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二卷 豫北風雲 一百三十、英雄之城 文 / 黃帝子孫

    一百三十、英雄之城

    王銘章聽魯江平報告周同陣亡消息,很是悲痛,更決心以死殉城。

    他率眾走出北門指揮部後,並沒有就近出城,而是督率身邊衛隊,向南跑到城中心的十字街口,面對東門和南門方向,依托街道兩側沙袋,指揮作戰。

    其間,王銘章多次要趙渭賓和鄒紹孟幾位高級將領和參謀人員出城,眾人堅決要和王銘章同生共死,王銘章咬咬牙,決心待部隊基本突圍之後,盡量率身邊的人突圍。

    下午五點左右,日軍佔領西城牆和西門後,從西、南城樓集中火力向城中心十字街口射擊,王銘章一群人陷入交叉火力夾攻之下。

    王銘章環視左右,雖然仍有槍炮聲,但已經看不見什麼自己人了,估計大多數人已經突圍而出,就帶著122師、124師兩個司令部的隨行人員,在僅有的一個手槍排火力保衛下,向西北城角缺口衝去。

    這時,西門城樓日軍槍炮猛射,大家一邊反擊,一邊縋城出去。其間,少校參謀謝大墉在城牆口被日軍從遠處城牆上打過來的平射炮擊中頭部,副官長羅辛甲槍傷墜城身亡,和他們隨行的魯江平也中彈墜城。

    王銘章等在警衛排的拚死掩護下,艱難越過了城牆和城外壕溝。一行人行至西關電燈廠附近一開闊地帶時,被西門城樓上增援來的日軍發現,密集火力射擊。

    大家轉身察看目標時,趙渭賓被彈穿腹部,倒地掙扎。他的衛士陳洪恩趕緊上去攙扶,趙渭賓說:『不行了,別管我,快帶上我的手槍,保護王師長突圍。回去後,把槍給鐵松,讓他好好學……『說著就嚥氣了。

    王銘章聞聲轉過身來,剛邁出一步,自己也身中數彈,腹部血流如注。衛士副官李紹坤見狀,急忙跟上攙扶。

    王銘章指了指口袋,掙扎著說了句『電報,死守……突圍……『就停止了說話。

    李紹坤趕緊取出雲南白藥,已經灌不進口。不一會兒,王銘章的身手逐漸發涼。

    李紹坤按王銘章臨終指示去摸他的衣服口袋,掏出一枚水晶印章,和那份沒有發出去的電報稿紙,電報紙上已經染上了鮮血。

    與王銘章、趙渭賓同時殉難的,還有124師參謀長鄒紹孟、政治部主任繆嘉文、副官長傅哲明等人。

    當時的隨行人員和護衛人員中,僅王銘章的侍衛副官李紹坤和趙渭賓的衛士陳洪恩兩人倖免於死。

    兩人把王銘章和趙渭賓等的遺體輕輕移到壕溝邊,就近揀了幾塊木板蓋住,灑淚離開,輾轉到徐州,向孫震匯報滕縣噩耗,將電報稿交給他。

    孫震看著印章和電報,失聲痛哭,隨命兩人帶幾個戰士潛返滕縣,尋找王銘章遺體。幾經周折,終於在當地老一百姓和紅十字會的大力幫助下找到了,並設法運出敵占區,送到徐州。

    趙渭賓、鄒紹孟等的遺體,也同時被找到。因當時處於日占區,沒法都運出來,便只好當即就地安埋。

    由於很多當地民眾主動幫助372旅放哨、修工事、救護傷員,還有不少義勇隊員主動參加戰鬥,日軍對西關車站陣地的幾次進攻都沒能得逞。

    17日晚上六點多,日軍用坦克掩護步兵從鐵橋下穿過,企圖再次攻佔西關車站。熊順義、黃伯亮兩營殘餘官兵頑強出擊。兩個營長甚至都親自抱著集束手榴彈去炸坦克。日軍兵力有限,見難以攻克,就轉向南邊的墓地一帶佈置陣地,截斷突圍退路。

    九點多,駐守西關車站掩護城內突圍的372旅旅長曾蘇元,見從城裡出來的官兵越來越少,以至於很久才能等幾個人,便決定開始撤退,安排熊順義營負責斷後。該營以車站和鐵道線進行掩護。

    掩護部隊的主力撤走後,日軍趁機滲入西關車站以西的街市,熊營才開始撤離。熊營在路過西關西南的一大片麥田和零星墳墓時,也遭遇日軍的機槍射擊。

    走在掩護部隊最後面的是武景文連,他們撤離時已近半夜。由於日軍阻擊,截斷了與營部的聯繫,於是沿津浦路西側南下。18日,該連剩餘十多人抵達臨城附近的夏鎮渡口,與先前突圍而來的王哲賢等會合。

    在王繼勝和王志遠的接應下才終於脫險。

    17日晚和18日白天,城內未逃出城的零散官兵數一百人,不願作俘虜的將士,紛紛用手榴彈與日軍同歸於盡。直到18日中午,派往滕縣上空偵察的中國空軍,還觀察到城內外仍有零星戰鬥。

    18日下午,少數被俘虜的官兵和傷員,被日軍集中到西南城牆外沙灘上,用刺刀捅死。

    晚上,附近老鄉悄悄前往收埋屍體,仔細查看還有沒有僥倖活下來的人。他們發現122師的文書魯江平還隱隱有一絲氣息,就悄悄把他抬到村子裡隱藏救治。在老鄉的精心救護下,兩個月後,魯江平傷情奇跡般好轉,而後,老鄉們把他輾轉送回部隊。

    隨後,所有22集團軍的官兵,奉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和集團軍總司令孫震的命令,在韓莊收容,隨即轉移到徐州柳泉、柳興莊一帶收容整編、集結待命。

    川軍22集團軍41軍在滕縣的死守待援,雖然由於裝備懸殊、指揮失當和援軍受阻而傷亡慘重,但其艱苦悲壯的拚死抵抗,不僅為第二次化解徐州之危贏得了寶貴時間,並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戰爭物資和兵力。疲憊不堪的日軍瀨谷旅團和整個磯谷師團,在佔據臨城一帶後已無力繼續南下進攻徐州。這為湯恩伯集團主力在運河以南部署陣地和戰略展開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台兒莊戰役過程中,正面抗戰主力部隊孫連仲部所憑借的主要堅固工事,正是先前王銘章和趙渭賓指揮122師官兵用勞動競賽方式修築的。

    與此同時,在柳興莊收容整編後的川軍,開赴運河南岸,防禦韓莊敵軍,並渡過運河向敵進攻,雖因日軍在車站的工事堅固未竟全功,卻有力地牽制了周圍日軍對台兒莊的增援。

    川軍22集團軍,特別是41軍在滕縣外圍和滕縣城防戰鬥中的慘重犧牲,為中**隊在第五戰區贏得轟動中外的台兒莊大捷做出了重要貢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慨然稱道:『如無滕縣之固守,焉有台兒莊之大捷!川軍以寡敵眾,寫成川軍史上最光輝的一頁!『

    更具有戰略意義的是,日軍大本營和天皇政府為血洗台兒莊大敗的恥辱,憤然改變與中國持久戰爭的議定策略,倉促發動徐州會戰,全面陷入不能自拔的侵華戰爭泥潭之中,直到1945年8月15日被迫投降。

    也正是由於魯南抗戰的艱苦悲壯和卓越成果,蔣介石和李宗仁都明確認定滕縣城防完成任務,並給以極高的評價和褒獎。為此,蔣介石於3月30日致電李宗仁:

    『李司令長官詢鑒:王故師長銘章,力戰殉國,達成任務。緬懷壯烈,悼惜殊深。准給特恤一萬二千元,轉請國府特予褒揚,追贈陸軍上將,由軍委會依上將例給恤,並將生平事跡宣付史館,以獎矜惜,而慰忠勇。『

    李宗仁也為滕縣抗戰愴然敬題:

    『拼一軍全部的血肉,作整個戰局的支撐,壯矣哉成仁!偉矣哉成功!書之史葉,光照天下後世而永見其然然『

    5月初,王銘章的靈柩抵當時抗戰指揮中心武漢的大智門火車站時,上萬軍民前往迎靈,隨即舉行公祭。全**政各界紛紛憑弔致詞。其中,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的題詞是:民族光榮

    輓聯為:執干戈以衛邦家,壯志不還,拼取忠忱垂宇宙;

    聞鼓鼙而思良將,國殤同哭,忍標遺像肅清高。

    祭文為:國運屯蹇,倭夷跳梁,既躪北陸,復肆京杭。

    粵維王君,實奮鷹揚,殺敵致果,氣貫星芒。

    守嶧守滕,堅將金湯,胡天不吊,竟喪元良。

    捨生取義,積懋旌常,馬革歸來,哀駢一方。

    眷懷壯烈,奠致椒漿,悠悠遐風,千載張光。

    尚飧。

    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題詞是:壯節殊勳

    輓聯為:雲暗魯天魂歸蜀道,

    忠昭黨國績著旌旗。

    軍政部長、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長何應欽的輓聯為:

    木挺夜櫻城,羆威當道;

    鐵槍今殉國,豹無留皮。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輓聯為:

    1、君真三峽豪,拼血肉作牆垣,頓使甕城成鐵壁;我黍五區帥,率健兒驅丑虜,誓將凱奏慰忠魂。

    2、碧血灑滕城,壯志難酬,只惜英才多死職;玄棺櫃蜀道,忠魂不返,當為厲鬼助平倭。

    川康綏靖主任鄧錫侯的輓聯為:

    與孤城共存亡,視死如歸,裹革尚留殘齒在;為天下倡忠義,聞風興起,請纓紛系虜頭來。

    22集團軍總司令孫震的輓聯為:

    徐淮勞捍衛,扼險絕援,成君之勇,見危授命,成君之仁,忠骸為壘血為豪;風雨促悲懷,殲仇報國,與我同心,明恥教軍,與我同志,英氣在天魂在陣。

    **代表吳玉章、董必武,八路軍代表羅炳輝等也參加了迎靈公祭,並以毛澤東、吳玉章、董必武的名義,代表中國『共產』黨敬贈了輓聯:

    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爭光。

    作為川軍22集團軍的特殊友軍,朱德、彭德懷、周恩來也代表八路軍將士聯名撰贈輓聯:

    一旅守孤城,為民族解放事業犧牲,真是炎黃子孫,流芳青史;萬人興義憤,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將使淪亡大地,復興中華。

    6月15日,成都八萬多人到牛市口迎接亡靈,舉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動。

    8月30日上午,新都實驗縣黨政軍負責人、王銘章親友團、城區各機關學校、城區及附近義勇警察隊、壯丁隊、義勇補充隊上萬人,自帶乾糧。各自整隊,從飲馬河至新都北門,從新都北門至桂湖公園,萬人含淚,恭迎王銘章忠骨運至新都安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