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挽天傾

大道小說網 五、舊事不堪重舉(八) 文 / 聖者晨雷

    晨的桑谷,空氣分外清新,這裡與長安緯度相當,可鑿地火時引了溫泉入桑谷的緣故,雖是嚴冬,氣候卻不是十分寒冷,出了門後,深深吸了口氣,段和還能嗅到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

    他活動活動肩膀,對於自己能在這修行者居住的地方借宿,感動有些不可思議。那位年輕的「公子」,似乎對外界的事情非常好奇,特別是聽到大唐引進了莽荒種子時,更是興奮得失去了仙家姿態。那種興奮是發自真心的,雖然段和覺得有些難以理解,卻也被其感染。

    除此之外,在聽到段和說的一件「蠢事」時,他也哈哈大笑,並且饒有深意地說了一句「看似蠢事,再過數年,且看誰蠢」。

    段和這一夜休息得很好,也從初見仙人的那種緊張中出來,因此頭腦分外清醒。他隱約覺得,公子說這句話應該另有含義。他細細思忖,莫非那蠢事不蠢?

    他說給盧瑟聽的「蠢事」,是搭乘他的馬車車伕告訴他的,馬車車伕的弟弟原本也有輛大車在趕,不過見了農場裡的鐵牛之後突發奇想,符紋法陣既然能代替牛耕,那麼能不能代替馬跑呢?

    正是帶著這個問,那車伕之弟開始在家裡「閉門造車」,想要研究將鐵牛上的符紋法陣拆下安裝到馬車上。若能如此,馬車的速度應該會更快,因為符紋法陣不需要休息、飲水、進食。

    那車伕說起此事時,免不大罵兄弟不務正業,不僅浪費了家中錢財,還要他出錢替他養家,連帶著家中>不和,三天兩頭吵架。

    可若是研究成呢?

    和覺得眼前一亮,他想到在通往長安的運河中那擠得滿滿的符陣槳船,才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符陣槳船就已經充滿了大唐的各處河道。若是符陣馬車——不,沒有馬,只是符陣車也製造出來了,會不會充滿大唐的道路呢?

    如真如這樣開始研製符陣車將會有多麼豐厚的回報!

    段和家中殷實。雖然不是頂尖大富。卻有良田百傾。

    原本家中耕傳世只不過到他這一代卻人丁稀薄。他自己讀書一般。也無意出仕。因此若能投資在這件事情之上。所獲利益會如何?

    只不過此事又有些虛妄。投入也不小。會不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呢?

    兩種思緒糾集在一起。段和思前想後始終拿不定主意。他信步前行。恰好谷中地小僮來喚他吃飯。盧瑟等人自是不用早飯。但桑谷之中地那些孩童們卻是需要地。因此段和便與那些孩童們一起吃。

    「早餐很是豐盛。這位公子養著這麼多孩童。莫非是他收地弟子?」吃完之後。段和心中好奇尋了一個孩童問。當得知他們都在此學習符紋法陣之後。段和立刻呆住了。

    又尋思了片刻。他匆匆起身。也不求見盧瑟是向章玉告辭。他走得飛快章玉回報盧瑟時頗有些不快:「那人好沒道理。只說了一句莫名其妙地話便跑了不來與公子道別!」

    「他說什麼話了?」盧瑟好奇地問道。

    「他說什麼不是那人傻,是我……是他們傻然後就跑了。」章玉道。

    盧瑟微微一怔,然後又笑了起來,這個段和確實是個聰明人,此前有些笨,可經過為母求藥的事情之後,已經開了竅。

    只不過憑借他們的力量,未必能將符陣車順利製造出來,說不得還要派人去給他們一些提醒了。

    讓盧瑟高興的事情,是這個世界的社會在停滯許久之後,終於開始產生革命性的變化了,他推動的符紋法陣只是一個開頭,接下來的許多事情就無需他親歷親為。百姓之中永遠不缺乏段和這樣有眼光有恆心的人,缺的只是一個給他們發揮自己才智的機會。

    不過段和的到來也算是提醒了盧瑟,新春就要來臨,修行之人雖是山中無甲子,可盧瑟並不想讓自己的小小勢力變得與其餘修行門派一般遠離普通人。因此,他決意要好生慶賀一下新春,大紅的燈籠、春聯甚至鞭炮都要弄起來,甚至還要給那些孩童們準備好壓歲錢。

    於是,前來桑谷聽道的修行者在那座高台前看到一則告示,為賀春而暫時一個月的講道。這讓大多數散修都不理解,賀春那是普通人的事情,修行者不抓緊寶貴的時間提取天地靈氣,怎麼能將光陰浪費在這種事情上?

    便是董大董二,也有些理解,董大守正,當面便向盧瑟詢問此事。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一年之計在於春,此時正是公子督促眾人發奮之際,為何卻要因賀春而分神?」

    董大的問題讓盧瑟微微一怔,他原本以為自己這個賀春之舉應該受到

    迎才是。略微思考了會兒,盧瑟覺得確實有必要解~則眾人就算是賀春,也只是為迎逢他的喜好,並不能真正體會到歡樂。

    「大先生,自古以來修行者都在宗門或者深山裡吸納天地之靈,為求大道而晝夜不息,他們勤否?」

    董大略一沉吟:「勤。」

    「可為何如此勤奮之下,卻仍有眾多修行者止步於關隘,難有突破?」

    「一則資源不足,二來天賦不夠。」董大毫不猶豫地回答,這個他是有切膚之痛的。

    「便是那些大宗,資源充足、挑選的又都是天賦異稟的弟子,為何其中又有絕大多數無法突破?」盧瑟一笑再問。

    這個問題讓董大遲了,:~著盧瑟又道:「散修之中、小宗門之中,也有天賦平平、資源不足的弟子可以突破,這又是為何呢?」

    「這……」

    修行之道,玄又玄,修行者長期以來都是以一種感性的經驗去踐習前輩們的成果,然後再自己摸索,卻很少有人站在全局的角度來看修行者的進益。盧瑟這問題問得不錯,大宗門雖然佔盡優勢,卻也只能保證他的弟子在起步時要強些,而小宗門或者散修當中,總有那到一些雖然天賦與資源都不如大宗門弟子的橫空出世。這其中的道理,修行者們還沒有仔細推敲過,或者說,他們根本沒有去思考的意願,總是覺得與其去想這個,倒不如多花時間用在個人修行之上。

    「它,個人經歷不同罷了。」盧瑟自己說出了答案:「古之仙人,為何總要入世渡化?入世渡化的,並不是世上那些掙扎於生老病死的普通人,而是他們自己。」

    董默然無語,心中卻覺得彷彿有一道全新的大門正在打開。見盧瑟說到這不停了,他不禁投之以熱切的目光,盧瑟卻沒有看到一般,眉頭微微皺著,似乎正在沉思。

    董大並不知道,盧瑟此時渾身靈力澎,他正在小心引導,使之不至於出現什麼問題。

    又過了片刻,瑟才繼續道:「修行之人,修行的大道,是天地人之道,只吸納天地靈力,學習天地之中的自然運轉,那還不全,唯有包括人之道,才算是圓滿。」

    「修行之人,要參悟大道,若不參與,如何領悟?」盧瑟指了指董大,又指了指自己:「一昧閉門造車,也未必不能獲得突破,可比之取百家博覽世事,卻總要嫌眼界狹窄了些。唯先入世,方可出世。」

    盧瑟並沒有直接解釋他方才提給董大的那個問題,但那問題的答案卻已經在他的話語之中了。他最後「唯先入世方可出世」八字一出,董大只覺得有如醍醐灌頂,猛然張口,吐出四字:「知行合一!」

    對於董大的法門來說,唯先入世方能出世便是知行合一,他以正氣為引修道,可這正氣只是對著書本念動那些文字,培養出來的只是假道學,唯有入世踐行,做到知行合一,方是真的大道!

    知行合一四字一出,天地之間彷彿變了顏色,無數靈力向董大飛馳而來,他仰首向天,心中如同明鏡一般。

    靈力綿延不休,宛若春雨,從天地之間飛到董大身上,董大只覺得一股前所未有的氣息充盈於他的胸中。他不禁然淚下,彷彿自古以來的忠孝節義者的魂魄,此時都在與他交談。他可以體會到他們的喜悅、悲哀、仁慈與憤怒,這複雜的情緒聚於他胸中,讓他禁不住發出一聲長嘯,將之抒發出來。

    嘯聲清越,如鶴鳴穿空,繞雲百轉,經久不歇。

    桑谷之前,那些聽道的修行者此時還未全部散去,有些更是長居於此,聞得這聲音,不禁顏色大變。

    桑谷之中,又一位聖階產生了。

    便是盧瑟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一番話竟然有如此功效,使得董大直接開悟,竟然在這種情形下突破了關隘,進級聖階。

    不過仔細想來,董大到賢階巔峰時間也不短了,他的勤勉自不必說,在靈藥上也不再缺乏,他的身體已經做好了突破的準備,缺的就是突破的引子。很多修行者一輩子都沒有尋到這個引子,而董大被盧瑟旁敲側擊,成功地得到了這個引子。

    「我明白了!」董大長嘯停歇,望著盧瑟,然後恭恭敬敬施禮:「公子,我明白了,賀春之後,我便會入世——我原本有功名在身,此後自當踐行正道,不負公子之望!」

    盧瑟淡淡一笑,點了點頭:「既是如此,大先生不妨將我們方才問對記下來,來年第一場講道,便由大先生出馬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