一個炮兵說:『牆都打爛了,也沒人爬起來向外逃跑,多半都死光了,不用再看了,我們一起走吧。『

    此話一出,眾人都很高興,連聲稱讚他分析得很有道理。最後胡亂開了幾槍,就拖著炮撤走了。

    待日軍走遠,蔡鉦一聲令下:『走!『

    幾十個戰士紛紛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背著呂康,抬著汪朝濂,扶著其他傷員,有秩序地鑽牆出城。

    出城後,蔡鉦把隊伍分成前後兩隊,由一起突圍出來的義勇隊員帶路,繼續往北走。

    沒走多遠,有人發現北門外路口邊有一輛日軍坦克潛伏著。大家都沒驚慌出聲,四下看看後,悄悄沿著城外壕溝,向東繞過坦克,再向北走。過了北沙河,再向南往微山湖方向走。沿微山湖南行了一陣後,擊敗了小股日軍搜索部隊。

    他們18日抵達夏鎮,獲悉臨城、韓莊均已失守,當地漁民將部隊渡湖到沛縣脫險。

    到徐州後,呂康隨即被送到美國醫院,醫生認為必死無疑,怕浪費緊俏的藥品,遲遲不肯下藥。前往看望他的孫震,很是悲痛,他答應盧夫人的請求,將呂康轉送到漢口,住進師長陳離所在的協和醫院。

    雖然協和醫院的醫生也對呂康的救治缺乏把握,遲遲不肯用藥,但呂康竟然在賢妻盧夫人的精心呵護下奇跡般地活了過來,並且還恢復了說話。

    17日下午五點左右,就在呂康一行向北門突圍的同時,日軍沿南城牆逐漸攻佔了西門城樓。至此,日軍已經完全佔領了東南西北四個城樓,只剩下西北城角一處尚未完全佔領。城牆上的日軍,有的向西北城角夾攻,有的用輕機槍向城內街面掃射,有的從城樓上往下扔手榴彈。

    41軍122師728團3營機槍連連長王哲賢,在率部掩護城牆下的戰友把呂康抬往北門去之後,被日軍截斷退路。他就和班長張雄帶著城牆上的戰友跳下城牆,向西關突圍。

    抵達西關附近的時候,熊順義、盧高暄部正在與追擊突圍部隊的日軍激戰,他們立即加入戰鬥,直到將日軍擊退。

    王哲賢一行隨即和撤退部隊一起過了鐵道,來到一片開闊地帶。這時,日軍早已在車站南邊墓地一帶佔領了陣地,面對東面的一片開闊地帶組織火力封鎖,用坦克掃殺、沖碾突圍官兵,還使用大炮發射空炸子母彈延伸射殺。川軍官兵在這一帶傷亡慘重,觸目皆是。王哲賢的左腿在此被彈片炸傷,張雄背他向微山湖方向突圍。

    在突圍至夏鎮渡口時,遇到了王志遠率領著突圍出來的那二三千人。原來王志遠在王繼勝的接應下,轉移至此。

    這兩三千人已經疲憊不堪,王繼勝讓他們在渡口休息,再找渡船渡河。而自己卻帶著戰士們開始在相對險要的地方佈防,挖掘戰壕和防坦克壕。預防鬼子的偷襲。

    等到半夜,才終於找到有漁民冒死用小漁船來接突圍出來的川軍將士過湖,送往徐州柳泉。

    18日上午,漁船載著第四批、前後共計三十多人離開後不久,等待漁船返回接送的官兵由於接連兩天兩夜都幾乎沒合過眼,都疲憊不堪,包括幾個哨兵在內的整個一群人,都在等船時都睡著了。

    有漢奸發現了他們,悄悄跑去告訴日軍巡邏兵。日軍隨即派騎兵和裝甲部隊對這群人進行包圍襲擊。

    不想,王繼勝派出的哨兵早就發現了鬼子的行蹤。在鬼子的必經之路上埋設地雷。戰防炮也做好了射擊準備,戰士們靜靜的趴在戰壕裡。就像沒人一樣。

    帶隊的鬼子軍官是一個騎兵少佐,名字叫渡邊美雄。是直屬與33旅團的獨立騎兵中隊,他在接到漢奸的報告後,心裡大喜:「旅團長閣下對支那軍的突圍,感到十分惱火,更兼水原閣下也受到襲擊,身負重傷。現在我找到了支那軍的突圍主力,嘿嘿,只要消滅他們。不是就可以立個大功?我的階級也該升一升了。」

    也不及匯報,就帶著自己的騎兵中隊加上三輛坦克就急匆匆的在漢奸的帶領下,向夏鎮渡口而來。

    渡邊美雄少佐在趕到渡口時,在遠處用望遠鏡看著靜悄悄的渡口,感到非常狐疑。

    這個渡邊雖說一心想立大功,可是畢竟是受過嚴格訓練的職業軍人,還是是比較謹慎的。他叫過帶路的漢奸,和顏悅色的說:「李桑,你是皇軍大大的朋友!你不是說這裡有兩三千支那軍隊嗎?怎麼這裡這麼安靜?是不是他們都走了?」

    那個漢奸點頭哈腰的說:「太君,決不可能。他們只有一艘小木船,不會這麼快。只是這麼安靜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渡邊眼睛一轉,叫過一個軍曹,要漢奸帶隊,先去偵查一下。

    那個漢奸臉色蒼白,但是在渡邊的軍刀的威脅下只好在前帶路。

    王繼勝看看在渡口睡著的官兵,又看看自己的部下,只見每個人都掩蔽的非常的好。滿意的點點頭。

    只見幾個鬼子在漢奸的帶領下偷偷摸摸的向渡口摸來。王繼勝低聲的吩咐到:「沒有命令,不要開槍!」這些在徐州收集的散兵經過昨晚的戰鬥已經對自己充滿了信心。更何況自己手裡的裝備也不比鬼子的差。

    那幾個鬼子偷偷摸摸的摸到一個稍高的山頭,用望遠鏡可以看到渡口的情況。只見渡口的空地上橫七豎八的睡滿了中**人。本來就在鬼子站的那個地方也有兩個哨兵,可是都安靜的睡著了。

    那個帶隊軍曹心裡狂喜,又向周圍的山頭望去,沒有任何動靜。就是有哨兵也是已經睡著了。看來這些支那軍人實在是太累了,憑著劣勢的裝備擋住了優勢帝國軍隊三天三夜的狂攻。那個軍曹心裡這樣想著。

    一個鬼子士兵拿出一面信號旗開始向後舞動,發出一切安全的信號。騎在馬上的渡邊在望遠鏡裡看到信號,一揮手,騎兵們開始慢慢的啟動,小心翼翼的向渡口的方向靠去。為了安全一個小隊的騎兵向王繼勝們埋伏的方向而來。

    坦克也揚起了炮口,迫擊炮也做好了射擊的準備。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渡邊少佐滿意的點點頭。彷彿已經下在向自己授勳。

    王繼勝冷冷的揚起了手裡的槍,這是一支三八大蓋,牢牢的鎖定了那個舉著望遠鏡的鬼子軍官。

    就在前來佔據高地的騎兵小隊將要等上山頭的時候,「啪」一聲槍響,渡邊在馬上一歪,倒了下來。

    這一槍在空曠的野外是那麼的響!立時機槍和迫擊炮開始怒吼,準備偷襲的鬼子騎兵紛紛倒斃。

    鬼子的坦克和迫擊炮也開始了發射,這完全是一種下意識的舉動。

    在渡口睡著的川軍官兵,在槍響的那一剎那,也馬上跳了起來,接著就聽到炮彈飛行的聲音,立即臥倒。

    王繼勝指揮戰士們冷靜的用槍收割著鬼子騎兵的性命。大家都知道用騎兵攻擊有即設陣地的步兵會是什麼樣的情形,更何況這些騎兵並沒有啟動,而是在慢慢的準備偷襲。

    不過這些騎兵也都是些老兵了,一看情形不對,立馬從馬上那個滾下來,就地臥倒,用騎槍還擊。

    鬼子的坦克也紛紛調轉炮口向山頭轟擊,由於距離過遠,戰防炮不敢輕易地發射。

    那個渡邊福大命大,就在王繼勝射擊的時候,他的馬剛好動了一下,結果這一槍只打中了他的肩膀,他一個翻身看著自己的騎兵被壓在那裡動彈不得,也顧不上包紮,命令坦克前進掩護自己的騎兵撤退。一邊叫通訊兵呼叫支援。

    渡邊知道這支叫花子一樣的支那軍隊,沒有可以對付坦克的武器。

    三輛坦克轟鳴著囂張地向陣地壓來,一邊前進一邊射擊,車載機槍也是瘋狂射擊,打得陣地上一片狼藉。那些沒有上前的騎兵在坦克的掩護下,也嚎叫著向陣地撲來。

    卻不知道有四門戰防炮正在靜靜的瞄著它們。這時渡口的軍隊也在各自的長官的指揮下,向陣地上衝來。

    坦克越來越近,指揮戰防炮的排長大聲喊道:「放!」

    37毫米口徑的穿甲彈,尖嘯著撲向那三輛坦克。就如同孩子歡叫著撲向母親的懷抱,「轟」「轟」「轟」三聲巨響,剛才還在囂張的坦克立即趴窩,冒出熊熊的大火。

    「衝啊!」就在渡邊目瞪口呆的當口,王繼勝指揮戰士們如出籠的猛虎撲向敵人。

    後面是反應過來的兩三千川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