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三卷《浩浩長江》 二百七十二、夜飛南昌 文 / 黃帝子孫

    二百七十二、夜飛南昌

    最高當局為黃佳俊的主動求戰,很是感動,他答應黃佳俊將把王耀武的第74軍調往南昌作為這次會戰的總預備隊。這讓黃佳俊更堅定了戰勝鬼子的決心。

    最後,最高當局看著黃佳俊說道:「佳俊,你是我的好學生!你放心的在前線作戰,這次我來給你當好後勤部長。有什麼需要就提出來,只要是國內有的我統統的給你調來!這次會戰只許勝不許敗!」

    黃佳俊「啪」一個立正:「報效國家!有死而已!」

    何部長在旁邊說道:「佳俊,那你準備什麼時候到南昌?現在需要我們做些什麼?」

    黃佳俊大聲的回答道:「我需要幾架飛機,我明天早上就趕往南昌。另外就是需要把我的參謀團隊用最快的速度送往南昌!另外就是南昌城最詳細的地圖以及南昌地區各個河流的水文資料,各個時期的都要,最好是能在我上飛機之前給我準備好!最好是能給我找兩個氣象學家或是水文學家!」

    陳部長接過去說道:「還有什麼?」

    黃佳俊想了想:「暫時就是這些,隨後將有詳細的計劃報上來!」

    誰也沒想到黃佳俊這麼急!

    何部長說道:「佳俊,你就不回家去看看?」

    黃佳俊堅定的說道:「時間緊急!我們沒有多少時間用來耽誤了。日軍已經集結好部隊,我想他們之所以還沒有發動進攻,一是可能他們內部也有不同意見,還沒有協調好;二是物資的準備還不夠充分。所以我們必須爭分奪秒,能搶在日軍進攻之前佈置好一切!」

    說完,停了一下,繼續說道:「我想,燕蓮是一個識大體的好姑娘,一定會理解我的!等到抗戰勝利我將會好好的補償她!」

    最高當局很是為黃佳俊的這種態度滿意,感慨的說道:「先家後國!如果我們的高級將領人人都像佳俊這種態度,還有什麼敵人是不可戰勝的!好!所有的部門都行動起來,一切為了前線!」

    「一切為了前線!」這也成了重慶以及整個大後方的動員口號!

    第二天,天剛剛發白,幾架飛機就從重慶起飛,想著東方飛去!

    這是由一架運輸機、一架偵察機以及四架戰鬥機組成的編隊,在黃佳俊的極力要求下,冒著曙光趕往南昌。

    在運輸機裡,黃佳俊微微的閉著眼睛,想著岡村寧次在南昌會戰中的佈置:岡村寧次無疑是日軍較為有理智的將領,表面上也懂得偽裝,不像一般的日軍將領那麼變態。當十一軍兵臨武漢的時候,他特地選取了兩個軍紀較好的兩個聯隊入城,以避免再次出現南京這樣的大屠殺,正是由於他善於偽裝,是他在戰後沒有被處死!

    就說他在南昌會戰中的兵力佈置都可以看出他是極其有軍事韜略的,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日軍將領中,岡村寧次不僅自負,而且較有頭腦。南昌會戰緊隨武漢會戰之後,是日本華中派遣軍的第一個大規模攻勢,岡村居然做出決定:不用精銳部隊,讓敗軍第一○一師團和第一○六師團擔任主攻。這個決定在日軍中引起軒然大波。松浦師團在萬家嶺戰役中遭到毀滅性打擊,是日軍最弱的部隊,師團長換成了中井良太郎。而第一○一師團從上海打到江西北部,大傷了元氣,又在萬家嶺丟了兩個聯隊,師團長換成了齋籐彌平太,岡村讓他們攻打南昌,連東京大本營都強烈反對。可是岡村一意孤行,不願改變。

    為了南昌會戰,岡村一共調用三個師團和一個混成旅團。除了將上述兩個弱勢師團用於正面攻堅外,他將精銳的稻葉師團單獨用於武寧正面,將籐堂高英的獨立第十四混成旅團用作佔領軍。

    岡村並非不在正面使用精銳的部隊,只是不用精銳的步兵。他集中使用戰車與炮兵,組建一支強大的機械化攻擊縱隊,這才是他所需要的精銳。

    他的這種做法,改革了日軍的傳統。日軍一貫將戰車分散到各個步兵師團分割使用。這一次,岡村打破常規,集中了七十六輛**式中型戰車和五十九輛九四式輕型戰車,獨立編組為一個戰車隊,用作突破兵力,並以裝甲汽車裝載一個步兵大隊協同作戰,實力相當於兩個戰車團。加上工兵、步兵和其他特種兵,這個戰車群幾乎就是一個完整的裝甲師。另外,岡村還指定第三飛行團的第四十五戰隊專為戰車隊提供空中支持,並派偵察中隊連續探察守軍動態。這個戰車群,具備完整的地空協同作戰條件。

    岡村在主攻方面集中機械化兵力,形成優勢,在助攻方面佯動佯攻,鉗制守軍。他把日軍主渡河點選在河流向己方凸出、對岸交通便利的地方,既便於渡河前兵力調動和集結,又便於渡河後向縱深發展。而守軍在修水南岸的防線,未能形成縱深,一點被突破,全局就被動。守軍撤退時又沒有徹底破壞交通,致使日軍機械化部隊快速突進。

    岡村對這次部署自鳴得意,後來在回憶錄中自吹自擂,說他集中使用戰車比德軍還早。其實,他的戰車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有的,那時候,協約國就是用戰車群正面突破德軍壕溝,繼而在步兵掩護下擴大戰果。何況,日軍的戰車並不難摧毀,其質量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出了名的,用小口徑的戰車防禦炮就能對付。

    遺憾的是,中**隊的戰防炮部隊還處在實驗階段,多半還在學校裡集中訓練。原本應該編在各步兵師的戰防炮連,被集中編為獨立團,部署在後方,就不能發揮功效了。

    這一點在昨晚黃佳俊就提了出來,最高當局親自拍板馬上為180軍以及第28集團軍各團提供戰防炮連,這也是黃佳俊的針對性佈置。

    岡村將炮兵集中使用,也打破了日軍的傳統。日軍一向將個別野戰重炮兵聯隊分配給步兵師團,這一次,岡村將四個一五○野戰重炮兵聯隊、兩個七五野戰炮兵聯隊、一個七五山炮兵聯隊和一個一五○加農炮攻城炮兵大隊編入第六炮兵旅團,使得這個旅團集中了一百七十門火炮,比一個蘇聯炮兵師的規模還要大。

    岡村的另一個手段是大規模施放煙幕,在日軍渡河時造成守軍視覺障礙。日軍當然也不會放棄使用毒氣的機會,他們的發煙筒施放大量催淚性與噴嚏性的煙,這與守軍對日軍在南昌會戰中廣泛使用毒氣的記錄非常吻合。

    日軍將超大規模的炮兵密集使用於正面,技術並不成熟,所以在會戰前,特別加強炮兵觀測與陣地配置的訓練。他們的炮兵指揮官澄田睞四郎,是法國炮校的留學生,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法軍,炮兵密集使用技術首屈一指,英軍有時還向法國炮兵求援。所以,岡村索性照搬1918年協約國突破作戰時法軍炮兵的前置射擊方式。

    在編組了大規模的炮兵和化學部隊之後,第十一軍開始擔憂部隊在大規模混成編組下是否具有聯合作戰能力,於是在稻葉師團今村旅團長督導下,做了一個步炮煙實彈聯合演習。日軍強佔民房作為毒氣室,嚴格訓練士兵佩戴防毒面具的作戰能力和操作技巧。

    岡村也會把握部下的心理。第一○六師團幾乎全部是年輕而缺乏實戰經驗的補充兵,軍官心裡籠罩著戰敗陰影,鬥志萎靡。第一○一師團則和大多數的日軍師團一樣,在武漢會戰中損兵折將,急需整補武器和骨幹。這兩個師團得蒙岡村重用,感激涕零,加緊訓練。

    為了適應雨季,渡河的日軍工兵也作了調整,各師團增編了獨立渡河工兵聯隊和渡河材料部隊。第十一軍還向海軍陸戰隊要來了一個村井大隊,集中八十艘汽艇,用於冒著守軍火力強渡;另調來獨立船舶工兵第三聯隊,發揮日軍水運的優勢,使日軍能充分利用鄱陽湖畔湖沼縱橫的地形與暴雨山洪的天氣。

    日軍空援的力量,除了空軍以外,還尋求海軍航空隊的援助。南昌會戰時,日軍空襲相當頻繁,對後方要點的戰術轟炸及密接支持都有充足的準備,並提供炮兵觀測氣球協調以及小規模的補給品空投作業。在作戰開始之前,日軍謹慎地避免對預定的作戰區域搜索轟炸,以免被中**隊識破。但是因為天候的原因,空援在21日突破作戰時並沒有發揮效用。

    日軍在進攻南昌之前,發現守軍沿修水佈置的陣地充分發揮了地理優勢,在靠近河岸的緩斜坡上構築防線,把日軍的攻擊正面限定在鄱陽湖與險峻山地所圍繞的十多公里的狹窄地帶。

    岡村知道,要突破這樣的防線,坦克與重炮才是最有效的。他想用超大規模的炮擊,在永修地區炸開缺口,接著由石井戰車隊領頭,兩個步兵師團直接突進一百二十公里,到達奉新,休整後再突進一百三十公里,到達南昌。他只要求左翼的稻葉師團在箬溪突破守軍陣線,進佔武寧。

    這個作戰計劃有三個特色。第一,從永修到南昌的距離,長達二百五十公里,第十一軍的機械化縱隊為油料所困,一次只能突進一百公里左右,所以攻擊部隊牽就車輛,先以奉新為突進目標,再續攻南昌。一百多公里的突進路程,高度騾馬化的步兵師團至少要走兩天,還會被守軍追擊,但戰車部隊一天即可輕鬆抵達。第二,日軍組織了強大的突破火力與機械化縱隊,整體攻勢上安排了兩路進軍,左路攻佔南昌,右路攻佔武寧,就此結束戰役,不再鉗型合圍守軍野戰兵力。所以,日軍只準備了三個師團。第三,日軍決心將這次攻擊時間盡量縮短。第十一軍只打算將這場會戰持續一周左右。

    因此,岡村寧次才命令部隊搶先於3月17日開始攻擊。當天,日軍齋籐師團一部以村井大隊為先鋒,從永修東面修水支流向夏楚中的第七十九軍防地逼進。守軍第七二一團奮勇抵抗,擊退了村井大隊的突襲。

    第二天,張公渡和永修之間的日軍中井師團和齋籐師團,開始炮擊修水南岸陣地。同時,日軍這兩個師團各一部,從星子乘軍艦和汽艇南下,向吳城鎮進攻。隨後又調來淺水炮艦與水上飛機轟炸吳城。

    入夜,村井大隊再次全力進攻,守軍第一四一師猛烈掃射修水中的日軍汽艇,日軍在暗夜中遭到痛擊,突擊構想遭到失敗。

    而當時的天氣也不利於中**隊,因為天下大雨導致贛江的干支流水勢猛漲,這也影響了中**隊的調動。

    黃佳俊好好的把會戰的一些情況進行了反思,得出幾點預想:第一、必須破壞公路交通,由於南昌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是國民政府的中心地帶,所以修建了極其發達的公路網絡,而這也是剛村敢於大規模使用裝甲部隊的原因之一;第二、加強防空火力使鬼子的飛機不至於肆無忌憚的轟炸和偵查;第三、加強防毒準備;第四、修建堅固的放炮洞,抵消鬼子大規模炮擊造成的傷害、第五、必須解決贛江東西兩岸的交通、以免被鬼子分割。

    黃佳俊輕輕的哼了一聲:「來吧!」

    這時,飛機一個顛簸,把黃佳俊從沉思中驚醒過來,一個軍委會派出的聯絡參謀對黃佳俊輕聲的說道:「黃總,南昌到了!」

    黃佳俊從舷窗向外望去,只見下面還是朦朦朧朧的,只能看見長江還是以它磅礡的氣勢向東奔流,贛江從南向北流進鄱陽湖。

    黃佳俊點點頭:「命令飛機在南昌上空盤旋一圈,我要看看南昌!」

    飛機轟鳴一聲輕輕的一個側身,開始在南昌上空盤旋。

    黃佳俊激動地看著南昌這個歷史名城,不由得緊緊地握住了自己的手:「南昌我來了!我來改變這段歷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