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百七十一章 同室操戈 文 / 中國神鷹

    對於處在艱難抗戰中的中**隊來說,1940年和即將到來的1941年是最困難的時期。英、德、法正忙於各自的戰事無暇東顧,蘇聯為了避免刺激日本也削減了援華物資的數量,至於美國,雖然開始對日本實行有限禁運,但並不準備和日本撕破臉,援華法案遲遲不見蹤影。

    國內戰局陷入膠著,日軍雖然再進行沒有大規模的戰略進攻,但是局部的戰事根本沒有間斷。在佔領區多次集中兵力掃蕩、封鎖,在前線為了改變局部戰略態勢發起的戰事時有發生。

    國民政府被壓縮在西南一塊狹窄的地域,物資奇缺,交通不暢,重慶、成都等地物價飛漲,頻臨崩潰的經濟讓本就很糟糕的戰局雪上加霜。前期幾次大規模的會戰,國民政府的主要軍隊兵員損失嚴重,具有戰鬥經驗和指揮經驗的官兵大量損失,為了彌補兵力不足,國民政府各級軍隊採取了野蠻的抓壯丁的做法,結果造成戰鬥力大幅度下滑。再加上黨、政、軍上層**現象日趨嚴重,商人、官僚資本等熱衷於囤積居奇、投機倒把,底層百姓的利益沒有得到維護,使得軍心、民心漸漸喪失。

    在這種情況下,指望國民政府的軍隊向正面日軍發起反攻是根本不現實的。

    八路軍、新四軍發展很快,無論是根據地面積、人口還是正規軍數量都得到了質的提升,可是,由於軍隊數量的急劇膨脹,裝備、訓練、後勤、士官等沒有跟上,也造成了戰鬥力的大幅下滑。

    當然,由於沒能在短期內迫使中國政府和民眾屈服,日本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國內經濟已經開始呈現疲態,兵力使用也接近極限。正因為如此,日軍才比任何時候都希望穩定現在佔領的區域,以佔領區的各種資源繼續支撐它的侵略戰爭。

    這樣一來,敵後的八路軍、新四軍更加成了日軍的眼中釘、肉中刺,日軍恨不得將它早日拔出才好。日軍已經將作戰重點又外轉到內,從大規模的進攻變成了清剿掃蕩。

    還有一個人也在因為**不斷壯大的實力睡不著覺,就是老蔣。前兩年日軍進攻很厲害,他自己尚且不能自保,根本沒工夫去理睬華北、華東的**軍隊。可是到了1940年,日軍不再發起戰略進攻,老蔣頓時鬆了口氣,開始把精力轉向對付**方面來。

    當然,如果只有老蔣一個人,斷不致翻起什麼大浪,他畢竟離得太遠。和老蔣存著一樣心思的,還有地方上的實力派。有老軍閥,如閻錫山,有省政府主席,如江蘇省政府主席韓德勤和二十一集團軍李品仙等。這些抗日時期的地方實力派一方面需要和八路軍新四軍合作以抵抗日寇,而另一方面,**抗日根據地的不斷壯大也開始侵害到他們的利益。

    要知道,抗日時期的地盤尤其是敵後,地盤就是一切!就是軍隊兵員和糧餉的保證!八路軍、新四軍多佔了一塊,則國民黨地方實力派的地盤就會少一塊,這種情況下,雙方這種無法調和的矛盾不可避免地激化了。

    陳際帆回到師部不久,情報處就轉來一份通報,這份通報不是關於日軍動向的。而是《關於新四軍「黃橋戰役」的通報》。

    黃橋戰役?對,有這回事,原來黃橋戰役就發生在這一年啊,陳際帆開始後悔自己不多背點軍史,要是早知道說不定能夠利用利用。對黃橋戰役,陳際帆只是聽過,具體的過程已經記不得了,反正這一仗是新四軍大勝。

    看到陳際帆對這個通報並不太感冒,情報處長高煥捷趕緊上前提醒道:「頭,這雖然是國共兩黨之間的一次大規模的摩擦,但裡面的背景很深那。」

    「你說說看?」陳際帆也好奇起來。

    「事情和以前我們所知道的有點點出入。一方面蘇北的國民黨軍對**新四軍的勢力充滿仇視,這倒好理解,畢竟新四軍的地盤、實力已經威脅到了他們的生存,可是這幫國民黨也太不是東西了,據我們掌握的情報,蘇北的國民黨軍多次向新四軍的駐地進攻。尤其是這個江蘇第3游擊區第1分區指揮官翁達,攻下竹鎮、王集等地後,繳去武器不說,竟然講人家剝皮殘殺!殺人不過頭點地,這和日本畜生有什麼區別?」

    「你是說這是新四軍有計劃的反擊?」陳際帆繼續問道。

    「當然,黃橋這地方就頂在蘇中的腰眼上,新四軍如能打通這裡,可順利進軍蘇北與山東南下的八路軍縱隊連成一片,徹底扭轉自己的不利態勢。可這一帶也是國民黨軍的地盤,蘇北在日本華北派遣軍手裡,只有這點地盤可以暫時棲息,所以雙方是肯定要動手的,區別就在於誰先動手,又不會落人把柄。」高煥捷分析得很透徹。

    陳際帆又重新把通報拿過來仔細看了一遍,「新四軍戰果輝煌啊,這韓德勤也太不禁打了,都是些什麼飯桶部隊?你看看,打了四天,一個獨立旅3000多人,一個89軍,還有韓德勤的10個保安旅,居然被人家新四軍殲滅了一萬一千多人,89軍軍長李守維落水溺死,就是這個獨立旅旅長翁達自殺,而人家新四軍才傷亡900人。」

    高煥捷打斷道:「頭,你以為新四軍還像前兩年那樣弱,老黃歷了,現在新四軍不僅兵強馬壯,而且裝備上也在不斷提升,你比如說打翁達的葉飛縱隊,機槍都可以裝備到班,比咱們都強。」

    「真不明白這個韓德勤是怎麼當上省主席的,軍事指揮一塌糊塗,政治上更是弱智,被陳老總玩於鼓掌之間,不但最後敗的乾淨徹底,輿論上還被罵得一錢不值,老蔣儘是重用這些人,想不敗都不行啊。」陳際帆感歎。

    「這個韓德勤和現在的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是保定軍校同學、更是死黨,顧祝同一手拉扯他起來的,師長,你可別小看這位韓主席。台兒莊戰役,就是他在高郵帶部隊和鬼子血拼,才阻止鬼子沿運河北上,說起來也是有功的。」

    「我看那,他那些保安部隊就是一群飯桶,可寫這麼多好兵員了,要是在咱手上……,陳際帆好像想起什麼,「對了,你們對這個黃橋戰役怎麼看?」

    胡雲峰想了想回答:「師長,雖然新四軍勝利了,但心裡總不是個滋味,這些力量要是都用來打鬼子該多好?沒地盤,就去找鬼子嘛,為這一畝三分地大打出手,讓鬼子看笑話!」

    「就這點?」陳際帆說道,「這可不像參謀長的水平。」

    「說白了,這只是國共之間多年鬥爭的一個縮影,華北的八路軍已經站住腳跟並且發展壯大了,老蔣更不可能讓新四軍在蘇北立足,再加上山東的八路軍要南下,這下雙方勢成水火,於是就提前預演了將要發生的內戰。」胡雲峰接著分析道。

    「依我看,」陳際帆說道,「新四軍雖然佔了上風,可戰略上卻是失敗的。老蔣本來只是縱容一下地方搞點小動作,這下新四軍暴露出自己強大的實力,老蔣非痛下決心收拾新四軍不可。」

    「師長您你的是皖南事變吧,」高煥捷接過話頭,「我手裡的情報表明,老蔣真的很想在涇縣(新四軍軍部)動手,不過好像老將也沒有下定最後的決心,這黃橋戰役一打,老蔣可能更加堅定!」

    「不是可能,是一定!」陳際帆說著又笑道,「你說咱們幾個是在這裡分析局勢呢,還是在研究歷史啊,有時候自己都搞糊塗了。參謀長說的對,鬼子還未滅,咱們自家人先打起來了,新四軍能一口氣幹掉韓德勤一萬多,要是打鬼子,三千兩千的也能幹干吧。可惜了!」

    「他們的事咱們管不了,咱們也不摻合,幹好自己的事,打好自己的鬼子。」高煥捷說。

    「沒那麼簡單,咱們好歹看上去是蔣委員長的嫡系,這種當炮灰的事情,老蔣怎麼會把咱們忘了呢?看著吧,不出三天,老蔣的通報啊、命令啊什麼的準定到,甚至讓我們直接向津浦路以東進攻都說不定。」

    「打新四軍?」胡雲峰站起來道,「師長,別怪我沒事先打招呼啊,別的都好說,要是老蔣真的下命令,咱們說什麼也不能奉命,大不了翻臉,反正咱們早就是自己幹了的,老蔣除了給點番號、軍銜外,啥也沒有。師長,你可要保持清醒哦,可別站錯了隊!」

    「是啊是啊!」高煥捷也附和道。

    「哎?說著說著怎麼地?教訓起我來了,和著你們這個師長就願意跟著老蔣屁股後頭混是不是?就你們有眼光,有覺悟?我就是武夫一個?」

    「哪敢啊?這不是開個玩笑嘛,你看看,師長生氣了,小氣了。」胡雲峰開玩笑道。

    「好了好了,說正事,我有一種預感,和老蔣分道揚鑣的日子不遠了,咱們兩不得罪的好日子也快要結束了,該為下一步籌劃籌劃了。」陳際帆正色道。

    「頭,這可是大事,咱們最好能拖則拖,現在部隊難得有訓練的時間,官兵之間,士兵與武器之間,各野戰部隊之間都需要磨合。還有部隊的後勤,我們的糧食問題還不是很穩定,經濟也還很薄弱,一旦和老蔣鬧翻,即使老蔣的部隊不來找麻煩,小鬼子也是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胡雲峰還是很謹慎。

    「我同意參謀長的意見,」情報處長高煥捷道:「即使是鬧翻,也應該等到皖南事變過後,當然,如果這事發生的話。那時最起碼輿論上咱們不被動,如果等到陳老先生的外援過來就更好了。在此之前,咱們應該想法吧淮南給拿回來,一來那地方是鬼子的采煤基地,而來淮南的工業基礎設施好,比如電力、機械等,拿下淮南後,或者北上進攻蚌埠,或者乾脆把合肥的鬼子滅了,這樣咱們才有大範圍的迴旋空間。」

    「我補充一點,」胡雲峰道,「過去我們同鬼子打的仗,基本都是一對一的血拼,這樣每一仗拼下來咱們都是元氣大傷,如果鬼子集重兵圍剿的話,咱們就危險了,所以以後的戰事,咱們必須集中兩倍、三倍甚至五倍十倍的兵力去打,這樣打下來部隊既不會傷元氣,還能有所繳獲。」

    「意見很好,」陳際帆說,「各野戰旅必須肩負起本防區內游擊戰的領導工作,要抽調軍事幹部到敵後去組織武裝,幾個人、幾十人、幾百人都行,咱們的把根長得深一些。」

    「師長,我看這樣,等到部隊訓練一個月下來,師部就下一道命令,讓各旅、直屬團開展大規模的戰鬥,以戰代訓,邊打仗邊總結,這樣部隊戰鬥力可以大幅提高。」

    「可以!好吧這事先到這,參謀長先擬定草案,小高情報工作要抓緊,那個日軍密碼破譯的事有眉目了沒?」陳際帆問道。

    「密碼破譯哪那麼容易,說來說去我這裡缺專家啊,搞數學的專家,反正就憑我是沒法的,只能循著歷史的軌跡猜猜。」

    「專家會有的,但眼下咱們得做件大事情。」

    陳際帆把在白湖農場所見所聞給兩人說了一遍。大家都是現代過去的,對這個衛生條件可是太在意了,胡雲峰他們所在部隊還參加過抗擊**呢。兩人都覺得這可不是小事,一旦有大規模的瘟疫爆發,他們這麼多年的辛苦將毀於一旦,到時候哭都來不及。

    高煥捷似乎想起什麼來,「頭,還記得我們在南京城裡的事嗎?」

    「那還能忘?啊!你想說鬼子的細—菌—戰?」陳際帆驚得張大嘴巴。

    「是的,」高煥捷面色嚴肅起來,「師長、參謀長,歷史上鬼子不是沒在中國幹過這種禽獸事,我覺得鬼子忽然撤離,而且一點動靜都沒有,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咱們不能不防啊!」

    胡雲峰點點頭,「既如此就沒什麼可說的了,這是必須的幹,花多大代價都得干,而且要幹好了,要從各個方面著手。這樣,師長,咱們分個工,小高繼續情報收集,尤其是注意鬼子細菌武器什麼的,師長您還是走訪一下醫院,和醫生們交流一下,我呢準備親自到白湖農場親自看看,再擬定個建設計劃。等秋收一完成就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