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百四十八章 打破平衡 文 / 中國神鷹

    「神鷹」改變策略轉向日占區大規模開展游擊戰的情報很快就被各方情報人員獲悉,送往各自的決策機構。

    「老總,這支部隊成氣候了。」延安的**在他的窯洞裡拿著電報對他的老戰友朱德說。

    「這是一支很能打的部隊,我一直很好奇,這支部隊的主官都是些什麼人,為什麼能夠在短短幾年內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屢次給日寇以重大打擊。說實話,主席,論殲敵的效率,八路軍和人家比都有不小的差距啊。」朱總司令是個厚道人,看問題比較客觀。

    「話不能這麼說,」老毛猛吸一口煙,「中日戰爭是敵強我弱的戰爭,不在於爭一時之短長。這支部隊之所以取得不斷的勝利是有原因的,他們沒有歷史包袱,能夠比較便利地獲得各方支持,其指揮官受過先進的軍事訓練,又有一腔愛國的熱忱,很容易感染年輕人,尤其是青年學生和基層士兵。他們很注重現代戰爭中裝備、後勤和兵員等重要因素,這點比國民黨要強很多。他們走的是精兵之路,保持一線主力部隊在一定數量,而不是盲目擴軍,這樣就減輕了後勤和指揮等方面的不利影響,這比那些軍閥強多了,這支部隊的指揮官確實是難得的軍事人才。」

    「哎,很難見到你老毛這樣毫不掩飾地誇獎一支部隊嘛,你剛才說這支部隊成氣候了是什麼意思?」朱老總有些不解。

    「是啊,我的話還沒說完,這支部隊在前期的對日作戰中能夠靈活運用戰略戰術,部隊勇猛頑強,敢於和強敵叫板,這是他們取得連續勝利的根本原因。但如果他們被眼前的勝利所蒙蔽,看不見自身隱藏的巨大危機,那麼可以預見,這支部隊必難逃被日軍聚殲的命運,他們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根據地,將會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胸有成竹地繼續分析。

    「是啊,」朱老總也附和道,「這支部隊所處的形勢非常險惡,周邊都是日軍,現在日軍上下都把他們看做眼中釘,遲早是要進行大規模掃蕩的,如果不能有效採取應對措施,那將是一場滅頂之災。」

    「可貴的正是這點,他們能夠審時度勢,及時改變策略,將部隊化整為零深入到日軍後方打游擊,很不簡單啊,所以我說,這支部隊終於成氣候了。如果不出意外,中國將會出現另外一種勢力。」**的口氣好像是很擔憂。

    「這樣一來,新四軍的發展勢必會受到影響,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再三命令新四軍北撤,可北撤後江北大部已經成為『神鷹』獨立師的天下,新四軍又何以立足?」老總更擔心新四軍的發展。

    「要電告項英、葉挺他們,做好一切北撤準備,跳出國民黨反動派的包圍圈。恩來同志發來的消息,新四軍面臨的局勢不容樂觀啊!可是他們還在抱有幻想,軍情緊急,遲早會出大問題的。」

    「國民黨雖然重兵包圍新四軍軍部,但目前他們還不敢輕舉妄動,只要項英、葉挺他們組織得好,及時突圍,問題應該不大。倒是華北的形勢不容樂觀,日軍華北方面軍已經開始以鐵路、公路交通線為依托,繼去年夏季對我華北根據地進行掃蕩後,今年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掃蕩。目前我們很多抗日根據地已經被迫轉化為游擊區。晉東南、晉西北等我軍的根據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縣城被佔領。」

    「要電告老彭,對鬼子的掃蕩要堅決反擊。以全面游擊戰為主,主力集中到外線,伺機打它幾個殲滅戰,粉碎日軍的進攻。」

    主席沒想到的是,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將軍已經開始部署一場大規模的破襲戰,而且影響很大,這是後話。

    重慶的老蔣卻沒有閒工夫去管皖中的「神鷹」獨立師的驕人戰績,自從日軍放出和談的風聲以後,老蔣的壓力減輕了許多,讓他得以把精力放在對付日益壯大的**武裝上來。

    上半年朱懷冰、石友三、鹿鍾麟的部隊集中了幾萬人在山西對付**,結果被人家打得丟盔棄甲,尤其是朱懷冰的中央軍被人家一下子敲掉了上萬人,石友三則一敗塗地。

    而種種情報表明,華東的新四軍正在積極準備東進,向蘇北發展。韓德勤的部隊妄自有10萬之眾,拿新四軍居然一點辦法也沒有。面對**武裝的日漸坐大,老蔣是夜不能寐、如坐針氈。

    至於「神鷹」獨立師,軍統派出去的潛伏人員發回的情報表明,這支部隊除了上次在定遠幫了新四軍一會忙後,沒有再和新四軍有任何形式的接觸,其轄區內也沒有**公開活動的跡象。雖然這支部隊政治態度一直很模糊,但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觀察,老蔣對他們還是放心的,只要不偏向**,一切都好說。

    「神鷹」獨立師在他的眼中遠遠沒有**可怕,「神鷹」只不是一群有軍事素養的熱血青年建立的隊伍,而且他們好歹還是在軍委會的管轄下,而**則是有信仰、有組織、有紀律的心腹大患,是將來要和他爭天下的。

    有人說「神鷹」恐怕是第二個128師,而陳際帆也可能走王勁哉的路。

    可笑,王勁哉這等粗人也值得一提?老蔣從沒有這麼看,楊虎城手下也就王勁哉能打點,他要在鄂中搞他的獨立王國,那就讓他搞去,反正這個人的骨頭很硬,絕不給日本人當走狗的。

    但是對於「神鷹」,老蔣心裡就沒有底了,按說幾個吃了幾年洋麵包的年輕人,再怎麼能鬧騰,也不會對國情如此瞭解,他們在皖東六縣所執行的政策無不深入人心,比**還要高明,連那些有威望的民主人士都開始關心起來。

    其實老蔣不知道,他在山西和華東發動的大規模軍事摩擦已經讓國內一部分愛國人士感到心寒了,大家的目光漸漸地轉向了一直堅持抗日的皖東地區的「神鷹」獨立師。尤其是那些滿腔愛國熱忱的知識分子,開始從各個方面尋求與「神鷹」的聯繫。而前期到白湖農場工作的沈宗翰等三位農學家也給了許多知識分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很多大學教授、青年學生開始收拾行李喬裝打扮地往安徽而去。

    這些老蔣自然沒放在心上,令老蔣更為光火的是另外一件事。

    一大早,戴笠就趕過來匯報,說陳嘉庚從延安回來以後,說了很多不利於國民政府的話,說什麼「他在延安看到了中國抗戰的希望所在」,「中國的救星已經出現,就是**」等言辭,極大損害了政府在國民心中的形象。

    「校長,我已經派人日夜監視陳嘉庚一行的一舉一動,您看還有什麼吩咐?」戴笠向蔣介石請示。

    「他不是說**不抗日嗎?笑話,難道只有**才會打日本人,你安排一下,讓陳嘉庚去趟皖東,讓他看看**部隊是怎麼抗日的。」要論抗日,「神鷹」在蔣委員長眼中還是很有份量的,他順口就提出安排陳嘉庚去皖東。

    去皖東?戴笠暗暗叫苦,皖東可不比延安,從重慶到「神鷹」獨立師的地盤,中間全是日占區,這陳嘉庚又不是一般人物,無孔不入的日本間諜早就盯上了,眾目睽睽之下怎麼能夠安全地將陳嘉庚送過去呢?

    其實戴笠的擔心有些多餘,事實上他的軍統是這個時代數一數二的情報機構,管轄著兩萬多名受過訓練的特工,美國和蘇聯的情報機構根本無法望其項背。如果陳嘉庚願意合作,他還是能把陳嘉庚送過去的,問題是這個名聲顯赫的華僑領袖願不願意呢?

    「去訪問『神鷹』獨立師?」陳嘉庚聽到軍委會的建議後連連點頭,「可以可以,早就聽說過這支部隊的大名,在馬來西亞,他們簡直就是青年們的偶像,老夫倒是要好好看看,這是支什麼樣的部隊?」

    老蔣如果知道陳嘉庚去到皖東後會對中國的形勢產生那麼深遠的影響的話,說什麼他都不會允許這次訪問的。可惜老蔣一門心思只想改變**在這些華僑心中的形象,他還指望華僑給他們捐款捐物呢。

    作為一個純粹的軍人,陳際帆在政治上並沒有太大的野心,儘管他現在成為一個軍閥的條件已經很成熟,甚至組建個什麼政黨,名正言順地進入中國的政治舞台,和國共分庭抗禮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可陳際帆不會那樣做,對他和他的「神鷹」而言,最大的政治就是最大限度消滅侵略者,最大限度收復丟失的國土,最大限度地解救受難的同胞,其餘的他沒空多想。

    可國內游離於國共之外的那些民主人士並不這麼看,他們一方面對蔣介石領導下的國民政府開始感到失望,對重慶後方官僚、富商們紙醉金迷的生活感到憤怒,另一方面又對**的主張有些牴觸。「神鷹」獨立師在軍事,尤其是在政治、民生等方面的所作所為,深得這些知識分子的讚賞,這些精英們也在開始利用各種渠道尋求與「神鷹」獨立師的接觸,希望能夠從這支年輕部隊的身上找到一些答案。

    不過他們可能會失望,因為陳際帆和他的部隊此刻還顧不上去想什麼更遠大的政治問題,擺在面前的,是無數漢奸偽軍協助下的日軍殘暴的統治,是普通中國同胞被壓搾,被奴役的殘酷現實。

    當然,最殘酷的現實是,日軍已經開始從關東軍中往安徽、山東、蘇北等地增兵,「神鷹」面臨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所以,他所要做的,就是率領部隊在最短的時間內站穩腳跟,壯大隊伍。

    而要站穩腳跟,就得顯示實力,陳際帆決定首先拿那些幫日本人的漢奸偽軍開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