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郭嘉新傳

第十章 群雄亂舞 no.54 三地戰事 文 / 皇家卡卡

    no.54三地戰事

    廬江城內,無論是商舖還是民居,都是空空如也,老典和呂布一臉憋屈的巡視著街道,心中皆是不悅,二人本以為可以好好的與江東兵馬鬥上一場,豈料江東不爭氣,直接棄城而逃,想到此處,呂布隨即拉著老典,直奔府衙去尋荀彧,想要問問是不是應該趁江東逃竄之際乘勝追擊。

    「廬江現下船舶皆被江東帶走,如何追擊?」荀彧看著呂布老典一臉期待的樣子直接把二人的想法扼殺掉了,「且我聽說奉先暈船,若是江上水戰,不知奉先可否做先鋒大將?我軍中並無建制水軍,追襲一事還是作罷好了,我等本來的任務便是拿下廬江,現在廬江已下,不知二位將軍還有什麼不滿之處?」

    荀彧說罷,老典便道:「俺當然不滿了,這次出來一仗沒打,俺出征是為了建功的,可不是為了接收別人城池的,早知道江東逃竄,俺還不如跟呂小子找志才混呢,至少劉表那裡還有架打……」

    老典說完,呂布也點了點頭,荀彧見狀笑道:「你二人切勿著急,此番江東雖是逃竄,可是並未焚燬廬江城內一草一木,江東此番歸去,也是心不甘情不願,他日必將攻回廬江,到時你二人自有建功之時,現下你二人還應打起精神,緊守城池,若廬江丟於我等之手,那回到青州,你二人便丟人了,青州百官定然會說奉先老典只會攻城,對守城之道一竅不通,到時候我就是想幫二位說話,可是事實擺在面前,我又該如何解釋?」

    荀彧說罷,呂布直接站了出來,對荀彧道:「文若莫要激將。誰說我不會守城的?我與老典也就是看在此番來攻打廬江帶了如此多的軍中精銳,到最後卻無用武之地,感到些許惋惜而已,文若放心便可,江東若有一兵一卒敢跨過江來,我定讓他們躺著回去!」

    「對,躺著回去!」見老典亦附和起來,荀彧心中暗笑。只是此番江東出讓城池,將城內百姓盡皆遷走,荀彧已回書老曹向廬江廣遷青州百姓,若要廬江恢復繁華,恐怕也要費時久遠,想到此處,荀彧搖了搖頭,心道自己佔了便宜竟然還不知足了。如今不費一兵一足拿下廬江,還有什麼好說的,就是打破廬江再重建城池,不也是這個樣子?能忙裡偷閒,也不失為一件樂事……

    荀彧倒是有時間忙裡偷閒。遠在宛城的志才便沒有了如此好命,從地形上看,宛城和洛陽俱毗鄰潼關不遠,劉備若是出兵。只需幾日便可大軍抵達宛城,若是奇襲,那速度更快,志才不得不早早的做起了城防工作,另外許褚馬超二人所率大軍也即將抵達宛城,屆時,兩軍匯合,一舉拿下上庸的事情。志才也要提前籌劃,若是拿下上庸,劉表便同江東一般,江北之處寸土不剩,到時候只是抵擋荊襄水軍反撲地話,以青州陸戰之強,必是不在話下。

    「此番攻打宛城,我軍損失不大。可否待那諸葛小子來宛城之前去拿下上庸?如此一來。我等也面上有光……」太史慈說罷,夏侯兄弟連連附和。志才被幾人說的不勝其煩,對三人道:「你等不必多說,上庸一城,不是我軍馬的最後去處,我們最後是為了劉備的漢中去的,早晚會與那雍涼軍馬惡戰一場,三位將軍何不把目光放的長遠一些?非要計較上庸這蠅頭小利?待孔明大軍來時,我等合兵一處,再分派任務,留下兵馬駐守宛城,再添兵馬進軍上庸,一切都要從長計議!」

    「可是奉孝說過,蒼蠅也是肉……」太史慈聽罷便道:「拿下上庸又不是多難的事情,劉表軍中上將身死,士氣衰微,我等何不趁勢拿下上庸?若是等劉表軍中士氣恢復,再奪上庸就要比現在難上很多了!」

    太史慈說罷,夏侯兄弟亦道,「志才休要猶豫,子義也是據理力爭,不知志才可否考慮我等建議?」

    「沒啥好考慮的……」志才白了三人一眼道:「我們去打上庸了,誰來守城?你們誰能保證劉備不會出兵潼關,對我宛城突然發難?奉孝吃蒼蠅,你們也要吃蒼蠅?要知道,蒼蠅不是說吃就能吃地……如今最為關鍵的還是如何守住宛城,等小亮的援軍,我軍中只有三萬兵馬,那上庸一城守禦的兵馬也不在少數,我等如何分兵?就算分兵,又如何去御那劉備發難?」

    志才說罷,三人不再言語,太史慈想了半晌,對志才道:「也許軍師說的在理,只是在下還有一事不解,自從劉備佔了雍涼之後,無論是主公,還是奉孝,都對那雍涼劉備頗為顧忌,依我來看,劉備也就是一掛名皇叔,又有何懼?我等就算是去打上庸,劉備只要敢興兵,當我洛陽守軍是擺設不成?」

    志才聽罷苦笑,語重心長的對三人道:「不是我等顧忌劉備,而是那劉備確實有過人之處,賈詡一人,讓劉備在短時間內坐擁兩州,如此能耐,就算我與奉孝恐怕想要為之,也頗為不易,再看那劉備攻伐益州,完全就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到成都城下,也只是用了區區一年不到,雍涼軍馬我也於營救孟起時見過一次,雍涼精銳,實不弱於我青州兵馬,所以,雍涼戰力我等以可以預估,若是兩軍對壘之際,依在下來看,勝負也就是各佔一半,更何況現在主公新得廬江,與那江東也是交惡,我等凡事只能力求穩妥,不能再意氣行事,給主公添亂了!」

    太史慈聽罷,一臉認真的點了點頭,夏侯兄弟見狀也絕口不提攻伐上庸一事,志才一臉苦笑的搖了搖頭,心中暗道老曹和郭嘉還真看得起自己,青州發兵三路,自己這份工作最是艱難,想到此處,志才不禁小聲嘀咕道:「不是因為自己騙過賈詡一回,主公和奉孝就以為自己穩勝賈詡了吧,那老狐狸可是只能吃虧一回地主,若是戰場之上再遇見了,恐怕賈詡就不是那麼好騙了……」

    雖已是年後,襄平城外還是飄著鵝毛大雪,更給襄平城內增添了不少蕭瑟之氣,城內百姓見曹軍已經圍城,皆心中惶恐不已,若是城破之日,恐怕等待自己的只有一死了。

    城內府衙,公孫度召齊手下,對一眾官員大罵道:「你們叫我稱王,還慫恿三韓那三個不入流的小王來支持我,現在可好?曹操大軍來了,咱們打也打不過,你們說說,這才半個多月,我們折損了多少兵馬?人家曹操也是稱王,我也是稱王,怎麼稱個王都差距這麼大呢?」

    公孫康聽罷,對公孫度道:「父王不必動怒,那曹軍雖猛,我後方也有三韓支持,不如父王傳令三韓諸部頭領,增兵襄平,此時天寒,再加上曹軍運送糧草頗為不便,我等只需守上一些時日,便可等曹軍自退,到時候趁勢掩殺一番,也可圖謀河北富庶之地了!」

    公孫度聽了兒子安慰,心中怒氣稍平,點了點頭,對一眾手下道:「城中糧草倒是不成問題,支援我大軍半年亦可,只是我心中顧慮曹軍攻城,若是城破,說什麼也是晚了,不如現在就遣使三韓,要其增援救兵,諸位以為如何?」

    事已至此,哪還有手下敢這個時候觸公孫度的霉頭?眾官聽罷,一併稱善,公孫度見狀便擬定書信,命人去三韓求救……

    襄平城外,合兵一處的田豐沮授二人正於帳內竊竊私語,二人根本沒有想到,那公孫度敢自立為王,對於兵事卻是如此窩囊,沮授張合二人地先頭部隊,已經把公孫度打的抬不起頭,田豐的大軍到襄平城下,已是如履平地。

    田豐看了看帳外連天飛雪,對沮授笑道:「快到春天了,城內的公孫大王似乎地心裡恐怕也是嚴冬,沮公此番把戰事都包辦了,看來田某還真是高看這位大王了,早知如此,何必帶如此大軍來攻襄平,遼東一事,沮公一人包辦便是……」

    沮授聽罷亦道:「公孫度此番稱王,確實有些志大才疏之嫌,公孫度往日東征三韓多次,可能是他把我河北兵馬當作那些民智未開的野人了吧……」

    沮授說罷,二人哈哈大笑起來,笑過之後,田豐對沮授道:「只是不知今日是否能擒到公孫度求救三韓的士卒,在下以為公孫度這廝也該沉不住氣了,到時候我等詐開城門,我還真想看看公孫大王是何表情……」

    「報……我軍斥候,已抓到公孫度派往三韓的細作!」帳外兵士飛馬來報,田豐沮授二人聽罷相視一笑,異口同聲道:「萬事俱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