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大道小說網 潘靈:泥太陽 文 / 茅盾文學獎

    長篇小說《泥太陽》是一部反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長篇佳作,小說跌宕起伏、妙趣橫生,既有思想性又有較高的藝術性。小說雖然描寫的只是我國西南邊陲一個落後山村發生的種種生動有趣的故事,卻有很強的典型性,透露出了整個當代中國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和當下鄉村生活的真實狀況。

    作為一部傳奇而又精彩的鄉土小說,《泥太陽》描寫了我國西南邊陲落後山村發生的種種奇事怪狀,展現了近年來農村社會變化引起的人世變遷和山鄉發展。小說以黨員幹部路江民下農村擔任指導員為主線,講述了他帶領農民生產致富、為農民排憂解難的一系列故事,從中體現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小說塑造了秋葉、春芳等極具代表性的現代農村女性,反映了她們熱愛農村、扎根農村、服務農村的人生信念。她們通過學習農業科學技術、推行村民民主自治、宣傳醫療衛生條例等措施,幫助廣大農民提高思想覺悟、改變落後觀念、調整人生坐標,促進了農村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發展。

    長期以來,農村的物質貧困已被人們接受,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收入,是黨的大政方針,也是近年來農村工作的重心所在,小說進一步提出了新農村建設中更應引起高度重視的農民的精神貧困與重建的問題,這是一個更加艱巨的過程,作家對農村的思考引向了深入。小說既有對當下農村問題的深度思考,又以發展的眼光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根本路徑,重建農民的精神空間。

    《泥太陽》作為現實主義題材的小說,有著很強的可讀性,小說繼承了魯迅、趙樹理書寫當下中國農村生活和農民精神狀態的現實主義傳統,突破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形成的書寫鄉村「苦難敘事」的模式,展現了中國農村在巨大的歷史變革潮流中,鄉村社會的重建所要經歷的艱難歷程和光明前景。它對於農村新老兩代農民的衝突和遭際有著細微的描繪和全面的敘述,從而深入地表現了農民的苦難生活和倫理價值的轉變,探索著當代中國農民的出路。農村中陳舊的官本位思想和變異的制度性,讓權力和利益在農村幹部的靈魂深處滋生蔓延,這種潛在的權力意識控制著農村和農民的行為世界和精神世界。通過小說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農村的封閉和落後,而且看到了人性的壓抑和心靈的束縛。小說對陳舊的封建觀念和落後的文化現象進行了批判,這種批判在村幹部坐享其成、首鼠兩端、不思進取的工作態度上得到了具體的表達。掩卷之餘,《泥太陽》留給了人們無盡的思考和追問,它在無形中拉近了人們與農村的距離,讓人們發現對於中國農村的認識,需要融入到農民當中,去體察農民的生活狀態,去揣摩農民的心靈世界。

    《泥太陽》對於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有著非常精準的敘述,它著力從人性的層面進行書寫,強調在先進文化的指導下實現靈魂的自救。龐雲龍因為個人早年的情感創傷,使得這位曾經擁有光明前途的知識青年淪落為一名落魄、潦倒的精神病患者,他長期生活在封閉的農村,不僅沒有得到村民的關心和安慰,而且旁人的指責和恥笑加重了他的精神負擔。然而,新農村建設幫助了他、拯救了他,他在向農村傳播科學文化的時候,發揮了他的特長。春芳作為農村的進步女性,在小說中成為一名可圈可點的人物,身為村長的妻子,卻敢於直言,做出大義滅親的舉動。為了推行村民民主自治,她主動給自己的丈夫做工作,讓這位膽小怕事、觀念保守的村長丈夫下台,她的這一舉動本該有利於整個泥太陽村的發展,然而她個人卻遭到了村民的責罵和冷漠,農村的破舊環境傷害了這位正直、樸實、勤勞的農村女性,最終在路江民的關切下,她又重新獲得了生活的溫暖。

    路江民作為一名熱血青年,他的身上沒有物質時代的通病,他不會權術,不搞關係,也不圓滑,更不會利慾熏心,他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他到泥太陽村當指導員,全憑著自己的真誠和先進的理念,喚醒了農民兄弟的覺悟,讓新農村建設的設想在泥太陽這一落後的村莊得以一步步成為現實。他用一顆真誠的心和民主公正的姿態向矛盾雙方擺事實講道理。其實,路江民所做的工作,就是知識精英們所倡導的思想啟蒙工作。然而,正如中國的現代化是一種強制性的、外嵌式的現代化,當下所進行的新農村建設對於絕大多數貧困鄉村而言,帶有強制性和外嵌式,農民的主體意識中還沒有生成新農村的思想基礎,因此新農村建設首先就需要進行思想的啟蒙。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外來的指導員,這樣的結構安排典型地體現出這一主題。也就是說,泥太陽村的村民們還沒有做好建設新農村的思想準備,路江民來到泥太陽村後,最強烈的感受就是農民身上承載著太多的自卑和落後,開始他把重點放在脫貧致富上,但當村民們富裕起來後,路江民發現,物質上的富裕並不能真正給村民帶來幸福,如果思想沒改變,物質上的富裕反而會造成新的社會問題。因此他認識到,新農村建設不應該以經濟為中心,而應該以人的工作為中心,因為「讓農村富裕起來,並不能徹底地改變農村的面貌,特別是不能改變農民的精神面貌。」路江民是新一代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在他身上體現出新一代知識分子的社會使命感和精神擔當。有的學者就指出,「扶貧」更要「扶志」,「輸血」更要「造血」,建設新農村首先應當讓農民從觀念上「富裕」起來!

    《泥太陽》立足於現實,作家對於農村有著真切的體驗和深入的感悟;同時,小說通過藝術的打磨,展現給人們的是一幅幅美好的農村畫卷。雖然小說只是對西南邊陲的落後山村進行個案描寫,但是它有著很強的包容性和代表性,它透露出了整個當代中國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和農村面貌。

    《泥太陽》出版後,一萬冊圖書很快在市場上售罄,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印數達三萬冊,又銷售一空,一些省份派新農村指導員到農村,把它作為一本指南性的圖書,有些地方甚至每個新農村指導員人手一冊,這些都說明這本來自於泥土來自於生活的長篇小說不僅有著它特殊的文學價值,還有著它特殊的社會價值。如果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我黨和政府深入人心的惠農政策的話,《泥太陽》就是對黨和政府在農村問題上精彩一筆的總結和概括。它不僅揭示了農民和農村問題,同時,它也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指出了光明而燦爛的未來。作為一部反映現實的主旋律的長篇小說,它是作家對農民深厚情感以及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度思考的成果,它成功地塑造了新農村建設的指導員路江民的形象,通過這個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讓讀者看到我們黨執政能力和水平不斷經受挑戰考驗,不斷進步提高,看到黨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先進執政理念深入人心,正在化為廣大幹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自覺行動。該書引起了理論評論界的高度重視,中國作協創研部、**雲南省委宣傳部、人民文學出版社、雲南省文聯、雲南省作家協會、**保山市委共同在京為該書舉行了研討會。

    這部小說對農村題材創作的開拓與深化,是中國鄉土文學的重要收穫。有評論家將其稱為「鄉土文學再出發」的作品,是對這部作品客觀而恰當的評價。

    Lvsexs(;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