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西方系神話(希臘,羅馬,北歐) 文 / 七夜茶
本書涉及眾多的神話傳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閱讀一下這篇資料,讀一下後邊幾段魔怪的資料,有本茶的點評,看看是也不是?
當然不讀,也不會影響您的樂趣,因為這西方系的神話,大家一般都很瞭解。
希臘神話口頭或文字上一切有關古希臘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歷史的神話。今日所知的希臘神話或傳說大多來源於希臘文學,包括如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赫西奧德(hesiod)的《工作與時日》和《神譜》,奧維德的《變形記》等經典作品,以及艾斯克勒斯、索福克裡斯(sophocles)和尤利比提斯的戲劇。神話談到諸神與世界的起源、諸神爭奪最高地位及最後由宙斯勝利的鬥爭、諸神的愛情與爭吵、神的冒險與力量對凡世的影響,包括與暴風或季節等自然現象和崇拜地點與儀式的關係。希臘神話和傳說中最有名的故事有特洛伊戰爭、奧德修斯的遊歷、伊阿宋(jason)尋找金羊毛、赫拉克勒斯(heracles)的功績、忒修斯(theseus)的冒險和俄狄浦斯(oedipus)的悲劇。
舊神譜
舊神譜記載了天地的起源,最初的宇宙一片混沌,從混沌(chaos)中最先生出了大地(地神蓋亞(gaea))和愛神艾羅斯(eros),接著在大地底層出現了「黑暗」厄瑞玻斯(erevus)與「黑夜」尼克特(night),兩者結合生出「光明」與「白晝」。大地又生出了「天空」(ouranos)。地神蓋亞與她的兒子天神烏拉諾斯(ouranos)結合,生下了十二提坦巨神(泰坦(titans))及獨目巨人、百臂巨人……。在舊神譜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保存了遠古社會人吃人和雜婚制的野蠻風俗,這些都成為後來西方文學中綿延不斷的母題。
新神譜
新神譜系,諸神都居於奧林匹斯山上,宙斯推翻了父親的統治,建立了新的統治秩序有十二主神。
十二主神,分別是——
宙斯:(羅馬又稱朱庇特jupiter)zeus,天神之父,地上萬物的最高統治者。
宙斯(zeus),天神,古希臘神話中最高的神,羅馬神話中稱朱庇特(jupiter),為克洛諾斯(cronus)與瑞亞(rhea)所生的最小兒子。克洛諾斯通過推翻他的父親烏拉諾斯獲得了最高權力,他擔心他的孩子也會效仿他的行為,於是把他的孩子們吞進肚子。他的妻子瑞亞因為不忍心宙斯也被吞進肚子,於是拿了塊石頭假裝宙斯給他吞下。宙斯長大後,聯合兄弟姐妹一起對抗父親,展開了激烈的鬥爭。經過十年戰爭,祖母大地女神蓋亞的幫助下戰勝了父親。宙斯和他的兄弟波塞冬和哈底斯分管天界、海界、冥界。從此宙斯成為掌管宇宙的統治者。木星的拉丁名起源於他。
赫拉:(羅馬又稱朱諾juno)hera,宙斯的姊姊與妻子。是女性的代表,掌管婚姻和生育。性格特徵是嫉妒。
宙斯與赫拉
赫拉(hera)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天後,宙斯的第一位妻子,羅馬神話中的朱諾(juno)。她是克洛諾斯和蓋亞的長女,也是宙斯的姐姐。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婦女的保護神,但妒忌心特強。她也是權利的象徵。
波塞冬:(羅馬又稱涅普頓neptune)poseidon,海王,海洋和水域的一切主宰。
波賽冬(posidon),希臘神話當中的海神,宙斯的弟弟。其象徵物為三叉戟,相對應於羅馬神話的尼普東(neptune),海王星的拉丁名是起源於他。他的坐騎是一頭巨大如山鯨魚。
雅典娜:(羅馬又稱密涅瓦minerva)athena,三處女神之一,起初被視為女戰神,後逐漸變為智慧女神和雅典城的守護女神。
雅典娜是從希臘語athenaa或athenaia縮略而來,在伊奧尼亞方言中也寫成athene或athenaie。是希臘神話中的智慧女神,相對應於羅馬神話的米諾娃minerva。雅典娜傳授給人類紡織、油漆、雕刻、制陶等技藝。
出生
雅典娜的出現非常傳奇。在希臘神話中,宙斯因為害怕生出的兒子比自己強大,就將妻子吞入腹中。頓時覺得頭痛欲裂,於是命令火神劈開腦袋,雅典娜就身披鎧甲從中躍出。
雅典的守護神
雅典娜與海神波塞冬相爭,因出示第一棵橄欖樹而獲勝,成為雅典的保護神。雅典衛城中的帕提儂神廟就是用來祭祀她的。
阿波羅:(羅馬又稱阿波羅)apollo,太陽神,在詩與藝術中表現為光明、青春和音樂之神,又是光明之神,與阿爾忒彌斯是孿生姐弟。
阿波羅(apollo)是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是音樂家、詩人和射手的保護神。他是宙斯的兒子,阿爾忒彌斯的哥哥,希臘和羅馬名字相同。他的典型形象是右手拿七絃琴,左手拿象徵太陽的金球。他另外一個拉丁名字是福玻斯(phoebus,「閃耀者」).費沃斯(phevos),希臘的此名翻譯,是2004年奧運的其中一個吉祥物。
阿忒彌斯:(羅馬又稱狄安娜diana)artemis,月神,三處女神之一,又是狩獵之神、婦女之神,是女性純潔的化身,與阿波羅是孿生姐弟。
阿爾忒彌斯(artemis),相對應於羅馬神話的狄安娜,狩獵女神,月亮女神,阿波羅的妹妹。
阿佛洛狄忒:(羅馬又稱維納斯venus)aphrodite,愛情女神。她的忠實隨從小愛神愛羅斯eros(羅馬又稱邱比特)手持弓箭,被其金箭射中者即與隨後見到的第一個人墜入情網,而被其鉛箭射中者會對另一個人產生莫名的仇恨。
阿佛洛狄德(Αφpoδ?tη,aphrodite),相對應於羅馬神話的維納斯venus美神,拉丁語的金星和「星期五」這些詞都來源於她的羅馬名字。
赫耳墨斯:(羅馬又稱默丘利mercury)hermes,商業和市場之神、傳令神。
阿瑞斯:(羅馬又稱瑪爾斯mars)ares,戰神。
阿瑞斯ares,相對應於羅馬神話的瑪爾斯mars戰神,,維納斯的情人,宙斯和赫拉之子。拉丁語的火星和「星期二」這些詞都來源於他的羅馬名字。
狄蜜忒:(羅馬又稱席瑞斯ceres)demeter,和土地有緊密關聯的女神,穀物之神,豊收女神。
赫菲斯托斯:(羅馬又稱伏爾甘vulcan)hephaestus,火神和鍛冶之神。
赫斐斯托斯hephaestus,相對應於羅馬神話的烏爾肯vulcan火神,維納斯的丈夫,西方語言中的「火山」一詞來源於他的羅馬名字。相傳火山是他為眾神打造武器的鐵匠爐。
赫斯提亞:(羅馬又稱維斯塔vesta)hestia,爐灶女神。三處女神之一。
地面小神中的兩個大神:
哈迪斯:(羅馬又稱普魯托pluto)hades,冥王。
狄俄尼索斯:(羅馬又稱巴克斯bacchus)dionysus,酒神與狂飲歡樂之神。
十二個主神都有鮮明的性格與七情六慾。他們具有人的性格和情緒,具有超人的特殊本領。
英雄
古希臘除了神的故事以外,還有許多半人半神的「英雄」的傳說。關於英雄的傳說,最為有名的是荷馬史詩(homer』siliad)中描述的阿喀琉斯(阿奇裡斯)(achilles)以及奧德修斯(奧德賽)(odyssey)的故事。其他著名的英雄包括:
赫拉克勒斯(赫丘裡斯)——大英雄啊!
忒修斯
珀修斯
伊阿宋
赫克托
阿迦門農
妖怪
美杜莎(medusa):蛇發女妖,見到她面目的人都會變成石像。
海德拉(hydra):九頭蛇,為赫拉克勒斯所殺。
米諾托(minotaur):克里特嵨上的牛頭人身怪物。
北歐神話人物
北歐神話是一個多神系統,大致上可分成四個體系:巨人,神,精靈以及侏儒。其中巨人創造了世界,生出了眾神,但同時也是眾神最大的敵人,可以將之理解為人格化的自然力量。神分為兩個部族,以主神奧丁(odin)為首領的阿西爾(asir)神族以及以大海之神艾吉爾(aegir)為首領的瓦尼爾(vanir)神族,其中主要神有十二個(兩個神族都有)。精靈及侏儒屬於半神,他們為神服務,其具體由來仍很模糊,屬於日耳曼地區一特殊的創造。
在北歐神話中有許多十分特別部分,如人類的創造,首先被創造出來的是女人,而且創造的材料不是大多數神話中所示的泥土,而是一根樹枝。另一個較為突出的特點是由它的地理位置決定的,由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地處極北,終年寒冷,因此冰霜巨人在神話中的地位很高,其常常令眾神感到頭痛不已。其次,關於滅亡與重生的觀點則影響最大,不像其他神話體系,北歐神話中的神是不完美的,其本身也要面臨滅亡的命運,如奧丁為了獲得知識犧牲了左眼,被吊在樹上九夜、飽受創傷後才得到了象徵其力量的長槍。但另一方面,北歐神話相信當萬物消亡,新的生命將再次形成,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循環的.
神話人物
十二主神
北歐神話是一個多神系統,大致上可分成四個體系:巨人,神,精靈以及侏儒。其中巨人創造了世界,生出了眾神,但同時也是眾神最大的敵人。神分為兩個部族,以主神奧丁為首領的阿西爾神族(asir)以及以大海之神艾吉爾為首領的瓦尼爾神族(vanir),其中主神有十二個:
i.奧丁(odin):主神。
眾神之王,世界的統治者,又有"天父"之稱。他頭戴大金盔,肩上棲息著兩隻神鴉,分別象徵"思想"和"記憶"。它們每天早上飛遍全世界,回來向奧丁報告它們的見聞。奧丁腳下蹲伏著兩隻狼,專司警衛之責。為了增加聰明才智,預測未來,更好地進行統治,奧丁一心要喝智慧井裡的水,即秦皮樹根旁的聖泉。但守護這口井的巨人彌米爾要他以一隻眼睛作為代價,奧丁不假思索,當即挖掉一隻眼睛。喝了井水後,就變得博學多才。他發明了北歐古文字(羅納),司命運的仙女即用這種文字把命運記載在盾上。
ii.弗麗嘉(frigg):
愛神,掌管婚姻和家庭,奧丁的妻子。在天堂和冥府中都有統治權。她容貌美麗,金色的頭髮中間夾著白色的羽毛。身著束著金色腰帶的白袍,腰帶上掛一串鑰匙。她喜歡漂亮的服裝和閃光的珠寶。她偷了奧丁的黃金去買一串貴重的項鏈。奧丁發現後,憤而出走。宇宙隨即為冰霜巨人所統治,嚴冬窒息了一切生機。直至七個月後,奧丁回到阿斯加爾德,這場危機才過去。
iii.索爾(thor):
雷神,主神奧丁長子,大地女神弗奧琴之子。索爾身材魁梧,臂力過人,他長著一雙豹眼、滿臉紅鬍子。索爾衣著簡陋,不過他的腰上束著一條魔帶,這條魔帶使他的力氣加倍。索爾戴著鐵手套,執著米奧爾尼爾(mjollner)魔錘。索爾常年在東方防禦冰霜巨人和巨蟒的侵襲,保衛眾神祇的家園。索爾剛正不阿並敢於頂撞奧丁,索爾脾氣暴躁但豪邁行俠。眾神末日來臨時,雷神索爾與米德加爾德巨蟒(格拉弗維尼爾)再戰,與巨蟒同歸於盡。
iv.西芙(siv):
索爾的妻子,土地和收穫女神。她滿頭漂亮的金髮,從頂垂到腳。一天,火神洛基在她睡覺時,惡作劇地剪掉她的頭髮,西芙為此苦陌不堪,托爾感到無比氣憤。從此世界上禍亂相尋,沒有寧日。
v.弗雷(freyr):
豐僥、興旺、愛情、和平之神,美麗的仙國阿爾弗海姆的國王。一說他與巴爾德爾同為光明之神,或稱太陽神。他屬下的小精靈在全世界施言行善。他常騎一隻長著金黃色鬃毛的野豬出外巡視。人人都享受著他恩賜的和平與幸福。他有一把寶劍,光芒四射,能騰雲駕霧。他還有一隻袖珍魔船,必要時可運載所有的神和他們的武器。
vi.洛基(loki):
火神.巨人法爾勃蒂之子、奧丁同母兄弟,洛基是冰霜巨人的後代,他長相俊美,但為人乖戾。他生下一些可怕的怪物,如芬裡斯狼、米德加爾德蟒蛇等。他貌似和善,性實詭譎,經常出言不遜,同其他神爭吵不休,惹事生非。開頭他只是為戲謔而戲謔,如偷偷地剪下西芙的頭髮。後來他肆無忌憚地為非作歹,變成一個惡魔,甚至慫恿黑暗之神謀殺光明之神。他精魔術,神通廣大,能在一瞬間把自己變成無數的怪物,後因他犯罪,被用鐵鏈捆住。
vii.提爾(tyr):
戰神,巨人希米兒之子。傳說他是契約的擔保人,盟誓的臨護者。當其他的神同芬裡斯怪狼開撫笑、把它捆綁起來的時候,提爾作為信用的保證人將手臂伸進狼的嘴裡。狼發現擱綁它的眾神實際上是設下圈套,立即咬斷提爾的手臂。從此提爾成了獨臂神。但他身佩寶劍,總顯得威風凜凜。古代按劍盟誓的習俗即起源於北歐人對戰神提爾的崇拜。許多傳統的劍舞,都是為紀念戰神而編導的。
viii.弗蕾亞(freyja):
繁育之神,掌管生育以及愛情,弗雷的妹妹。她十分慈祥,最為人所愛戴,因為冰天雪地裡的人們熱切盼望著春天的來臨。她常濃妝艷服,花枝招展,有時全副甲冑,披掛上陣,革領眾仙女為奧丁遴選死難英雄。在某些故事裡,她和弗麗嘉是同一個神。
ix.海姆達爾(heimdall):
眾神的守護神。又名裡格(rig),滿口長著金牙,眼光敏銳深遠,能眼觀四路,無論白天黑夜都能看三百里遠,亦能耳聽八方,俯伏在地上能聽得見青草生長的嘶嘶聲。他日夜守護衛在天界入口要道比弗羅斯特彩虹橋(bilrost),防禦冰霜巨人的侵襲。他騎著金鬃馬,肩背奧拉爾號角,遇有緊急情況便吹起號角,召喚眾神祇前來應付。傳說他是天界第一人。眾神末日來臨時,海姆達爾與火神洛基同歸於盡。
x.巴爾德爾(baldur):
奧丁的另一個兒子,光明之神。他才貌出眾,滿面春風。當他微笑的時候,人們都感到無比喜悅。他做過一個惡夢,預感到將遭人暗算。眾神為此著急,奧丁便派出令官,嚴令一切鳥獸草木都不得傷害巴爾德爾。但令官沒有傳令給懈寄生,因為他覺得這種脆弱無能的植物不需要加以防範。火神洛基卻利用這可乘之隙,用懈寄生做成利箭,煽動黑暗之神霍爾德爾出面,並扶著他的手彎弓瞄準,將巴爾德爾射死。
xi.霍爾德爾(hoder):
黑暗之神,一說為巴爾德爾的孿生兄弟雙目失明他生性憂鬱孤僻,陰險而又凶殘,堅持與光明為敵。他受火神洛基指使,置歡樂的光明之神於死地。
xii.布吉拉(budle):
奧丁的兒子,詩神,一說為智慧、詩詞、雄辯之神。他經常作詩頌揚偉大的人物和勇士。其妻伊敦也是阿斯加爾德的一位女神。她有一個寶盒,盒內存放著青春的金蘋果。眾神到了老年,只要嘗一嘗金蘋果,便可以返老還童。在斯堪的納維亞的祭祀筵席上,賓客們常用奉獻給詩神布拉吉的牛角作為酒杯,開懷暢飲,發誓要建立功勳,在詩篇中永垂不朽。
其他神坻
女神格歐費茵(gevjon)
女神格歐費茵通曉過去和未來。格歐費茵喬裝成女巫來到瑞典,與國王居爾弗數度幽會後向他索要一小塊土地。國王概然允諾贈給她一晝夜可開耕出來的荒地。當夜,格歐費茵杖犁,由她的四個兒子變成的公牛拉犁,從瑞典中部犁走一大片土地移至丹麥,這塊土地遂成為丹麥最大島嶼西蘭島,而瑞典中部被犁走的空洞湧入海水後遂成為瑞典最大的湖泊梅拉倫湖。
瓦利(vale)
主神奧丁之子。瓦利是林德與奧丁的私生子,他一出生即迎風就長,剛過一晝夜便能上陣打仗,他不洗雙手也不梳頭,直到抓住巴德爾的仇敵霍德爾,為光明神巴德爾報了仇。
林德(rind)
瓦利之母,主神奧丁的情婦。林德曾再三拒絕奧丁的追求,先是推托叫他黃昏再來,然後布下森嚴守衛。奧丁再去時,她設計躲開,留下一條狗在自己的床上。最後奧丁施以法術蠱惑林德,遂得手。林德同奧丁生有一子,即瓦利。
巨人族
神話世界的創造者,北歐神話中最古老的種族,所有的神祇都流淌著巨人族的血脈,但巨人也是他們永恆的敵人。
始祖:伊米爾(ymer)
遠古洪荒時代,太虛混沌世界的中間有一條寬大無底的的金伽儂裂縫,冷、熱氣,火焰、冰塊、煙霧和蒸汽相互作用在裂縫邊緣形成了壅堵化成了巨人伊米爾。伊米爾的後代奧丁、維利和威長大後殺死了伊米爾,用他的軀體形成了世界:血化成湖泊海洋;肉化為土地;骨頭化為山;牙齒化為岩石;腦髓化為雲;頭蓋骨化為天空;眉毛化為一道柵欄。
海洋之神:蒂阿茲(tjatse)
巨人,斯卡娣的父親。蒂阿茲綁架了掌管永葆青春的金蘋果女神伊敦恩。因為這是洛基私約伊敦恩外出闖的禍,眾神祇便勒令洛基前去搭救。洛基借用弗麗嘉的羽衣變成一隻小鷹,潛入巨人蒂阿茲的城堡,將伊敦恩變成一枚核桃,銜在嘴裡飛向阿斯加爾德。不料被斯卡娣發現,蒂阿茲聞訊變成一隻隼鷹追趕上來。在即將追上之際,提爾點燃火把,將隼鷹燒死,巨人蒂阿茲便損命。
山崗女神:斯卡娣(skade)
蒂阿茲之女、瓦尼爾部落主神尼奧爾德之妻。父親蒂阿茲被眾神設計殺害後,斯卡娣向主神奧丁要求血案賠償,奧丁無奈允諾她可以在眾神祇中物色一位丈夫,斯卡娣看中了光明神巴德爾,奧丁自然不願,遂略施手腕把斯卡娣嫁給了年老貌醜的海神尼奧爾德。斯卡娣嫁給尼奧爾德不久隨即離婚。
女巫神:奧爾布達(olburd)
穀物女神吉爾德之母,巨人吉米爾之妻。女巨人,火神洛基的情人。同洛基生下惡狼芬裡爾和米德加爾德巨蟒——格拉弗維尼爾。奧爾布達為情人洛基做奸細,阿西爾部落想要處死她,引發了兩部落間的戰爭。
貢露(gronru)
巨人蘇東之女。巨人們偷走了酒之精靈費埃拉和吉埃拉釀造的麥酒。主神奧丁在蘇東園服役一年以期索取麥酒,但被拒絕。後奧丁引誘了蘇東的女兒貢露,憑借了貢露的幫助偷得麥酒回到阿斯加爾德,奧丁就此逃離了蘇東園,拋棄了貢露,貢露終日憂傷。
精靈族(elf)與矮人族(dwalf)
對於這兩大種族,《西比爾的預言書》中是這樣描述的:
「早在眾神還沒有想到要用伊米爾的屍體創造世界的時侯,從伊米爾腐爛的**中生出了許多蛆蟲。這些蛆蟲攫取巨人之祖身上的精華,竟都是一些富有靈性的生物。在奧丁等神的裁決下,他們都有了類似人類的形體和智慧。從屍體受光一面生長出來的蛆蟲變成了精靈或者叫光明精靈(lightelf),從屍體背光一面生出來的則變成了黑暗精靈(darkelf),人們一般把他們叫做侏儒。支撐天空的東南西北四個侏儒就是從伊米爾的屍體中生發出來的。
精靈們通體發亮,光明耀眼,長得非常美麗。他們通常性情溫良,開朗熱情,能和樹木花草、游魚飛鳥彼此溝通,因此眾神就把他們作為神的朋友。他們也經常幫助眾神管理世界,特別是日月星辰等一類事務。
侏儒們雖然和精靈同出一物,容貌性情卻與之截然相反。他們長得矮小又難看,漆黑如瀝青,而且貪財好色,狡猾而愛撒謊。
精靈及矮人都屬於半神,他們為神服務。發光的精靈們因為美麗溫良,得以和眾神比鄰而居,在神國的四周建造了精緻的精靈國。黑色的侏儒們因為品性欠佳,眾神罰他們只得居住在大地的下面,而且不得被白天的光線所照射到,否則的話他們就會變成石頭或者溶化掉。為此,矮小的侏儒們就在泥土下面或者岩石中鑿洞為巢,形成了一個黑精靈國,或者叫侏儒國。」
羅馬神系
古希臘人認為大自然的一切現象都是由神主宰的,他們把自然力人格化,按照他們的想像塑造神的形象。到了公元前2世紀,希臘逐漸走向衰落,而羅馬人在地中海一帶取代了希臘人的統治。他們繼承了希臘人的成就,也吸收了希臘神話的形象和內容,並給予拉丁化。因此,希臘和羅馬的神話往往合稱為希臘羅馬神話,而同一個神話人物常常有兩個不同的名字。例如。希臘神話的主神宙斯(zeus),在羅馬神話中叫朱庇特(jupiter)。
象希臘神話這樣的羅馬神話實際上並不存在,一直到羅馬共和國末期羅馬的詩人才開始模仿希臘神話編寫自己的神話,羅馬人沒有傳統的、象希臘神話中那樣的神之間的鬥爭之類的傳說。
羅馬人傳統具有的是:
發展非常完善的儀式、祭司和一群互相關連的神。
一套豐富的、關於羅馬的誕生和發展的傳說,在這些傳說中,人起主要作用,神有時插手。
這說明羅馬人對神的理解與希臘人不一樣。假如問一個古希臘人,德米特爾是誰的話,他會說,德米特爾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兒,被哈底斯搶走了,因此德米特爾很悲傷,等等。
假如問一個古羅馬人,賽爾斯是誰的話,他會說,賽爾斯有一個祭司,他的地位比朱庇特、瑪爾斯和奎裡努斯的祭司的地位低,但是比福羅拉和普慕那的地位要高。他會說,賽爾斯與其他兩個掌管農業的神立波爾和利貝拉是一個組的,他可能還可以將那些幫助賽爾斯的小神的名字說出來。
因此古羅馬的「神話」不是故事,而是神與神以及神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羅馬初期的宗教後來被增加了許多有時甚至彼此矛盾的新內容,尤其是吸收了希臘神話的很多部分。今天我們對羅馬神話的知識不是來自當時的記載,而是來自於後來一些試圖將那些古老的傳統保留下來的學者的描述。比如生活於前1世紀的瑪爾庫斯·提倫提烏斯·瓦羅。一些其他的羅馬作家,比如奧維德在寫作時受到希臘的影響非常深,他們經常引用希臘神話來填補羅馬神話中的空缺。
羅馬神話中主要的神對應希臘神話:
雅努斯janus門神,具有前後兩個面孔或四方四個面孔,象徵開始。
朱庇特juppiter神王。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宙斯zeus.
朱諾juno神後,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赫拉hera.
墨邱利mercury神的使者,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赫耳墨斯hermes.
維納斯venus美神、愛神,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阿佛洛狄德aphrodite。
瑪爾斯mars戰神,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阿瑞斯ares。但形象較阿瑞斯正面許多。
薩敦saturn朱庇特的父親,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科羅努斯kronus。
瑪亞maia墨邱利的母親,花神。
狄安娜diana月亮女神,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阿爾忒彌斯artemis。
阿波羅apollo太陽神,希臘和羅馬名字相同。
米諾娃minerva智慧女神,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雅典娜athena。
賽爾斯ceres穀物和豐收女神,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狄蜜特demeter。
伏爾肯vulcan火神,維納斯的丈夫,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赫斐斯托斯hephaestus。
尼普敦neptune海王神,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波賽東posidon,朱庇特的弟弟。
普魯托pluto冥神,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哈底斯hades,朱庇特的弟弟。
邱比特cupid小愛神,維納斯的兒子,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愛羅斯eros。
——————
以下是西方神話中的經典魔怪,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他們的魅力可以說超越了眾神!
本茶有感,對每個都有點歪評!
一,vampire(吸血鬼)
吸血鬼是一種附體的鬼魂,眉毛蓬亂,手掌長毛,以墳墓和棺材為家,畏懼日光,常在夜間從墳墓裡爬出來吸食活人的血,以延續自己的生命。吸血鬼通常不是用牙齒咬受害者,而是通過皮膚的毛孔吸血,被吸血鬼殘害的人死後也會變成吸血鬼。從「吸血」而非「咬血」這一特徵我們可以知道,那種長著一對尖齒的吸血鬼實際上是作家杜撰出來的形象。對付吸血鬼可以用陽光、聖水、聖體或十字架,將木樁釘入它的心臟可以讓它永遠無法復活,吸血鬼害怕大蒜的說法則來自羅馬尼亞。
最早關於吸血鬼的記載是在伊朗發現的一個史前陶罐,陶罐上畫著一名男人與一個想吸他血的魔鬼搏鬥的場景。此後猶太傳說中的夜魔莉麗絲(見lilith)也是一個吸血女鬼的形象,喜歡吸食兒童的血。北歐傳說中有吸血殭屍的說法,南美傳說中也有一個名為阿茲曼(azeman)的吸血女鬼,白天為女人的形狀,夜晚會變為蝙蝠或其它動物。當地人有一個很有趣的方法可以防止她的騷擾,因為阿茲曼對於數數有著天生的愛好,如果把種子撒在地板上或在家門口掛一把掃帚的話,她就會停下來數這些種子,或是呆在門口數掃帚的穗數。其實這些傳說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吸血鬼,真正的吸血鬼同基督的傳說有著密切的關係。
公元785年,查理曼大帝頒布法令,迫使薩克森人改信基督教,接受基督教的洗禮,根據這道法令,凡是把異教信仰同聖餐裡的麵包和葡萄酒視為耶穌的身體和血的想法混為一談的薩克森人一律處死,相傳吸血鬼的起源就與耶穌以及聖母瑪利亞的血有關。到了十一世紀,人們對聖血更為迷信,一些巫師開出的資料百病和延緩衰老的藥方竟然是喝處女的血,直至文藝復興時期,關於吸血鬼的迷信愈演愈烈。
我們現在見到的吸血鬼形象實際上是以英國作家布拉姆·斯托克的小說《吸血鬼達寇拉》為原型的,其中的達寇拉公爵成為現代吸血鬼的原型。吸血鬼在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當數1992年的《驚情四百年》,這部電影就是根據布拉姆·斯托克的小說《吸血鬼達寇拉》改編而成的,從下面這段劇情中大家可以瞭解到現代吸血鬼的起源:公元1462年,君土坦丁堡受到土耳其人的襲擊,達寇拉公爵受命征討土耳其軍。不料在他獲勝之時,謠言四起,傳聞他的軍隊在前線被打敗,他本人也被敵軍殺死。達寇拉公爵的妻子莉莎悲痛欲絕,投河『自殺』,班師回國的達寇拉公爵看到妻子的屍體後痛苦萬分,他憤怒地責問上帝,為什麼他一生都為主而戰,最後卻得到這樣的結局。於是他用長矛刺穿十字架上的耶穌,鮮血四流,從此他便投向魔鬼,以鮮血為生命,成為一個不死的吸血殭屍。
吸血鬼的形像,大概是人人皆知了。從一開始的邪惡,逐漸變化成了美形、高貴。到了今天,與「可愛」、「萌氣」之類的詞也能接邊了。xd
應該說,吸血鬼的血統越純越強,但現在不同了,變的越雜交越強。於是延伸出了另一種族——半吸血鬼,有名的便是「刀鋒」和「d」,兩個大帥哥都是殺「鬼」不眨眼啊,這是缺乏父愛的表現嗎?
二,|com|bsp;「即便一個心地純潔的人,一個不忘在夜間祈禱的人,也難免在烏頭草盛開的月圓之夜變身為狼。」
近半個世紀以來,狼人無疑已經成為西方神秘文化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這種怪物平時從外表看與常人並無不同,但一到月圓之夜就會變身為狼。其實,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裡都有關於人變為野獸的神話傳說,中國有狐妖,非洲有獅人,秘魯有豹人,印度有虎妖,這些野獸在當地人眼裡都是令人生畏的;而歐洲人對於狼有著特別的恐懼,這種恐懼起源於北歐和東南歐的一些民間傳說,在這些地方,狼被視為致命的野獸,尤其對於窮人來說。
「werewolf」是古薩克森語「wer」(義為「人」)和「wolf」(義為「狼」)的結合詞,之所以把「人」放在前面,把「狼」放在後面,是因為狼人的變形過程是由人至狼,而在《柏德之門2》裡有一種怪物則正好相反,它們的變形過程是由狼至人,因此被稱為「|com|bsp;希臘神話中的狼人被稱為「lycanthrope」,其中「lykos」是「狼」的意思,「anthropos」是「人」的意思。相傳萊卡翁(lycaon)是阿卡迪亞(古希臘山地牧區,以境內居民生活淳樸與寧靜著稱,後來成為「世外桃源」的代名詞)的國王,擁有許多妻子、五十個兒子和一個名叫卡裡斯托的女兒,有的故事說萊卡翁是一個殘暴的國王,有的故事說萊卡翁是個好國王,但他的兒子們卻不敬神,總之,宙斯在前往阿卡迪亞的時候因其招待不周而大為光火,遂將萊卡翁變為一匹狼。「lycanthrope」這個單詞用在醫學方面表示「變狼狂患者」,指那些臆想自己為狼的心理病人。
阿卡迪亞人在十八世紀遭到放逐,此後移居美國,居住在阿拉巴馬南部和密西西比東南部,混有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的血統,他們將狼人稱為「loup-garou」。
儘管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狼人的神話傳說,但這一主題在文學藝術方面卻沒有太大的成就,不像吸血鬼那樣有一部《吸血鬼達寇拉》作為現代吸血鬼的奠基石(見vampire),唯一值得稱道的是蓋爾·恩多萊寫於1933年的一本名為《巴黎狼人》的小說。
狼人,應該是與吸血鬼齊名的怪物,但他們卻沒吸血鬼出名,常常以吸血僕從的身份出現。可能是本身長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吧!本人對其無愛。
三,unicorn(獨角獸)
最早提到獨角獸的是古希臘歷史學家、醫生凱特西亞斯作於公元前389年的一篇手稿,據他說這是一種與馬差不多大小的野獸,身體為純白色,頭部為暗紅色,眼睛為深藍色,頭頂有一犄角,長約一英尺半。羅馬科學家普林尼曾對它作了比較詳細的描述,說這是一種「非常暴躁凶殘的野獸,體似馬,頭似鹿,足似象,尾似野豬,吼聲低沉有力,額頭上的犄角為黑色,大約兩尺來長。」
獨角獸生性喜愛潔淨,對純潔的人或物有特殊的好感,捕捉獨角獸的唯一辦法是讓一位年輕的處女走到獨角獸身邊,此時獨角獸會溫順地躺在她腳下,將頭部枕在她的膝蓋上入睡。據說獨角獸頭上的那只角(alicorn)具有神奇的治療功能,在凱特西亞斯的手稿中曾經記載說,把那只角磨成的粉和藥水調配在一起可以防止許多疾病,將角挖空用來盛酒的話可以去除酒裡的毒。
到了中世紀的時候,獨角獸成為「權利」、「高貴」和「純潔」的象徵,它的角象徵著「精神之箭」、「上帝之劍」、「陽光」和「神的啟示」。在聖經故事中曾提到獨角獸因未被帶上諾亞方舟而淹死在汪洋大海之中,從此滅絕了蹤跡。相傳獨角獸的角一次可以刺死一頭大象,在《一千零一夜》辛巴達的第二次航行中有相關記載。獨角獸的唯一敵人是獅子,在十六世紀的一段詩中記述了獨角獸與獅子的一次決鬥,獨角獸的角刺入樹幹拔不出來,結果被獅子咬死。到了十八世紀初,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併,英格蘭的豹和獅子與蘇格蘭的獨角獸同成為大不列顛帝國皇家軍隊的徽章形像。現代故事常把獨角獸簡單地描寫為長有獨角的白馬。
許多人認為獨角獸的原型實際上是獨角鯨和印度的獨角犀,經過旅行者的誇大其詞而演變為獨角獸,據說曾有人把獨角鯨前額上那根突出的觸角當作獨角獸的角出售。中國神話和日本神話中的麒麟也可視為東方的獨角獸。
獨角獸,我第一能聯繫到的詞就是「處女」,據說他們對處女有特殊的好感,只讓處女撫摸騎坐。於是獵人們便用一處女做誘餌,經常利用其「好色心」捕捉。
唉!……色字頭上一頭刀啊!我們人類,當引以為戒。
四,siren(塞壬)
希臘神話中女人面孔鳥身的海妖,擁有美麗的歌喉,常用歌聲誘惑過路的航海者而使航船觸礁沉沒。她們是河神埃克羅厄斯的女兒(包括teles、raidne、molpe、thelxiope、parthenope、lecosia、ligia和aglaophonus),是從他的血液中誕生的。因與繆斯比賽音樂落敗而被繆斯拔去翅膀,令她們無法飛翔,繆斯用塞壬美麗的翅膀為自己編紮了一頂王冠,作為勝利的標誌。失去翅膀後的塞壬只好在海岸線附近游弋,有時會變幻為美人魚,用自己的音樂天賦吸引過往的水手。她們居住的小島就在墨西拿海峽附近,另一位海妖斯庫拉(見scylla)和卡律布狄斯也在那裡,因此那一帶堆滿了受害者的白骨。英雄奧德修斯率領船隊經過墨西拿海峽的時候,事先已經得知塞壬的致命的誘惑,於是命令水手用蠟封住各自的耳朵,並將自己綁在船的桅桿上,方才安然渡過。阿波羅之子、善彈豎琴的俄耳甫斯也曾順利地通過塞壬居住的地方,他用自己的豎琴聲壓倒了塞壬的歌聲。在其它一些希臘人的傳說中,塞壬是珀爾塞福涅(得墨忒耳和宙斯的女兒)的同伴,珀爾塞福涅被冥神哈得斯劫持娶作冥後,後被其母所救,從此每年在人間過六個月,在地獄過六個月。塞壬由於未能阻止冥神哈得斯而被罰為亡魂的護送者。
這種魔怪,似乎相當的美形,而且還很凶狠,誘惑男人,然後吃掉。——很像是現在的女人。所以各位男同胞小心,不要隨便跟漂亮女孩去k歌。
但不知為何,我對其有愛啊!(沒救了。)
五,salamander(沙羅曼蛇)
代表火元素的精靈(見elemental),形似蜥蜴,身上有五彩的斑點,散發火焰,產於高溫的火山口之中。拜恩文烏托·塞裡尼曾經有一段關於這種火蜥蜴的敘述:「當時我才五歲,那天父親正在一間屋裡沖洗房間,這間屋裡有一堆燃燒的橡木,父親在火堆中看到了一隻類似蜥蜴的小動物,據說這種動物即便在最熱的地方也能存活下去。父親立刻把我和妹妹叫過去,指給我們看。突然,父親打了我一記耳光,我不知所措地哭了起來,父親把我摟在懷裡,安慰我說:『親愛的孩子,我打你並非因為你犯了什麼錯誤,而是為了讓你記住你在火裡看到的這個小動物,它就是沙羅曼蛇,據我所知,以前從未有人見過它的模樣。』」
「salamander」一詞源自希臘語「salambe」,意思是「壁爐」。亞里斯多得和普林尼都曾對這種火蜥蜴作過描述,據他們介紹,沙羅曼蛇的身體非常冷,不但不怕火,還可以滅火,而且懂得用火去攻擊來犯者。沙羅曼蛇的體液中含有劇毒,人如果食用了沙羅曼蛇爬過的果實會立即中毒身亡。據說沙羅曼蛇在冬天的時候會躲入中空的樹幹或巖洞中冬眠,冬眠時全身盤捲起來,保持蟄伏的狀態,直到在體內儲滿足夠的燃料後才會甦醒過來。
實際上,沙羅曼蛇之所以不怕火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它在被激怒的時候會從身體的毛孔裡分泌出一種粘液,這種粘液有隔火隔熱的功能,可以暫時保護身體不受高溫的傷害。馬可·波羅曾經在遊記中記載了在中國看到的石棉礦,西方人不相信中國出產石棉,認為是用沙羅曼蛇的繭抽絲後編織而成的。十六世紀的煉金士認為把鉛煉成金需要很高的溫度,如果能達到那個溫度的話,就可以看見這種火精靈在火焰中飛舞。
「salamander」的另一個意思是「蠑螈」,這是一種像蜥蜴的小型兩棲動物,皮膚無鱗而多孔。有趣的是,在美語中,「salamander」還有「耐火保險箱」的意思。
這個不用多說,大家小時候打街機,都應該玩過吧!
六,phoenix(不死鳥)
這是羅馬詩人奧維德對不死鳥的描述:「大部分怪物都是由其它生物衍生而來的,只有一種例外,它們可以再生,亞述人稱之為不死鳥(phoenix)。不死鳥並非靠花草果實維生,而是以乳香為食,在降生五百年後它會落在棕櫚樹頂端的橡木枝上為自己搭建一個巢,然後出外收集肉桂、甘松和沒藥等香料,銜入巢內,墊在自己的身下,當它呼出最後一口氣後會悄然死去,此時從它的身體裡將飛出一隻新的不死鳥,同樣擁有五百年的生命。等這只不死鳥長大到有足夠的力量時,就會把父母的巢從樹上升起,銜往埃及的赫利奧波利斯城,放在太陽廟裡。這個巢是它的搖籃,同時也是它父母的墳墓。」
正如奧維德所說,不死鳥的記載源自亞述人,不過在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神話,例如中國的鳳凰、日本的ho-oo、俄羅斯的火鳥(firebird)、埃及的太陽鳥(benu)、美洲的——久的家族,每個家族都有各自的女巫。
一般的形像是老巫婆,猥瑣又噁心!
不過近來也在「萌」的表現,年幼的小巫婆也開始飛向了天空。另外我在考慮,掃把是不是可以改成吸塵器了,應該與社會接軌嘛!
小說網(|com|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