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霸王新傳

第二卷 江東歡歌厲兵秣馬 第十章 瞬息變幻 文 / 舒嘯

    第十章瞬息變幻

    「老丈如此俠義,讓孤深感欽佩呵,來人,取百斤黃金來,前些時候給老丈的黃金已為孤買來確切軍情,今日之黃金,則賞賜老丈。」陳宇心中愧疚,決定好好補償一下弒天林。

    弒天林一見陳宇又賞賜黃金,略一沉吟,道:「老朽斗膽,向霸王再索一千斤黃金。」

    「千斤黃金?」陳宇微微吃驚,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劉邦收購咱的項上人頭,也不過就千金而已。不過弒天林又索要千斤黃金,恐怕也不會是為了自己的發家致富吧?

    「不錯,正是千斤黃金,少了可不妙。」弒天林一笑,頷首道。

    「老丈還想為霸王從漢軍中套出消息來嗎?」范增料到了弒天林的心思,笑問道。

    「不錯,老朽正是此意。」弒天林也不隱瞞,直接道。

    陳宇滿心歡喜,覺得真是天下掉下餡餅了,居然用一百斤黃金收穫了一個密探,真是無心插柳柳成陰,看來還是要多拉攏一些人心呵,畢竟得民心者才得天下。

    譬如說:劉邦原本是個流氓,整天不務正業,游手好閒,喜歡財寶美女,但他一擺仁厚的姿態,立馬就有很多人樂意為他效命。韓信曾說過漢王對待自己,是好得不行,所以韓信決定不會叛漢。真是可惜,這樣一個軍事天才,竟與自己失之交臂,成為敵對勢力。

    韓信治軍有方,漢軍軍紀嚴密軍紀嚴明,怎麼會有將領洩露如此重要的軍機大事給一個區區亭長的呢?難道韓信會放任部下這樣胡說八道?想到這裡,陳宇不由得疑惑起來,眉頭緊皺著不做聲。

    老范還以為陳宇捨不得給那千斤黃金,便勸道:「霸王,既是老丈獲取要獲取漢軍機密,莫說千斤黃金,就是再多,我西楚也供應得上,千金易得,敵方機密難得呵。」

    「亞父,不是籍兒捨不得區區千斤黃金,而是籍兒懷疑,那韓信治軍何其嚴厲,又怎會有如此重大的軍機外洩呢?當然,老丈的忠誠毋庸質疑,籍兒只恐老丈套取機密之事,韓信已經知道,他順手來個將計就計,變『調虎離山』為『聲東擊西』,在烏江虛張聲勢,而實攻秣陵去了。」陳宇將自己的顧慮說了出來。

    「霸王言之有理。」范增聽陳宇這麼一說,也驚出一身汗來,忙問弒天林道,「老丈,不知道老丈何時問何人騙取的機密?」

    「三天之前,老朽將來搜集船隻的漢將王翳請到家中,送給他百斤黃金,請他在大戰中保護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另請他喝酒,將他灌醉,從而索到軍機。」弒天林忙報出那名漢將的名字,他也糊塗了,看樣子那王翳並沒有欺騙自己的意思,而且是將他灌醉之後,這傢伙酒後吐真言,自己才知道漢軍這一高級機密的。

    漢將王翳?漢將王翳?好熟悉的名字。陳宇開始運作起自己的記憶機器,在搜索著有關這名漢將的信息《史記》裡記載的,最後瓜分項羽屍體的五人中,除了已經掛掉了的楊武、楊喜、呂馬童、呂勝之外,還有一個,就是這個王翳。王翳憑借奪得項羽的一部分屍體而被劉邦封為杜衍侯。

    可惜啊可惜,王翳的杜衍侯是當不成了,沒準還會因為洩露軍機而被處斬。陳宇想想都覺得王翳頭腦簡單,他也不想想,一個區區亭長的家中,怎麼可能有百斤黃金?換了自己是王翳,一定讓人嚴密監視這個房子一般、卻藏有百斤黃金的老頭。

    「亞父,若韓信知悉王翳洩密的事,會怎麼處理?」陳宇輕搖了一下頭,問著老范。

    「霸王以為韓信會如何處置?」老范一貫地要先聽別人的意見,從而加以分析,最終得出結論。

    陳宇想了片刻,道:「籍兒估計他定會將計就計,變虛為實,化實成虛,那我軍可就要因勢而變了。」

    老范增也是緊鎖眉頭,沉思起來,良久才道:「霸王與老臣不謀而合,試想,以韓信之帥才,必知王翳其事,而老丈在數十萬軍前渡江而來,竟無一漢船追擊,也著實令人生疑,霸王推測有理,韓信之所以假裝不知,定是主攻秣陵,而佯在烏江。」

    「那我軍得速速行動,否則一旦秣陵被破,我軍兩面受敵,情勢必危。」陳宇聽老范確定了一下,這才急道。

    弒天林聽陳宇和范增一對一答,也猜到了七八分,不由得臉色慘白,嘴唇發顫道:「這麼說來,老朽倒是幫了霸王的倒忙了?真是該死,真是該死。」

    「老丈何必自責,公一片忠心而來,只不過那韓信狡詐多端,怪不得老丈。」陳宇笑道,儘管是起了倒忙,但無論如何,人家冒險而來都是一片好心,咱可不能以冤報德。

    范增可沒心情說別的,一臉嚴肅地道:「霸王宜當即率輕騎趕往秣陵,老臣與季布守衛此營,確保萬無一失。」

    也只有這樣了。陳宇想著,忙喚季布道:「季布,你速於孤點集三萬輕騎,每人只帶三日乾糧,人馬皆輕裝上陣,孤要親救秣陵,項莊只有三千兵馬在那裡,實在太勢單力薄了。」

    「諾!」季布領命而去。這座大營之中,有步軍五萬馬軍三萬,都是經過多年戰火洗禮的老兵,也是西楚精銳所在。

    陳宇繼續拉開地圖,與老范謀劃著:「倘若韓信三天前就知道此事,那麼他的大軍恐怕已經到了秣陵了,只所以還沒有傳來猛攻的消息,大概是因為船隻一時還沒有湊齊的緣故。」

    「數十萬大軍要想迅速過江,所需船隻至少三千餘艘,否則無法組織起大規模的戰鬥。」老范也在估算著。

    陳宇在心中算計著三千船隻的籌備需要多長時間,然後急道:「據籍兒預測,倘若一切順利,秣陵北岸敵軍在明晨就可發起進攻,事不宜遲,籍兒連夜起身,馳援秣陵。」

    原先制定好的計劃立刻就要改動了,都說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變幻,果然不假。幾分鐘前還是安排主守烏江南岸大營,轉眼間就變成主守秣陵城了。世界上最容易變化的,除了孩子的臉、女人的心之外,恐怕就要屬到戰場的形勢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