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

第一卷 第215章 珍珠港(一) 文 / 國產坦克

    第215章珍珠港(一)

    由於劉建業家裡遭遇的事情,軍事委員會最終還是沒有抽調新20軍前往雲南。這樣,新20軍就繼續留在了湖南,在湘潭和株洲一帶整訓。

    歷史按照自己的軌跡不斷前行。

    雖然,不斷從各方面得到了日軍將在太平洋上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情報,但是,向來自負的美國人還是沒有對那些情報提起足夠的興趣。在他們的慣性思維裡,日本這樣一個猴子一樣的民族,是絕對沒有擔子和能力去挑戰像美國這樣一個龐大同時又很強大,潛力極為巨大的國家的。如果日本人敢於輕舉妄動,只要他們美國人動一動小指頭,日本人就會被完全壓垮。況且,以美國人的設想,日本如果要在太平洋上挑戰美國,很快就會遭到來自西面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來自西南的駐菲律賓美國b-17戰略轟炸機群的雙重威脅。日本的聯合艦隊在美國強大的太平洋艦隊的打擊下,日本的鋼鐵和軍工產業在b-17戰略轟炸機群的空中打擊下,將很快向烈日下的冰塊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可是,美國人還是錯誤的估計了日本這個向來不可以按照正常思維去揣度的民族。在日本人的習慣做法裡,向來是把戰爭先打起來再說,至於戰爭的後果,他們從來不會去想,也更想不到。

    所以,美國人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時候,在日本,有許多人的眼睛在死死的盯著他們位於太平洋上的最大軍港——珍珠港。一次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空偷襲作戰,它的目標就是這裡。

    提起偷襲珍珠港,就不能不提到山本五十六。1884年4月4日他出生在日本新瀉縣長岡的一個破落武士家庭,出生時父親五十六歲,故此得名五十六。本姓高野,因家境貧寒,被過繼給長岡的武士貴族山本家,這才改姓山本。1901年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入江田島海軍軍官學校。1904年剛畢業即以少尉候補生的資格參加日俄戰爭中的對馬海戰,在海戰中失去了左手的食指和無名指。海戰的勝利使他對當時的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十分崇拜,立志要像東鄉那樣建功立業。1914年至1916年在日本海軍大學深造。1919年至1921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英語,選修燃油專業。回國後在海軍大學任教官。1923年奉命前往歐美考察各國海軍,在旅歐途中,曾到賭場一展他的高超賭技,使他成為有史以來第二個因賭技太高而被著名的摩納哥賭場謝絕入場的人。山本酷愛賭博,他賭博的格言是要麼大贏,要麼大輸。這一點對他的軍事思想也有著重大影響,日後的偷襲珍珠港,也正充溢著孤注一擲的賭博痕跡。1925年出任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由於日本在日俄戰爭後就將美國視為潛在的最大敵人,所以這一職位的人選通常是由海軍中最有前途的優秀軍官來擔任,以使他們能對美國有一個比較感性和客觀的瞭解。1928年回國,歷任巡洋艦艦長、航空母艦艦長、海軍航空本部技術部長、第一航空戰隊司令、海軍航空本部部長、海軍省次官,最後於1939年8月升任聯合艦隊司令。1940年軍銜也晉陞為海軍大將。

    山本曾數次赴美,或求學或考察或任職,對美國的經濟和軍事潛力有著極為深刻的瞭解。所以最初他竭力反對與美國開戰,成為日本海軍中堅定的反戰派人士,甚至因此幾乎遭到激進少壯派的暗算,但是山本絕不是和平主義者,他所反對的只不過是與強大的英美開戰,因為他曾準確預測日本即使通過偷襲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也只不過能保持一年到一年半的優勢。——所以在他擔任第一航空戰隊司令時積極參與對中國的侵略,他指揮第一航空戰隊「赤城」號和「加賀」號航母的艦載機對中國城鄉進行過野蠻的轟炸!並積極擴充海軍航空兵的實力,使之成為日本海軍在戰爭中最具打擊力的利器。當日本大本營與英美開戰的戰略方針確立後,他便一改初衷,竭盡全力策劃組織對美國的作戰方針,那就是以突襲手段力求在開戰初期就一舉全殲或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確立起日本的軍事優勢,並不斷對美國實施主動進攻,使其無法積蓄起足夠與日本對抗的力量,從而贏得戰爭的勝利。而這一戰略的第一步就是一場賭博——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突襲。

    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日矛盾就不斷激化。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嚴重損害了英美在華的政治、經濟利益。1939年9月2日,德、意、日簽訂三國軸心同盟。美國隨即宣佈1940年1月26日到期的《日美通商航海條約》將不再續約。1940年5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命令結束年度例行演習的太平洋艦隊不返回美國西海岸,而是留駐珍珠港,實施威懾。1941年7月2日,日軍在印支南部登陸,美國立「即中斷同日本的秘密談判,並於7月2日宣佈中止美日貿易,凍結日本在美國的所有資產。8月1日,美國又宣佈對日本實施全面石油禁運。這對於資源極為缺乏的日本而言,無疑是致命的。為了獲得荷屬東印度年產量800萬噸石油的油田,南洋占世界年產量78%的橡膠,占世界年產量67%的錫,以及鐵、鋁、大米等資源,日本將不惜一戰。

    日本海軍傳統的戰略是在馬紹爾群島以北、馬裡亞納群島以西與美軍太平洋艦隊進行以戰列艦為主力的艦隊決戰,但山本在多次海上演習、圖上演練和兵棋作業中感覺到這種戰略很難一舉殲滅美軍艦隊,而戰爭一旦曠日持久,以美國的強大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日本要想取得戰爭勝利,是不可能的,山本對這一點非常清楚。所以他極力主張在戰爭開始之初就以先發制人的偷襲,一舉消滅美軍太平洋艦隊主力,隨後不斷組織進攻,不斷削弱打擊美軍,不給美軍積蓄力量的時機,從而爭取體面的停戰。

    作為海軍航空兵專家的山本,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以航空兵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駐地珍珠港。早在1926年,山本任駐美海軍武官期間,他讀了英國海軍專家拜沃特所著《大太平洋戰爭》,書中描述了以艦載機襲擊珍珠港內錨泊軍艦的情節,雖然只是想像中的情節,卻給了山本很大的啟示。以至於在山本擔任聯合艦隊司令後,規定該書的日譯本為海軍軍官的必讀書。1932年美軍在演習中,以」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特混艦隊就出動艦載機成功空襲了在珍珠港的軍艦,山本仔細研究相關資料,受益非淺。1940年3月,山本與聯合艦隊參謀長福留繁少將私下討論了初步的偷襲方案。1940年11月11日,英國地中海艦隊以」光輝「號航空母艦、4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組成突擊編隊,出動21架次艦載機突襲意大利塔蘭托軍港內錨泊軍艦,僅以消耗魚雷11條、炸彈46枚,損失飛機2架的代價,就取得擊沉戰列艦1艘,重創戰列艦2艘,擊傷巡洋艦和輔助艦各2艘的戰果。這一戰例開創以艦載機突襲敵方海軍基地並獲得勝利的先河。山本聞訊後立即指示日本駐意大利海軍武官全力搜集有關情報,特別是英軍所使用的淺水魚雷資料。因為塔蘭托和珍珠港一樣,水深僅十餘米,無法使用常規魚雷。以上這些思想和戰例,對山本偷襲珍珠港作戰方案的形成有著極大的幫助和啟示。

    1941年1月7日,山本正式向海軍大臣及川古志郎提交了突襲珍珠港設想的《戰備意見書》,並指示日本海軍航空兵的元老,時任第十一航空艦隊參謀長的大西瀧次郎少將,也就是日後神風特攻隊的創始人,對突襲珍珠港的設想進行可行性研究。大西找來世界航空界傑出的空戰戰術專家,」源田主義「思想(即大規模使用戰鬥機奪取制空權)的創立者,時任第一航空戰隊參謀的源田實中佐,一起進行周密的研究,最後得出只要美軍艦隊確實在港內停泊,並且日軍艦隊在航行途中不被發現,就能取得成功的結論。山本在設想得到確認後,立即命令聯合艦隊參謀長福留繁少將、第一航空艦隊參謀長草鹿龍之介少將、第十一航空艦隊參謀長大西瀧次郎少將共同擬製出具體計劃:就是在襲擊發起前十餘天,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突擊編隊,從日本出發。在襲擊發起日的日出前一至二小時,到達距珍珠港約200海里的海域,出動艦載機突擊珍珠港內的美軍艦艇和岸基航空基地,以突襲手段消滅美軍太平洋艦隊,為日軍的南進掃清障礙。山本為紀念他所崇拜的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戰中所升起的z字旗,將這一計劃的保密代號定為z計劃,史學家則稱之為山本計劃。該計劃於1941年4月初草擬完畢並於4月10日上報大本營,但卻遭到否決。因為大本營認為該計劃過於冒險,如果在攻擊前被美軍發現,會有災難性的後果。而且將聯合艦隊的主力用於珍珠港方向會嚴重影響對南方的作戰。不僅在大本營,就是在聯合艦隊內部也有很多人反對,其中就有承擔作戰指揮的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南雲忠一中將和計劃的制定者第十一航空艦隊參謀長大西瀧次郎少將。高級將領中只有第二航空艦隊司令山口多聞少將表示贊同,他認為美國太平洋艦隊是盟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主力,只有一舉消滅美太平洋艦隊才能確保南方作戰的勝利,否則即使聯合艦隊主力全部用於南方的作戰,也無法確保勝利。同時還建議在最初的方案中增加他所指揮的第二航空艦隊兩艘航母」飛龍「號和」蒼龍「號。福留繁原先考慮這兩艘航母續航力較小,遠程奔襲恐有不便,所以不準備使用。山口認為這兩艘航母共有100架飛機,飛行員大多是訓練有素的老手,戰鬥力較強,不參戰勢必增加作戰的困難。如果因為航程不足,可在突襲結束後取道馬紹爾群島,補充油料再返回日本。在10月初的突襲計劃特別研討會上山本採納了這一建議,這樣一來參戰的航空母艦就由四艘增加到六艘。

    9月29日,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南雲中將和第十一航空艦隊司令塚原二四三中將經過會談一致表示反對突襲計劃。10月3日兩位艦隊司令派出各自的參謀長草鹿和大西前往聯合艦隊向山本面陳反對意見。但這兩人卻都被山本說服,轉而同意突襲計劃。

    面對大本營的反對,山本幾經交涉最後甚至以辭職相威脅,並通過好友海軍中佐高松親王,也就是天皇的弟弟,將計劃直接呈交天皇,獲得恩准。這才迫使大本營於1941年10月19日批准這一計劃。此時距珍珠港作戰僅僅只有五十天。

    這一計劃所有細節都考慮得非常周密。在兵力編成上,既要求具備強大的突擊威力,又要避免編隊過於龐大而被發現。最終確定為航空母艦6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1艘、驅逐艦11艘、潛艇3艘、油船8艘,共計33艘艦船。艦載機共計423架,其中擔負突擊任務的354架,其中愛知d3ai九九式俯衝轟炸機(簡稱九九艦爆)131架,九九式水平轟炸機104架,中島b5n2九七式魚雷機40架(簡稱九七艦攻),三菱a6m2零式戰鬥機79架(簡稱零式艦戰或零戰)。其餘69架飛機則負責保護編隊安全。

    所有攻擊兵力分為突擊編隊和先遣編隊,突擊編隊司令為南雲忠一海軍中將,下轄六支部隊:

    空襲部隊,由南雲直接指揮,包括」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和」瑞鶴「號6艘航母,任務就是出動艦載機攻擊停泊在珍珠港的美軍戰列艦和航母。

    警戒部隊,由第一驅逐艦戰隊司令大森仙太郎海軍少將指揮,編有」阿武隅「號輕巡洋艦和」谷風「號、」浦風「號、」濱風「號、」磯風「號、」不知火「、」霞「號、」霰「號、」陽炎「號和」秋云「號9艘驅逐艦,負責為空襲部隊和補給部隊提供警戒。

    支援部隊,由第三戰隊司令三川軍一海軍中將指揮,編有」比睿「號、」霧島「號2艘戰列艦和」利根「號、」築摩「號2艘重巡洋艦,負責為空襲部隊提供支援,主要是對付美軍的大型水面軍艦。

    巡邏部隊,由第二潛艇大隊司令今和泉喜海軍大佐指揮,由」伊—19「號、」伊—21「號和」伊—23「號3艘潛艇組成,在編隊航線前方航行,擔負偵察警戒。

    中途島破襲部隊,由第七驅逐艦大隊司令小西要人海軍大佐指揮,由」潮「號、」漣「號2艘驅逐艦和」尻矢「號補給艦組成,任務是炮擊中途島牽制美軍。

    補給部隊,由」極地「丸、」極東「丸、」健洋「丸、」國洋「丸、」神國「丸、」東邦「丸、」東榮「丸和」日本「丸等7艘油船組成,負責為編隊進行海上加油。

    先遣編隊由第六艦隊司令清水光美海軍中將指揮,先於突擊編隊出發,下轄六支部隊:

    第一潛艇部隊,由第一潛艇戰隊司令佐籐勉海軍少將指揮,下轄」伊—9「號、」伊—15「號、」伊—17「號、和」伊—25「號4艘潛艇,在瓦胡島東北展開,攻擊美軍可能出動反擊的艦艇。

    第二潛艇部隊,由第二潛艇戰隊司令山崎重暉海軍少將指揮,下轄」伊—1「號、」伊—2「號、」伊—3「號、」伊—4「號、」伊—5「號、」伊—6「號和」伊—7「號7艘潛艇,在瓦胡島與考愛島、莫洛凱島之間的考愛海峽、卡伊威海峽展開,監視並伺機攻擊美軍。

    第三潛艇部隊,由第三潛艇戰隊司令三輪茂義海軍少將指揮,下轄」伊—8「號、」伊—68「號、」伊—69「號、」伊—70「號、」伊—71「號、」伊—72「號、」伊—73「號、」伊—74「號、」伊—75「號9艘潛艇,在瓦胡島以南海域展開,攻擊美軍可能出動反擊的艦艇。

    特別攻擊部隊,由第三潛艇大隊司令佐佐木半九海軍大佐指揮,下轄」伊—16「號、」伊—18「號、」伊—20「號、」伊—22「號和」伊—24「號5艘潛艇,各攜帶1艘袖珍潛艇,在空襲前將袖珍潛艇放出,由袖珍潛艇自行潛入港內,必須在第一攻擊波開始後才能乘亂從水下發射魚雷進行攻擊。

    要地偵察部隊,由2艘潛艇組成,」伊—10「號偵察斐濟、薩摩亞群島,」伊—26「號偵察阿留申群島。

    補給部隊,由」隱戶「丸、」東亞「丸、」新玉「丸、」第二天洋「丸、」日立「丸、」富士山「丸6艘油船組成,部署在本土和誇賈林群島,為先遣部隊的潛艇提供燃油補給。

    為了保證兩個編隊的密切協同,山本規定一直到攻擊開始前四天,都由南雲統一指揮。

    航線選擇方面,從日本本土到珍珠港,通常有三條航線:一是經阿留申群島的北航線;二是經中途島的中航線;三是經馬紹爾群島的南航線。這三條航線各有利弊,北航線遠離美軍岸基航空兵的飛機巡邏範圍,而且一般無商船航行,便於隱蔽。但氣候惡劣,風大浪急,海上加油比較困難。中、南航線,氣候宜於航行,但來往商船頻繁,而且距美方島嶼較近,易被美軍發現。經過再三比較,特別是出於保密的考慮,最後日軍選擇了北航線。

    先遣編隊全部由潛艇組成,可以隱蔽地開赴戰場,所以沒有規定航線,只要求避開美軍岸基飛機巡邏即可。

    突擊機群起飛海域的距離,也是經過認重考慮的。太近容易被發現,太遠又會使飛行員疲勞,影響戰鬥。幾經研究,最後選定起飛海域為瓦胡島以北200海里(約合370千米),即北緯42°,西經170°海域。根據當時日軍飛機的航速推算,從起飛到飛抵珍珠港需要約二小時。而且在艦載機起飛後,航空母艦便後撤一段距離。這樣一來,日軍飛機去時航程近,返回時航程稍遠。美軍如果派出飛機追擊,那麼往返航程都增加不少,增加美軍追擊的困難。

    突擊時間的選擇更是煞費苦心。必須要和在馬來亞的登陸同時發起,由於登陸是在拂曉,為便於作戰的順利完成,首先是要下半夜有月光的日子,即下弦月的日期。其次是要星期日,因為根據美軍的活動規律,出海的軍艦通常在星期六返回,那麼星期日在港內停泊的軍艦最多,而且星期日人員休假也最多,戒備最鬆懈。綜合各項情況,突擊日定為12月8日,農曆十九,下弦月,星期日。突擊時間為早晨六時。後由於參戰的第五航空戰隊二艘航母上的飛行員沒進行過夜間飛行訓練,所以把突擊時間改為早晨六時起飛,八時實施攻擊。

    整個計劃考慮周詳,可謂滴水不漏。

    雖然計劃直到10月19日才獲批准,但是聯合艦隊有關的針對性強化訓練早在8月下旬就已開始。山本親自挑選並任命海軍航空兵中具有3000小時飛行經驗的頂尖飛行員淵田美津雄中佐擔任訓練總教官,負責對飛行員的訓練。針對珍珠港水深僅10至12米的地形特點,魚雷機如按一般的攻擊方法,在1000米高度,1000米距離投雷的話,魚雷將會一頭扎入水底。所以魚雷機飛行員集中在地形近似珍珠港的鹿兒島的櫻島訓練時,投雷高度從1000米逐漸下降,最後一直降低到20米。魚雷機訓練基本動作完全模擬實戰,接近港灣後先降低高度,以50米高度在峽谷中曲折穿行,一飛到海面就降低到20米,並立即向目標發射魚雷。整個攻擊動作反覆進行演練,動作要領已經被飛行員牢記在心。日軍科研部門研製成功裝有木製穩定器的」改2「型淺水魚雷,解決了在淺水海域使用魚雷的技術難題,保證了魚雷機在20米高度投雷60%的命中率。

    水平轟炸機飛行員在有明灣海軍轟炸靶場進行訓練,日軍在靶場上標出與美軍戰列艦同樣大小的靶標,經過兩周的單機和編隊轟炸,飛行員的投彈命中率已高達80%,而且命中精度達到300米高度誤差在30米內的極高水平。技術人員改進了投彈裝置,並將800千克穿甲彈改裝為航空炸彈,以加大炸彈威力。

    俯衝轟炸機和戰鬥機飛行員也進行了針對性訓練,都達到了訓練要求。為了在空襲中取得更好戰果所有飛行員還強化進行了對美軍艦艇的識別訓練。

    由於第五航空戰隊的」翔鶴「號和」瑞鶴「號航母,9月才正式編入第一航空艦隊建制,飛行員多是從岸基航空隊調入,正忙於進行航母起飛和著艦的強化訓練,沒有能參加上述的戰前訓練。所以山本決定,經過針對性訓練的第一、第二航空戰隊攻擊美軍艦船,第五戰隊攻擊機場。

    與此同時,參戰艦艇也進行了強化訓練。水面艦艇主要是為適應北航線的氣候特點,重點進行了惡劣氣候下的海上加油訓練。技術人員對加油設備進行了改進,還對加油方法進行了分析研究,幫助艦艇部隊提高海上加油的效率。山本還擔心如果無法從油船得到補給,作為後備方案還特別進行了從戰列艦和航母向巡洋艦和驅逐艦進行海上加油的準備和訓練。此外所有大型軍艦都對不必要的設備和個人物品進行精簡,將節省下的載重量全部裝載燃料,以增加燃料儲備量。

    使用袖珍潛艇的決定直到10月13日才確定,還要在袖珍潛艇上加裝切割反潛網裝置和自爆裝置,所以訓練最為緊迫,在水下地形近似珍珠港的中城灣進行了緊張的魚雷攻擊訓練,最後甚至還沒有來得及進行袖珍潛艇與母艇的合練就匆匆出發。

    以上各部隊的訓練都是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進行的,所有參訓人員只知道訓練要求,根本不知道訓練目的。

    1941年9月,聯合艦隊在海軍大學舉行了圖上作業演習。

    11月上旬,所有參加突襲作戰的艦艇,完全按照突襲計劃,以集結在佐伯灣的聯合艦隊主力戰列艦為目標,連續進行三次綜合攻擊演習,作為戰前訓練的檢驗。山本通過這些演習認為攻擊效果良好,已經達到了訓練目的,參戰部隊總結演習經驗,返回各自基地,進行最後的出發準備。11月23日,所有參戰艦艇的艦長和飛行軍官,一起研討作戰方案中的關鍵問題。11月24日,所有飛行員在珍珠港的沙盤模型上明確各自的任務。

    為了做到知己知彼,日軍在收集美軍情報上下了很大功夫。1941年5月後,派到珍珠港的日本間諜多達200人,從各方面搜集珍珠港的天氣、水文、地形和美軍基地、飛機、艦艇的部署。特別要提到日本海軍情報部的吉川猛夫少佐,經過八個月的培訓,以森村正的化名,於1941年3月作為日本駐檀香山領事館參贊來到珍珠港,進行情報搜集。然後將情報以外交密碼發回外務省再轉海軍。他發回的情報從最初的每週一次發展到最後每日一次,為日本海軍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其中包括:美軍在不同日子的艦艇停泊情況和活動情況,珍珠港美軍飛機的機種和數目,珍珠港的防空設施等。為日軍的偷襲成功立下首功。開戰後,他的身份沒有暴露,作為外交人員和美國駐日本的外交人員交換,得以回國,並因此獲得日本和德國授予的勳章。為了得到北航線的實際情況,日軍於10月派出兩批共4名軍官,化裝成商人或水手,搭乘經北航線的船隻赴檀香山,實地考察北航線的氣象、海情及航道情況。除了派遣間諜獲取情報外,日軍還加強對夏威夷廣播和電訊的監聽。經過這些努力,在開戰前,日軍已準確掌握了美軍在珍珠港的防禦設施、兵力部署、艦艇和飛機的種類數量、駐泊停放情況、美軍的活動規律等情報。

    為了確保偷襲的突然性,日軍採取了一系列的戰略欺騙和偽裝。

    首先,以和談作為掩護。1941年2月,任命退役海軍上將,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朋友,著名的親英美人士野村吉三郎為駐美大使。他在幾個月中與美國官員的會談多達數十次。7月,近衛首相致信羅斯福,表示兩國間沒有不能用談判解決的問題,並保證絕不侵犯英美在東南亞的利益。11月5日,也就是日本大本營決定對英美開戰的同一天,還派出曾任駐美領事,娶美國人為妻的公認親美派人士來棲三郎為和平特使,赴美談判。直到12月7日,就是開戰前一天,日本政府還照會美國,聲稱日本不拒絕談判。

    其次,1941年7月,日本關東軍由11個師40萬人增加到20個師70萬人,並舉行代號為」關特演「的大規模演習,製造進攻蘇聯的假象,掩蓋對美國的作戰準備。10月,在日本內海組織登陸演習,還邀請各國駐日武官參觀,以吸引各國的注意力。12月例行的從橫濱到檀香山的定期郵船」龍田丸「號照常出航。12月5日到12月7日三天裡,組織江田島海軍軍官學校的3000名學員裝扮成海軍官兵,遊覽東京市容,營造太平無事的景象。在艦載機訓練的日子裡,抽調其他部隊的飛機進駐參訓部隊的基地,保持這些基地原有的正常飛行和通訊。這些掩人耳目的措施可謂煞費苦心。

    最後,加強保密措施。在很長時間裡,該計劃只有山本和極少數高級軍官知道。參戰部隊訓練地點在日本南部的鹿兒島和佐伯灣,而集結地點則在日本北方的擇捉島單冠灣。在突擊編隊集結過程中,各艦均選擇遠離商船航線的偏僻航線,分批按不同的時間間隔前往。在航行中,各艦的收發報機一律加上鉛封,實行嚴格的無線電靜默,並特別注意反潛警戒。當突擊編隊的艦艇進入單冠灣後,海防部隊就切斷擇捉島同外界的一切聯繫,甚至連島上居民的糧食等生活必需品都由海軍的補給船來運送。對編隊艦員的私人信件也一律進行檢查,並扣押到開戰那天才發出。在突擊編隊向珍珠港航行途中,所有艦艇實行只收不發的嚴格無線電靜默,夜間進行燈火管制。另外派出數艘驅逐艦停泊在本土,偽裝航空母艦的無線電呼號,進行無線電通信,以欺騙美軍的無線電監聽。同時聯合艦隊全面更改密碼和呼號,以迷惑擾亂美軍的監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