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三卷《浩浩長江》 四百七十、出訪前夕 文 / 黃帝子孫

    四百七十、出訪前夕

    黃佳俊有點意外的看著最高當局:「校長,這……」

    最高當局微笑著點點頭:「佳俊,過來陪我到外面走走。」

    黃山官邸地處南山和黃山之間,兩面環江,地勢起伏,山巒疊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這裡林茂花繁,蒼松翠柏,環境清幽,風光秀麗,空氣清新,氣候涼爽,夏季氣溫比重慶城內低5c-6c,是著名的療養、休閒、旅遊度假避暑勝地。從黃山多處致高點上,可將山城景色飽覽無餘。

    雲岫樓處於密林中,周圍壁崖陡峭,只有前後狹窄石梯相通。道路兩旁蒼松蔽天,濃蔭覆地。

    黃佳俊跟著最高當局走在林蔭小道之中,正值秋季,樹林裡傳來鳥鳴,讓人就得心曠神怡。這裡似乎遠離戰爭的喧囂。

    雖說黃佳俊也算是幾次到這裡,但是每次都是匆匆而過,並沒有在裡面逛過。其實想一想這裡有哪裡是一個可以隨便逛呢?

    最高當局杵著他的那根枴杖,穿著長衫,沿著石板路慢慢的向前走著,黃佳俊落後兩步,不緊不慢的跟著。

    最高當局沒有開口,黃佳俊也就不能說話,看得出來最高當局在想什麼事情,可能一時還沒有想好或是有什麼關鍵的地方沒有理清。

    黃佳俊在身後看著這個身材頗高,但顯得瘦削,永遠留著一個寸草不生的軍人頭的男子。在後世裡,黃佳俊曾經也是對他有頗多的意見,認為他在對日作戰中沒有盡力。

    隨著自己越來越多的深入到歷史中,甚至就是歷史的一部分後,才明白真相並不是看起來的那麼簡單。最高當局的生活簡單,甚至可以說是苛刻,不嗜煙酒,也不喝茶就是一杯白開水。

    中國現在的局面可說是前面這個人花了不知多少心思在保留下來的,畢竟一場戰爭不是一個人就可以解決的,需要很多因素的結合,至少說從抗戰開始到現在最高當局也算是殫精竭慮。

    「佳俊」走在前面的最高當局停下腳步。

    「校長,學生在。」黃佳俊也立馬停下身子挺直。

    「夫人到美國去是不是真的有效?你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人,對美國相對是比較瞭解的。我今天就是想好好的聽你說說。嗯,不要緊張,我們也就是隨便說說。」最高當局看到黃佳俊的軍姿,眼裡也是微微露出一絲不為人覺察的讚許。

    「校長,學生是這樣認為的,現在在美國國內對羅斯福總統提出的《租借法案》正在進行辯論,是否能夠通過還是未知數。但我們不能就這樣被動的等待,而是應該採取積極地外交行動。我認為這個時候夫人能夠到美國去,說不定就能夠幫羅斯福總統一把,與此同時為我國爭取到更為廣泛的援助。希望美國政府能夠把《租借法案》延伸到我國。」黃佳俊沉思了一下,才開口說。

    「要是夫人去也沒有什麼效果呢?」最高當局的這句話就暴露了他的擔憂,說白了還是面子觀念在作祟。

    「就算暫時無法打動美國國會的那些政客,但是我們與美國政府先進行溝通交流,也是有好處的。」

    「嗯,你說得有道理。」最高當局點點了頭,「佳俊,前幾天外交部與美國大使館進行溝通,詹森大使認為在現在的這個局面下,是不方便給予夫人以官方接待的,但是對於夫人一私人身份訪美是可以接受的。」說著這句話的時候,黃佳俊清晰的看到最高當局的眼角在不由自主的抽動,知道他的心裡不好受。

    黃佳俊理解最高當局的心情,但是有什麼辦法呢?弱國無外交,現在也只能忍辱負重。

    「校長……」黃佳俊正要說話,最高當局舉了舉手杖,,阻止黃佳俊:「佳俊,我明白。現在是我們有求於人啊。徒呼奈何。」

    又走了一段路,最高當局繼續問:「佳俊,你認為我們到美國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我覺得應該是加強宣傳中美之間的友誼,讓美國人民瞭解我國是在怎樣的困境下與日本侵略者作戰,加強與美國國會之間的交流,特別是要明確的告訴的美國政府要是中國抗戰失利將會給美國帶來多大的危害,而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要讓美國人感到切身之痛。並且要向美國企業宣傳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以及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利益。另一個就是要對在美華僑華人進行廣泛的宣傳,號召他們為國出力。」黃佳俊說一點,最高當局就點一下頭。

    「嗯,你說的很好。所以夫人提出要讓你陪他一起到美國去。畢竟你熟悉美國,再加上你是弗吉尼亞軍校的學生,對美**方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對於這個你有什麼意見?」最高當局這時才說出最重要的一點。

    「校長,學生是一個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黃佳俊立正大聲的說道。

    「嗯,我就知道你是一個好學生,也是一個好軍人。」最高當局欣慰的連連點頭。

    「不過,你身兼本職並不會有什麼變化。這幾天時間裡你就對工作做好妥善的安排。四十八集團軍從開戰以來就沒有好好的修整補充,這次就好好的修整一段時間。」最高當局知道要叫馬兒跑也要馬兒吃草的道理馬上就揮出一根胡蘿蔔。而這根胡蘿蔔是黃佳俊絕對無法拒絕的。

    「校長,我……」

    「我知道你不是一個念權之人。」最高當局笑笑安慰說。

    「佳俊你說說,四十八集團軍要是整編的話,會怎樣進行?軍委會準備把四十八集團軍作為首批整編部隊。」最高當局說出了一個秘密。其實準備對全國的軍隊進行整編,這是早就有的想法,畢竟現在全**隊編制混亂,戰力也是參差不齊,這極大的影響到戰局。

    「校長,這個問題,學生也早就有所想法。只是一直戰事不停,所以不好進行。學生在來之前,就組織全軍的團以上軍官對部隊整編進行過討論,並形成了一個方案。」

    「嗯,說來聽聽。」最高當局很是感興趣。

    「學生是這樣想的:現在的編制層次過多,這不便於作戰,特別是在對日軍作戰,指揮層級過多就容易造成指揮不暢的問題,我認為應該縮減指揮層級。我準備在四十八集團軍下劃分為八個層級:集團軍、軍、師、旅、營、連、排、班。取消團這個層級或是保留團撤銷旅,但是,為了避免引起軍官們的牴觸,我個人額意見是保留旅撤銷團級。」對於部隊的整編黃佳俊早就有這個想法,其實在四十八集團軍裡根本就沒有旅這個層級。由於中**隊重武器的缺乏,一個旅下轄兩個團根本就不足以擔當起一個戰役任務,所以就有點雞肋的感覺。

    黃佳俊就開始侃侃而談:集團軍下轄兩到三個軍、軍下轄三個或是四個師、師下轄三個團或更多、團下轄三個營、營下轄三到五個連,連下轄五到六個排、排下轄三個班。

    最高當局看黃佳俊是胸有成竹,頓時就來了興趣:「佳俊,你這個既不是三三制、也不是四四制,是不是引用美軍編制?」

    黃佳俊笑了:「校長,現在美軍還沒有這樣的編制。這是學生在這三年多的戰鬥中用血總結出來的。」

    說到美軍,該怎麼說呢?這完全與美國的國力實不相符合的:1939年6月30日,陸軍現役軍人總數187893人,其中陸軍航空隊22387人;國民警衛隊199491人。主要作戰部隊包括陸軍的9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1個機械化騎兵(裝甲)旅和國民警衛隊的18個步兵師。裝備陳舊落後,國民警衛隊訓練參差不齊,水平從還可以到糟糕。1939年9月,歐洲戰爭爆發導致美國陸軍逐步擴軍。1940年8月27日,國會批准將國民警衛隊納入聯邦現役。1940年9月16日,國會通過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和平時期徵兵法案,但兵役期只有1年。

    也就是說,要是現在就爆發戰爭的話,美國根本就派不出部隊到海外作戰。

    最高當局聽黃佳俊的說法,他還有點不相信,但是畢竟黃佳俊是從美**校出來的,對美軍的編制是非常清楚地,所以也就相信了。

    「校長,連的編制應該加強而不是簡單的三三制,因為戰鬥主要是由步兵連完成。」黃佳俊解釋為什麼一個步兵連會有六個排的用意。

    「那這樣以來一個步兵師大概有多少人?」最高當局問起一個師的人數。

    「校長,人數大概在一萬二千人到一萬五千人,因為這要取決於重武器的多少。要是重武器多一點,那麼人數就會多一點。」

    「嗯,好。你把四十八集團軍的整編方案交到軍委會。等討論後在說。」

    得到最高當局的贊同後,黃佳俊用最快的速度回到住處,拿著自己弄出來的那個編製表,交到軍委會。然後發電報給錢三河把自己將要到美國去的事情說了一下。

    接著下面一段時間,從弗吉尼亞州軍校校友會的一封邀請函發到了中國,弗吉尼亞軍校校友會邀請黃佳俊這個校友回校進行軍事交流。而馬薩諸塞州的威爾斯利大學校長以學校名義邀請蔣夫人在方便的時候到美國回校看看。

    這些都是中國駐美國大使胡適運作的效果。

    在重慶的大小媒體對這件事是大加宣揚,弄的人盡皆知。當然有心人也從這裡看到了一些玄妙。

    十月二十五日,在黃山的松廳——蔣夫人的別墅舉行了一場新聞發佈會,新聞發佈會由外交部主持。參加者就是蔣夫人和黃佳俊。

    外交部的新聞主持人用公式化的語言念道:「各位小姐、先生們,我在這裡向各位通報兩個消息:應馬薩諸塞州的威爾斯利大學庫拉普校長的邀請,蔣夫人將於近期對威爾斯利大學進行私人訪問;應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的邀請四十八集團軍司令黃佳俊中將將於近期回校參加軍校的畢業慶典。記者們有什麼疑問可以向蔣夫人和黃將軍提問。」

    「蔣夫人,請問您以私人身份回校訪問是不是肩負著秘密的外交使命?在美國期間會不會與美國政府進行接洽?」這個美國記者提出來的第一個問題就非常的尖銳。

    蔣夫人帶著親切的微笑,要說這一點沒有一個記者不喜歡她,因為她總是願意回答記者的提問,而不是拒絕。這裡在座的記者基本上都接到過蔣夫人的邀請到松廳來做過客。

    「湯姆先生,我想告訴你的是,我是以私人身份到威爾斯利大學訪問的,同時作為一個從這裡出來的學生,我對母校抱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說實話,我能夠接到校長先生邀請當時根本就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至於你說的與美國政府的接洽,這不在我這次訪問的日程之中。」蔣夫人的回答滴水不漏。

    「黃將軍,可說是從弗吉尼亞軍校出來的最年輕的一個將軍。可以說你現在的軍銜已經大大的超過你的校友,甚至比校長的軍銜都要高。這次接到邀請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在中日戰局並不明朗的情況下,你放的下心到美國去嗎?」這是《中央日報的》記者。

    「說實話,我為我是一個弗吉尼亞軍校的學生為榮。當然我更以我是一個中國人為榮。我接到校長閣下的要求我是感到誠惶誠恐。對於記者先生的第二個問題,我送你一句話,這個世界沒有離了誰就不轉的,再說了抗戰大業在上有委員長的正確領導,下有無數英勇將士和全國人民的支持,我有什麼不放心的。我只不過是一個小兵而已。大家也應該清楚中美之間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軍事軍事交流,這不過是一次正常的軍事交流而已。」

    不過,這次出訪受到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視,他們向美國政府提出了抗議,要求美國政府取消這次出訪。當然,這是沒有結果的。

    最後,出訪團隊定了下來:蔣夫人和黃佳俊同時出發,隨著去的人中有各界人士這裡面有中國的各個階層的代表,黃佳俊更是帶著一個參謀團隊隨行。

    十月三十日,蔣夫人和黃佳俊乘坐三架運輸機在飛虎隊的保護下,飛臨緬甸的仰光,再在這裡坐船向美國進發。

    一股颶風將在美國掀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