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三卷《浩浩長江》 三百六十九、一場展覽 文 / 黃帝子孫

    三百六十九、一場展覽

    要知道在國府像這樣主動為某一件事情而召開記者招待會是非常少見的,也許是國府的這些官僚們還真的不善於跟記者打交道,又或者是認為國家大事怎麼能讓小民知道呢?所以在重慶的中外記者最感惱火的就是不管是什麼事情只要向國府的官員們打聽,都是以一種冷冰冰的語氣回應:「無可奉告!」

    現在居然有這樣的機會,還是公開進行,並且還將派出名聲顯赫的黃佳俊這個名將出席記者招待會,要知道這個黃佳俊對記者那可是非常和善的,不但態度好一般情況下黃佳俊基本上是問什麼答什麼,還非常的風趣,再說了黃佳俊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大新聞賣點,只有能夠採訪到他,那絕對能夠吸引到大批的讀者。並且有好幾個記者因為緊緊地跟著黃佳俊在新聞界可是闖出了好大的名頭。

    因此,一接到國府的照會,各大媒體和新聞記者們都開始紛紛的打探這次記者招待會的詳情。但是這次對招待會的內容卻是非常的保密,不管這些記者是使出了渾身解數,都無法有什麼具體的瞭解。一問到那些相關人士,都是一副諱莫如深的架勢,實在是問得急了,只是說:「具體的詳情我們也不大瞭解!只是這次記者招待會全權由黃佳俊將軍負責,其他的真的是無法知道詳情,如果你們實在是要想知道具內容,可以到黃將軍那裡打聽一下。」

    於是那些神通廣大的記者又開始向黃佳俊的官邸集中,但是不管怎麼努力,連黃佳俊的面都見不上。下面的人只是微笑著對記者們說:「我們將軍已經在為這次記者招待會做準備。到時候一定會讓大家滿意的!對於其他的,你們應該明白我們是無法向你們說些什麼的!」

    這一系列不同尋常的舉動極大的引起了人們的興趣,所有人都對這次記者招待會充滿了期待。

    三天時間,轉瞬即過。

    這天剛好是1940年的元旦,一大早,所有的記者都集中到平常舉行記者招待會的外交部大樓。雖說人們都是明白這次記者招待會的具體內容看起來是無法事先打探出來,但是人們還是沒有死心,還在那裡相互的打聽。

    上午十點,一個上校走出來對等著的記者們說道:「各位小姐先生們,我奉命向你們通報關於這次記者招待會的一些情況。」

    下面的這些記者早就等的不耐煩了,一個個大聲的嚷嚷:「怎麼還不開始?」

    那位上校卻很是有涵養,只是滿臉笑容的看著大家:「大家靜一靜!這次記者招待會並不在這裡舉行。」

    「哄」下面的記者們都炸鍋了,有的人甚至憤憤然,特別是那些眼高於頂的外國記者們:「我們要抗議!這完全是對我們記者的不尊重!」當然,有的記者卻哪顧得上這些枝節問題,他們關心的是這場神秘的記者招待會到底在什麼地方舉行,這才是最主要的。

    「那麼請問上校先生,這場記者招待會到底在什麼地方舉行?我們又將用什麼方式趕到那裡?」

    聽到這問題,所有的記者都閉上了嘴,看著這個上校。顯然這個上校很滿意這樣的效果,要知道平時都是這些記者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這樣小小的報復一下多少也是一種慰藉不是?看你們還拽的像個二五八萬似的不?

    當然,這種心理是不能表現在臉上的。上校臉上帶著職業似的笑容,大聲的說道:「兄弟也是奉命行事!如果各位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盡可以不用到場。反正關於相關情況我們也會讓人送上詳細的情況說明。各位就是在家也能得到的,所以也不用再辛苦的!」

    這個時侯了還在說風涼話,記者們很是不滿。上校不過是發洩一下平時受的窩囊氣罷了,要是真的把這些記者得罪了,到時候沒有記者到場自己可就吃罪不起了。

    「記者招待會改在難民救助所舉行,為了方便大家,我們已經給大家安排好了汽車。」這個上校的這句話還沒有說完,記者們都心急如焚的向外面湧去。

    浩浩蕩蕩的車隊向目的地駛去,趕到那裡的時候,卻發現那裡已經有很多的人等在那裡都是各國的使節。

    這裡是一個面積頗大的廣場,在廣場前有一個佈置得很簡單的現場。等到記者們一一登場後,還是剛才的那個上校站在主持人的位置上對著話筒大聲的說道:「各位小姐先生們,各國尊敬的大使。今天我們榮幸的請到了軍委會戰略研究室副主任四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黃佳俊中將前來參加記者招待會。請大家歡迎!」

    等到掌聲停止下來後,主持人繼續說道:「各位都是非常關心中日戰爭的,而黃將軍來自於戰爭的第一線,我們相信他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黃佳俊站起來端端正正的向四周經了一個軍禮。黃佳俊看著下面正襟危坐的記者,沉聲說道:「各位大使,各位小姐先生們,上午好。我很榮幸你能夠在這裡與大家見面,也有幸向大家介紹一些大家感興趣的問題。我保證這次經歷將是在座的各位一次永生難忘!」

    這更是引起了大家的興趣,都亟不可待的等著正式的招待會的開始。

    沒想到,黃佳俊在說完上述的話以後,接著說的卻是:「在回答大家提問之前,我想請大家看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就在我身後的廣場上。」

    說完,黃佳俊也不管其他的人是怎麼一副表情,逕自向後面走去,那些記者一窩蜂的跟在後面。那些駐華使節滿臉的激憤,旁邊陪同的外交部的人員滿臉堆笑的作著解釋,在推讓了一會後,還是一個個的走進了那個廣場。

    走進這個廣場的人都被廣場上的佈置驚呆了:這裡佈置的莊嚴肅穆更兼有一種悲憤的氣氛。每一個站在裡面的中國人都是一種激憤的表情,甚至那些荷槍實彈的士兵們眼睛都是紅的。

    那些吵吵嚷嚷的記者這個時侯都是滿臉的凝重,只是一點都不顧惜自己的底片。

    整個現場只有一種凝重的氣氛在升騰!

    原來這裡被黃佳俊佈置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展場,裡面分為好幾個區域,從歷史到現在全面的展現了中日兩國之間的歷史淵源:第一部分就是全面詳細的介紹了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歷史淵源「從秦始皇時期的徐福東渡開始,以及在東漢的史書上記載的關於倭人的情況,最著名的莫過於1784年,在日本九州福岡縣築前粞屋郡志賀島上,農夫甚衛兵下於該島西南海岸一塊大石下發現一枚蛇紐金印,遂上繳官府。金印刻有「漢委奴國王」五個漢字。」從中國的三國時開始中國就開始接受日本人的朝貢,好面子的中國人在被朝貢後回饋的是豐厚的贈禮,日本吃的糧食——水稻,日本人穿的衣服麻衣,日本人祭祀用的銅器,以及現在日本人用來看中國人腦袋的軍刀——倭刀,都是中國人的慷慨贈予。也就是說當時還處於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的日本從一開始就受到了中國先進的封建文化的澆灌。

    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直至隋朝的6個世紀中,來自中國的慷慨贈禮哺育出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像樣的王國——大和國,這就是今天日本國的前身。此時的日本人,依然沒有自己的文字,公元285年,朝鮮人王仁從朝鮮半島來到日本,向大和國國王(此時的大和國的首領稱為大王)獻上了中國的書籍《論語》十卷和《千字文》一卷,這是有歷史記載的日本人從中國人這裡學習文字的最早的記錄。此後,日本皇室開始正式學習漢字。學會了文字的日本人給中國師傅反饋的第一篇文書卻並不是感謝信,而是挑戰書。公元607年,日本的攝政王——聖德太子派遣特使小野妹子出使隋朝,這封國書的題頭詞是這樣寫的:日出處之國之天皇致日落處之國之天子之書。中國的歷史書上寫的是: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按照這個版本,日本的國王覺得與中國的皇帝是平起平坐的,都是天子嘛,但日本國比中國高出一格,畢竟日本國處於日出之處,代表著上升的勢頭,而中國則是日落之處,代表著沒落的態勢。而按照日本史書的記載,日本的國王此時已經由大王改稱天皇,乃是天底下最高的稱謂了,而中國的皇帝則不過是個天子而已。天皇和天子,在輩分上高出好幾個等級呢。總之,弄得隋朝皇帝很不高興,隋煬帝發了脾氣,但對日本人慷慨慣了的中國人依舊做出了高姿態——照樣派遣使者回訪日本,而且還派送了大量禮品和文化用品。

    在第一封國書裡吃了大虧的隋朝人並沒有提高警惕,在聖德太子書寫的第二封國書中,日本人毫不客氣地把中國皇帝降了格,這封國書辟頭寫道:東天皇敬白西皇帝。此時的日本國王已經毫不謙遜地以天皇自居了,但被降了格的隋朝皇帝照樣寬宏大量地接受了國書,還欣然答應培養日本來的八位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在後來的大化改新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大化改新的直接目的當然是為了維護天皇的權威,但利用大化改新的機會加緊軍事準備,以便挑戰朝鮮乃至中國也是另一層實際的考慮。

    大化改新的指導思想就是學習中國唐朝的政治和軍事制度,加強中央集權,提升日本的國力。

    公元645年,日本正式開始了效仿中國隋唐體制的大化改新。但是,在大化改新剛剛取得成效的公元663年,日本人就迫不及待地向自己的恩人朝鮮和恩師中國舉起了倭刀。

    公元663年,中國唐朝高宗龍朔三年,日本天智天皇起傾國之兵攻打新羅,意欲趁朝鮮半島混戰的機會攻入朝鮮,威脅唐朝的藩屬國新羅。同年8月,日本軍在朝鮮的白村江與唐朝和新羅的聯軍交戰,日本人慘敗。

    白村江之戰是中**隊第一次大規模的抗日鬥爭,奠定了此後接近一千年的東亞政治格局,對中日雙方都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和借鑒意義。這場戰爭是日本人對自己的恩人恩將仇報的一次大表演。

    後來就是明朝時的倭寇之禍。這一章的主題就是日本的歷史不管是從文化還是從生活習性都是從中國學到的,但是我們中國本沒有得到什麼,反而是日本人的恩將仇報。

    第二個主題就是從近代以來,日本對中國的瘋狂侵略,從甲午海戰到「九一八」事變,日本人從中國身上吸取了足夠的營養,養肥了這條瘋狗。

    第三個主題就是從盧溝橋事變開始日本對中國的全面侵略。這個主題全面展示了日本侵略軍在中國大地上的瘋狂進攻。一直到現在已經侵佔了中國的大部分領土。

    第四個主題就是日本侵略軍在中國大地上所犯的罪行:從旅順的大屠殺開始,全面的展示了日本野獸的獸性,這裡面不但包括一些文字資料,大部分都是一些照片和實物資料,特別是那些繳獲的毒氣彈更是讓人觸目驚心。

    這些展示讓那些中國記者們紅了眼睛,有的女記者甚至是痛哭失聲。

    最後一個主題就是展示了中國人民英勇的反抗經歷,從甲午開始一直到現在還戰鬥在廣大國土上的英烈志士們。最後雄辯的得出結論: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不過是螞蟻憾樹,將在中國人民的反抗面前完全失敗。

    但是還沒有完,在最後一部分還用詳實的資料展示了在中國人民遭受到瘋狂侵略的時候,以歐美為首的西方國家不但不對侵略行徑進行制裁,反而是大肆的幫助日本,從國聯開始一次次的縱容侵略,特別是美國以中立為名向日本出口大量的廢鋼材,這些廢鋼材被用來製造成軍艦飛機坦克大炮用在屠殺中國人民身上。就是在前不久美國通過的租借法案還是把中國排斥在外。不僅如此就算是中國政府要從美國買取一些急需的藥品都受到嚴格的限制。

    這些東西雖然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是還沒有那個如此全面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這些讓那些以民主自由自居的歐美駐華使節臉色變得要多難看有多難看。但是這些都是事實就算是要抗議都沒理由。

    那些西方記者更是激動地什麼似的,要知道這些東西傳回國內絕對是大新聞。他們本來對中國人擁有幾一百萬軍隊在日本軍隊面前的敗退感到不可思議,現在終於明白中國人民和政府是在怎麼樣的情況與武裝到了牙齒的敵人作戰。

    從一進入這個廣場開始,黃佳俊以及所有的中國高級官員都是一言不發每個人的臉上都是一種沉重和憤怒,嘴抿得緊緊地。

    但是可以看得出來在場的很多中國官員對這些情況也不過是一知半解,所以他們的臉上還有的是震驚,憤怒不解等等複雜的表情。不要說他們,當時黃佳俊在向最高當局說出這個主意的時候,最高當局還怕這樣的舉動會激怒那些歐美國家。最後,在黃佳俊拿出這些翔實的圖像資料後,在給他解釋了歐美特別是美國的政治體制才勉強打消了最高當局的顧慮。但是對這種行動的效果還是抱懷疑態度,不過對美國這種孤立主義政策從最高當局到負責這一塊的外交部都是一場的惱怒,也就想看看黃佳俊這個從美國回來的採用的方法到底怎麼樣。所以就全權交給黃佳俊來處理這件事情,當然所有的資料和細節都要上報給最高當局的。

    等到大家都看得差不多後,黃佳俊才看著這些已經變得凝重的記者和使節們說道:「各位小姐先生們,這幾個小時所看到的東西我想你們一定有很多的話想說,也一定有很多的問題悶在心裡,那麼請大家移步到會議室。鄙人和同事們將非常樂意為大家效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