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霸王新傳

第二卷 江東歡歌厲兵秣馬 第九章 江北來人 文 / 舒嘯

    第九章江北來人

    當陳宇來到前線的時候,雖然早有了心理準備,但還是被嚇了一跳,江北的一帶,遮天蔽日的全是船帆,密密麻麻得像漂浮在水面上的蝗蟲。這會兒漢軍搜集了不少船隻,不過沒有大船,都是當地漁民家中的小船。儘管如此,那層層的船帆在江面上還是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霸王,臣已命人在南岸修築了四道土山,皆高數丈,在土山之上準備了八千硬弩,弓手居高臨下,只要漢軍膽敢過來,定要他們有來無回,伏屍江岸,或者沉到江中去餵王八。」季布指著高高聳立著的土山,向陳宇介紹道。

    陳宇看著那高聳著的土山,忽然想到了些什麼,皺了皺眉,問道:「這土山上為何不插上我軍大旗?」

    「插上大旗,不是讓漢軍知道我軍伏兵在此嗎?」季布奇道,他沒敢說難道霸王這點都看不出?需知道,這八千硬弩要想獲得最大限度的殺傷力,最好的就是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真是笑話,」陳宇大笑著拍拍季布的肩膀,道,「這裡平白無故地多出幾個土山,你以為那韓信會看不出點名堂來?今天插上我軍大旗,就是要讓他知道,孤早有準備。」

    「那布立即讓人去辦。」季布不再追問,他知道霸王讓這麼做一定有他的道理,自己是名軍人,而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

    陳宇又隨處轉了幾轉,發現自己當初交給季布的這八萬人馬現在個個是虎虎生威,不由讚道:「季布哇,才幾天不見,你就將將士們餵養得像野牛犢子一樣壯實,不簡單呀。」

    「豈是布一人之力?那全靠糧草供應齊全,將士們對漢軍恨之入骨,一聽說馬上就要和漢軍決戰,個個都奮勇請戰,以報國仇家恨。」季布聽到陳宇表揚,心情也是激動不已。

    「也不能忽視你的功勞嘛,孤在會稽已經徵得新兵數萬,等擊退漢軍,你得為孤去操練新軍,那可是孤北向爭霸中原的本錢。」陳宇指著南方,笑道。

    「那沒問題。」季布爽快地道,「只是目前漢軍勢大,不知霸王如何應對。」

    「我已命項莊引三千人馬馳援秣陵,你繼續帶著這八萬將士守衛此地,只待漢軍渡江,便給其以迎頭痛擊。」陳宇命道。

    季布想了會兒,才道:「霸王,布有一事不明,望霸王示下。」

    「何事?」陳宇眉毛一挑,問道。

    「既是在秣陵發現漢軍蹤影,此必是韓信聲東擊西之計,為何霸王只派三千人馬前去秣陵,而大軍依然駐守此地,難道霸王不知韓信此人素來詭異嗎?」季布鼓足勇氣道。

    「哈哈,到時候你就明白了,項莊去秣陵之後,我讓他在江邊多派人手視察,而你這裡,只需多插大旗,不可讓兵士過多露面,使韓信以為我軍在此虛設旗幟,到時我軍可殺他個措手不及。」陳宇吩咐道。

    「難道韓信會從此處進兵?」季布疑道。

    「不錯,韓信佯裝欲從秣陵進軍,其實是要誘我軍東移,他好從烏江突破,孤這是將計就計,讓他以為我軍已去秣陵,而只在此地虛張聲勢。」陳宇笑著說道。

    又視察了幾處地方,季布偕同陳宇回到大營之中,卻見范增坐於帳中,面對著地圖沉思,連陳宇和季布進去都未曾察覺。

    「亞父,何事如此費神?」陳宇解下披風,問道。

    范增這才回過神來,見是陳宇,忙站了起來道:「霸王已經回來啦,老臣在想,方今天下,諸侯多向劉季,如何為霸王謀得大業之事。」

    陳宇咳嗽一聲,道:「天下諸侯,皆是碌碌直輩,隨風而倒之牆頭草,若我軍不日大勝漢軍,則又倒向楚矣。」

    「話雖如此,但不可小覷諸侯之力,老臣想問,此戰過後,誰人又是霸王最想得到的幫手呢?」范增問道。

    這個問題陳宇還真就沒想過,一心只想著擊敗韓信之後,便籌集力量,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究竟怎麼解放全國,如何定鼎中原,倒還沒有想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針策略。

    「籍兒未曾想過,還望亞父教我。」陳宇趕緊向老范問計。既然他想了這麼久,那麼肯定有上好的人選。

    「人選有三,上為韓信,中為英布,下為臧荼。」范增緩緩地道出三名的名字。

    「喔,這是何解?」陳宇心裡有了點頭緒,但還是問道。

    「韓信功高震主,必遭劉季猜忌;英布乃霸王故部;臧荼為霸王所封,雖歸附劉季,但素不為所喜;這三人,均是可以爭取的對象,如果其中一兩人倒戈相向,則天下大勢旋即逆轉。」范增一想到這裡,臉上竟露出久違的紅光來。

    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將中間派爭取到自己這邊來,就是對對手最大的打擊。

    「稟霸王,江北有人乘小舟來,要見霸王。」一名軍士進入大帳報道。

    「江北有人來了?」陳宇頓時心中大疑,難道是劉邦、韓信派的試探者?

    范增也是驚奇道:「可曾問過,是誰人派使?」

    「回亞父,此人自稱,名叫弒天林。」軍士稟道。

    弒天林?弒天林?陳宇的記憶細胞開始運作起來。想到了,那個烏江亭長不就叫這個名字嗎?這個貪圖錢財的亭長,這會兒跑到江東來,有什麼企圖嗎?按說這兩軍對壘的,一般老百姓躲避尚惟恐不及,誰又會主動湊過來?

    「傳他進來。」陳宇命道。

    不多時,軍士引著那名老人進了中軍大帳,陳宇抬頭一看,果然是那烏江亭長弒天林。弒天林見了陳宇,慌忙拜倒:「老朽弒天林,拜見霸王。」

    「老丈請起,」陳宇倒還是挺客氣,「不知老丈不辭辛苦來到江東,有何要事嗎?」

    弒天林見左右沒什麼人,這才放心地說道:「老朽此來,是想告訴霸王,漢王大軍依然駐紮在烏江,秣陵的漢軍不過是韓信安排的疑兵,是想引霸王移師到那裡,到時候漢軍就可以乘勢渡江了。」

    「你是怎麼知道的?」陳宇這一驚非小,忙問道。

    「霸王記得送給老朽的百斤黃金嗎?」弒天林並不回答,反問道。

    「當然記得。」陳宇心想怎麼不記得,就是因為弒天林收了這百斤黃金,使他在自己心目中的好印象蕩然無存。

    「老朽正是用這百斤黃金,買通漢軍一將,他告訴老朽,韓大將軍使用連環計,想調動霸王大軍移至秣陵,老朽得知,怕霸王中計,忙駕一葉扁舟前來大營稟報。」弒天林解釋道。

    陳宇一下子愣在原地,原來自己冤枉了這個老人,他收下百斤黃金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自己的富貴,而是拿來作為活動的經費。這可真是一個難得的義士,一個忠厚長者。想起來也真是的,這烏江亭長在項羽日暮途窮的境地下,卻依然駕一葉扁舟來渡他過江,這樣的義士,又怎麼會是一個貪婪、勢利的小人呢?

    一切都是誤會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