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郭嘉新傳

第十章 群雄亂舞 no.53 自立稱「魏」 文 / 皇家卡卡

    no.53自立稱「魏」

    郭嘉回到家中,見了王允,直言此番孫劉結盟,青州意欲自立一事,王允聽罷,什麼也沒有說,郭嘉見王允神色黯淡,上前對王允道:「岳丈大人這是為何?你從來沒有對不起大漢朝廷,只是那漢室衰微,為了天下百姓著想,我們還是打破原有規則,建立新朝吧……」

    王允聽罷一陣苦笑,對郭嘉道:「老夫是想,自己久食漢祿,卻不能阻止孟德此番兵變,老朽心中也是矛盾萬分,青州富庶,治下百姓安居樂業,老朽心中明白奉孝所言,若是曹操自立,對這天下百姓來說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可是一想起先皇待老朽甚厚,老朽心中總是矛盾……」

    「岳丈也是癡人啊……」郭嘉一臉苦笑,搖了搖頭,對王允道:「小婿以為,岳丈看此問題還是局限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下的根本不在於誰做皇帝,而在於誰能給百姓帶來好日子,縱觀天下當今三雄,小婿以為主公最有容人之量,主公勵精圖治了這麼多年,不就是為了天下百姓能過上好日子麼?再觀劉備,雖是皇叔,卻在長安號令天下,視當今聖上無物,如此皇叔,不要也罷!那江東孫策勇猛有餘,卻不是安邦定國之明主,致使江東豪族林立,百姓生活比之青州困苦太多,不知岳丈大人還有何事需要猶豫的?小婿以為,主公自立之時,也須借岳丈大人之口,告知天下百姓若要過上好生活,應該選擇何人事之,不知岳丈大人以為如何?」

    「我已到遲暮之年,奉孝還要難為我這把老骨頭……」王允聽罷,苦笑一聲,對郭嘉道:「奉孝所言我心中早已明白。看來忠義和百姓之間我也只能選擇一方了,既然如此,管他忠義不忠義的,只要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我王允就算被天下人唾罵又有如何?」王允一臉堅定的說罷,對郭嘉道:「奉孝可回復曹公,待其行事之時,告知老夫。老夫也為青州出上點力便是!」

    郭嘉聽罷大喜,對王允道:「岳丈還是多慮了,若是建得新朝,岳丈又怎會是不忠不義之人,岳丈大人為天下萬民謀求福祉,百姓們感激岳丈大人還來不及呢,怎會唾罵?」

    翌日,青州府衙之中。郭嘉便將王允同意老曹自立一事說了出來,老曹亦是大喜,就在昨日,郭嘉做完王允的思想工作的時候,老曹也先後問詢了蔡邕。黃承彥,龐德公等名士的意見,這些天下名士得知青州自立一事,竟然都沒有太大反感。畢竟民心所向已經很明顯了,這些大儒也都心知肚明,若是此時提出反對意見,那還不得被青州百姓們的口水淹死?老曹見事已定局,便對郭嘉道:「待志才文若等回軍之時,我等便於泰山祭奠,詔告天下,曹某自立一事!」

    「不知主公欲稱帝還是欲稱王?國號如何定制?這些事情主公是否想過?」郭嘉見老曹言自立一事甚是朦朧。問道。

    「稱王吧,若是稱帝,也太視天子無物了,屆時曹某修書一封交予聖上便是,到時候木已成舟,也不必管那長安聖旨了,至於國號,不知以『魏』為國號。奉孝以為如何?」老曹說罷。對郭嘉道:「魏於戰國時期乃是中原第一霸主,今我沿用魏號。也不算辱沒其名聲了……」

    郭嘉聽罷笑道:「既然主公早有打算,在下自當沒有任何意見,這建國司禮一事,便交由長文來做,應會妥當,只是待志才文若等得勝歸來地這段時日,還請主公將此時告知治下百姓,也好讓百姓們心中有數便可。」

    老曹自立為王的消息詔告青州治下州郡之後,郭嘉本以為少數州郡還會發生的民變,結果令郭嘉萬分沒有想到的是無論河北還是司豫二州,百姓盡皆支持老曹此番自立,更不用說是過過多年好日子的青兗徐三州了,郭嘉心中不禁感慨,老曹這麼多年的力沒白出,百姓們並不是無知,而是過於善良,老曹這麼多年的的辛勤努力也終於換來了百姓們地認可,既然後方無事,就只看志才與荀彧等此番出征,建功立業了!

    「報,呂布典韋二位將軍已奪下廬江!」傳令兵士一臉喜色的將消息報知老曹,廳堂之上,老曹和郭嘉卻同時一陣皺眉,這奪城之快,出乎二人意料之外,郭嘉暗道此事蹊蹺,忙從士卒手中拿來荀彧手書,呈與老曹,二人看罷,更是沉吟不語起來,府衙廳堂之上,百官見狀鴉雀無聲,一陣詭異。

    老曹見百官都不言語了,攤開書信道:「此番奉先,老典二人到達廬江之時,廬江城已是空城一座,廬江百姓已遷往江東,不知孫策周瑜二人此舉,意欲何為?」

    如此怪事,百官們交頭接耳,郭嘉見狀,忙道:「眾位也不必再議了,在下以為,呃……怎麼說呢?有便宜不佔是蠢蛋,既然江東將城池讓與我們,我們只要廣遷百姓建設廬江便是了,到時候的事到時候再說,兵來將擋而已,我等再研究下去,拿下廬江之事已是定局,不知主公與各位以為如何?」

    老曹聽罷點了點頭,對郭嘉道:「奉孝所言深合我意,雖然廬江毗鄰江東,但我等也沒必要過分顧忌,我就算是借那孫策周瑜二人點膽子,他們也不見得敢攻我青州,既然人家讓了城池,我等好生建設便是,屆時廬江城內發展水軍,光造戰船,甘將軍亦有用武之地,如奉孝所言,江東若是來攻,兵來將擋便是!」

    「可是江東出讓廬江必事出有因,在下以為,為求穩妥,還是等甘將軍抵達廬江之時,再將老典與奉先返回青州,不知主公以為如何?」郭嘉皺眉沉吟半晌道:「此二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即便江東大舉來攻,亦不足畏懼,再輔以荀氏叔侄,廬江便是固若金湯了!」

    老曹點頭道:「只是呂布老典二位勇將都留在廬江,還真是有些屈才,也罷,就讓呂布老典守上一陣廬江,磨磨二人性子也好……」

    老曹說罷,一眾官員一齊點頭,郭嘉卻依然冥思苦想,周瑜為何會放棄廬江,難道這廝想老老實實窩在江東一輩子,不可能啊?他和孫策這倆不安分守己的人,怎會老實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