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權情天下

卷二 叱吒青雲路 第七十五章 大事件 文 / 葉驚龍

    第七十五章大事件

    陳揚對「雙改」這一塊其實也不甚瞭解,但是他卻很肯定的知道一點,以後的三年裡,是中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包括縣一級的國營小型企業經濟體制改革的關健轉軌時期,在市場經濟徹底取代計劃經濟的浪潮下,企業包括企業化管理的行政事業單位、團體都將從原來那種政府主導、行政直管轉變為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制度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市場的需求狀況直接決定企業生產經營的好壞,企業按市場競爭法則優勝劣汰,徹底擺脫了原來與政府的「父子關係」,當然,改革所帶來的弊端也是不可避免的,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下崗,也就是陳揚與秦可心接下來馬上就要面臨的裁員問題。

    對於國家未來的大形勢以及政策導向的預知是陳揚堅定裁員的信心基礎,新光未來的企業戰略目標能否實現也取決於秦可心能不能和敢不敢下這個狠手,因為裁員畢竟是一件很殘酷,很不近人情的事情,這就意味著有人要失業,有人要突然從原來那種習慣了幾十年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中突然跳到另一個極端的求生存狀態中,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後果和矛盾也是陳揚可以想見的,但陳揚的擔憂顯然是多餘的,秦可心的目的很明確,信心也很堅定,正如陳揚所說的一樣,即便他沒有介入新光,秦可心也是一定會這麼做的,畢竟陳揚已經活過了一世,而前世的這個時間,他很多同學的父母都因為下崗而跑到了外地打工,或者擺起了起早貪黑的菜攤、小吃攤,這些同學的父母,就是新光的原職工。

    陳揚知道,就在一年後的1997年,**十五屆一中全會就會將國企改革的目標確定為在三年內在大多數國企初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並逐步使得中國大多數國有虧損企業走出困境,而他現在,不過是幫著秦可心早走了這麼一步。

    新光現在面臨的問題有很多,譬如政府行政化管理與企業化經營模式的混淆,再譬如拖欠工資、冗員多、社會負擔重、攤派嚴重、員工積極性不高等,而解決這些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裁員,然而這種徹底打破舊有統包統配的做法,將會給新光帶來的壓力也令陳揚很頭疼,畢竟新光現在的規模還遠不夠對這些下崗失業人員進行再就業安置,這也是陳揚為什麼力促秦可心將食品廠那塊地賣掉的主因。

    第二天的班子會召開之後,秦可心對陳揚的放權,以及橫生而出的裁員問題,登時在新光激起了軒然大波,其餘幾個班子領導當天下午便將秦可心告到了吳強那裡,說秦可心不民主,獨斷專行。而新光的職工們,也如陳揚所預想到的那樣,立刻便有了情緒反應。

    由陳揚起草秦可心把關定稿的《關於冀興縣新光食品廠產權拍賣的請示》很快便在新光內部進行了自主公示並在第二天上午就放在了吳強的辦公桌上,看著秦可心一臉嚴肅的表情,吳強知道這兩天傳的沸沸揚揚的有關新光裁員的事情的確是真的了,但當天吳強並沒有馬上回答秦可心,他只是讓秦可心安心回去等消息,這件事他一個人無法拍板定奪,必須要經過常委會的討論通過。

    這一等,就是足足一個星期,職工們先是鬧到了陳揚的辦公室,指著陳揚的鼻子開罵,後來則是將矛盾轉移到了秦可心那裡,甚至連那幾個原本跟他們站在一條戰線上老的老頑固們也一併都罵了,陳揚和秦可心都耐著性子忍了下來,畢竟這是一件關係到職工們切身利益甚至是今後的生活生存問題的事情,即便職工有再強烈的反應,他們也能理解。

    碰到秦可心和陳揚這麼兩個不軟不硬的釘子,職工們也是毫無辦法,最後矛盾再次激化,月結工資的時候,秦可心在陳揚的建議下又使出了更徹底的一招,停發了所有在裁員名單內的職工的工資。

    對於這些沒有正式行政或事業編製的老企業職工來說,他們現在剩下的唯一一條路,就是到政府上訪,實在不行,就越級上訪,迫於此種壓力,在足足等了一個多星期之後,陳揚和秦可心終於等來了他們想要的結果,冀興縣縣委縣政府在請示市委同意之後,經過常委會討論一致通過了冀興縣食品廠的產權拍賣事宜,具體執行由縣委、政府、新光三方負責,通過公開拍賣,最終將新光食品廠的那塊地皮以三百六十萬的成交價賣給了冀興縣金柱村的一位私企老闆,這位老闆是冀興縣金柱村人,在外地做生意,準備投資在老家興建集果園種植與果實飲料生產與一體的金果源公司,他以優惠價買下了這片地,將用於飲料製品生產流水線基地,總體來說,這算是一件雙贏的事。

    新光的裁員勢不可擋,而陳揚的這個黑臉也算是做絕了,好在食品廠這塊地終於賣出去了,陳揚也算鬆了口氣,有了這筆錢,就可以為原食品廠職工進行投保和工齡買斷,也可以將其它一些列入裁員名單的職工一同納入工齡買斷之列,在最大程度上平復了職工們的怨氣。

    然而還是有那麼一小部分人是無法照顧到的,他們原來的工種性質屬於是後聘臨時工,這次裁員,他們等於是被新光無責任辭退,這些工人大多都是一些上了歲數的婦女,也就是秦可心所說的哪類打毛衣、嗑瓜子的營業員,統計下來,差不多一共有三十來個。

    眼紅也好,嫉妒也罷,這些婦女對新光算是恨到了極點,他們的家屬好幾次將陳揚和秦可心堵在了辦公室,甚至跟到了家裡,進行人身威脅,大肆辱罵。

    陳揚對此很無奈,他理解她們,但他並不同情這些人,新光不是福利院,既然你的技能和素質無法達到新光的要求,就必然會遭到淘汰。

    整整三個多月的時間,陳揚和秦可心沒少受這些人的騷擾,縣委大院的門口也被這些人不斷的上訪而磨破了門柵,後來甚至是這些人回到了各自的農村老家進行鼓騷,聯合一幫親友村民到縣委進行無理上訪。

    秦可心曾經心軟的以個人名義掏錢對這些人進行了道義上的撫慰,但是得到的,卻是這些人更加猖狂的辱罵和羞辱,他們罵秦可心是資本主義的敗類,是剝削勞苦大眾的血蛭,諸如此類的荒唐之語層出不窮,搞得秦可心連僅有的一點同情心也破碎了。

    新光不是養閒人的地方,現在的新光,每一個職工都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飯,即便是一個沒有絲毫文化的農民,也知道要靠自己的辛勤勞作種地吃飯養家,而這些人,卻是望天做懶漢,妄圖用蠻橫不講理的手段從新光身上強取自己今後的人生。

    這一日傍晚,陳揚好不容易盼來了一天休息,剛剛從冀興市探望小雪和李靜回來,剛回家還沒有坐熱屁股,便接到了秦可心的一個緊急傳呼。

    傳呼上只有一句留言:陳揚,速回新光,有急事商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