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足球先生

大道小說網 曼聯帝國(上)-轉載 文 / 伯爵的眼淚

    在地理上,英格蘭被分為8個大區。首都倫敦領銜的正是東南區(southeast);倫敦以北是東盎格裡亞(easlia),劍橋、諾裡奇和伊普斯維奇都在這個範圍內;倫敦以西,則是西南地區(southwest),包括南安普頓、樸茨矛斯等西南沿海城市;倫敦的西北方向,是英格蘭的傳統工業區之一的西米德蘭地區(westmidlands),核心城市當然是伯明翰;從中部將英格蘭分成東西兩個部分的奔寧山,正是西米德蘭和東米德蘭(eastmidlands)的分界線,東米德蘭包括謝菲爾德、諾丁漢和萊斯特等城市。東米德蘭正北方向,是約克郡地區(yorkshireandhumberside),重要城市為利茲;約克郡的西部,便是聞名遐爾的英格蘭西北地區(northwest),從約克郡再往北,就是北部地區(north),包括英格蘭北方最後一個重鎮紐卡斯爾,以及桑德蘭、米德爾斯堡等中小城市。

    粗粗掃一遍英格蘭地圖,要用足球俱樂部來標量這個地區,會顯得非常便利。其實一個瞭解英超的球迷,會對這8大地區的重點城市都比較熟悉,因為每個英格蘭大城市或者中型城市,都至少會有一支不錯的優秀球隊。現代足球在這片土壤上誕生,卻在全球開出了各種不同的花朵,可是只有在英格蘭,只有在英格蘭的西北,你才能找到足球那種最原汁原味的樂趣。同時也只有在西北,你才能找到那個最繁榮璀璨的足球帝國。

    英格蘭西北,這是一塊神奇的足球土地。一片依山傍海的狹窄土地上,居然活躍著20多個職業足球俱樂部,在2003-2004賽季,這裡就有著6家英超俱樂部、5家英甲俱樂部和5家英乙俱樂部。以曼徹斯特、利物浦為軸心的西北足球地帶,百年來一直是英格蘭乃至英國足球的中心地帶。足球文化傳統的累積和豐富,與英格蘭西北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同步,每一部關於現代足球的歷史都無法輕視這片土壤對現代足球的影響。

    任何一個喜愛足球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曼聯;任何一個研究足球的人,不可能不研究曼聯。曼聯就是曼聯,你可以痛恨它,鄙視它,唾棄它,譏嘲它高度商業化的「曼聯公共有限公司」——在倫敦股市上,曼聯就是這個公司名稱:manchesteredlimited|com|pany,其中已經找不到「足球」和「俱樂部」的字眼,可是沒有人能夠忽視曼聯。

    我從來就不是一個曼聯球迷,永遠也不會是,但是從我產生記載自己在英國的足球朝聖行跡的念頭時,我就知道,不研究這個巨大的聯合帝國,對英國足球的瞭解便永遠都只會是一知半解。曼聯已經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對它的態度,球迷可能各不相同,很多人都未必會認同曼聯的存在和繁榮模式,可它就是那樣存在著並繁榮著,這個事實誰又能忽略?

    在現代足球歷史上,沒有第二個俱樂部能像曼聯這樣充滿傳奇色彩,至今也沒有第二個俱樂部能像曼聯這樣,建立起一個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更沒有哪個俱樂部能像曼聯這樣,在不同球迷心目中,激起如此多不同的反響。

    幾乎每場英格蘭國家隊的比賽裡,曼聯球員登場時,不論是英格蘭國家隊隊長貝克漢姆,還是內維爾兄弟,或者斯科爾斯、巴特和費迪南德,現場肯定會有噓聲和叫罵聲。這在其他國家的國家隊比賽時是很難想像的,即便是英格蘭其他俱樂部的球員,也不可能享受到曼聯球員的這份特殊待遇——他們在代表國家隊出戰時,仍然擺脫不了國內敵對球迷的憎惡,只要是曼聯隊隊員,他們永遠會被人另眼相看。

    2003年春天,在桑德蘭主場光明球場,英格蘭迎戰土耳其的歐洲杯預選賽,賽前20分鐘,北看台的球迷不少人開始合唱:「如果痛恨曼聯你就站起來。」(standupifyouhated.),3分鐘內,全場觀眾都嘩啦啦站了起來。如果是以前在倫敦溫布利大球場進行的英格蘭國家隊比賽,這種情況就發生得更多了,差不多每場英格蘭國家隊比賽之前,都會有觀眾狂呼「恨曼聯你就站起來」來發洩。倫敦球隊大多和曼聯有歷史過節,例如阿森納、熱刺和西漢姆聯。即便曼聯是在溫布利第一次登上了歐洲之巔,可曼聯球員們對這個古老莊重的球場都沒有任何好感。從弗格森入主曼聯以來,差不多每個曼聯球員在自傳裡,都無法忘卻溫布利給他們帶來的迷惑和羞辱。貝克漢姆、基恩、內維爾兄弟和布萊恩;羅布森都這麼記述過。

    仇恨的原因很難說得清楚。曼城球迷痛恨曼聯,從德比情結可以解釋,因為曼城本是曼徹斯特的惟一主人,而曼聯這個在牛頓西斯舉步維艱,最後通過收購曼城球星,然後到曼徹斯特來跟曼城搶地盤的球隊,怎麼能讓同城對手所接受?正如熱刺無法接受從泰晤士南岸移居來到北倫敦和他們爭奪地盤與球迷的阿森納一樣。但是其他球隊也如此痛恨曼聯,其他球隊的球迷談起曼聯都是咬牙切齒,則包含了許多複雜的因素。

    2002年初秋的一個週六傍晚,我從利茲看完一場英超比賽後,趕往利物浦,在火車上消遣的最好方式便是讀書,當時我手捧著一本《紅魔》(reddevils)。這是一本關於曼聯百年歷史上的幾位「紅魔」的書,作者是格拉漢姆;麥考爾——著名的曼聯球迷,《unitedwestand》的作者。火車需經過曼徹斯特再西行折向利物浦。在曼徹斯特暫停時,上來了一大群球迷,一個利茲聯球迷和兩個曼城球迷坐在我身邊,由於孫繼海參加了利茲聯和曼城的比賽,他們極有興趣地和我聊起了那場比賽,氣氛十分友好,可是當他們發現我手中的這本《紅魔》時,利茲聯球迷馬上要求我把書扔出窗外,曼城球迷則做出連碰都不屑一碰的表情。此後我當然不好繼續讀書,而這幾個球迷也懶得再搭理我。

    利茲聯對曼聯的仇恨,和曼徹斯特周邊其他幾個大俱樂部對曼聯的仇恨類似:長期競爭中處於下風的積怨。布萊克本和埃弗頓都是如此。他們嫉恨曼聯的過於強大和成功,同時曼聯球員在長期榮耀籠罩下,有著一種捨我其誰的霸氣,這種氣質從每場曼聯比賽開始時都能感覺出,任何一場英格蘭國內比賽,曼聯隊都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這種氣質尤其令對手生厭。而曼聯在過去40年愛德華茲父子經營下,極力通過現代商業化方式開拓俱樂部市場品牌效應,這種新時代的俱樂部公司化經營手法,也令許多敵對球迷無法接受,他們認為曼聯已經失去了足球的一些傳統美德,而變成了一個以賺錢為最高利益、疏遠球迷的商業機器。

    周邊敵人當中,博爾頓跟曼聯的仇恨又和他人不同。這是曼聯最痛恨的一個周邊敵人,同時博爾頓在整個英格蘭足球圈裡的名聲也不太好。始因發生於1958年,慕尼黑空難之後,死裡逃生的巴斯比爵士重整球隊,曼聯的不幸和災難之後艱苦卓絕的奮鬥,激起了整個足球世界的同情和欣賞。然而空難後3個月,曼聯和博爾頓進入足總杯決賽,這場比賽,損兵折將的曼聯不僅輸給了博爾頓,而且還遭到了博爾頓球迷極其出格的羞辱。

    博爾頓球迷在現場做出了一種匪夷所思的動作:近千名博爾頓球迷雙手舞動,做出飛機墜毀的動作來羞辱曼聯。這種缺乏基本同情心的舉動,令博爾頓從此被孤立,而人們對曼聯的同情則更多了。同一年,倫敦的西漢姆聯球迷也對曼聯做出過類似的羞辱手勢,可是由於倫敦畢竟距離較遠,所以西漢姆聯球迷沒有像博爾頓球迷那樣激起公憤。此後博爾頓和曼聯便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敵,博爾頓近十年一直在英超和英甲之間浮沉,據說一個原因就是西北地區的球隊打博爾頓時從來都是拚盡全力,而且博爾頓在英格蘭國內很難購買優秀球員,這才形成了如今博爾頓年年依靠德約卡夫、奧科查這些過氣球星保級的局面。

    利物浦和曼聯的西北德比關係中,除卻城市之間的對立、球隊之間百年競爭的敵對,還有一層利物浦球迷的嫉妒之心。在七十年代,利物浦已經是歐洲之王,成績明顯壓倒了一度降入乙級聯賽的曼聯,可是利物浦球隊和球迷都認為,在公眾和媒體面前,他們始終無法取代曼聯的傳奇地位,曼聯仍然是「最大的俱樂部」,這就讓每場利物浦和曼聯的德比充滿了戲劇性。2004年4月底的聯賽德比前,甚至有恐怖分子將襲擊這次西北德比的傳聞,可見仇恨之深刻複雜。

    必須承認,曼聯的確有一股「魔性」。這個俱樂部從來沒有在壓力下低頭,從來不因為過多樹敵而動搖軍心。百年來,他們都像曼聯第一位球星梅勒迪斯那樣高傲強悍,永遠是高昂著頭來面對敵手。這種「紅魔」氣質,已經深滲到每個「紅魔」的骨髓之中,也更加令對手嫉恨。

    另外值得一提的便是,「紅魔」(reddevils)這個綽號最先是對曼聯球迷的統稱,後來才演變成曼聯的綽號。和步調一致、始終強調整體的利物浦「紅軍」(redarmy)稱號不同的是,每個時代的曼聯隊都有一些離經叛道、自行其是的個性球星,他們為曼聯這個集體而生存,在球場上,他們的個人創造力總能得到盡情的發揮;百年來,梅勒迪斯、貝斯特、坎通納都是這種類型,「紅魔」之稱實至名歸。

    如果沒有慕尼黑空難,曼聯還會像今天這樣受歡迎嗎?

    這恐怕是一個「紅魔」們不願意也不能回答的問題。必須指出的是,1958年2月6日這個悲慘的日子,不僅改變了曼聯的歷史,也改變了整個英國足球乃至歐洲足球的歷史。

    這一天,蘇格蘭人馬特;巴斯比率領他的「巴斯比男孩們」從歐洲冠軍杯征戰回國。這支充滿希望的年輕球隊完全由巴斯比一手培養而成,在1951-1952賽季、1955-1956賽季和1956-1957賽季3次奪取聯賽冠軍。當時他們剛在四分之一決賽中淘汰了歐洲勁旅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紅星隊,志得意滿地踏上返鄉之路。誰也沒想到,這是一條通向死亡的道路,而這一天也是改變足球世界的一天。

    飛機中途停靠慕尼黑進行加油,正好趕上了狂風暴雪,兩次起飛都沒有成功,最後不幸墜毀。在那個時代,曼聯還不可能像今天這樣乘坐專機征戰客場,他們也無法自主安排旅行時間。空難之中,23名乘客喪生,其中包括8名極受球迷寵愛的曼聯新星以及曼聯俱樂部秘書克裡克莫、助理教練惠特尼和庫裡。

    這是對「紅魔」一次無情的打擊,卻又讓全世界都知道了曼聯這個名字。身亡球員當中,最令人扼腕的當屬21歲的鄧肯;愛德華茲,一個前途無量的天才射手。愛德華茲並沒有在空難中當場死亡,可是在醫院裡掙扎了15天後,他仍然無法生還。當時曼聯隊隊長羅傑;拜恩喪命,當時英國身價最高的球員托米;泰勒同樣身亡。18名出征將士裡,還有兩人因傷勢沉重而被迫退役。

    偉大的博比;查爾頓從這次空難中勉強生還,他回憶當時他甦醒過來之後,發現旁邊病床上躺著的正是主教練巴斯比。巴斯比清醒過來之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詢問球員情況,而他念出的每一個名字,哭泣中的妻子只能用搖頭或點頭來告訴他此人是否倖存。

    一個偉大的俱樂部之所為偉大,不光需要驕人戰績,更需要一種獨特的風骨,慕尼黑空難之後的曼聯,正體現出了這種堅韌不拔的毅力。空難後曼聯的首場比賽便是在足總杯對壘勁旅謝菲爾德星期三隊,這時倉促組建的曼聯只有兩名老隊員,但他們仍然3比0力克對手,一路殺入決賽。儘管在決賽中不敵博爾頓,可曼聯這股百折不回的血性,使他們贏得了整個世界的尊敬。

    慕尼黑空難是現代足球歷史上的一次大慘案,而且和海塞爾、希爾斯堡、贊比亞、南非等不同,這是一個知名俱樂部在巔峰時期突然遭遇的飛來橫禍,受害者都是風華正茂的足球天才,這種打擊本身就值得無比同情。而曼聯在慘劇之後重整河山的堅強性格,包括他們在隨後歐洲冠軍杯半決賽首回合2比1戰勝ac米蘭的表現,都證明了這個俱樂部的不同尋常之處。慕尼黑空難,讓曼聯從一個傳統俱樂部,變成了一個傳奇俱樂部。此後他們刻苦砥礪,巴斯比又磨練出新的一批「巴斯比男孩」,終於讓曼聯變成了一個王朝俱樂部。

    巴斯比的臥薪嘗膽,以及曼聯在空難之後的巨大感召力,讓這個俱樂部能在很短時間內便走上了中興之路。六十年代初,蘇格蘭前鋒丹尼斯;勞和北愛爾蘭邊鋒喬治;貝斯特加盟老特拉福德,1963年,巴斯比捧起了足總杯,5年時間內,曼聯又一次向歐洲發起挑戰,而且這次的步伐更加堅定。1964-1965賽季,曼聯在聯賽稱王,1966年,已經謝頂的博比;查爾頓和曼聯隊友約翰;康納利、斯泰爾斯一道,幫助英格蘭國家隊奪取了世界盃。

    1968年,慕尼黑空難10年之後,曼聯在溫布利球場加時4比1大勝里斯本競技隊,終於成為歐洲之王。慕尼黑的3位倖存者博比;查爾頓、比爾;福克斯和格雷格參加了這場比賽。勝利之後,巴斯比老淚縱橫,他8次舉起歐洲冠軍杯,每次都呼喚著一個在慕尼黑空難中喪生的隊員。隊長博比;查爾頓帶領隊友們割破手指,將鮮血滴進冠軍杯中,然後傾灑在溫布利大球場上。這成為了世界足球歷史上最感人的畫面之一。

    查爾頓、貝斯特和勞被並稱為「曼聯三傑」。3位曼聯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來自英國3個不同地區,這也顯露著曼聯選才的不拘一格。

    貝斯特以其極其華麗的個人技術和飛人速度,贏得了球迷極大的寵愛。同時他在場外的生活也相當花哨,17歲成名之後,便長年沉迷於醇酒和美女,有過許多荒誕不經的花邊新聞,例如他在自傳中描述一天和7個女人發生性關係的經歷。貝斯特還是第一個給時尚服裝做廣告的球星,他英俊瀟灑的外形也為他增加了更多傳奇色彩,所以貝斯特有「第五披頭士」的綽號,他被認為是現代足球歷史上第一個超級巨星(superstar),因為他的影響力已經超出了足球範圍,成為了一個有時尚意義的流行巨星。

    查爾頓老成持重,勞敏行訥言,兩人對曼聯貢獻要比貝斯特更大。貝斯特因為生活太過浮華,24歲以後就基本退出了曼聯主力陣容,後來混跡於富勒姆和切爾西。許多人認為貝斯特的天賦只得到「不足20%的利用」,是因為巴斯比管束過松,巴斯比後來也承認自己有責任,可是在慕尼黑空難之後,這個嚴峻的蘇格蘭人變得相當的心慈手軟,他實在無法用鐵腕去對付自己的愛徒。1968年,貝斯特這個天資過人的「巴斯比男孩」成為了曼聯的第二位歐洲足球先生,有趣的是,他的隊長博比;查爾頓在這一年歐洲足球先生評選中列第二位。

    「三傑」中查爾頓最為順利,現在不僅是曼聯董事之一,也是曼聯的形象大使。丹尼斯;勞有「曼聯之王」的美譽,他在1964-1965賽季共打進46球,至今仍是曼聯歷史紀錄,1965年他也成為了曼聯歷史上第一個歐洲足球先生得主。不過在巴斯比爵士1969年退休後,曼聯和勞都走上了一段不平常的道路。

    巴斯比在1968年被女王授予爵士勳位,成為了英國足球歷史上第一個「sir」,這在英國社會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在空難中週身多處骨折的老帥無意戀戰,他退休的那一天,老特拉福德共有十多萬人為他送行,場景感人至深。這位二戰之前成名於曼城隊的一流球星,執教生涯卻締造了一個曼聯王朝,他的傳奇色彩,在曼聯這個傳奇帝國的歷史上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巴斯比爵士退休後成為了曼聯董事,後來擔任過曼聯主席和名譽主席。他在曼徹斯特有一位名叫路易斯;愛德華茲的朋友,此人是個富足的肉販子,巴斯比在五十年代就找過愛德華茲,希望他能投資當時經濟困難的曼聯。愛德華茲極有遠見,他認定曼聯將是一顆搖錢樹,於是有了控股曼聯的念頭,但他無法通過正規途徑得到曼聯大部分股份,於是愛德華茲採取了最簡單的方法:他逐家逐戶去找那些曼聯股東們,一家一家收購曼聯股份,這種操作方法當時屬於違法行為,可愛德華茲因為和巴斯比的友情,終於成為了曼聯頭號股東。此後他將股份遺留給兒子馬丁;愛德華茲,馬丁擔任曼聯主席近20年,曾多次嘗試轉賣曼聯,為人又風流成性,並不討曼聯球迷喜歡,不過他為曼聯的商業化經營做出了不少貢獻。

    爵士退休後,俱樂部先任命爵士的助手麥金尼斯為接班人,但麥金尼斯和隨後的奧法雷爾帶給曼聯的都是災難性的結果,1970年年底,巴斯比不得不臨時復出救駕。1972年,性格乖張的托米;多切蒂入主老特拉福德,他大刀闊斧地改造曼聯,而垂垂老矣的博比;查爾頓1973年夏天退役,多切蒂為了構築自己的曼聯,將沉迷於酒色的貝斯特開除出隊,並且任由丹尼斯;勞在1973年7月自由轉會。他沒有想到,冷酷地趕走勞,成了他職業生涯最嚴重的錯誤。勞加盟了曼城。1974年4月,離開老特拉福德不到一年,勞在老特拉福德的聯賽德比中,用腳後跟為曼城打進一球,曼城1比0獲勝,而曼聯在勞這次打擊之後降入乙級聯賽。

    多切蒂雖然很快就帶領曼聯升級,並且在1977年奪取足總杯,可奪冠之後44天,他就因為一樁緋聞名譽掃地而被迫辭職——多切蒂和隊醫勞裡;布朗的妻子瑪麗私通,此事被倫敦小報捅了出來。

    1993年,得到坎通納的曼聯,在時隔26年之後,重新奪取了英格蘭頂級聯賽冠軍,此時巴斯比爵士年已84歲。1994年1月20日,老爵士辭世。他的一生和曼聯結合得如此緊密,以致於傳奇色彩甚至延續到了1999年曼聯的三冠王時期:當年5月26日,曼聯在巴塞羅那諾坎普球場上演了最為神奇的歐洲冠軍杯決賽,第二次奪取歐洲冠軍杯,而這一天正好是巴斯比爵士的生日。因此曼聯球迷們都堅定地認為,巴斯比爵士永遠都會在天堂,和在慕尼黑英年早逝的英雄們一道祝福著這支神奇的球隊。

    2003年秋天,一個曼聯主題餐廳在成都開張,博比;查爾頓爵士到場祝賀。雖然此事在中國和英國影響都不大,但這肯定是曼聯商業帝國對中國市場邁出的試探性一步。曼聯商業網絡差不多覆蓋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2003年9月底,曼聯首席執行官大衛;吉爾曾經對我笑言:「我們已經在美國打下了良好基礎,中國將是我們未來最大的一塊市場。」

    曼聯的輝煌不僅是戰績。今天曼聯已經站在了世界足壇頂峰,成為一個巨大的體育娛樂企業。3賽季,曼聯整體營業收入達到1.75億英鎊,而同期切爾西營業收入只有8900萬英鎊,只有曼聯的一半。在整個歐洲,曼聯3賽季營業收入較第二名的尤文圖斯多出2200萬英鎊,較皇馬多出3915萬英鎊。同時曼聯已經超過了曾經是世界上最富有的體育俱樂部、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的紐約揚基隊,正式登上了世界職業體育之巔。

    在2004年4月,曼聯在倫敦股市的市值已經達到7.04億英鎊(12億美元),遠遠超出了當年傳媒大亨默多克想收購曼聯的10億美元價格。在3賽季,曼聯單單通過球衣銷售一項,就有2600萬英鎊的收入,較人氣極高的皇馬高出近10倍!老特拉福德球場68000個座位,每場比賽都能全部售光,在切爾西被阿布拉莫維奇收購後,曼聯經營世界第一的地位受到俄羅斯石油盧布的威脅,於是在2004年年初,董事局決定繼續擴建老特拉福德球場,將座位增加到75000個,這必然又會給曼聯帶來滾滾財源。

    曼聯得到全球關注,也讓這個俱樂部成了一個極好的平台,因此各種贊助合同是曼聯的一大項收入:他們和耐克有10年3.03億英鎊的贊助合同,每年從這一項就能得到3000萬英鎊的收入,球衣胸前廣告的主贊助商沃達豐和曼聯有4年3600萬英鎊的合同。這一系列經營上的奇跡,既得益於前主席馬丁;愛德華茲的政策,也和前首席執行官彼得;凱尼恩的長袖善舞直接相關,因此阿布拉莫維奇一收購完切爾西,馬上就重金挖來了凱尼恩。切爾西的商業經營也很出色,3賽季他們的商業收入達到了3120萬英鎊,可曼聯在這一項上的收入有4420萬英鎊。阿布拉莫維奇知道,儘管他的石油盧布根基深厚,可是再像2003年夏天那樣瘋狂撒錢,仍然只是向無底洞裡投資,所以他需要凱尼恩這樣一個營銷干將來為他擴大切爾西收入,這才能治標治本。

    作為一個超級優良企業,曼聯能走到今天,道路卻是坎坷的。如果沒有經營者準確的經營方針,把握住何為職業體育,足球魅力何在,什麼可以吸引人們邁入球場,什麼可以把人吸引在電視機前等,是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果的。

    馬丁;愛德華茲是曼聯俱樂部健全的經營體制締造者。1980年其父路易斯去世後,這個前統計師出任曼聯俱樂部主席。

    愛德華茲沒有過人的才智,甚至連人品也不為人稱道,喜歡四處拈花惹草,是倫敦小報喜愛跟蹤的一個花邊人物,但他無比熱愛這個俱樂部。為了讓曼聯恢復黃金時期的輝煌,他提出了一個又一個新策略,幫助曼聯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要讓俱樂部在經營上取得成功,前提是讓球隊贏球,盡可能多地奪取冠軍,尤其是對球迷來說吸引力最強的聯賽冠軍。如此一來,球場必然就會爆滿,俱樂部至少可以確保門票收入。於是,愛德華在1986年聘請時任蘇格蘭國家隊代理主教練的阿歷克斯;弗格森出任教頭,弗格森臥薪嘗膽7年,不斷強化球隊實力,從而最終帶領球隊走向勝利。

    曼聯第一個黃金時期是由巴斯比主教練開創的,從1945年到1969年,時間長達24年。其間曼聯奪得1次歐洲冠軍杯和5次聯賽冠軍。聘請弗格森也是對當年做法進行的倣傚。弗格森1986年開始執教曼聯,4年後在1990年足總杯上奪得了第一個冠軍,可是聯賽冠軍遲遲不見蹤影,始終無法超越當時橫霸歐洲的西北敵人利物浦。其他球隊一旦成績不佳就會炒掉主教練,但愛德華茲對這位肩負著曼聯未來的主教練沒有意氣用事。為建設一個與巴斯比同樣的長期政權,他一再忍耐,等待弗格森的成功。看看曼聯1993年奪得弗格森時代第一個冠軍後的戰績,就可以看出愛德華茲的過人見識。

    在弗格森的功績中,值得一提的是他將建隊重點放在青年隊上,致力於培養本地球員。弗格森時代曼聯隊的很多主力,都是弗格森親手把教的1992年青年隊足總杯冠軍成員。他們是貝克漢姆、吉格斯、斯科爾斯、內維爾兄弟及巴特。最近幾年,從青年隊晉級而來的第二代球員,如韋斯;布朗、奧謝、弗萊切等也開始崛起。任用自己培養的球員,不僅在其職業生涯早年不用支付高昂的轉會費,連工資也可以控制得很低,像貝克漢姆和斯科爾斯,在21歲22歲入選英格蘭國家隊時,周薪也不過4000英鎊,即便後來得到高薪,但曼聯將貝克漢姆2500萬英鎊轉走時,這筆轉會費完全可以用純利潤來計算。更重要的一點,是自己培養的年輕球員,不僅對俱樂部無比忠誠,而且也更能贏得本土球迷的認同,對推進俱樂部經營和提高球場上座率,都有更大的影響力。

    曼聯在八十年代的主場,算上站席可容納58500觀眾。到了1991年,在海塞爾、希爾斯堡等多項足球場慘案爆發後,為防止足球流氓鬧事,英國政府根據著名的《泰勒報告》,規定所有球場必須全部採用固定座席。這項法律出台後,曼聯亦開始改建球場。愛德華茲再次作出正確決斷,將老特拉福德容量擴大為全座席48000人,英國頂尖球場就此建成。

    在老特拉福德球場,從普通觀眾到貴賓席,所有的觀眾都可以安心看球而不必擔心有淋雨之虞。球場配備了可供2000人同時進餐的大餐廳,沒有比賽的日子,可以用作會議、宴會或婚禮舉行場所。曼聯還建起了英國第一家曼聯博物館。在老特拉福德通道裡,還有一個著名的「紅魔」酒吧,這個酒吧已經在全球各地開了分店。就這樣,曼聯建成了一座可以隨時接待普通客人的多功能主場。

    數年後,全世界曼聯球迷俱樂部人數突破10萬,經常出現了非球迷俱樂部成員無法購到曼聯球票的情形。因此在1995年,為了迎接1996年歐洲杯,曼聯再次大舉投入,改建了兩個方位的看台,增加了容量。此後的老特拉福德球場是一座可容納68000人的巨型體育場。場內豪華設施進一步升級,增設了179個包廂,用於會議和展覽的宴會廳也擴建了容量,可容納5000人。還配備了各種設施,如平時亦開放的餐廳和茶館,以及號稱日平均參觀者人數高達1000人的博物館,充分利用了場內的空間。

    隨著球場的改擴建,俱樂部新設了曼聯專賣店。專賣店的銷量年年在增長。如今如果到老特拉福德去參觀或看球,只要沿著曼徹斯特環城高速路m62,就能在城西看見一個巨大的「特拉福德公園」標誌,沿著這個標誌走,你會先經過享譽歐洲的巨型購物中心特拉福德公園,前行5分鐘,便能找到「馬特;巴斯比路」,在這條路上,便有著老特拉福德球場的正門。正門前聳立著一個巴斯比爵士的銅像,銅像下面便是曼聯專賣店入口。

    我第一次到英國時,就造訪過老特拉福德,寂靜無人時,仍能感到這個球場的力量,斯特萊福德看台上,有一行黑字:1958年2月6日,曼徹斯特的花環。

    曼聯人永遠也忘不了那改變歷史的一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