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二百五十四章 完美收官 文 / 中國神鷹

    陳際帆命令北線羅玉剛,迅速打掃戰場後,由獨立第四旅和坦克部隊乘勝拿下兵力已經空虛的宿縣,把鬼子集中在那裡的戰略物資全部掃蕩後,坦克部隊立刻撤回至安全地帶隱蔽。

    羅玉剛堅決要求坦克全部隱蔽休整,還讓人把打壞的坦克全部拖回淮南。這一仗雖然坦克立了大功,可裡面有很大的僥倖因素。鬼子沒有防備,缺乏反坦克手段,還有鬼子的縱深淺,坦克部隊沒有用到後勤補充就完成了分割任務等等。

    陳際帆同意羅玉剛的請求,又命令獨立二旅馬上回到淮南,在淮南補充武器彈藥和人員後,全體乘火車南下至合肥,在合肥換乘汽車沿公路增援安徽戰役剩下的最後一個戰場,也是最難打的戰場。

    中線三個獨立旅倚仗有利地形和鬼子兩個師團死磕,現在已經是精疲力竭,尤其是正面的獨立第六旅,和第六師團硬碰硬地打了十一天,部隊傷亡巨大。而這一切還是第六師團在失去一個聯隊和炮兵之後的戰績。

    後面的兩個主力野戰旅稍好一點,兩個旅互相配合,冒著鬼子的飛機轟炸和掃射將四十師團236聯隊全部吃掉後,三旅主力增援獅子凹的十三團,而獨立第一旅則獨自朝正面的235聯隊發起進攻。

    已經連續一個星期沒有獲得補給的日軍現在只是靠微弱的一點點空投在維持,可是越到後面日軍就越強悍。其實,日軍在同「神鷹」作戰時,已經不知不覺將自己放到了弱者的位置,可骨子裡面他們又不服輸,所以抵抗也比往常任何一個時候都頑強。

    在兩個師團鬼子被打得節節後退的同時,「神鷹」軍團本身也是傷亡慘重,畢竟,戰場上是要靠雙方士兵面對面廝殺的,子彈、炮彈的強度和密度都非常高,只要指揮員稍一疏忽,士兵就是成百上千地將命填進去。

    235聯隊現在首當其衝,全聯隊能戰鬥的只有一半,而234聯隊在山坡上連續對十三團衝擊,傷亡代價也很高,十三團兩千多人打得只剩幾百,終於等到了主力的增援。已成強弩之末的234聯隊被增援部隊兩翼包上來,只得狼狽不堪地撤出。

    四十師團三個步兵聯隊現在已經打不動了,輜重兵和工兵也被編進戰鬥隊伍,可就是這樣還是無法扭轉局勢,原因是部隊彈藥已經快要用光了。

    只有第六師團好得多,由於神田正種的後背有四十師團擋著,而正面又是「神鷹」軍團新成立的一個旅,戰鬥力自然要弱一些,所以第六師團在一個步兵聯隊和炮兵聯隊全軍覆沒的情況下,仍能夠運用手裡的部隊打的第六旅節節後退。

    指揮部把自己的警衛部隊都派上了,還是無法遏制住第六師團兇猛的進攻,獨立第六旅的戰士打到後來乾脆懷抱炸藥包滾到日軍進攻隊伍中去同歸於盡。旅長趙達源雖然心痛自己部隊的傷亡,但一想到面前的部隊就是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他也顧不上那麼許多了。趙達源心想只要能把第六師團全部留下,就算是自己一個旅全部砸進去也值了。

    軍團長曾經對每一個團長以上軍官說,要想成為主力部隊怎麼辦?要想裝備最好的武器怎麼辦?就只要一條路,打仗,打硬仗,須知主力部隊不是裝備堆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平時訓練再好也只是技術,一支部隊的軍魂是要靠敵我雙方士兵的鮮血凝結而成的。

    此話聽起來相當血腥,可仔細一想是這麼個道理。趙達源、黃雪濤等人在壽縣都是死過一次的人了,也沒有什麼看不開的,索性給指揮部請戰,要求全旅反擊。

    陳際帆怎麼可能答應趙達源這種飛蛾撲火似的反擊計劃?第六旅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是日軍第六師團的對手,只要趙達源率部離開陣地,可以說要不了一天就會全軍覆沒。

    第六旅雖弱,但他們防守的地段是整個戰役最關鍵的地方,日軍如果能突破此地,其後就會入無人之境,可以好不誇張地說,日軍哪怕是一個中隊從這裡突破,給「神鷹」軍團造成的麻煩就會很大,他不但要牽制「神鷹」大量部隊,而且還為周邊地區日軍集結兵力進攻創造了最好的條件,

    所以,獨立第六旅不但不能出擊,反而要仔細防守此地每一片樹林,每一個高地。

    實際上北線戰事一結束,陳際帆、胡雲峰等人就開始謀劃中路主戰場了,參謀們傷腦筋的是,如何使用北線的戰略預備隊才能給包圍圈中的日軍致命一擊。增援不是填油,不是簡單地靠人多取勝,陳際帆先在想的是如何把乘火車南下的二旅變成壓垮鬼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獨立第二旅在淮南補充彈藥給養後,全部登車南下。從靈璧黃灣打完仗到乘車至合肥,二旅官兵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只花了十多個小時便趕到了合肥城東的火車站完成集結。

    李品仙親自到火車站迎接,但是羅玉剛沒有時間和這位安徽省主席多說,部隊下車後,他只是心急火燎的找李品仙解決運輸問題。

    李品仙不敢怠慢,當他看見臉上雖然疲憊,但是部隊鬥志昂揚的二旅官兵時,他知道這一仗已經沒有懸念了,中**隊,不,「神鷹」軍團又要創造奇跡了。李品仙臉上酸酸的送別風塵僕僕的二旅官兵後,回去開始向桂系長官匯報去了。

    中**隊的汽車數量遠遠不夠,後勤部鄧方順忙得焦頭爛額,這種仗打下來,他的倉庫存貨一天天見底,有些口徑的子彈消耗已經達到警戒線,而炮彈早就沒有任何存貨。唯一多點的就是糧食,可也僅僅是糧食,其他副食仍然短缺。

    二旅分幾批運送,才在6月27日黃昏時分全部到達小關鎮以北集結。二旅以為他們上來就能撈著仗打,誰料指揮部居然是讓他們原地待命休整。

    指揮部的參謀們還在緊張地進行圖上作業,試圖通過雙方不斷變化的態勢找到對手的弱點,陳際帆一面給正在鏖戰的第六旅趙達源部下令堅守,另一方面緊急和參戰的第一旅和第三旅保持聯繫,隨時掌握兩支部隊的情況。

    事實上兩個旅的情況都好不到哪兒去,兩個旅一上來就對著兵強馬壯的四十師團狠打,四十師團不但兵種齊全,而且指揮官頭腦冷靜,用兵謹慎,所以兩個旅基本上是靠一槍一刀地拼出來。仗打到這個份上,無論是四十師團還是兩個主力旅都已是筋疲力盡。

    第六師團無數次地組織對當面「神鷹」第六旅的攻擊,在公路兩邊的無數個山包,兩軍反覆爭奪,形成誰也無法在短期內吃掉誰的狀況。第六師團已經佔領了小關前兩三里外的周莊制高點,而對面大凹地區還在第六旅手中。

    晚上九點,陳際帆終於下定決心,讓獨立第二旅在夜色掩護下輕裝繞過公路,一舉將公路西面周莊地區日軍包圍並相機殲滅,得手後向兩個師團結合部發起猛攻,切斷第六師團和四十師團聯繫。

    二旅被迫放棄了攜帶的山炮,只保留了迫擊炮和通用機槍作為支援武器開始向小關鎮左邊的周莊隱秘攀登。而此時驕狂的第六師團還不知道對手已經有新的生力軍加入,而且一出手就是自己的致命部位。

    周莊是夾在小關前沿的第六師團剩餘近萬人的部隊中唯一的制高點,如果這點丟失,第六師團將重新被壓縮在山谷中狹窄的公路兩旁,一旦「神鷹」的炮兵再次發威,加上武器精良的二旅居高臨下這麼一衝,第六師團想不死都難。

    三旅增援獅子凹後,以一個團的兵力出擊將疲憊不堪的234聯隊徹底擊潰,四十師團由此已經被牢牢地壓制在大關鎮周邊地段,被「神鷹」從兩個方向同時攻擊。

    235聯隊根本不是裝備了美械的「神鷹」第一主力獨立第一旅的對手,6月27日夜,第一旅和第三旅協同組織了一次從正面的大規模夜襲,將235聯隊防線整整擊退兩公里,擊斃這個聯隊1000餘人,於次日凌晨把四十師團壓縮。

    也就是在這個夜裡,羅玉剛率二旅主力部隊分三面將周莊團團包圍。並與後面五六公里處的麻山寨炮兵取得聯繫,精確指示炮兵對周莊制高點上的日軍一個大隊進行炮火覆蓋。

    戰鬥進行不到一個小時,第六師團這個大隊屍骨無存,二旅主力留下一部分兵力駐守後,主力從周莊往南再折向東直接衝下公路,向兩個師團結合部發起猛烈進攻。

    結合部長度不到一公里,兩個師團都把戰鬥力薄弱的輜重部隊放在這裡,尤其是四十師團,其主力正在被兩個主力旅同時攻擊,根本無法顧及到從山上會衝下來幾千兇猛的士兵。

    衝在前面的理所當然是尚長福的第二團,這個團不但裝備精良,而且部隊攻擊力排名全軍團第一,是當之無愧的尖刀。負責掩護的十一團雖說新編,可其前身是劉玉堂在合肥城北佛堂廟一戰成名的「佛堂廟英雄營」,加上挾北線殲滅21師團主力的餘威趁夜突襲,鬼子幾千人的輜重部隊、工兵部隊又怎麼是對手?

    戰鬥進行一個多小時,二旅主力就從這一公里多個路段上衝上了公路,將來不及撤退的鬼子兵不論番號就地殲滅。二旅得手以後,旅直屬部隊向南就地轉入防禦,兩個團的主力朝第六師團屁股猛打!

    神田正種聽到自己後背響起激烈的槍炮聲,忙聯繫四十師團青木成一中將問怎麼回事?在神田看來四十師團不是保護自己的後背嗎,怎麼這裡還出現了支那人?

    青木成一哭笑不得,現在他連自己的稀飯都吹不冷了,怎麼顧得上第六師團?青木懶得理睬這個歇斯底里的傢伙,讓神田正種將情況上報。

    戰事的不利引起了日軍高層的關注,南京的派遣軍司令部、武漢的第11軍等都在尋求增援的可能。其實根本就沒有可能,第11軍看似龐大,實則部隊周邊全是中國政府軍,再加上第11軍的主力部隊全部被九戰區牢牢吸引在長沙周邊,根本一兵一卒也無法再調出來。

    獨立混成14旅團調到安慶後,被支那人三個主力團(樅陽獨立團、岳西戰役結束後解放出來的第八團和特務團)緊緊纏住,加上無處不在的「神鷹」特種部隊,獨立混成14旅團三個獨立步兵大隊根本無法前進,也不敢前進。

    負責蘇北防守的17師團本來和21師團約定,只要後者能堅守一天,他的援兵就能到,孰料僅僅幾個小時後,21師團就戲劇般灰飛煙滅,連宿縣也被人家拿下了。17師團增援的腳步頓時慢了下來。

    他這一慢不要緊,周邊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緊張起來,蘇北本來是雙方僵持的局面,現在17師團主力竟然深入**游擊區,而且看樣子還有長久居住的意思,哪受得了?

    新四軍總部和八路軍南下縱隊馬上策劃反擊,主力傾巢出動,日軍在蘇中地區頓時告急!

    17師團頓時陷入汪洋大海之中,進退兩難。他們不懼怕新四軍,而是擔心繼續前進後,被二旅主力迎頭痛擊,再被新四軍截斷補給,那將是萬劫不復之災。

    隨著17師團慢慢撤回,皖北、皖東北地區的戰事宣告結束,從這裡往北直到徐州,方圓幾千公里再看不到一個日軍的影子。

    派遣軍司令部兵力也被三戰區牽制著,尤其是長江沿岸馬鞍山、蕪湖和銅陵等戰略重鎮,關係著帝國資源生產,決不能擅自抽調兵力。駐守南京的15師團本來計劃派遣一個聯隊攜炮兵、輜重兵從馬鞍上向和縣方向登岸,也因此地有「神鷹」第五旅駐守而被迫放棄。

    他們不是會被這個旅殲滅,而是擔心被第五旅拖住,最後被「神鷹」主力趕來聚殲。畢竟,帝國已經有多支部隊死於這種戰術。再說了,從和縣到「神鷹」的巢縣,中間根本沒有像樣的公路,就算是突破第五旅的阻截,等部隊疲憊不堪到達巢縣時,恐怕除了給人家再送上戰功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一個勢力的崛起除了要靠自身外,有時候還有運氣的成分。而馬上就要完成中日戰爭中規模最大勝利的「神鷹」軍團的確是很有運氣。蘇德戰爭爆發後,不光英美反應強烈,小日本也在蠢蠢欲動,「北進派」堅持趁蘇聯疲於應付德軍進攻之際,伺機出兵西伯利亞,為帝國拓展更多的空間,故主張關東軍不得調動一兵一卒;「南進派」則譏諷前者,把精銳的關東軍擺在西伯利亞,難道只是為了打幾隻熊嗎,他們堅持要發動對東南亞的戰役,以奪取那裡的石油、橡膠等帝國稀缺的戰略資源。

    雙方爭執不下,關東軍和南方軍兩大機動兵團便無所事事,呆在原地休閒。而華北方面軍是不可能千里增援的,再說他們本身也沒有多餘的機動兵力。結果就是,日本國從上到下都只能無奈地看著自己兩個精銳師團覆沒於安徽中部的崇山峻嶺中。

    6月28日下午三點,中部大小關戰場上,「神鷹」軍團四個旅三萬人左右奉命在十幾公里的戰線上對日軍第六師團、第四十師團不足一萬五千人的部隊發起最後進攻。

    「神鷹」的重炮在防空火力的掩護下撕開偽裝,向事先計算好的目標進行搶答的炮火覆蓋,高密度、大口徑榴彈炮朝著狹窄的目標肆意轟擊,將鬼子的大炮和脆弱的防線砸得稀巴爛,更重要的是已經彈盡糧絕的日軍在「神鷹」軍團強大的炮火面前已經失去最基本的抵抗信心,部隊更加混亂,傷兵們開始互相開槍,或是圍在一起拉響手榴彈。

    傷兵們這種自發的舉動眼中影響了戰鬥士兵的士氣,曾經驕狂的日軍現在變成了一團爛泥,無論是心裡還是體力都無法再支撐下去了。

    可是炮火結束後,他們還是看見了自己最不願意看見的一幕,從公路兩側的山坡上,湧出大量如狼似虎的支那部隊,他們見人就開槍。日軍士兵看見自己的同伴稍一抵抗就被無數子彈打成血霧。

    更多沒有來得及自殺的傷兵更慘,不是被刺刀捅死就是被人家的手槍對準腦門一槍,只有個別的傷兵有機會拉響手榴彈,可是效果不佳。

    真正的是走投無路了!

    許多基層的中尉、大尉將白布條綁在頭上,帶著自己殘餘的部隊發起自殺式衝鋒,可惜走不到幾步就被子彈一排排掃倒……

    青木成一師團長微微笑著,解開了軍衣,他本來並不是一個軍人,但是參軍以後因為極高的軍事天賦而被委以重任,青木成一死前深情地看了看手裡家人的照片,然後安靜地將刀送進了腹部。

    四十師團率先覆滅後,第六師團頓時垮了下來,師團長神田正種中將運氣不好,在剛剛的炮擊中被彈片劃傷大腿,現在正被師團部的警衛人員簇擁著東躲西藏。可是他已經沒地方可去了,總攻開始後陳際帆最關心的就是這個第六師團,兩個旅的部隊已經第六師團周邊封了個嚴嚴實實,除非長翅膀,否則就是化成灰也還在包圍圈裡。

    戰鬥到這個份上,士兵們都打瘋了,見到對方的人員就開槍,神田正種本來也想按照武士的方式有尊嚴地死去,可是他的運氣實在不怎麼樣,被第六旅九團的士兵率先衝到面前一陣亂槍打成了篩子。

    戰鬥從28日下午一直打到第二天清晨,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槍支丟得到處都是,大車和樹木上的火光還在堅持燃燒,硝煙代替了晨霧在山谷間久久不散。

    「神鷹」軍團參戰部隊足足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才打掃完戰場,由於戰役持續太長,除了鬼子的槍支、擲彈筒、步兵炮以外,基本沒有繳獲什麼彈藥,不過這倒沒關係,因為在舒城鬼子囤積了大量彈藥一直未能送出去。

    陳際帆顧不上清點繳獲物資和戰損,他給南面活動的特種部隊發去一份措辭強硬的電報,必須在29日中午前拿下鬼子防守薄弱的桐城,保證那裡的彈藥安全!

    其實陳際帆多慮了,鬼子確實在桐城存放了部分彈藥,可仗打到這個份上,四十師團哪還有部隊防守桐城,安慶的鬼子現在總兵力有116師團臨時編成的一個步兵聯隊和獨立混成14旅團的三個步兵大隊五千餘人,可這些部隊沒有能夠再北上一步。

    桐城成了空城!

    日軍這次戰役總指揮,116師團師團長現在已經顧不上這個小小的桐城了,他面如死灰,獨自坐在自己的辦公室,從刀架上取出肋差,認真地擦拭乾淨後對準了自己的腹部……

    臨死前他給安慶的部隊下達了最後一道命令:全軍撤出安慶。

    派遣軍司令部一片悲慼,歷時十二天的安徽戰役居然是這種結局,太悲慘了。戰無不勝的大日本皇軍怎麼回落到這步田地?116師團、第6師團、40師團、21師團,這些昔日戰功赫赫的部隊怎麼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煙消雲散了。七萬多帝國士兵的生命就這樣埋葬在安徽中部茫茫群山之中。

    116師團的筱原誠一郎中將沒有勇氣再面對今後的戰事,派遣軍司令部經過激烈爭吵後下令,獨立混成14旅團和116師團所屬部隊全部撤離安慶,將所有戰略物資帶走,不能帶走的就地銷毀。

    最先發現鬼子動向的是一支在安慶和樅陽之間活動的趙鵬程獨立團,趙鵬程在安慶有很多眼線,這要歸功於他以前的黑社會背景。他得知鬼子要跑的消息後,馬上急報陳際帆,然後親自率軍向撤退的鬼子追擊。

    當然了,獨立團2000餘人是攔不住鬼子的,弄不好還有可能被鬼子反咬一口。陳際帆這時的目光開始轉向鬼子的後勤上來,沒辦法,不趁火打劫一下,以後的日子沒法過了。

    其餘兩個團聽到主力大勝的消息,加上指揮部命令三個團就近驅趕日軍,保住安慶戰略物資後,一個個摩拳擦掌向日軍發起進攻。

    其實,就「神鷹」這三個團而言,根本不是安慶這五千多鬼子的對手,更何況是攻城,無奈現在鬼子士氣低落兵無戰意,所有部隊想的就是如何撤離。除留下少部分阻擊外,部隊主力全部集中在安慶各個碼頭,等待運輸艦船將他們接過江去。

    三個團的戰士都知道他們的行動關係重大,凡是「神鷹」出來的無不對鬼子留存的武器彈藥虎視眈眈,三個團見縫插針,很快攻進安慶城內外。

    除了兩座倉庫起火外,其餘倉庫在當地情報人員的帶領下迅速被佔領。

    「神鷹」三個團的戰士在安慶人民鑼鼓鞭炮的歡迎聲中昂首進入,向鬼子曾經控制的電報局、洋行和碼頭進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