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

大道小說網 第三百一十五章 日落(五) 文 / 國產坦克

    在劉建業的多方運作和美國人出於抵禦戰後的俄國人在遠東勢力擴張的考慮下,早已經被內定為未來的駐日盟軍最高司令,也就是實際上的戰後日本最高統治者的麥克阿瑟將軍向美國陸軍部和國務院提出了把來自中國的第49集團軍作為戰後的中國駐日佔領軍的要求。

    原本,在盟軍最初的設想裡戰敗以後的日本將被按照德國的模式由太平洋地區的四個主要同盟國家軍隊分別實施佔領。但是,在德國戰敗以後,整個西方對於像洪水一般的蘇俄上千萬的機械化大軍充滿了恐懼。他們害怕在未來的日本也出現由蘇俄控制的佔領區與由其他國家軍隊控制的佔領區之間出現新的軍事對峙局面,那樣,將不利於西方對來自貪婪的北極熊的圍堵。在亞歐大陸這個世界島的東西兩端同時出現東西方的對峙,這樣的後果對於西方世界來說是災難性的。同時,從地緣政治角度上來說,讓北極熊插手日本,將使北極熊直接獲得前出到整個西太平洋的前進基地。請神容易送神難,一旦讓北極熊獲得了這樣的一個落腳點,那麼在戰後的太平洋上,勢必將出現一支新的可以與美國全面抗衡的力量。這是美國人乃至整個西方世界所無法容忍的。所以,在戰後的對日佔領軍的序列裡,無論如何都不能有蘇俄軍隊的存在。當然,當時蘇俄尚未對日本宣戰,這也成為了拒絕蘇俄軍隊參加對日佔領的一個重要借口。

    如何才能避免出現這樣的局面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有一支既實力強大,又對蘇俄抱有不信任態度的力量來分擔美國人的壓力,同時,這支力量還必須在東亞地區有相當的影響力,能夠確保戰後未來的日本及其周邊的朝鮮等國不至於在政治上向蘇俄傾斜。

    符合這樣的條件的力量,只有老牌的殖民主義國家英國和傳統的東亞地區盟主中國。英國雖然是老牌的殖民主義帝國,但是,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受到了重創,實力下降,在這一次的世界大戰裡雖然又一次的取勝,但是在與德國的戰爭裡,英國人幾乎也被搾乾了骨頭裡的最後一點油水。加上英國在印度和東南亞的殖民統治因為殖民地的民族獨立運動的影響以及戰爭的削弱,已經如風中殘燭,朝不保夕,搖搖欲墜,即使有心為有著所謂特殊關係的美國朋友分擔壓力,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咬緊了牙以後,英國人勉強表示為了表示英國對同盟國家義務的尊重,願意出兵一個旅。僅僅一個旅的部隊,放到日本這麼一個有著一億多人口的國家,怎麼看也就是一個象徵性的表示存在的舉動。

    東亞地區的傳統盟主中國雖然國力比起英國還要差,但是,在戰爭中國家的統一進程向前大幅度的推進,而且,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上來說,中國即使在國力極度衰弱的時候,對於周邊的傳統藩屬國,仍然有著相當的影響力。況且,中國的國民政府對於北方的強大鄰居,同樣有著強烈的不滿。別的不說,僅僅是蘇俄在戰爭期間仍不忘記吞併中國的領土,並操縱和控制外蒙,就足以使中國的最高當局對其抱有怨憤,只是由於國力上的巨大差距,這一切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拉上中國人一起幹,同時還可以使原本在東亞地區根基並不深厚的美國在道義上取得相當的好處,便於他們完成在戰後的東亞地區的整體安排。

    因此,美國人找來找去,發現只有中國人能夠幫助他們完成在整個東亞地區的戰後佈局。於是,在麥克阿瑟將軍的極力推薦下,白宮,國務院,五角大樓,美國駐華外交使團,軍事代表團對此達成了統一的意見,中國必須派出駐日佔領軍。

    為了使中國的最高當局同意派出佔領軍部隊,美國的外交和軍事使節相繼對中國的最高統帥進行了遊說,同時,麥克阿瑟將軍也親自出馬,飛往陪都與中國的最高統帥進行了密談。雖然,當時的雙方在此後會會談的細節都守口如瓶,不肯作絲毫的透露,但是,人們仍然可以從以後所發生的事情裡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推測出事情的大概。

    7月14日,美國的國慶日。

    中國國民政府和美國聯邦政府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正式簽署了書面協議。美國政府將向中國國民政府轉交大批的在亞洲的戰爭剩餘物資,同時將向中國國民政府提供貸款以幫助國民政府重整在戰爭期間瀕臨崩潰的國家財政及國家經濟重建;中國政府將派出第49集團軍部隊,作為未來的駐日佔領軍,參加戰後同盟國對日本的軍事佔領。中國駐日佔領軍將由中國駐日軍事代表團負責行政領導,在軍事上服從盟國駐日最高司令部的統一指揮。中國駐日軍事代表團團長為軍委會外事局長商啟予上將,副團長為劉建業。為了使第49集團軍全體將士在漫長的駐日軍事佔領期間不至於遭遇親人分離的痛苦,安心的履行同盟國家賦予的偉大使命,在美國人的善意堅持下,第49集團軍的家屬也將被逐步遷移到日本本土和琉球居住。這一工作將在戰爭結束以後三個月內,由美方人員協助完成。這一協議正式的確定了第49集團軍在戰後日本的地位,標誌著中國駐日佔領軍將不僅僅是作為美軍的輔助力量,在未來的日本,中國佔領軍將有著重要的地位。

    日本在宣佈投降前後的各種變故早就被駐日本的中立國家的外交機構傳回國內,並由政府通報給了同盟國家。誰都看得出來日本人的最後投降就在這麼幾天,這個時候不與真正的勝利者們處好關係,以後還怎麼可能從戰後的佈局裡盡可能的獲取自己需要的利益呢?

    於是,美國政府迅速的通知了內定的駐日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要求他相機行事。

    麥克阿瑟認為這是一個盡早結束戰爭的好機會,同時也是因為劉建業一直以來都不斷地向他煽風點火,麥克阿瑟將軍堅持派出中**隊為盟軍的先遣部隊前往東京登陸,迅速解除日本東京衛戍部隊的武裝,控制東京的重要設施和地點,確保日本政府和軍部服從盟軍最高司令部的命令。

    當然,麥克阿瑟將軍這樣做也是出於盡量減少美國士兵的傷亡的考慮。在美國人看來,現在的日本本土上幾乎充斥著瘋子,還有幾百萬的武裝人員和隨時可以拿起武器的軍部文職人員(根據日本軍部的紀錄,日本投降時本土上的陸海軍文職人員總計近400萬人)。誰都不知道這些瘋子如果知道盟軍在日本本土登陸的消息以後,會做出一些什麼事情。況且,日本自2,30年代以來,陸軍裡的一些少壯派軍官,尤其是那些以膽大妄為著稱的參謀們,就經常幹一些下克上的事情,有時候就連軍部自己都難以有效的控制住這些滿腦子軍國主義思想的傢伙們。如果這些傢伙們拒絕接受天皇的投降詔書,帶領部隊向登陸的盟軍部隊發起自殺性的進攻,那麼美軍勢必會遭受到大量的傷亡。麥克阿瑟將軍可不想在戰爭勝利的前夕再遭遇到這樣的厄運,中**隊自然就順利成長的成為了理想的替代者。

    8月15日中午,東京灣外的海面。美國巨大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的會議室裡。

    「將軍,盟軍最高司令部轉來了日本海軍的電報,電報稱日本海軍已經通過外交電報,向盟軍司令部表示日本海軍部隊將嚴格遵守天皇和內閣的命令,向盟軍開放東京灣和東京港。還有一份電報是情報機關轉來的,電報稱目前東京市內情況非常混亂,許多的軍官自殺,市民的反應相對平靜。」范副官向劉建業報告說。

    「很好。如果我們能夠從東京港登陸,那就省事多了。那裡泊位充足,水深港寬,距離東京市區的距離很近,方便我們採取下一步的行動。」劉建業說道。

    「鈞座,日本海軍到底會不會出爾反爾?他們要是突然反悔,使用岸防炮台轟擊我們的船隊。我們恐怕會有損失的。」集團軍毛參謀長說道。

    「從實際情況看,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不過出現的可能不是很大。首先,他們都獲知了天皇的投降詔書,這個時候他們如果出爾反爾,勢必會遭到盟軍的強烈報復;還有,有情報稱,在這一次日本政府內部討論是否投降的問題時,海軍是主張投降的,而東京港區是由海軍的陸戰隊守衛的;最後要說上那麼一點,美國人前天剛剛向日本人發出威脅,如果日本人繼續堅持抵抗,拒絕向盟軍投降,美國人就要把第三顆原子彈扔到東京。日本人現在可是被原子彈給嚇破了擔子的,他們可不敢在自己的頭上再挨上這個一個寶貝玩意。所以,以我的估計,日本人不會對我們的登陸進行抵抗的。不過,從東京港登陸以後向市內進發的過程中,不能排除有一些拒絕接受現實的日本軍人負隅頑抗的。」劉建業說道。

    「鈞座的分析很有道理,這麼一講,我們就徹底放心了。」53軍周軍長說道。

    「我命令。」等周軍長說完,劉建業站起身來大聲地說道。

    劉建業此言一出,在座的各位軍官立即站得筆直。他們不但是出於軍人的禮節,更是在用心迎接著一個激動人心的歷史性時刻的到來。

    自從甲午戰敗以來,就只有日本人在中國大地上肆意燒殺搶掠,耀武揚威,中國的軍隊則在對日本的戰爭裡一敗再敗,遭受到難以計數的屈辱。就算是國民革命軍,從北伐時候的濟南慘案算起,九一八,一二八,長城抗戰,察哈爾抗戰,綏遠抗戰,盧溝橋,八一三,南京的淪陷和屠殺,數十年以來,中國數以千萬的兒女倒在了日本的屠刀之下,大半個中國淪陷在日軍的鐵蹄之下。但凡是有一些血性的中國人無不希望徹底的洗雪國恥,而洗雪國恥的最好方式莫過於攻入日本的首都,讓日本首都在中**隊的腳下徹底臣服。用那些老兵們的話講,哪怕是在進入東京的那一刻就戰死沙場,這一輩子也完全夠本了。

    「我命令,新20軍楊軍長率領新14師和第198師登陸之後立即直插富士山和山梨縣首府甲府,切斷東海道,斷絕東京與西北兩面的聯繫,完成佔領之後,楊軍長率領新14師從西面向東京*攏,應對可能出現的局面;第198師駐留原地,防範西北兩個方向的日軍向東京運動。53軍第130師登陸之後立即向東京東面的武藏和上野縣運動,完成對東京東面的合圍,掩護進入東京部隊的側翼;第116師登陸以後立即控制羽田機場,厚木機場,同時警戒千葉,久留米方向日軍的動向。53軍周軍長率軍部和榮譽第2師與集團軍直屬部隊一起進入東京。」劉建業命令道。

    「如果日軍部隊有異動,我們該怎麼應對?」高副參謀長問道。

    「這很簡單,我告訴你們大家一句話,只有死鬼子才是好鬼子。在我軍運動和部署過程中,只要遇到持有武器的日本人一律繳械;凡是拒絕繳械的,一律格殺勿論。」劉建業說道。

    臨了,劉建業打開了早就準備好了的大壇的五糧液,給每位在場的軍官面前都斟上了滿滿的一碗酒,然後端起來滿含熱淚地對部下們說道:「弟兄們,為了我們能夠殺入東京,洗雪國恥,把我們的國旗高高的升起在富士山上,幹了這一碗!」

    將軍們無不聲若洪鐘的應道:「為了洗雪國恥,為了把我們的國旗高高的升起在富士山上,乾杯!」

    8月15日下午五時,搭載著中**隊的美軍船隊經過東京灣,來到了東京港外。

    歷史性的時刻就要來到了。

    「和駐守港區的日本海軍聯繫,發燈語給他們,以盟軍先遣部隊司令部的名義命令他們立即放下武器,向盟軍部隊投降,否則,將被視為敵對行為,受到盟軍部隊的武力攻擊。」劉建業站在戰列艦的航海艦橋裡,向美國的海軍軍官下達指令。

    隨後,美國海軍艦艇上的信號兵馬上把劉建業的命令以世界各國海軍通用的燈語信號,發給了東京港區的日本海軍部隊。

    沉默,日本人在接到燈語命令以後,保持著沉默。

    「再打信號給他們,告訴他們,限令他們在十分鐘之內必須發出投降信號,並調轉炮台的炮口指向,人員全部集中到碼頭前列隊。否則,盟軍將視他們為拒絕投降,予以無力進攻,一切後果由他們自己負責。記住,給他們的時間只有十分鐘,時間一到,立即開炮。」劉建業開始有一些不耐煩了。

    燈語信號發過去以後,美軍大小艦艇上的水兵馬上揚起大大小小的炮管,密如刺蝟的炮口指向岸上的日軍岸防設施。

    時間一點點地過去,岸上的日軍還是沒有動靜。

    「還有兩分鐘了。做好戰鬥準備。」劉建業開始做壞的準備了。

    時間等到還有一分鐘的時候,港區前出現了一面白旗,同時,日本的岸防炮台上的火炮原本高高揚起的炮管也開始放了下來,並轉向後方。港區的碼頭上也開始出現扛著軍旗列隊前進的日軍海軍士兵。

    一名舉著白旗的日本海軍軍官帶著兩名士兵乘坐一艘交通艇,接近了巨大的戰列艦。

    「繳除他們的武器以後,再仔細的搜個身,然後再讓他們帶著軍刀走到前面的主炮面前。」劉建業向警衛命令道。

    等到日本海軍軍官走到前主炮前的時候,劉建業已經帶領著部下的將軍們和美國海軍艦隊的軍官等候在那裡了。

    日本海軍軍官把手裡的白旗交給身後的士兵,然後摘下軍帽,向以劉建業為首的盟軍軍官們鞠躬致敬。

    「你告訴他,我命令他說出他的來意。」劉建業對隨軍的日語翻譯說道。

    劉建業注意到日軍軍官在聽到眼前的將軍說的是中國話而不是英語以後,皺了一下眉毛。聽完翻譯的話以後,日軍軍官用英語回答道:「我奉命以大日本帝國海軍東京鎮守府(這個機構類似於我們的基地)向盟軍先遣部隊傳達我方的意見。我們根據天皇陛下和內閣的命令,向盟軍投降。」(註:日本陸軍的士官學校不教授英語課程,但是海軍的江田島海軍學校一直堅持開設英語課,在戰爭期間也是如此。)

    聽到這名日本海軍軍官的話,劉建業當即大聲的說:「我正式的通知你,奉盟軍最高司令部的命令,日本陸海軍被解散。以後,不會再存在什麼大日本帝國海軍了。」

    「是。」日軍軍官站得筆直,低著頭回答道。

    「交出你的軍刀,回去告訴你的上司,馬上全體集合,由盟軍部隊繳械。」劉建業命令道。

    「是。」日軍軍官順從的摘下佩戴的軍刀,雙手奉上。

    劉建業示意副官接過軍刀,然後轉過身對兩國的軍官們高聲說道:「歷史性的時刻就要來到了。讓我們親身的迎接這個時刻吧。全體注意,*岸,登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