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三卷《浩浩長江》 四百七十五 、初到美國(2) 文 / 黃帝子孫

    四百七十五、初到美國(2)

    所有的人的都擠在船頭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這個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城市,那個雄偉的金門大橋橫跨在天際,這對從沒有看到過這樣大橋的每個中國人都覺得驚歎。這就到了繁榮富強的美國?

    到這個時候也沒有接到美國政府任何一個電報。蔣夫人的臉色有點不大好看了,也是哈,自己遠涉重洋而來,臨到頭了卻是這樣的一副情形,換了誰的心情都不會好。

    不過,誰叫這次是一次私人性質的訪問呢。美國政府的這種做法也是說得過去的,至少在外交禮儀上算不上失禮。

    游輪在碼頭上緩緩的停靠,只見碼頭上是人頭攢動,到處是揮舞著漢文標語,鑼鼓喧天,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以及中國駐聖弗朗西斯科總領事館和華僑各界代表都在碼頭上迎接。

    到處是各種口音的中國話,讓人覺得這就是一個中國城市。看到這樣的情形讓船上的每個人的心情都是一振,在異國他鄉還有什麼比鄉音更讓人感到暖心的呢?

    在碼頭迎接的還有對這次訪問起了極大促進作用的亨利?盧斯,這個盧斯的父親是十九世紀後期來華的老傳教士,他本人在中國度過了童年,因而對中國懷有特殊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盧斯是20世紀美國新聞界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創辦了《時代》、《生活》等著名刊物,成立了當時美國最大的雜誌出版公司——《時代》公司。盧斯是共和黨的重要人物,他主張美國實行「亞洲第一,美國應該堅定支持中國的正義事業以保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的政策。盧斯多次訪華,並且與蔣夫人的家族建立了密切聯繫,在中國的抗戰爆發後,《時代》週刊對中國抗戰的報道是非常廣泛和深入的。許多美國人正是通過《時代》週刊瞭解了抗戰中的中國,瞭解到蔣夫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國女性。而這次蔣夫人之所以能夠成行就是盧斯在其中起了關鍵的作用。在蔣夫人到達美國後他將是蔣夫人在美國的主要陪伴者。在蔣夫人巡遊演講期間,盧斯將利用其個人影響在各大城市發動各界名流加入到歡迎活動之中,精心安排蔣夫人與當地的政界人士、社會名流、新聞媒體和公眾進行接觸。隨同盧斯來的還有美國對中國抱有好感一些美國友人。

    等到蔣夫人出現在旋梯旁的時候,碼頭上的樂隊奏響《義勇軍進行曲》(由於是私人訪問,所以不能演奏國歌)整個碼頭上響起雄渾悲壯的歌聲。

    蔣夫人穿著的一身黑色旗袍,顯得莊重、典雅,碼頭上的鎂光燈一片閃耀。

    就接著就是一群軍人出現在蔣夫人的後面,黃佳俊以下的每個軍人都是軍裝筆挺,顯得英武。他們的出現讓碼頭上出現了暫時性的寂靜,接著就是更大歡呼聲。

    第二天,美國媒體在頭版頭條上這樣寫道:「這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是中日戰爭爆發三年多來第一次在美國看到中**人,據說這些都是從慘烈的戰場上經過無數血戰的英雄……雖說他們是一次私人訪問,但是無疑中國人對美國政府的怠慢是心有不滿的,所以他們在用自己的形式向我們發出無聲的抗議……」

    當汽車來到聖弗朗西斯科市唐人街的時候,這裡早已是人山人海。要知道在聖弗朗西斯科這個地方是華人聚居最大的地方,出訪團就將住在這裡,這裡事實上就是另一個中國城!美國洪門總會的十六個代表,還有美國致公堂的九名代表,以美國百萬華人的總代表身份,將在這裡接待從國內來的貴賓。

    舊金山的洪門堂口是一片張燈結綵的氣氛。二十多個代表還有華僑青年子弟,還有舊金山本地的華人代表。都穿戴得整齊的站在門口等著。不少人都穿著長袍馬褂,翹首向外望著。舞獅的隊伍也準備好了,幾萬響的鞭炮高高掛著。就等著貴賓們的到來。汽車終於在街道轉角出現,人們忙不迭的招呼趕緊敲鑼打鼓放鞭炮,頓時就是一片辟里啪啦大鑼大鼓的聲音,就好像唐人街又過了一次春節一樣。人們都躁動了起來,揮舞著手中的小國旗,發出整齊的喊聲:「祖國萬歲!」

    經過一番熙攘,在洪門堂口,蔣夫人面對廣大華人代表以及隨之而來的美國記者們發表一篇演講:「各位尊敬的長輩、各位尊敬的記者朋友們:我從遙遠的正在遭受著人類歷史上最為殘暴的侵略的中國而來。我的國家和人民正在遭受著無窮苦難,我們在用血肉抵抗著武裝到了牙齒的敵人。我們丟失了大部分的國土,但是偉大的中國人民並沒有屈服!……我們的敵人想讓我們亡國滅種,想讓我們成為他們的奴隸……我們的人民正在遭受屠殺!……是要請一切愛好自由的人們知道中國應該立刻得到正義的援助,這是中國的權利!中國為了正義,已經經過了三年的流血和困苦的奮鬥,我們請你們制定美國法律的國會議員,對下列兩件事,必須做到一件,或者是對於侵略不再表示恐懼,或者停止鼓勵侵略的行動,也就是對日禁運汽油、煤油以及其他戰爭原料。

    我們並不是沒有放棄戰鬥的可能,但我們仍舊在這樣困難堅苦的情形之下,不怕挫折,為著自由而繼續抗戰。我不知道貴國的國會議員,曾否想到,萬一中國被日本軍閥的武力征服了將發生何等的情形?結果是很明顯的。日本軍閥將保有它完滿的海陸空軍實力,並且可以利用了中國的領土、人力和資源,來和民主國家為難,日本軍閥會給民主國家以強大的打擊,搶奪印度支那、緬甸、馬來群島、荷屬東印度、澳洲和紐西蘭等地,日本軍閥也許不會佔領菲律賓,它相信只要它不侵犯到美國的領土,不論美國國民作何感想,美國國會議員,是不會採取反抗日本軍閥的步驟的,可是他能夠整個的控制太平洋,攫奪了那些地方,所有的資源,讓它去支配,這樣它就不再須要美國這個市場,不必向美國購買汽油煤油,以及其他的東西,這幾年來理應急劇崩潰的民主主義,由於中國的堅強抵抗與犧牲而得以避免了。若果美國繼續幫助日本軍閥,竟使日本軍閥在東方逞它的野心,那麼事態的開展,就不堪聞問了。

    假使不幸而發生這種情形,一定有更可怕的結果!據說日本的海軍,正在瘋狂地加以擴充,秘密建造了幾條大型的戰艦,一有機會,它侵佔荷屬東印度是很容易的舉動,日本軍閥如存心為此,機會是一定有的,它幸災樂禍地預料荷蘭會牽入歐戰的漩渦,你們就可以看得出它的用心,你們並可以明白它那種無法隱藏的阻止列強保護南洋群島的計劃,苟日本軍閥的陰謀得逞那就是它更進一步地完成了「田中奏折」中所預定的野心。如果列強不認識援助中國抗戰的重要,日本是有獲得這種僥倖收穫的可能,由於我們的抵抗日本軍閥侵略,我們已把它的軍隊牽制在中國的泥沼之中,而使它動彈不得,只要能給我們以正義的同情,到相當時期,一定能使他們完全失敗,然後它就根本不能助長人類的禍患,摧殘民主主義和人道正義來擾亂世界的安寧。那時節,世人將會公認我們的功績對於整個人類是怎樣珍貴的貢獻,問題只在能不能對我們表示正義的同情,這個問題只能讓美國人民美國國會議員給我們一個答覆,炸彈的爆炸聲,雖使中國的同胞震耳欲聾,但是仍舊渴望著聽一聽貴國方面的復答。這就是我一個來自中國的普通人的呼聲!因為我相信以自由平等博愛為宗旨的美國不會讓一個追求自由的人失望!」

    接下來就是一場記者招待會,這次記者招待會有駐美國大使胡適先生主持,胡適先生因為他的博學和修養在美國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時代》週刊的記者獲得第一個提問權(這是盧斯的安排,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托):「尊敬的蔣夫人,您對美國和美國人民有什麼看法?」

    蔣夫人優雅的笑答:「你應該知道,美國是我的第二故鄉。我來到貴國時是個小女孩,我熟悉貴國人民,我和他們一起生活過。我生命中成長的歲月是和貴國人民一起度過的,我說你們的話,我想的和你們一樣,說的也和你們一樣。所以今天來到這裡,我也感覺我好像回到家了。」

    《紐約時報》的記者要求第二個發言:「蔣夫人請恕我冒昧,我知道現在中國正在與日本進行著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這場戰爭還看不到結束的跡象。而據我所知,聽說國民政府正在與日本進行秘密的接觸,以謀求用和平的方式解決這場戰爭。那您現在到美國來有什麼意圖?是不是希望得到美國的援助?」

    這個問題就問的很是尖銳,蔣夫人沒有猶豫毫不遲疑的回答:「這位先生,我不知道你的消息從何而來!但是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中日之間絕對不會有所謂的和談。除非日本侵略者放棄在中國的一切,那麼你覺得這可能嗎?對於我到美國來的意圖非常明確,就是回家看看。你知道我已經離開美國十多年了,我想看看我的朋友。如此簡單!至於說到美國援助,這當然重要。但是你也應該清楚這並不由我說了算。」

    接著美國記者們把目標對準了黃佳俊,一個女記者站起來:「我是《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安妮,我想請問黃佳俊將軍一個問題,將軍你是在美國出生在美國成長的,然後再美國上了弗吉尼亞軍事學院,本來你有著美好的前途,你為什麼會想到還沒有畢業就回國參戰?對於中日之間這場戰爭你有什麼看法?你覺得中國會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嗎?」

    黃佳俊站起來,他的年輕讓所有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這位安妮小姐的問題我非常願意回答。我在美國出生,這沒有錯。但是我身上流著的是中國的血。在中國有我的祖先有我的根。我的父母在世的時候就希望我學成後能夠回國報效祖國。在祖國遭受到侵略的時候,你說我還能坐在學校讀得下去書嗎?我沒有什麼可以報效祖國的,有的只是我的熱血和生命!如果,在座的記者先生對貴國獨立先輩有所瞭解的話,那麼也就能夠理解鄙人的做法!對於中日之間這場戰爭我個人的看法是這將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中日雙方必須要有一徹底倒下這場戰爭才會結束!而我及我的戰友們都堅信獲得這場戰爭最後的勝利者有且只能是中國!這毫無疑問!」

    黃佳俊的這番話讓在座的美國記者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一個記者站起來:「將軍,從我個人來說,我非常同情中國人民的遭遇,對您我也充滿欽佩。但是我仔細的想過我無論如何也看不到中國能夠戰勝日本的希望,因為中日之間的實力相差實在是太懸殊了。那麼將軍您能告訴我們,您的自信來源於什麼呢?」

    「我的自信來源於什麼?來源於對正義的追求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對,你說的很對,中日之間的實力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是是不是日本就能夠完全佔據優勢呢?如果因為實力相差太為懸殊就斷言必敗,這完全是一種形而上學的看法。要是這樣的話,那還要我們軍人做什麼呢?不如兩個國家比比實力就行了?請大家注意,日本並沒有看起來那麼強大,而中國也不是看起來那麼弱小。我記得在戰爭開始的時候,有很多人斷言中國的抵抗不會超過三個月。但是事實怎麼樣呢?我們抵抗了三年多,而現在日軍已經失去了開戰前那種氣勢,而我**隊卻已經慢慢的轉入進攻。當然,要最終戰勝日本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還需要付出很多的犧牲,但是這種犧牲是完全值得的,它將是中華民族崛起的開始!這一點我深信不移!」

    另外一個女記者站起來:「將軍,我發現您及您的部下都非常年輕,要是在美國的話,你們將是姑娘們追求的最好目標:年輕的英雄,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吸引人的了。我在第一眼看你的時候就被你迷住了。請問一下,要是我請求做將軍你的情人,你覺得怎樣?」

    這個問題讓全場的氣氛頓時輕鬆了下來,蔣夫人也是笑了,黃佳俊微笑著說:「對這位小姐的厚愛,我覺得萬分的榮幸。但是,你應該知道我已經有了一個愛人,所以我的心已經裝不下其他的東西。要是小姐喜歡英雄的話,我倒是可以給你介紹。」

    ……

    蔣夫人的演講以及這次記者招待會的內容被這些記者以最快的速度傳向美國各地,在美國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在加勒比海一艘遊艇上的羅斯福總統看著報紙,對自己的小兒子說了這樣一句話:「這位蔣夫人是在發洩她心中的不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