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百四十七章 星星之火 文 / 中國神鷹

    幾年後,當陳際帆回憶起抗戰軍事生涯中最值得書寫的事件時,他認為調整部隊轉正規戰為游擊戰這個決策特別值得驕傲。沒有這種轉變,「神鷹」永遠不能發展壯大,甚至熬不到盟軍的援助就會被日軍優勢兵力圍殲。

    新成立的淮河軍區是最讓人放心的,除了部隊兵強馬壯外,從司令員羅玉剛以下的各級指揮員都是身經百戰的精英。部隊現在除了主力6000多人外,還有接近一萬支槍,彈藥充足。

    羅玉剛上任後立即開始一系列的戰略佈局,他將部隊化整為零以營為單位組建軍分區。

    尚長福少校領銜組建第一軍分區,主力部隊1100餘人,裝備馬克沁重機槍18挺,捷克式輕機槍40挺,迫擊炮10門。一分區活動地域為蒙城、懷遠、鳳台之間的三角地帶;

    以夏賢德少校領銜組建第二軍分區,主力部隊1000餘人,裝備馬克沁重機槍14挺,捷克式輕機槍36挺,迫擊炮6門。二分區活動地域為淮南、長豐、鳳台、壽縣四縣;

    以田國楨少校領銜組建第三軍分區,主力部隊共1000餘人,裝備馬克沁重機槍14挺,捷克式輕機槍36挺,迫擊炮6門。三分區活動地域為蚌埠以北至固鎮的津浦路西側區域。

    以高綠林少校領銜組建第四軍分區,主力部隊共1200餘人,裝備德制mg34通用機槍60挺,馬克沁重機槍28挺,捷克式輕機槍22挺,mp38衝鋒鎗200支,毛瑟kar98步槍600餘支,迫擊炮8門。四分區活動區域為合肥至長豐間淮南鐵路兩側。

    羅玉剛中校率領剩餘的2200餘人組成淮河軍區,作為全軍區總戰略預備隊,裝備mg34通用機槍70挺,馬克沁重機槍44挺,輕機槍60挺,mp38衝鋒鎗260支,中正式步槍1700餘支,迫擊炮16門,步兵炮20門,汽車40餘輛,騾馬一千多匹。負責防守定遠,和三團遙相呼應,以及隨時為各軍分區提供支援。

    原四團的營級幹部和基層戰鬥骨幹現正在軍政大學學習,由胡雲峰親自給他們培訓游擊戰術和思想整訓。

    各軍分區除裝備現役的步槍外,還額外儲存了上千支步槍,作為擴編部隊的基礎。

    兵強馬壯的羅玉剛在送走各分區部隊之後,立刻趕回指揮部向師長匯報,實際上他更擔心師長一行的安全,畢竟師長他們的人手太少了。

    陳際帆帶著他的游擊隊已經行進到定遠以南與肥西縣交界處的白龍鎮附近,看到羅玉剛的電報自然是很高興,也很放心。如果淮河軍區真的能夠打出一片天地,將大大改善「神鷹」在戰略上不利態勢。鬼子在安徽津浦鐵路、淮南鐵路沿線將受到很大牽制。

    陳際帆給淮河軍區的指示就是,部隊要像水銀瀉地一樣消失在皖北的村莊裡,要扎扎實實地做好群眾工作,注意團結當地的抗日力量,爭取在短期內站穩腳跟,最重要的就是,不到萬不得已不和鬼子進行營以上規模的決戰,要把積小勝為大勝作為今後軍事行動的總方針。

    交待完淮河軍區的事以後,陳際帆、趙俊、文川浩和徐揚等人和前來送行的三團長鐘鼎城、參謀長胡雲峰、警衛團長宋關虎和五團長邱瑞荃等一起吃飯。

    「師長,我想不通,部隊有那麼多衝鋒鎗、半自動和輕重機槍,您為什麼單單挑小日本的三八大蓋?」一聽這話就是宋關虎問的。其實這個問題邱瑞荃也想問,只是沒有宋關虎最快而已。

    「你現在好歹是個團長了,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陳際帆反問道。

    「俺知道,敵後不好補充彈藥,這不是問題啊,只要您那兒又需要,到時候我們就是拼了命也要將武器彈藥送上去啊,這不是問題嘛。」宋關虎還在堅持自己的觀點。

    三團長鐘鼎城是最瞭解陳際帆的心思的,見宋關虎還在堅持,便放下手中的筷子起身過來說道:「老宋別爭了,師長還不瞭解武器性能對戰爭影響嗎?這幾年咱們靠著一些先進的武器和訓練得了不少甜頭,可部隊也養成了一種依賴心裡,師長這次就是要破釜沉舟,讓游擊隊所有成員放棄幻想,踏踏實實地和鬼子周旋。」

    「是啊,武器和鬼子一樣了,要想幹掉鬼子,只有靠刻苦的訓練和靈活的戰術,這回咱們這支特種部隊可真是特到家了。」特戰隊長趙俊有些酸。

    「好了,武器裝備的道理我也不多講了。帶出去的人將來都是要帶兵的,我就是要把游擊隊變成火種,撒在鬼子的佔領區,要讓每名隊員都成為優秀的官,他們將來要當班長、排長、連長甚至營長。要把鬼子佔領區裡的游擊戰和皖東地區的運動戰結合起來。宋團長,你別光想著我這,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鬼子是不會讓你消停的,你要抓緊部隊的補充和訓練工作,蘇靖威那你要多幫幫他,」

    「是!」宋關虎站起來大聲回答。

    蘇靖威沒有來送行,因為白湖農場的民兵訓練工作確實十分繁重,幸好那裡的負責人是她妹妹蘇霓虹和李祥韜等從武漢過去的學生,這些學生除了負責白湖農場的日常管理工作外,還要兼任當地的小學教員,工作量很大。蘇靖威和他的部下一到白湖農場就接管了所有的民兵訓練工作。

    飯後陳際帆開始率領140人的部隊向目的地出發,細心的鐘鼎城將自己的88式通用機槍和所有部件拿出來交給王大柱,這個為「神鷹」的發展壯大立下汗馬功勞的機槍班長,也是鐘鼎城最開始收的學生。

    「大柱,這是我最鍾愛的機槍,你不是做夢都想操作它嗎?現在它歸你了,你要用它好好保護好師長,保護好游擊隊。還有一萬發重尖彈,另外這六千發輕尖彈是給師長趙隊長他們留的,你要好生保管。」

    王大柱接過機槍,先是愛不釋手地從頭到尾摸了一遍,然後哽咽著對鐘鼎城說:「鍾教官,(他是當初是鐘鼎城在山上一手訓練的38人之一),您放心,我一定會用它多殺鬼子,保護好師長他們的。」

    「得得,老鍾既然把自己的寶貝都拿出來了,我這個做參謀長的也不能沒點表示不是?徐揚,給你了,子彈不多,用完了找王大柱要。」胡雲峰把自己的03式突擊步槍也拿了出來,給了他一直都比較欣賞的這個優秀偵察兵。

    「幹什麼?都說了不要讓部隊養成對武器的依賴了嘛?」師長陳際帆似乎不允許。

    王大柱和徐揚怔怔地立在原地,眼神無助地看著參謀長他們。

    「師長,這是私事,私事,我們喜歡把自己的東西送人,您就別管了,啊?」鐘鼎城出來打圓場。

    其實陳際帆哪能不明白這是戰友對自己這支小部隊的關心,不過游擊隊確實需要在關鍵時刻能夠左右戰場的火力,當下也沒再說什麼,只是上前給兩位老戰友一個擁抱,「謝謝大家了!」

    游擊隊在夜色中靜悄悄地出發了,他們的第一站是合肥至六安公路以北的地區,那裡是日寇的「治安區」,鬼子的統治很嚴,老百姓被禍害得不輕。

    部隊必須連夜從白龍鎮出發,穿過鬼子在淮南鐵路沿線的封鎖線,再從吳山、下塘之間的偽軍據點旁邊秘密通過,在天亮之前到達壽縣境內的雙廟集、劉崗鎮地區。在那裡由當地情報人員接應後找到落腳點。

    壽縣境內由於鬼子實行及其殘暴的統治,老百姓不像巢湖地區那邊那樣積極。一路上陳際帆所率領的游擊隊根本沒法進村落腳,一直到快要天亮時才在雙廟集南面的老圩子附近聯繫上情報員。

    雙方在黑夜裡用手電對完暗號後,情報員激動地上前來敬禮:「壽縣聯絡員黃二虎奉命前來向師長報道,可把您盼來了,這回壽縣的鄉親們有盼頭了。」

    陳際帆回了一個禮,「辛苦你了,二虎兄弟,你給我們介紹一下這邊的情況吧。」

    「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離這裡四五里地的南邊有一座小山坡,平時沒什麼人,部隊先到那邊歇息,我在給您把情況仔細講講。」

    陳際帆點頭答應了,部隊走了一夜,也需要有個安靜的地方休息。

    佈置完崗哨後,陳際帆、趙俊和文川浩等軍官開始認真聽取黃二虎的介紹。

    這裡有利的方面是地形,安徽西部靠近大別山的地域屬丘陵地帶,山雖然不高,但地勢綿延起伏,不像皖東魚米之鄉那樣一馬平川,有利於部隊藏身和與鬼子的周旋;但不利方面更多,首先是鬼子和汪偽政府在這裡實行了嚴密的統治,村村有維持會,維持會下面還有保甲連坐制度,只要有一個村民與抗日組織沾上邊,旁邊的人家甚至是全村就會遭到鬼子和漢奸最殘酷的清洗。

    鬼子在經濟上對這一地區實行的是更加殘暴的掠奪政策,家家戶戶除了留下一點口糧外,多餘的糧食全部被上交,只要發現有哪家敢藏糧食,立馬就是滅門、滅族的慘禍。

    文化上,鬼子要求城鎮上所有的學校都要開設日語課,每天早上要升日本國旗,要想天皇請安,還要唱日本國歌。

    「鬼子太他媽不是東西了!」趙俊忍不住罵了一句,他是來自21世紀的中**人,眼睛裡哪能容下鬼子這些東西,聽到黃二虎的介紹,終於忍不住了。

    陳際帆倒沒什麼表示,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那裡是小鬼子說變就能變了的,倒是鬼子實施的保甲連坐引起了他的重視。游擊戰不比正規戰,要是自己帶大部隊來,一口氣將這些地方全部收復,也就沒這些事,問題是自己這點力量根本無法和鬼子硬拚,只有從某個村子著手,慢慢開展工作。

    「這附近的村民有沒有些有血性的,想起來反抗的?」陳際帆問黃二虎,他不相信這麼多人都願意做鬼子的順民。

    「那咋沒有呢?只是他們都是單槍匹馬和鬼子干,要麼就是被鬼子到處通緝,有的被漢奸告了密,讓鬼子抓去,死得很慘,鄉親們是敢怒不敢言啊。」黃二虎站了起來。

    「好了,二虎。這樣,部隊先在這地方休整,你呢還要辛苦一趟,打聽這幾天有沒有鬼子漢奸下來徵糧或是運輸東西什麼的,有了消息就來這告訴我。」

    「對啊,先幹上他一傢伙,把部隊的名號亮出來。放心吧師長,兩三天後就會有消息的。」黃二虎很激動。

    陳際帆還是準備先打一兩場勝仗給游擊隊助助聲威,也好讓老百姓心中產生一些信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