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霸王新傳

第五卷 草原飛歌一代天驕 第五章 文 / 舒嘯

    第五章

    白登山上,營地之中篝火點點,映襯著天空中的點點星光,顯得慘紅而令人心戰。

    「大單于,我等已經在此地等候幾日了,為何還不見楚國皇帝動靜,難道他已識破大單于誘敵深入之計?」匈奴左賢王將酒一飲而盡,藉著酒勁對冒頓說道。

    冒頓這次率軍會合左、右賢王之軍於白登山,這一帶是左賢王的地盤,左賢王對大單于揮軍來此原本就有些不甚贊同,又見大單于誘敵之計不是太成功,便藉機發難。

    「哼,」冒頓也知道左賢王的意思,不由得冷哼一聲,冷冷地說道,「剛剛得到奏報,楚國大將軍韓信,提兵十萬出遼東而入我匈奴境內,一路疾進,無人可抵,左賢王可率軍馳援,將韓信阻攔於白登之東。」

    左賢王也不甘示弱,叫道:「早些時候,本王便想帶著我大匈奴兒郎進駐遼東,大單于欲坐觀成敗,不想楚人進展竟是如此犀利,韓信長途奔襲,一戰而定遼東之局勢,張翔授首,使我大匈奴失兩面夾擊楚人之良機,深為可恨。」

    「所以此次便讓左賢王親自與韓信一會,以填左賢王之憾。」冒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將攔截韓信的重任拋給了政敵左賢王。

    「本王定斬韓信,以獻大單于座前。」左賢王終於等到了可以讓自己單獨行動的命令,迫不及待地說道。他滿眼紅光地暗想:終於有了展現自己才能給草原各部落看的機會了,是得好好讓各部落首領看看,咱左賢王的能力,比他冒頓可強了不少!

    「諸位頭領,」冒頓見支走了左賢王,忙高聲道,「明日誘楚國皇帝於白登山,爾等見我旗號,便引大軍圍困白登,以報昔日五萬鐵騎一炬而焚之難。」

    遼東城外,韓信所率的幾萬馬步軍在得到了遼東各地晉供的糧草物資之後,開拔進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沿著長城一線,韓信大軍疾速向西而進,準備在代谷與項羽會師,以集中兵力與冒頓一戰。沿途也遇到零星的匈奴騎兵隊伍,都被韓信一一擊潰韓信西進的消息也被冒頓察覺,因此派遣左賢王率本部大軍十萬精騎前往攔截。

    就在這時,項羽也得到了各地運送而來的糧草輜重,幾十萬大軍全部屯紮到了代谷一帶,密密麻麻地佈滿整個長城以內,密切注視著北面匈奴人的一舉一動卻就是不上冒頓的當,無論冒頓如何引誘,項羽就是按兵不動,絲毫沒有進攻的意思。

    就這樣消耗了二十來天,匈奴不少部族的首領已經沉不住氣了,紛紛建議冒頓大單于不再忍讓,乾脆直接提兵南下與項羽決戰。不過冒頓都沒有採納他們的意見,而是堅持在長城以北一帶活動,似乎對南邊重兵雲集的項羽視而不見。

    於是圍繞著長城一線,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雙方均是大兵壓境,但是都沒有率先動手的跡象,彷彿兩個武林高手對峙一般,彼此周遊著,卻都不肯首先出招,生怕破綻被對方發現,於是都採取了後發制人的戰術。

    「陛下,這天氣漸漸寒冷,若再不與冒頓決戰,恐大軍屯紮長城一線,徒耗國家錢糧,今中原疲憊,恐怕消耗不起而致使國力受損,望陛下明查。」賈通看著大軍一日日地消耗下去,不免心憂起來。

    項羽聽他這麼一說,倒笑了起來,指著營中所豢養的獵犬說道:「先生可曾見過獵犬獵取狐兔?」

    賈通一愣,不知道項羽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但還是老實地說道:「微臣見過。」

    項羽笑道:「獵犬獵取狐兔之時,先查明其方向,後縮匍匐平行於地面,再後一躍而起,縱向狐兔,其後縮匍匐,乃為撲向狐兔積蓄力量而已,今我大軍駐紮此地而久不與匈奴胡騎一戰,意在消耗胡人警惕,以求一戰成功,雖多耗錢糧,亦勝過勉強一戰而損兵折將。」

    「但不知陛下何時進兵?」賈通明白地點點頭,還是追問道。

    「呵呵,先生無需心急,時機一到,朕定會提兵北上,與冒頓逐鹿大漠。」項羽哈哈一笑,高聲叫道。

    營帳中眾將也被項羽高昂的激情所感染,一個個充滿期待地看著項羽,彷彿在朝拜著神靈一樣。

    「不過,朕已得到奏報,匈奴左賢王已率十萬精騎與韓大將軍戰於上谷,如今勝負未知,以韓大將軍數萬馬步軍,於大漠中,恐怕難以取勝,不過冒頓麾下騎兵,也已減少十萬之眾,我軍破敵之日不久矣。」項羽倒是信心十足,毫無心思地開懷暢飲道。

    以韓信的能耐,雖然以弱對強,取勝固然困難,但求自保應當毫無問題。匈奴左賢王雖然麾下有十萬精銳騎兵,但要想以此消滅韓信,或是擊潰韓信,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縱然韓信的客場作戰,面臨著諸多不便之處。

    韓信作為統軍大將,也知道在匈奴境內與匈奴人交戰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他只是沿著長城一帶而進,並沒有孤軍深入匈奴腹地,但還是在上谷地帶遇到了匈奴左賢王率領的十萬精銳騎兵。韓信知道,這次遇到的敵人,與前幾次所遇到的零零星星的抵抗不同,這次是遇到了勁敵了。

    不過像韓信這樣的人,遇到一個強有力的對手,卻比遇到一個弱小的對手來得精神,得知對方有十萬精銳騎兵,韓信竟是有點興奮的感覺消滅弱小的敵人,如何顯出自己的能耐?唯有將強大得不可一世的敵人打垮,才能展示出自己過人的才能與天賦。

    「大將軍,匈奴左賢王的大陣攔住我軍去路,請大將軍示下。」一名副將稟報道。

    「命步軍將所攜帶的戰車布好陣勢,列於中軍,再令三萬騎兵分列左右兩陣,稍後於中軍,但若見中軍退卻,可飛馳向前,將胡人圍住撕殺。」韓信微微一點頭,吩咐道。

    「諾!」副將領命而去。

    匈奴左單于在軍陣之前,見韓信所排下的陣勢竟是如此荒唐,不由得大笑起來:「大單于盡說這韓信如何厲害,今天見他所排的陣勢,足以見其人言過其實,不懂兵法。」

    「楚人陣勢,實為奇怪。」一名將軍也湊合過去說道。

    「以步軍為前軍,以馬軍為後翼,這簡直就是自尋死路,我大軍一併衝殺過去,定將其中軍衝垮,中軍一旦被我軍衝垮,韓信憑什麼用兩翼來與我趁勝之軍相抗?」匈奴左賢王洋洋得意地說道。

    「大王高見,我等必勝無疑。」將軍們紛紛拍起了左賢王的馬屁。

    左賢王聽著一片讚頌之聲,不由得飄飄然起來,手掠鬍鬚,揚起馬鞭,指著前面韓信的大陣,高叫道:「殺~!」

    「殺!」匈奴人的騎兵見軍令已下,個個迫不及待地縱馬向前狂奔而去只要滅了前面這支七、八萬人的軍隊,就會有異常豐厚的獎賞落到自己頭上,這時候不去搶戰功,更待何時?(匈奴人憑戰功而獲得封賞)

    「大王,您只需要在後面看看我匈奴健兒斬將立功即可,小人便當命人寫捷報奏上。」一名副將肉麻兮兮地說道。

    「哈哈,那就命人說,我匈奴左賢王滅楚國大將軍韓信於上谷。」左賢王也狂傲得不知如何是好了,鬍子一翹一翹的,眼睛瞇縫成了一條線。

    就在這時,一名軍士飛馬起來,滾下馬背,大聲叫道:「左賢王,楚軍中軍潰敗,正向東敗去。」

    「哈哈哈哈,日後看誰人再言韓信用兵如神?」左賢王聽到捷報,更是忘乎所以了。

    那些爭先恐後的匈奴騎兵,陡然見楚軍竟然是不戰自退,都不由得大笑起來,更是催動戰馬,發瘋似的追擊上去,好多立些戰功,讓自己奴隸的身份早點被改變。

    楚人四下潰散,中軍處竟露出了一些戰車來。戰車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曾經有過一席之地。夏朝已有戰車和小規模的車戰,從殷商經西周至春秋,戰車一直是軍隊的主要裝備,車戰是主要作戰方式。到春秋末期,一些大的諸侯國,如晉國和楚國,擁有戰車的數量已達4000乘以上。而擁有多少乘的戰車,已經成為國力的象徵。

    但隨著匈奴人騎兵優勢的展現,各國歷次在與胡人的交戰中,車戰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在來去如風樣的騎兵衝擊下,笨重的戰車根本無法跟得上騎兵的靈活,最後變成一堆廢物。所以匈奴的騎兵們一見到戰車,更是放心大膽地向前衝鋒起來。

    但是韓信大軍的戰車上,卻沒有配備戰馬和軍士,僅僅是光禿禿的戰車擺放在那裡,而步軍則躲藏在戰車之後,小心翼翼地用成戈直對著撲面而來的呼嘯著的匈奴騎兵。

    沒有戰馬和軍士的戰車,不更是一堆廢物嗎?匈奴騎兵們心想,這楚人費盡氣力將這麼多的戰車調集過來,究竟是想幹什麼?

    就在他們狐疑的時候,不少步軍將這數千輛戰車推湊到一處,緊緊相連,形成了三道用戰車組成的屏障,阻擋住了匈奴騎兵的去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