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三卷《浩浩長江》 三百一十九、竹槓上門 文 / 黃帝子孫

    三百一十九、竹槓上門

    桂南會戰打到現在這個局面很是讓那些軍事觀察家們跌破了眼鏡,剛開始的時候,日軍的一系列動作是那麼的讓人眼花繚亂,在中國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在南昌會戰的時候,就開始籌謀這次行動,一發動就是咄咄逼人,步步緊逼。而中國方面由於先機盡失,再加上佈置失當,上下不和,從一開始就落入下風,只能是步步後退,以至於在短短的時間內就丟掉了華南重鎮南寧。

    就在人們紛紛猜測日軍會是揮軍北上攻略桂林還是沿中越邊境進攻封閉中越鐵路的時候,日軍開始下出了昏招,居然撤走了整整一個師團,而讓第五師團單兵突進,深入內陸。

    這個時候開始中國方面才像是突然清醒過來一樣,大舉從幾個方向調集精兵強將入桂,日軍就開始無法抵擋了,以至於出現現在的這種情形:第五師團的一萬五千餘人被緊緊的圍在了南寧這座孤城裡面。

    這個變化固然是讓軍事觀察家們大呼看不懂,又開始紛紛預測中**隊是不是能夠順利的攻下南寧?是用一周還是一個月?

    在這裡面又毫無疑問的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雖然日軍暫時失利,現在困守孤城,但中**隊是不能那麼輕容易就拿下的。理由如下:第五師團本身的戰鬥力強悍,又有固定的防禦工事可以依靠;按照中日軍力的對比,在防守作戰上,日軍毫無疑問是佔上風的,一般來說一個大隊的防守沒有一個軍的中**隊攻擊是不可能拿下的;再說了由於日軍固有的優良傳統,可以預見的是東京絕對不會坐視第五師團被消滅,更何況現在東京大本營的總參謀長還是原第五師團的師團長板垣征四郎。所以一定會從各個地方徵集援軍大舉救援,那麼可以預料南中國將成為中日雙方爭奪的焦點。

    另一種觀點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中國方面好不容易抓住了一個日軍的精銳師團,並且還是侵華的急先鋒第五師團,那麼不管是付出多大的代價,也是要拿下的。再說了現在圍住南寧的是什麼部隊?鮮少有敗績的四十八集團軍和有天下第一軍之稱的中國唯一的一支裝甲部隊第五軍,擁有強大的炮火優勢。也就是說至少在南寧這個點上中國的火力是超過日軍的。再加上南寧自古以來就是典型的易攻難守之地,有沒有堅固的城垣可以依靠,在這樣的地方死守,損失是可以預料的。援軍?日軍離南寧最近的就是廣州的第21軍主力,但是現在動得了嗎?第四戰區的主力正在向廣州集結,從中國方面的表現來看,又從第九戰區抽掉了74軍加入到了廣州方向,一旦不注意說不定連廣州都危險。其他的援軍還得從遙遠的華北東北以及朝鮮抽調,再說了這些援軍來了,是不是還能像先前那樣一路攻城略地?現在中國方面一下就在欽州到南寧的方向上擺上了四個集團軍,後續部隊正在從雲南貴州源源不斷而來。等到援軍按部就班的一路攻擊前進,打到南寧的時候,還有多少力量?一句話,怎麼看這個第五師團是怎麼懸!

    中國的民眾倒是沒有那麼多的想法,特別是廣西的民眾,在第一時間聽說擊退了日軍對崑崙關的進攻後,桂林的民眾就瘋狂了,舉行了盛大的火把遊行。不僅如此,在各級政府的組織下,廣西各地的民眾紛紛組織起來積極的展開支前活動:幫助軍隊搬運各種物資,擔架隊把傷員抬下來,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無疑是最活躍的,他們組成各種慰問團體到前線去慰問演出,女學生們甚至自發的到各個醫院當護士。

    而廣西相對於中國其他省份最為完善的兵役制度開始發揮作用,各縣半兵半民的民團開始全面動員,向前線滾滾而來。

    這些民團本身的戰鬥力由於裝備的落後,可能不會發揮多大的作用,但是,相對比較充足的訓練,充當幹部的基本上都是中原大戰後退役的老兵,所以無疑是野戰部隊最好的後備兵員,同時也可以接手野戰部隊擔任後方的警戒。

    比如這個時候,四十八集團軍就正在接收桂林行營劃撥的補充大隊。

    各部在前面的戰鬥中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些損失,等到這些補充大隊一到,四十八集團軍的各個部隊長都對這些補充兵充滿了興趣。

    按照張傳志少將看了這些補充兵過後說的話:「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補充兵了!只要給他們換上好一點的武器絕對是好兵,在上戰場趕上那麼一兩仗的話,他們就將是戰場上的王者。」

    這句話很是能說明問題。不要看廣西兵的身體普遍矮小瘦弱,但是由於廣西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生存環境相對較為惡劣的地方,這也就造就了廣西人強悍的精神,想當年就是這些矮個子兵從南一直打到了北京。

    黃佳俊這個時候正在自己設在四塘的指揮部(這個指揮部正是中村正雄少將設立的指揮部,由於撤退的匆忙,很多設施都還保存完好,也就被黃佳俊照單全收了。)接見南寧警備司令部司令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將。

    這個中將這次來是有求於黃佳俊,要說本來南寧怎麼看也是最安全的後方,這個曾經是桂系三個大佬的上司,在桂系裡不管是軍界還是政界那是一個顯赫的存在。這也是為什麼他能成為南寧警備司令的原因。本來在戰時成為一個省會城市的警備司令,那就是一方土地,名副其實的南寧王。

    這個貴姓鍾的中將,為了拿到這個職位很是費了一番心思的。一上任更是把這個職位的好處發揮到了極致,很是發了一筆大財。

    不想鬼子來了,不但來了,還一下就打到了南寧。在鬼子兵臨城下的時候,我們的鍾司令就帶著自己收刮的好處跑路了。

    自己也知道可能會因為丟失南寧受到懲罰,不過也沒有太過擔心,笑話自己的那幾個部下再怎麼的也不會把自己真的殺了。當然這個官是不能再當了,也是做好了大大的捨一筆錢財的打算。

    好在,這段時間以來各個方面都顧不上找他。轉眼間中**隊已經死死的圍住了南寧城,看起來有光復南寧的希望。本來已經死心的鍾司令,心又一下活了:「要是自己能在攻佔南寧的時候,立上一功,再活動活動說不定還有希望!」

    因此,在黃佳俊兵圍南寧,已經看不到危險了。鍾大司令就帶著自己那兩個團的民團式的南寧警備司令部的部隊,從大明山上鑽了出來。帶著各種慰勞品就巴巴的趕到了黃佳俊這裡。

    黃佳俊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不敢怠慢,只好丟下手裡的事情親自前來迎接,把這個有廣西太上皇之稱的中將司令,接到自己的司令部。

    雙方分賓主落座,黃佳俊先開口:「鍾司令,你是前輩,本來應該是我這個晚輩前來拜訪才是。哪裡能讓你這個前輩屈駕呢?」

    要說這個鐘司令也是聽說過黃佳俊的,只是還是沒想到他這麼年輕,正在詫異,聽到黃佳俊這樣說,急忙擺手說道:「黃總司令,你客氣了!我老了,看到黃將軍真是覺得不服老不行啊!我這次一來主要是代表南寧民眾向貴軍表示感謝;二來也是想看看有什麼能夠幫上忙搭上手的。」

    黃佳俊微微一笑,對這個鐘司令的心思也有了一點把握。不過也不點破,雙方打著不鹹不淡的官腔,在那裡兜著圈子。

    終於,鍾司令扛不住了。率先正色說道:「黃將軍,鄙人對貴軍的赫赫戰績那是早就久仰的。很早就聽李長官和白主任向我提過。現在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

    「那裡那裡!那是李長官和白主任對晚輩的抬愛,小子不過是仗著一點運氣和鬼子打了那麼幾仗,實在是不值得一提!」黃佳俊趕忙謙虛。

    鍾司令這句話裡隱藏了一點意思:李長官和白主任這樣顯赫的人物都要在我面前怎麼怎麼的。不過黃佳俊卻沒接這個茬,讓鍾司令好不難受。

    也就在顧不得什麼了,「黃將軍,我有一事相求,還請黃將軍能夠幫忙!」

    黃佳俊愕然:「鍾司令,你是前輩!威望在軍中更是無人可比!有什麼事情還要我幫忙?」嘴上這樣說,其實心裡已經在想這個竹槓是不是要多敲一點。

    鍾司令臉上一紅:「黃將軍,你也知道。鄙人被任命為南寧警備司令,在任上可也算是兢兢業業。但是無奈鬼子的兵力實在是超過太多。這個南寧城也就在鄙人的手裡丟了,現在看到南寧光復有望。也就止不住內心的激動,想要為攻克南寧來盡一點我的微薄之力。雖說,我已經年老力衰,但是這個為國盡忠效力的心還是有的。這就需要黃將軍給個方便。」

    「這……不大好吧?前輩你也知道小子雖說是忝任這個圍城總指揮,但是我這裡的一舉一動還不是要聽上面的,哪能讓我做主啊!所以……」黃佳俊欲據還迎。

    「這個我倒是明白!不過,老朽在這裡人地兩熟,不管是在物資人員的調配等方面還是能幫上忙的。只要是前線所需的,我都能搭上把手。也好讓我能為國家民族盡一點力。」鍾司令說出了自己的條件。

    最後,在好一番討價還價後,雙邊終於達成了協議:鍾司令為參戰部隊籌集五十萬的慰問金外加兩千發各式炮彈(這是鍾司令跑路的時候從城裡搬出去的),還要提供各種糧食等物資;黃佳俊向上申請鍾司令為圍城部隊的副總指揮,並在最後攻佔城市的時候,讓鍾司令的部隊單獨攻佔一個重要目標。

    於是皆大歡喜!

    黃佳俊又是就在想如果有這樣的竹槓讓自己三不兩時的敲一下,那該多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