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三卷《浩浩長江》 一百九十七、雙雄初會 文 / 黃帝子孫

    一百九十七、雙雄初會

    1938年六月5日,位於大別山北麓六安迎來了一支戰功赫赫的隊伍新180師。

    隨著蘭封戰役的結束,日軍把一是為武漢會戰集結力量,二是需要對由於前段時間108、109師團的調動導致出現了河北、山西等佔領地區出現了風起雲湧般敵後戰場,這也讓華北日軍憂心忡忡。

    這樣一來,在河南前線就出現了短暫的休戰狀態雖然誰都知道,這不會長久,只是交戰雙方為了積蓄更大的力量,為的就是將要到來的更大的廝殺。

    前面經過這樣一場讓民心士氣都大為振奮的戰役,戰後的獎賞那也是題中之義。更何況這場戰役主要是由中央軍,最高當局的嫡系所打的,很是長了最高當局的面子。封賞更是加倍了。不過為了平衡地方軍系的不滿,相應的參加了這場戰役的幾支雜牌也很是得了些便宜。

    當然啊,在這場戰役中,很是出了些彩的新180師更是讓最高當局高興,又有何大部長在旁邊多多美言,那新180師的賞格也就不在人下,這也就順理成章了不是。

    這下好了,只要是還活著的新180師官兵,勳章是人人有份,黃佳俊也得到了自己的第二塊青天白日勳章。這讓新180師的上上下下很是高興了一場。特別是那些土匪出生的傢伙些,掛上勳章都捨不得再取下來。這也很好理解,畢竟以前是被通緝追拿的要犯,現在不得披上了這身虎皮,還能陞官發財,換誰都願意不是。

    不但如此,還給各級官佐官升一級。黃佳俊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很是高興。雖說抗戰打鬼子是應該不過能給出生入死的弟兄們一個前程,所謂的公私兩便的事情誰也不會拒絕不是。不過自己這個官升一級那還是要謙虛一下的,在得到軍政部的消息後,在中國一般官方的消息是沒有私人渠道來的快的。再說了軍政部還是自己的便宜岳伯父不是嗎。就通過何部長的關係在最高當局面前很是推辭了一番。黃佳俊可是清楚最高當局是一個喜歡本分一點的將領的。不過黃佳俊也僅僅是為自己推辭,他可不想因為自己的原因讓下面的人也失去這個機會。

    最後,軍委會採取了一個折中的方法,其他的大小軍官的軍銜統統上升一級,這樣一來新180師裡就新多了了八個少將,再加上黃佳俊和何達夫就有了是個少將了。

    最高當局大概也知道勳章這個東西不當飯吃,虛的來多了再怎麼也應該來點實惠的,大筆一揮,獎賞新180師大洋五十萬,並給了黃佳俊兩個補充團。

    就在新180師的大小軍官為黃佳俊沒有什麼變動不滿的時候,又來了一封電報。這是專門針對黃佳俊的:「記大功一次!升任新編28軍副軍長兼新180師師長,少將掛中將銜!」

    要說這個新編28軍,也算是一個怪胎。

    本來按軍委會的意思,新180師是要編進中央軍系統的,為此黃佳俊還很是擔心了一場,並且還專門找了何部長和第五戰區李長官的路子。

    何部長當然願意幫這個忙,再怎麼說,也是一家人不是。李長官卻對黃佳俊的投效,很是意外,不過對黃佳俊本人李長官是很有好感的,再說了,一個統兵打仗的上位者來說,是不會嫌自己麾下能打仗的部隊多的。

    也就同意了黃佳俊的要求,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一個新編28軍就新鮮出籠。由新180師和前面守商丘城的187師(師長彭加林)為主,再加上一個從四川來的獨立第98旅,組成的一個乙種軍,軍長由黃維擔任。對這個黃維,黃佳俊可是熟悉的很,黃佳俊的腦海裡馬上就出現了關於這個軍座大人的資料:號培我。江西貴溪人。早年就讀於黃埔軍校第一期、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一期。曾任第十八軍第11師第32旅旅長、第11師副師長。1934年5月,任第11師師長。1935年4月,授陸軍少將。1936年赴德國學習軍事。回國後,任第十八軍軍長。在國民黨中央軍那些黃埔生裡,他算是個異類。他最大的興趣不是做官而是當一個老師,所以別人是拚命想當官,他卻沒有這樣的興趣。本來這個時候應該是王牌主力第十八軍軍長啊,怎麼跑到這裡來了。也只有這個書獃子才會幹這樣的傻事!黃佳俊也是苦笑,歷史因為自己實在是改變太多了。

    黃佳俊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拿著這份電報很是感慨了一番:「這就是中國特色吧!」

    新180師可算是半個中央軍並且算中央軍裡的軍政系(誰叫他有一個軍政部長的岳伯父呢。)這187師卻是真真正正的桂系,那個獨立98旅是川軍,這個黃維軍長卻是中央軍裡的陳誠為首的土木系的頭號大將。

    用錢三河的話說:「這是開了一個合股公司!」

    不過,總的來說,對新180師是比較有利的,這個黃維雖說是陳部長那邊的,但是為人比較正派,是一個嚴正的軍人,又敢於打仗,對上級的命令執行是一絲不苟,換一句話說就是比較死板。

    這個新編28軍的成立就完全可以看出是一個妥協的產物,也是最高當局耍的一個平衡的把戲。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黃佳俊一門心思的埋頭於整訓部隊,千方一百計的提升部隊的戰力。他可是清楚一場抗戰史上最大規模的大會戰馬上就要打響。

    今天就是接到黃維軍長的電報,要求黃佳俊帶著新180師進駐六安。新編28軍軍部馬上就要趕到六安。

    要說這個黃軍長也算是倒霉的,正準備去第18軍當軍長,走到半路就傳來命令到新編18軍去,要換著別人怎麼的也得鬧點什麼,但是他卻二話沒說,帶著自己的一班參謀人員,立即掉頭北上。

    黃佳俊帶著作戰參謀和衛兵向六安前進,主力隨後跟進。在5日下午就進了六安城。這個六安歷史上就是戰略要地。古詩贊曰:「屏障東南水陸通,六安不與別州同。山環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

    黃佳俊在騎著馬走進六安城的時候,開始打量著這座歷史名城,也知道自己多半要在這裡與鬼子大戰的。因此,把帶來的參謀全部打發出去勘察六安的地形地貌,收集民風民情為今後的作戰提出各種計劃。

    剛進城就遠遠的看見一群人在那裡站著,黃佳俊不敢怠慢立即從馬上下來,他可不敢讓別人說自己飛揚跋扈。再說了本來應該是自己這個下級迎接上級的,已經是失禮了,再也不能讓別人抓住什麼把柄。

    把馬交給身後跟著的衛士,自己快步走到近前就看見人群中一個戴眼鏡的掛中將軍銜的書生一樣的軍人笑瞇瞇的看著自己。這就是今後自己的直接上級了!

    「報告長官!國民革命軍新編180師師長黃佳俊前來報道!請指示!」黃佳俊上前一個立正,敬了一個無可挑剔的軍禮。

    眾人都有點吃驚,雖說黃維是軍長,但是黃佳俊也是掛的中將軍銜,像這樣正兒八經給黃維敬禮還是是比較少見的。

    黃維也是一愣,但是馬上就反應過來,也是一個回禮:「黃副軍長,你可是抗戰英雄!我可是聞名久已!真是見面更勝聞名啊!」

    「不敢當!軍座誇獎!我只是盡了一個中國人的本分而已!」

    「好!好一個本分!黃副軍長說得好啊!如果我們中國人沒人都能盡到自己本分,國家何止如此啊!」

    「軍座!您是前輩!就叫我佳俊吧!以後還請軍座多多指教!」黃佳俊還是立正。

    「那好吧!我們都不用這麼客氣了吧!再客氣的話就生分了!」兩人相視一笑,大有惺惺相惜之感。

    看到黃佳俊這樣尊敬自己,這個教書出生的軍座大人還是很是受用的。在來之前,他還怕黃佳俊會居功自傲呢,看起來還不錯。

    「呵呵!大家就不用客氣了,佳俊,說不定我們500年前還是一家呢!大家以後就要在一個鍋裡攪馬勺了。」黃維握著黃佳俊的手說道。

    其他的當地士紳看到這兩個大人物這麼高興,也紛紛的上前湊趣,一時之間,氣氛相當的融洽。

    兩位黃軍座相談甚歡的向城裡的軍部走去。

    一到軍部,黃維看著黃佳俊:「佳俊,你新180師什麼時候可以到達六安?」這個有著很高軍事理論造詣的黃埔高材生還真是軍人作風。

    「軍座,新180師156團已經出發,最遲在明天上午就可以到達!」

    「佳俊,就喊我的號吧!用不著這麼客氣!」

    「培我兄,那我就不客氣了!」

    「對了,你師的兵力補充的如何了?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就儘管開口!」

    「還算可以,已經恢復了總兵力的八成,正在展開軍事訓練,力求盡快的形成戰鬥力。為後面的戰鬥做好準備!」

    「是啊!現在我軍要盡快的形成戰鬥力,這才是事啊!187師也在向這裡前進了。過兩天就可以到達,對了,佳俊,你看不對到達後,該怎麼安排駐地呢?」「誰說這個是書獃子?我和誰急!」黃佳俊在心裡說道。

    「我看就讓培我兄帶來的暫編七十六旅駐紮在六安就行了。我新180師還是駐紮在外面的好。」

    「佳俊,你是不是不好意思?」黃維對黃佳俊的這個提議有點疑惑。

    「培我兄,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始終認為部隊還是要遠離城市喧囂的好!再說了,在城外也好開展各種訓練。在城裡就有點麻煩了!」

    黃維默然,半響才說道:「好!我同意你的意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