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霸王新傳

第二卷 江東歡歌厲兵秣馬 第六章 計中有計 文 / 舒嘯

    第六章計中有計

    「如何個智取法?」劉邦一聽「智取」兩字,頓時來了精神。

    這幾年來,韓信指揮過的著名戰役,沒有一個不是智取的。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到濰水囊沙、巧斬龍且,無不顯示出過人的才華和傑出的指揮能力。現在韓信又提出要智渡大江,讓劉邦頗為興奮,有感到十分好奇。

    韓信踱到地圖前,折了一枝箭矢,指著烏江道:「項羽也通曉用兵之道,若是我軍貿然在烏江強渡,勢必遭到楚軍頑抗,楚軍倘若半渡而擊,則我軍必敗,所以我軍必須找到第二個突破口,」韓信將箭頭向右邊移去,停留在秣陵之處,接著道,「可使一將,領軍在此,隱秘地準備大量船隻,準備渡江之用。」

    「大將軍之意,是要從秣陵渡江?」張良插了一句。

    「非也!信懷疑項羽營中藏有能人,此人必定會查到我軍在秣陵的動向,我軍只需,則必能騙過項羽。」韓信一笑,將自己的計謀說了出來。

    劉邦一邊聽著,臉色逐漸融化開來,彷彿春天已經向他招手,露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生機。營帳中各個將領,包括足智多謀的張良張子房,也都露出驚奇歎服的神色。

    「大將軍此計甚妙,連子房都險些被騙。」張良大笑著對劉邦說道。

    劉邦最信任的就是張良,聽張良都怎麼讚賞韓信的這一計,最後一絲疑慮也消失殆盡。劉邦一拍案幾,讚不絕口道:「大將軍果然用兵詭異,異與常人,縱然項羽營中范增再生,恐怕也難以破此計。」

    「漢王、子房先生謬讚了,」韓信謙虛了一會,抽出一支令箭來:「曹參何在?」

    曹參趕忙從將佐中閃了出來,沉聲道:「末將在。」

    「令你領本部兵馬速速前往秣陵江北,就地搜尋百餘船隻,在沿江擺放,切記,只需百餘隻,不可太多。」韓信吩咐道。

    「諾!請漢王、大將軍放心,參一定不負使命。」曹參領取了令箭,退到一邊。

    「夏侯嬰聽令。」韓信繼續調兵譴將。

    滕公夏侯嬰身高臂長,原是一名「司機」,駕車是一把好手,當年在彭城大戰之後,夏侯嬰為劉邦駕車逃跑,馬已跑得十分疲乏,而楚軍又追擊劉邦很急,劉邦一急之下,有好幾次將車上自己的兩個孩子(漢孝惠帝、魯元公主)踹下車,想減輕重量,以爭取逃跑的機會,但是夏侯嬰幾次三番下停下車,將兩個孩子抱上車。劉邦當時很生氣,想殺掉夏侯嬰,但事後卻很感激他,認為這是個值得信賴的忠臣,因此封他為滕公。

    「著你領兵三萬,搜集烏江本地船隻,務必在十日之後,集結五千船隻,佈滿江北沿岸,大造生勢,擺出一副要從烏江突破的樣子。」韓信將這個重任交給了夏侯嬰。

    「諾。」夏侯嬰恭敬地接過令箭。

    「諸位將軍,此番渡江能否成功,關係到天下大勢,諸位務必恪守本職,不得有誤。」韓信調遣完畢,最後喝道。

    「諾!」營中諸將齊聲回道。

    會稽,霸王府大廳之中。

    陳宇拿著季布快馬送來的奏報,在大廳內踱了幾步,眉頭緊鎖,將竹簡讓廳中眾人看了,問道:「劉三、韓信果然舉大兵壓境,不留孤以喘息之機,諸君可有良策破敵?」

    「霸王,依季布將軍奏報中所說,漢軍集結大批船隻於烏江,大有從此過江之意,末將願前往前軍,以助季將軍破敵。」項莊見敵人要來,恨不得生出一對翅膀,飛到江邊去阻止漢軍的前進。

    范平搖搖頭,沉聲道:「實在可疑,漢軍雖有數十萬之眾,但有著大江橫阻,豈是那般容易就能渡過的?若是漢軍貿然前來,我軍只需兵擊半渡,則漢軍必敗,韓信足智多謀,更兼極善用兵,豈會犯此兵家大忌?」

    「言之有理。」陳宇點頭稱是。

    歷史上韓信有過渡黃河作戰的經歷。當年,劉邦封韓信為左丞相,領兵攻魏。魏王豹陳重兵於黃河東岸的蒲阪,韓信針對魏軍部署,將大量船隻集中在蒲阪對面的臨晉,佯作正面渡河之勢,暗用木框架綁紮瓦罐做成臨時渡河器材,從上游夏陽渡河奇襲安邑,突然出現在魏軍背後,大破魏軍,俘獲魏王豹。

    這一次,韓信會不會故計重施,來個聲東擊西呢?

    從所有的歷史資料中看,韓信與人決戰,極少有正面直接衝突的,大多數都是需晃一槍,給對手來個出其不意,從另一個方向出現,讓對手驚慌失措之下,只得慘敗而逃。

    陳宇剛想說出自己的看發,卻見亞父范增在一旁笑了起來,似乎已經有了對策,於是問道:「亞父,您是否已經看出韓信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了?」

    范增呵呵一笑,掠了掠白色的鬍鬚,說道:「韓信用兵,向來詭異,今日陳重兵於烏江,並不忌諱我軍知道,其中必有緣故,臣料定,漢軍必在別地另有準備,臣下山之後就派人傳令季布,命他使人沿江各地打探,一旦發現何地有漢軍蹤跡,即刻回報,算起來,搜查的消息今天也該到了。」

    「那咱們就再耐心等等。」陳宇一聽,這老范還真不是蓋的,早就有了一手準備,那麼還是等所有的情報都到了之後,再做計較吧,行軍打仗,關係生死存亡,可兒戲不得。

    約莫一柱香的工夫,一名府中親兵引著一個滿面塵灰的士卒到了廳外,親兵奏道:「霸王,季布將軍有十萬火急文書到了。」

    「還不快請進來?」陳宇急道。

    那名風塵僕僕的士卒一進大廳,胸脯尤自起伏不定,見了陳宇一干人等,立即跪倒,將竹簡呈上道:「霸王,季將軍急報。」

    陳宇剛想伸手去拿,只見范增一手將竹簡接了過來。(難怪項羽最後會不喜歡老范,這丫的,竟當著這麼多的人搶主子的風頭。)

    「亞父,季布急報上怎麼說?」陳宇沒心情鬧小彆扭,畢竟前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季布急報:秣陵對岸發現小股漢軍動靜,也有少量船隻。」范增念道。

    秣陵?陳宇順著地圖上的大江看去,只見烏江東面的江南某地,赫然寫著「秣陵」二字,看樣子和二十一世紀的江蘇省南京市地理位置差不多。學歷史的陳宇當然知道,秣陵也就是漢初南京的名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