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橫行無忌

第一卷 第九十八章 侵朝計劃 文 / 打遍天下有敵手

    第九十八章侵朝計劃

    葉啟先早知李文秀有手段,聽他下保證,不由得笑道:「老李,那你不妨說說你平常都是怎麼從糠麩裡搾油的?」

    「這個……」李文秀沒敢說,他心想:「不會是想挑我的毛病,然後一刀喀嚓了我吧?接近我挺消停的啊,沒貪污公款,至於賄賂嘛,我向來只收錢不辦事,人人都知道我是屬狗的,只進不出,所以也沒人塞我錢,怎麼大元帥突然問起這個了?」他猶豫了一下,道:「大元帥明見,我自從在遼東從了大元帥之後,就沒再刮過地皮,所以敢問大元帥問的到底是啥意思?」他用眼睛偷偷給範文程打眼色,好歹大家都是從遼東過來的,這時候你到是提醒我一下啊。

    範文程看到李文秀的求助,在旁笑道:「大元帥有意東征朝鮮。說起打仗那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我軍只要出兵,征服小小朝鮮不費吹灰之力,只不過大元帥的意思想是在朝鮮長期駐兵,以便能每年從朝鮮收上貢品,這樣對留守官員的要求就增大了!我向大元帥舉薦了你,你能否確保每年都從朝鮮得到我軍所需財物呢?」

    李文秀一聽大喜,這就等於外放官職啊,朝鮮向來是大明的屬國,如真能被派到哪裡作官,豈不就等於是朝鮮總督了,這可是大大的優差,在朝鮮貪贓枉法,諒那些朝鮮人也跑不到北京來告他的狀!他大喜之下,急忙給葉啟先跪倒:「大元帥英明,臣可不正是留守朝鮮的最佳人選!大元帥放心,只要朝鮮有的,大元帥又想要的,臣保證必能給你拿來,貢品一事全包在臣的身上,絕對萬無一失!」

    葉啟先嘿嘿一笑,說道:「你這麼心急,難道你瞭解朝鮮這個國家?」

    李文秀道:「要說別的國家臣不瞭解倒也罷了,說到朝鮮臣瞭解得不想再瞭解了。我以前在皇太極征討朝鮮時還是個小小的書辦,就是靠在朝鮮立了戰功,這才逐步做到知府一職。朝鮮人從國王到百姓都窩囊得很,就會成天吹噓自己的國家多麼多麼的偉大,事實上只要咱們把刀往他們的脖子上一架,要啥他們就得給啥,十足十的廢物點心!」

    葉啟先忽地想起後世的韓國可不正是整天的胡吹大氣,說中國史其實就是朝鮮史,說大漢王朝曾是高麗的屬國,還說遼國的皇帝耶律阿保機就是高麗人,對了,最可氣的他們還說武則天是位高麗的絕代妖姬,專門從高麗跑去禍害大唐的!既然他們那麼了不起,為啥不說宇宙也是他們造出來的呢!

    葉啟先問道:「你在朝鮮立過戰功?什麼樣的戰功,你這小身子板兒也不像能上陣打仗的樣子啊?」

    李文秀笑道:「要立戰功並不非得上陣才行。為臣當時專管運糧,本來就算立功也是小功。不過恰巧那會兒八旗兵抓到了一批俘虜,大概兩千多人,這些人死硬得很,寧可被砍頭也不願投降,當時朝鮮國王已經投降皇太極,向皇太極要這些人,皇太極不願給,又不好意思都殺了,便讓我們想辦法,別人都沒辦法可想,臣自告奮勇攬下此事,不僅弄死了這批俘虜,還叫那國王說不出半個不字來,這才得到賞識升了官!」

    葉啟先哦了一聲,道:「你讓那些人運糧累死啦?」

    「非也非也!」李文秀得意洋洋地道:「我確實讓這些人運糧,但不是累死的!當運完糧押他們回漢城時,我渴了他們兩天,等到了一處小溪之後才讓他們痛飲,還讓他們都洗了個澡,說是要見大王自然得乾乾淨淨地去,這些俘虜上了當,喝完之後都洗了澡!嘿嘿,我在溪水的上游泡了一百多具得瘟疫死掉的屍體,他們喝了毒水還洗了澡,豈有不得病之理!回漢城之後,不到一個月內他們便盡數死絕,還連累不少當地百姓一起死了!我就是憑著這件事才得到上峰的賞識,從那以後就再不用當書辦了!」

    聽完李文秀的話,雖然大殿外陽光明媚,可範文程還是感到一陣寒意,一股涼氣從脊樑骨直竄到後腦勺兒,心裡暗想:「李文秀這人如此殘忍,讓他去刮朝鮮的地皮,別說是從糠麩裡搾出油來,就算是從石頭裡搾出油來,我都不得不信啊!」

    葉啟先則心道:「你丫的純粹就是一個納粹分子,還好當初你不過是個書辦,要是官再大點你還不得玩種族滅絕呀!」他清了清嗓子,讚道:「老李好手段,佩服佩服!」

    李文秀說起殺人,連半點悲天憫人的表情都沒有,聽葉啟先說他好手段,臉不紅不白地道:「多謝大元帥誇獎!」

    葉啟先問範文程道:「咱們這裡有朝鮮的地圖麼?我指的是那種比較詳細的作戰地圖!」

    範文程點了點頭,站起身道:「紫禁城裡有朝鮮的地圖,當初大明出兵替朝鮮打敗倭寇時用過的,非常詳細!」

    見他親自要去取,葉啟先忙阻止道:「叫個太監去取就成了,你何必親去。」他吩咐了侍立身旁的太監幾句,不但要他們拿地圖來,還要把將領們一起找來開會。

    趁太監去召集大將的時間,葉啟先又問了一些關於朝鮮的諸般事宜,範文程在制定作戰方針上很有一套,但當地的詳情他所知不多,還要李文秀在旁補充!

    不多時,程顯章第一個到來,只見他滿面紅光地拿著地圖來了。葉啟先不由得疑道:「你怎麼這麼快,地圖我不是讓太監去拿麼,為啥你倒先拿來了!」

    程顯章笑道:「我乾脆就沒出宮,一直在御書房裡找書呢,太監去拿地圖,我順便就給帶來了!」

    葉啟先臉色一沉,嚇唬道:「你不出宮,在這裡幹嘛?說,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企圖,是看上了哪個宮女吧?」

    說話間,丁四方從外面進來,道:「老程不見得是看上了哪個宮女,我估計十有**是看上了哪個白臉太監,你們看老程長得眉清目秀,一臉的桃花,像女人不像男人……」

    不等他說完,程顯章趕緊道:「我是在找制炮的圖紙。沒想到大明的制炮技術很高明啊,真不明白為什麼還要從歐洲進口大炮,我看普通的大炮大明自己就能生產的,還有大海船的製造也領先於歐洲,連荷蘭的海船都要照咱們大明差了許多!」

    葉啟先吃了一驚,連連追問:「你說咱們能造大炮?那種加農炮能造出來嗎?」

    程顯章想了想:「現在造有些難度,但方法大同小異,只要把現有作坊的制炮流程改進一下就可以,倒也不是很困難。我看到御書房裡有這方面的資料,不過年份卻是明成祖時期的!真是怪了,既然大明有領先西方上百年的技術,為什麼一直不用,我看那些資料上全是灰塵,不知多少年沒人翻過了,而且有些資料還被蟲子給蛀了,真是太可惜了!那崇禎守著這等重寶秘圖,卻還要從葡萄牙進口火炮,當真讓人難以理解!」

    葉啟先歎了口氣,大明的技術領先世界,豈只這造炮一項,大明朝還算是好的呢,至少和世界不算太脫勾,你要是看到清朝那種自閉的國策,怕不得當場氣死才怪!他問道:「既然大炮能造出更好的來,那火槍呢,你可有辦法造出比現還好的來?」

    程顯章苦笑道:「哪裡還用的著我造,我只需稍加改進就可以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火槍來。我在書房裡查到好多份關於造火槍的資料,成祖時造火槍用的比例是正確的,無論口徑還是密閉度都沒有問題,可我看到後面的資料,也不知那管火槍製造的官員是怎麼想的,竟去學倭國的技術,把槍管造的又細又長,那不成了鳥槍了嗎,殺傷力大大減弱,好造是好造,可也不好使啊,好的不去學竟去學差的,怪不得明初時大量使用火炮火槍,越往後火器用的越少,越造越差當然沒人願意用了!」

    葉啟先耐著性子聽他發完牢騷,問他:「你只管說能不能大批製造吧,我想把軍隊全部配上火槍,大炮的數量也要翻番,你多久能造好?」

    程顯章算了算,好半天才道:「由我改進,造出最先進的自是不難,但要大批製造還有些困難,如果大元帥想武裝十萬的大軍,那至少得等三年……五年吧!」

    「比現的槍炮質量要好?」

    「當然要好得多!」程顯章點頭道:「我來北京之後去過制械所,說實話,全歐洲都找不出實力這麼強大的兵工製造所來,但裡面的效率極差,而且很多環節要靠手工完成,如果用我的方法,關鍵環節使用機器,那麼一開始是不如手工製造的快,但以後卻能遠遠超過手工作坊。這都需要時間啊,還有大元帥得全力支持我,不能見我要錢你就心疼,最後像明朝的皇帝一樣,不再重視火器的生產!」

    葉啟先笑道:「我會全力支持你的,這點你盡可放心。不過造槍的時間太長了些,要不這樣吧,人力和財力方面讓范先生幫忙,他會全力助你的,你造出一批,就給軍隊裝一批,這樣沒什麼困難吧?」

    程顯章不答,側頭去看範文程。範文程也知武器裝備的重要性,而且葉啟先已經表態,他當然會全力支持,摸了摸鬍子,點頭道:「明初之所以強大,主要是太祖和成祖會使用武力讓周圍小國臣服,蒙古和越南不外如此,只是後代皇帝們不爭氣,才使國力日衰,連滿清這種只會用弓箭的人都打不過。既然大元帥想打造出一支天下無敵的雄師,臣自然要竭盡全力地支持,這點大元帥和程將軍儘管放心!」

    葉啟先拍了拍手,道:「這就好,只要咱們意見統一,同心協力,那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能解決,我信得過你們!」

    他們這裡說得熱火朝天,將軍們也都陸續到齊了。範文程便把要東征朝鮮的事和大家說了一遍,將軍們無不高興,打滿清時他們實力太弱又行軍過快,沒能大掠一頓,進了關葉啟先又不讓他們搶掠,光打仗卻不見錢,他們早就快憋出病來了!那朝鮮屬於外國,入侵這種地方軍規當可放到一邊,大元帥管的也不會大嚴,正是發財的好機會,哪能不舉雙手雙腳的贊成!

    打開朝鮮地圖,範文程指著鴨綠江,對眾人說道:「入侵朝鮮有兩種途徑,一是過了此江,往西是平安道,往東是鹹鏡道,這兩個道都不算太富,所以我軍入朝之後,可加快行軍,兵分兩路,一路經平安道打進黃海道,黃海道就比較富饒了,一路經鹹鏡道攻取江原道,兩軍在京畿道的漢城外匯合,漢城所在地是朝鮮最富足的地方,而且是國王的京城,打下它就可以控制朝鮮全境,作戰目標即可實現!」

    葉啟先看著地圖道:「你不是說也可走海路嗎?」

    範文程點頭,指著天津,在天津和漢城之間劃了一條線,道:「坐船從天津直接到漢城,這要比走陸路快,只要不遇風暴,順風的話十天左右就可以到達,而且棄船登陸,可以直接打到漢城城下,咱們去的突然,那國王有可能不會逃跑,所以我估計用這種路線去打朝鮮,一個月之內便能結束戰鬥,所需費用也最小!」

    葉啟先又徵詢了一下其他將領的意見,大伙都贊成走海路直撲漢城,速戰速決,滅掉朝鮮,也不必再立什麼新國王了,直接把這片土地劃入大明版圖就是!

    葉啟先最後拍板決定,給出關的李巖送信,讓他暫緩過黑龍江,先跨過鴨綠江,兵入朝鮮,吸引朝鮮的注意力,他則親統一支軍隊走海路直下漢城,滅此朝食!

    最後,他說道:「此次入侵朝鮮就用那個叫韓銀水的刺客為理由,說他是國王派來的,所以我軍才發兵征討。至於作戰需要多少時間,范先生,你說一個月真的夠嗎?」

    範文程笑了笑,道:「唐初名將蘇定方也用過這個計劃,他當初滅的是百濟,據說從登陸到攻破都城俘虜百濟王只用了一天時間,雖然稍有誇張,但估計也不會差得太多,我們就算用十天好了,也不過只多出九天而已!」

    葉啟行倒抽了口氣涼氣,老蘇也太生猛了些,只用一天時間就俘虜了百濟王,看來我很難超越他,不如我用一天時間把漢城炸成平地吧,也算和老蘇打了個平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