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國(二) 文 / 國產坦克

    2月3日下午,最高統帥率領手下重要軍政大員,乘坐美國贈送的c-47「美齡號」,從陪都的白市驛機場起飛,飛往雲南省會昆明。

    2月4日,從印度利多開出的第一批105輛道奇十輪卡車,滿載著中國戰場需要的武器、彈藥、油料,拖曳著重炮、山炮、高射炮,開抵昆明,10多萬雲南群眾湧向路旁,揮舞著標語和小旗夾道歡迎。路邊還有尚未完工的石油輸送管道。

    在昆明召開的十餘萬軍民參加的慶祝中印公路勝利通車的大會上,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發表了講話。他說:「我們已經打破了對中國的封鎖。為了紀念約瑟夫·史迪威將軍的卓越貢獻,和在他領導下的盟軍以及中國部隊,對緬甸戰役和這條公路的修築所發揮的巨大作用,我把這條公路命名為『史迪威公路』。」此時中緬印戰區的美軍已一分為二,魏德邁將軍專任中國戰區美軍司令,索爾坦將軍任緬印戰區美軍司令。索爾坦將軍根據最高統帥的決定,正式發佈命令,宣佈了對「史迪威公路」的命名。他在給史迪威的祝賀信中說,打通這條道路的是「您不可征服的意志」。

    廣播電台的陸軍節目邀請史迪威為此發表講話。他對著話筒,彷彿就面對著曾在叢林裡作戰和築路的士兵與勞工們,他稱讚了他們的偉大貢獻,向他們致敬。但他沒提自己,好像他根本就沒去過那裡似的。2月10日,美國政府為表彰史迪威的功績,授予他一枚榮譽軍團勳章和一枚優秀眼役勳章。

    在這段時間裡,何史迪威用很大精力整理在中緬印戰區的各種文件。他組織了幾名曾在這個戰區工作過的軍官,編寫了作為正式史料的《中緬印戰區史)。這部史料共3個部分48章,包括了緬甸戰役、蘭姆加爾、中印公路、空軍、租借物資等各方面的報告和文電,並加上了說明和概述。書中在闡述他的職權問題上認為,由於最高統帥的干涉和插手,致使他的指揮權有名無實,他既不能制定戰略,也不能發號施令和指揮作戰。書中指責了英國人,也批評了美國的政策。他認為,由於美國在支持最高統帥的同時,沒有要求他承擔作戰義務,因此造成了「浪費公共資金和搖擺不定的政策」。

    慶祝通車的大會召開完畢,最高統帥率領軍政大員們視察並檢閱了駐紮在昆明的中**隊和美國第十四航空隊。細心的人可以發現,在檢閱部隊的軍政大員隊伍裡,少了一個重要的人物——軍政部的陳部長。

    陳部長並不是身體不好,不適宜出席檢閱,更不是在最高統帥的面前失寵,而是要執行另外的任務。

    當天的晚上,桂林城外,新20軍軍部。

    「仲良,我這次來,是奉校長的命令,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躺在躺椅上,身上蓋著一條毛毯的陳部長,向坐在自己身邊的劉建業說道。

    「有什麼事情,辭公只需要一份電報,卑職就會立即動身,聽候教誨,何須勞動辭公大駕。況且,卑職聽說近幾年辭公的身體一直不太好,還是需要注意保養,千萬不要過於勞累了。」面對長期以來,一直對自己關懷備至的陳部長,劉建業總是謙恭的執弟子之禮。

    「你以為我想這麼勞碌嗎?沒有辦法,校長要我負責這麼大一攤子事情,我總不能不給校長分憂吧。至於我的身體,胃病是我的老毛病了,多少年了,好不了了,我心裡是有數的,就算是保養得再好,也是除不了根的。」陳部長歎了一口氣說到。

    「眼下,抗戰的大局已經明朗,倭國人距離最後失敗,只是時間問題。我想,等到抗戰勝利了,辭公也就可以暫時把事情放下來,安心得把身體養好了。」劉建業的話裡隱含著試探的味道。

    「但願如此吧,以後的事情,誰能說得清楚呢。對了,這次我來,是要告訴你一個消息。聽之前,你要做好準備。」陳部長說道。

    「辭公請儘管吩咐。只要是學生能夠做到的,必定竭盡全力。」劉建業說道。

    「前幾天,美國人找到校長,要求我國派出一支野戰部隊參與他們在太平洋上對倭國的反攻作戰。」陳部長說。

    「他們不會是在塞班島和菲律賓吃夠了倭國人的苦頭,想讓我們也出一點血了。」劉建業冷冷得說。

    劉建業這麼說,並非是毫無根據的。

    塞班島是北馬裡亞納群島的首府,位於東經145度,北緯15度的太平洋中部,菲律賓海與太平洋之間,西南面臨菲律賓海,東北面臨太平洋,群島共有14個海島,加上關島,這十五個島嶼總稱馬裡亞納群島,由於近鄰赤道一年四季如夏,風景秀美。塞班全島東西寬幅2.2—10.5里,南北平均長度為23公里,全島面積185平方公里。塞班及馬裡亞那群島的原始美麗被世人所認識,是在1521年著名的航海家麥哲倫環球旅遊後。1565年西班牙人登陸該島後,宣佈永久佔有為其領地,並用西班牙皇后的名字起名為「馬裡亞那」,統治了近400年,1898年德國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該島,統治不到廿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後,德國將這一殖民地永久權轉讓給了倭國。倭國人在馬裡亞那諸島大量種植了甘蔗,當時有大批的中國、南亞、韓國移民強迫移住,開發了大片種植甘蔗的農莊。

    1944年下半年,美軍為了切斷倭國本土與南太平洋諸島的海空交通線,建立攻擊倭國本土的前沿基地,決定進攻馬裡亞納群島,與西南太平洋部隊的戰線逐步接近,為盟軍兩條戰線的會合與協同作戰,發動戰略進攻創造條件。塞班島所在的馬裡亞納群島被日軍稱為是絕對國防圈,是保護倭國本土的防波堤。塞班島作為北馬裡亞納群島的首府,自然成為美日兩**隊爭奪的焦點。

    守島日軍為第31集團軍(司令小煨英良中將)所轄第43、第47混成旅等,以及海軍中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司令南雲忠一海軍中將)所屬第55海軍警備隊、橫須賀第1特別陸戰隊等共4.3萬餘人,有55艘艦艇和630架飛機。美軍登陸部隊為第2陸戰師、第4陸戰師和第27步兵師共6.7萬人,由北部突擊艦隊(司令特納海軍中將)的470餘艘艦艇和近2000架飛機負責海上輸送和掩護支援。美軍從兵力和火力上都處於絕對優勢。

    美軍從6月11日起實施航空和艦炮火力準備,摧毀島上的大部地面工事。15日,美國第2陸戰師、第4陸戰師在塞班島西岸查蘭干諾地區登陸,傍晚佔領登陸場。當日和16日夜,日軍多次實施小規模反擊,均被擊退。17日夜,日軍再次發起反擊,一度突入美軍陣地,但由於缺乏後續梯隊,次日晨被擊退。美軍鞏固登陸場後,第27步兵師登陸增援,並趕修機場和部署炮兵。6月19-20日,美、日海軍在馬裡亞納以西海域激戰,倭國海軍慘敗,守島日軍完全陷於孤立。26日,美軍攻佔該島中部制高點塔波喬山,隨後向北發展進攻。經20天激戰,日軍傷亡慘重,只剩3000人。7月6日,南雲忠一與第43師團師團長齋籐義次自殺。次日凌晨,日軍殘部向美軍反撲,遭到全殲。9日,美軍佔領全島。塞班島戰役歷時25天,日軍3萬餘人基本被全殲。美軍傷亡大約1.65萬人。塞班島之戰成為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代價最高的一次戰役。

    在戰役中,日軍反覆欺騙當地島民和倭國平民,稱美國人都是「惡魔」,以殺人為樂,如果他們投降,肯定死路一條。於是,在塞班島最北端的馬皮角,令美國士兵終生難忘的一幕出現了:約200名倭國婦孺率先出現在海邊的懸崖上,他們向西北方跪下來,匆匆拜了幾拜。美國士兵用半通不通的日語喊著:「我們不會傷害你們。」「你們下來,等待著你們的是食物和海水。」可是喊話沒有得到回應。更多的人陸續爬上懸崖。

    突然,一個婦女尖叫著,把自己的孩子從懸崖上丟下海,自己也發了瘋似的縱身跳入海裡。大規模的平民自殺開始了。有的一家人依照長幼次序一字排開,大的推小的,男的推女的,最後才是父親跳下崖底;還有700多名高中女生,集體跑步往前衝,到了崖邊卻不收腳步;有的母親狠不下心,身邊的男人一把搶過嬰兒拋入海中,那母親只能慘叫一聲躍下懸崖……不一會兒,懸崖上不剩一人。

    美軍士兵們才回過神,登上崖頂往下望,有的人落入水中還在掙扎,有的則摔到海邊岩石上,粉身碎骨。

    美軍佔領馬裡亞納和加羅林群島後,企圖乘勝攻取菲律賓中部的萊特島,實施中間突破,爾後佔領整個菲律賓。戰役初期,日軍守島兵力主要是第35集團軍第16師團共約2萬人,後逐次增至7.5萬餘人,由集團軍司令官鈴木宗作中將任指揮,並有79艘艦艇和1950架飛機予以支援。美軍登陸部隊為第6集團軍的兩個軍共17.4萬人,由701艘艦艇和4700架飛機負責海上輸送和掩護,第7艦隊司令t.c.金凱德中將和第6集團軍司令w.克魯格中將任指揮。10月17、18日,美軍首先佔領萊特灣口3個小島,20日主力在島東北部海岸登陸,部分兵力在島南端登陸。在美軍猛烈攻擊下,日軍被分割孤立於數個地區。在縱深戰鬥中,美軍遭日軍頑強抗擊,進攻速度緩慢。12月7日,美軍以1個師的兵力從西海岸登陸,日軍腹背受敵。10日,美軍佔領西海岸重要港口奧爾莫克。25日,日軍有組織的抵抗結束。整個戰役美軍傷亡1.5萬餘人;日軍僅1000多人撤出萊特島,其餘全部被殲。美軍攻佔萊特島後,取得了支援呂宋島登陸戰役的可靠基地。

    佔據了萊特島以後,美軍以此作為基地,向菲律賓呂宋島發動進攻。1945年1月9日,美第6集團軍(轄第1、第14軍,約20萬人)在作戰艦艇233艘、運輸船隻800艘和飛機1000架支援下,在呂宋島西岸林加延灣登陸。美軍登陸後,日軍第14方面軍司令山下奉文大將統一指揮陸、海軍28.7萬人,以持久防禦牽制和消耗美軍,使美軍的前進不像預想中那麼順利。

    實際上,隨著美國在廣闊的太平洋向倭國緩慢、艱苦、一步一流血地進軍,倭**隊顯示出自己是冷酷無情、桀驁不遜的殺人機器。無論戰事是多麼令人絕望,無論機會是多麼渺茫,無論結果是多麼確定,倭國人都戰至最後一人。為了取得可能大的光榮,日軍全力以赴去殺死盡可能多的美國人。

    美軍開進的距倭國本土越近,倭國人的行為就變得越瘋狂。而就在萊特灣海戰期間,美軍更是遭遇到了日軍最瘋狂的「神風敢死隊」,駕駛裝載炸彈的飛機撞擊美**艦。隊員認為這是天上人間至高的光榮,是向神之境界的昇華。

    而就在2月3日,美軍攻入菲律賓的首都馬尼拉,遭遇到了日軍在馬尼拉守軍的頑強抵抗,雙方正陷入殘酷的巷戰。

    在劉建業的眼裡,美**隊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他們強大無比的物質力量上。他們可以拚命地向他們認為有威脅存在的地方投射上百枚的炮彈,然後再小心翼翼的進行確認。即使使用這麼多的炮彈僅僅摧毀了日軍的一個小小的掩體,他們也會認為這些付出是值得的。而相比之下,中**隊在物質保障上和美軍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如果在抗戰期間,中**隊能有美軍物質力量的一半,不,只需要有最多四分之一的物質保障能力,日軍恐怕早就被打得滿地找牙了。而在人員犧牲上,美軍就十分看重,他們是無法承受越來越大的傷亡損失的。

    因此,劉建業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很自然的認為是美國人不願意在太平洋戰場上付出越來越大的人員犧牲,所以,想要把與倭**隊作戰時間最長,經驗最豐富,同樣擅長步兵作戰,犧牲精神也不差的中**隊拉到太平洋戰場上去分擔一些損失。

    「你的想法,和軍委會的想法差不多。」陳部長說道。

    「以卑職認為,我們完全可以不出兵,即使我們不出兵,美國人也會自己和倭國人戰鬥到底。他們不把倭國人徹底打趴下,是不會放手的。我們沒有必要為美國人的利益火中取栗。」劉建業說道。

    「如果是這樣就好了。美國人士以貸款和援助物資為條件,要求我們出兵。而且,我在奉校長的指示與美國人談判的時候,他們還放出暗示,如果我們不出兵,他們將重新考慮沖繩的戰後地位問題。」陳部長帶著一些無奈的說。

    「看來,美國人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我們出兵了。我們如果不出兵,恐怕情況不妙。」劉建業對美國人的態度也是既憤憤不平,又無可奈何。

    「所以,校長經過反覆權衡,還是答應了美國人的要求,決定派兵。」陳部長說。

    「難道,這次出兵和我有關係嗎?」劉建業從陳部長的話裡逐漸聽出了一點味道。

    「是的,確實和你有關係。美國人點名要求以你為這支部隊的指揮官。」陳部長開始把話挑明了。

    「為什麼是我,而不是其他人?」對於美國人的這個要求,劉建業也感到疑惑不解。

    「我聽說,這是美國的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和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麥克阿瑟將軍共同提出來的。」陳部長說道。

    「這我就不明白了。不過,要是校長決定派學生前往的話,學生一定盡忠竭力,不負校長所托。」劉建業說道。

    「校長也早就知道,你肯定不會拒絕任命的。這是校長給你的委任狀。」說著,陳部長從身邊的公文包裡取出一份文件。

    「第49集團軍總司令,下轄陸軍新編20軍和第53軍。」劉建業念道。

    「你先做好準備吧,兵員補充你可以放心,校長和我都會全力支持的。武器裝備和糧餉,美國人會全面負責。過一個星期,你就要帶著部隊乘坐美國人派來的飛機,到他們那裡報到了。記住,到了他們那裡,首先不要忘記我們是中國人,還有,不要給我們中**隊丟臉,讓他們美國人看不起。」陳部長叮囑道。

    「請辭公轉告校長,學生一定要讓美國人知道,我們中**隊打仗絕對不比他們美國人差。」劉建業擲地有聲地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