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十七章 緊鑼密鼓 文 / 中國神鷹

    比起陳際帆只是走馬觀花地視察工廠不同,參謀總部是實打實的一片繁忙,實際上,「神鷹」的參謀總部經過這麼多次戰役的洗禮,已經變得非常成熟,自身的功能不斷完善,參謀人才也越來越多。在世界強國的眼中,這個指揮部隊百戰百勝的參謀部的地位其實很高,美國人一直在尋求進入參謀部訪問的機會,因為他們也想交流交流經驗。

    參謀總部選擇三條路線作為第一集團軍可能進攻的方向。第一條是從安慶、無為、和縣等地大舉渡江南下,在江南和日軍華東方面軍兩個多師團主力決戰,一舉光復安徽全境進逼江蘇、江西。選擇這裡的理由是顯而易見的,無為對岸的馬鞍山鋼鐵廠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鋼廠,旁邊星羅棋布的鐵礦產量非常高,更重要的是銅陵地區蘊藏著大量的銅,江西更有製造槍炮所需的鎢礦。從戰略上講,如果能夠跨江作戰並能站住腳跟的話,將會在華東、華中、華南三個地方的日軍中間插入一刀,就算能吸引這些地方的鬼子圍過來也是勝利,這樣就能減輕國內其他戰場上的負擔。還有一條也很重要,打通長江兩岸,那麼安徽和西南三省的距離將會大大縮短,這非常有助於美援物資的輸送和安徽向國民政府糧食煤炭的支援。

    可是,巨大的利益一定會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實際上,安徽戰役結束後,華東日軍已經基本上放棄了進攻江北安徽「神鷹」根據地的計劃,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長江沿岸的防禦上,日軍長江防禦部隊不僅有數量眾多的軍艦來回巡航,而且南岸多個機場的飛機可以隨時起飛與江岸的防禦工事一起構成立體防禦火網。而「神鷹」集團軍能夠用於渡江的船隻只能是民用木船和少量繳獲的汽艇,根本不足對南岸形成威脅。解放軍百萬大軍渡過長江的時候一方面是兵力數量眾多,渡江戰線寬,但更重要的是國民黨部隊已經喪失鬥志,幾乎可以說是一觸即潰。可鬼子遠沒有到那一步,而「神鷹」用於渡江的全部兵力加起來也就是二十萬人,而且戰鬥力還參差不齊。這條進攻路線基本上被否決了。

    第二條就是沿津浦鐵路北上,一路進攻徐州,這條進攻路線自然是最適合「神鷹」機械化兵團作戰的,而且駐徐州地區的21師團已經基本被打殘,補充的兵員裝備現在還不一定全部到位,更重要的是可以用鐵路進行部隊的補給。如果說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這一路是日軍最敏感的地帶,一旦「神鷹」攻陷徐州,那接下來往西可以沿著隴海路進攻河南,進而循著平漢路進抵冀中平原甚至抵達華北方面軍司令部所在地北平,所以這一路必將遭到日軍第12軍和華北方面軍直轄師團的頑強抵抗,戰事將非常慘烈,而且漫長的鐵道線成了越來越重的負擔,隨時面臨著被日軍包抄的危險。當年太平軍的北伐曾經抵達天津,終因後援不濟而全軍覆沒。

    第三條進攻路線是沿淮河兩岸西進河南,這一帶鬼子的兵力非常薄弱,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風險,而且打通河南,可以讓安徽與陝西連成一片。缺點就是淮河兩岸是千里黃泛區,十分不利於機械化部隊行軍,一旦在這裡遭到日軍機群的空襲,那後果不堪設想。最主要的是這一條進攻線路上日軍不多,達不到殲滅日軍有生力量的目的。

    至於從浦口過江攻擊南京、或者從大別山南麓經黃梅等地攻擊武漢想都不用想,這些地方是河汊水網地帶,既不利於部隊機動,更不利於後勤補給,關鍵是必然遭到華東、華中兩大日軍集團的夾擊。

    最後一條進攻路線是從新四軍佔領的洪澤湖邊向東攻擊,攻擊江蘇境內的日軍,但這一條路線可能不現實,原因是在江蘇有新四軍、國民政府的保安旅、偽軍和日軍,情況更加複雜,部隊要花大量精力周旋於各種勢力之間,這樣只能讓鬼子得到喘息之機。

    參謀總部精力有限,只能做三種進攻方案供陳際帆參考。在隨後召開的軍長以上軍官會議上,大伙經過討論,首先排除掉向西攻擊河南這條路。原因很簡單,打仗也是要算成本的,費了這麼大勁跑到河南去,光佔領一些空地方有什麼用,況且還要承受日軍飛機的騷擾。

    「從參謀總部制定的方案看,北上這條路線似乎優點不少,可是鬼子一旦知道我們的進攻線路,定會集重兵進行防禦,我看咱們不能單單朝著一個方向準備。」

    「老鍾說得對!」羅漢很有感觸地說,「我在北面訓練部隊,就經常能見到鬼子的偵察機來回轉悠,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情報人員回來報告說,日軍21師團回國休整,華東方面軍從海上調17師團駐守徐州,歸華北方面軍12軍指揮,這樣一來12軍山東、徐州的部隊可以隨時增援。所以我覺得應該做兩手準備,讓鬼子摸不清虛實。」

    陳際帆道:「不能光看到我們劣勢的一面,也要看到我們處於進攻的態勢,有選擇權,鬼子現在不知道我們的進攻方向,說實在的,南邊更有誘惑力,但正如參謀總部所說,我們的傷亡會很大。所以選擇津浦線進攻不錯,只是南邊的長江沿岸也要最準備。」

    宋關虎欣喜地站了起來:「對,二線部隊完全可以上番號,然後徵調木工伐木造船,在江北搞出點架勢來。」

    參謀長胡雲峰現在身份不同,他們能像軍長們那樣一拍大腿就想主意,而是很慎重地道:「我看,我們應該同時執行南北兩個方案,如果有必要,再對外宣稱第二集團軍的番號,讓老鍾兼任這個集團軍司令,老宋兼任副總司令,我『神鷹』兩員悍將都在江北,這渡江作戰的架勢就更足了。」

    宋關虎一聽佩服得五體投地,「還是參謀長有水平啊,考慮得這麼周到,總司令,說好了啊,如果攻擊方向是往北,那咱第一軍說什麼也得先調過去,羅漢的部隊太快,不先做做準備到時候趕不上趟。」

    陳際帆看了大夥一眼,然後對胡雲峰道:「我有如下意見你記一下。一、主攻方向確定為沿津浦路向北,首先聚殲徐州第17師團,然後主力渡過運河,向臨沂進攻。爭取在運河東岸消滅日軍濟寧、臨沂部隊掃清濟南外圍。二、戰鬥必須達到隱蔽性和突然性,為達到此目的,南面必須以最高級別做渡江準備,除羅漢以外,按照參謀長提議老鍾和宋軍長分別擔任第二集團軍正副司令長官,在二線部隊中抽調部隊編成第一師、第二師等番號。三、趙俊率領特種部隊沿津浦路兩側向北實施戰略偵察,並在進攻發起以後果斷佔領奪取沿途橋樑、兵站等重要據點。文川浩負責在這一段時間集中所有基層部隊的狙擊手進行戰前培訓。四、情報部門應加大排查力度,對各保密單位加強監控,對任何來往於安徽的可疑人員要秘密佈控。五、參謀部要抽調人員協助鄧方順,不,參謀長你自己兼任後勤總協調,為進攻籌措糧食、彈藥、武器、油料、和其他物資,並且調集所有能用的火車車皮、汽車、騾馬、大車甚至獨輪車和民工,保證戰時能用於軍事運輸。六、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這事由我來辦,此次我們將要和新四軍、山東八路軍縱隊密切合作,如果合作的好,那將事半功倍。」

    宋關虎雖是出身**的軍官,可現在他已經不再反感和新四軍合作,在緬甸大家已經建立了深厚友誼,他老早就聽說八路比新四軍更厲害,現在更想見識見識,頭很有眼光,老早就和人家**搭上了關係,現在打起仗還有幫手,想不贏都不行。

    軍事會議後,鐘鼎城和宋關虎兩人開始組建自己在第一集團軍的部隊,本來他倆都有些擔心沒被選上的部隊會有想法,現在好了,即使沒被選上,也可以編為第二集團軍參與到進攻江南的作戰。

    其實陳際帆這是一石二鳥之計,「神鷹」兵員不足,單純靠防守沒有前途,所以這些部隊最終也要參與進攻,二線部隊主要是長江沿岸的兵員,將來有一天用來進攻江南也不錯。

    經過軍長們和參謀總部的選撥,「神鷹」第一集團軍終於塵埃落定。

    第一軍全美械,所轄的三個步兵師分別是獨一旅升格的獨一師,師長史正祥少將;獨立獨五旅升格的第二師,師長張慶坤上校(領少將銜);由獨立團和獨立十三旅升格的第三師,師長劉亞夫少將。

    第二軍為機械化部隊,所轄第四坦克師,師長周邦彥上校(領少將銜),第五摩托化步兵師,師長蘇靖威少將,第六摩托化步兵師,師長高綠林少將。

    第三軍為日械部隊,但是裝備了mg通用機槍和捷克式輕機槍,由獨立第二旅一個團為基幹結合獨立十四旅編成第七步兵師,師長尚長福少將,第三旅升格第八步兵師,師長賀澤孟少將;由獨立六旅升格為第九步兵師,師長趙達源少將。

    二線部隊編成以後,參謀總部調集所有師級軍官開會,首先是保密,然後是各部隊到蚌埠換裝集結,由總司令統一訓練。而鐘鼎城和宋關虎則留下繼續工作,第二集團軍也要編成三個軍九個師,當然,軍長是不可能有的,只能按照師的編制序列,按照每個師一萬人,編成九個師,剩下的部隊交給邱瑞荃作為地方部隊按照陳際帆的要求重新編成。

    情報方面的進展同樣喜人,高煥捷現在是兵強馬壯,一回到自己的地盤,副手李濤就告訴他一些好消息,李濤讓何春香秘密考察一部分到安徽的數學家和青年數學人才,從中遴選了一部分人在情報部建立了密碼破譯部門,現在正在對日軍各級別密碼進行破譯。

    李濤還告訴他,日軍情報部門在安徽的潛伏人員已經被破壞殆盡,派出去的鷹眼傳回情報,說日軍將會派遣高級間諜繼續向安徽滲透。同時徐州情報站的特工拿到了鬼子在徐州地區的佈防情況和番號,這些情報已經送交參謀部。

    高煥捷命令李濤:「在近期內讓江南鷹眼增加活動次數,給鬼子造成一種假象,但是要注意安全。

    高煥捷命令完畢,一頭鑽進密碼破譯處,親身參與到密碼破譯工作中來。

    真正忙碌的是後勤處的鄧方順,他現在已經不再是倉管員和運輸隊長,由於他在「神鷹」干後勤的時間最長,對部隊也最有發言權,現在集團軍所有編製都會給他留一份,然後鄧方順會按照編制準備武器和彈藥基數,像第三軍,鄧方順將保存完好檢查一新的三八步槍,九二式重機槍和擲彈筒等集中起來,按照日軍甲等師團的份額配足彈藥,但是他也給陳際帆寫了報告,日式彈藥目前不能生產,還要靠前線大量繳獲才行。

    參謀總部在之前就已經將蚌埠變成安徽北部最大的物資集散地,這裡交通方便,又是食品、紡織等輕工業中心,同時也是蔬菜、肉類、副食等農產品的商貿集散中心,新四軍、北方的八路軍和各種組織都在這裡購買自己所需的物資。由於津浦鐵路每天都會有大量的物資從這裡運進運出,所以比較容易隱蔽。

    「神鷹」和日本人打了這麼多年交道,知道如何在鬼子眼皮子底下隱蔽自己的戰略意圖,參謀總部將陳際帆的戰略欺騙變成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方案,其中就包括如何在蚌埠隱蔽集結大量的戰略物資。

    「神鷹」的後勤在這一次戰役準備中經受了考驗,不僅有鄧方順這樣的老後勤,而且還吸收了大量的知識分子對道路交通、物流、倉儲等進行規劃,由於參謀總部尤其是胡雲峰的前瞻性,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神鷹」是國內第一家引入現代化後勤理念的軍隊。胡雲峰知道抗美援朝,更知道志願軍的後勤落後直接導致了美軍有機可趁。

    這麼大的行動光靠自己是不行的,比如說坦克的燃油和彈藥,這些東西只夠部隊打下徐州,節約點使用還能自保,要打到山東困難很大,所以參謀總部給遠在昆明的史迪威和軍事委員會軍需處發報,要求加運物資。

    其實史迪威不是不想運,他現在正在為物資分配的事情焦頭爛額,國民政府多支嫡系部隊全部用到昆明換裝,像新一軍、新六軍、七十一軍等近水樓台,可以優先裝備大量武器,而遠道而來的似乎就不夠。

    承諾給「神鷹」的兩個坦克師的裝備和其餘步兵師的裝備,是由美國總統親自打了招呼的,現在已經快要運到雲南境內,這部分裝備由駐守密支那的新一軍孫立人軍長親自打招呼,所以一路非常順利。

    史迪威只能給參謀總部答覆說,七月上旬會運到。

    而陳際帆更絕,乾脆給軍事委員會發報說裝備不足近期內不能行動,然後在淮南他在公開場合就是去各地視察社會民生,一點也看不出什麼大戰前的跡象。

    陳際帆當然是要打的,沒有飛機、沒有大量物資就不打了?「神鷹」沒這個規矩,要都這樣,恐怕之前任何一仗都打不成。關鍵是做到戰役的突然性,將自己手裡的機械化部隊、炮兵使用到最佳狀態。

    陳際帆自己的司令部有一部電台,專門和前方的特種部隊保持專線聯繫,他自己回到住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前方偵察的情況一一標記在地圖上,然後通過和羅漢聯繫掌握部隊動向。

    在外面看來,安徽一如既往的平靜,除了長江北岸正大張旗鼓地製造、搜集船隻,除了巢湖裡面各部隊來來回回演習以外。

    但這一切平靜的表面,是各種準備工作的暗流湧動。

    情報部門已經進入到破譯的關鍵時候,這肯定是日軍沒有想到的,在他們看來,「神鷹」只是一直地方武裝,從來沒有過破譯自己密碼的歷史,更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神鷹」正在著手破譯他們的密碼。

    日軍更沒想到的,是從巢縣、定遠等地已經登記了大量支前民工,正在路上跑的機車、汽車和大車全部完成了登記和動員,交通部門接著平時檢修鐵路之機,對從蚌埠到宿縣一段的津浦路實施了全部檢修。

    萬事俱備後,陳際帆開始向周副主席發報,簡要介紹了「神鷹」在不就得將來將要採取的一系列行動,希望能得到華東地區新四軍和山東八路軍的有力支持。

    對於處在大掃蕩中的八路軍而言,這絕對是好事,事實上山東的八路軍縱隊已經化整為零,在各個日軍佔領區全面開花,第12軍主力響應方面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的命令,開始抽調兵力對山東境內的八路軍實施大規模清剿,糧食、藥品、彈藥都非常缺乏。這個節骨眼上聽到「神鷹」將要北上進攻的消息自然是喜出望外。

    這份沉甸甸的通報很快轉到延安,引起了**中央軍委的高度重視。八路軍現在在山東的日子非常不好過,要面臨日、偽、頑的多重夾擊,如果陳際帆率軍北上,那麼不用想都能知道,日軍駐山東的部隊將會大舉南調,這樣一來八路軍身上的壓力肯定會輕很多。

    就在主席準備下決心時,老總笑道:「這個陳際帆,只要攢點實力就會找日本人的麻煩,這種主動進攻,需要做好多方準備,不知道這只民族之鷹能不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主席意味深長地說:「原先我判斷抗戰反攻階段還要在國際形勢發生變化時才能到來,現在看來有一個機會擺在面前,蘇北山東各部必須要高度重視,在提防頑軍的同時在敵後開展形式多樣的游擊戰、拓展根據地,壯大自己。我看可以讓陳毅同志決定前線的一切,人家往前打,新四軍至少應該保障人家後方的安全嘛。必要的時候,可以讓陳毅同志和陳際帆見上一面,都是姓陳,五百年前是一家,好說話哦。」

    新四軍代軍長陳毅是一個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的將領,他生性豁達,對自己這個軍事極其強悍的鄰居非常感興趣,年初根據地整風沒有時間,現在收到**中央的電報,他感覺很想和陳際帆交流一下。

    陳毅雖然在具體戰役指揮上並不是強項,可他明白中**隊要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發起對日軍的進攻作戰需要多大的魄力,而且陳際帆一出手就是兵家兵爭之地徐州,在陳毅看來,「神鷹」的進攻必然牽一髮而動全身,日軍在蘇北、山東的部隊必然會有所反應,只要新四軍能夠把握機會,既能達到配合作戰的目的又可以發展壯大新四軍。

    山東八路軍由政委黎玉親自寫信給陳毅,再由陳毅一併轉交給陳際帆,承諾將在敵後戰場拖住日軍,打擊日軍後勤補給線,為「神鷹」主力部隊的勝利創造條件,而陳毅則幽默得多,他興致勃勃地在信中打比方,有朋出遠門,鄰居當看門。遠親不如近鄰,這個忙是一定要幫的,只是新四軍的情況適合在敵後游擊,希望陳際帆能夠諒解云云。

    這已經很給陳際帆面子了!堂堂的新四軍軍長,而且是陳際帆心中最敬仰的元帥,確切地說是自己的老首長給自己低三下氣解釋。陳際帆趕緊回信,說打擊日軍是他們這些末學後輩肩上的責任,也是最大的心願,想到國土還在被佔據,同胞還在被奴役,資源還在被掠奪,他們這些軍人就寢食難安,不願在安徽飽食終日等等。最後請新四軍派出聯絡員到淮南,共同商議進攻事宜。

    新四軍將領中,有一個人對陳際帆此次作戰很感興趣,這是一個在軍事上有天賦的將才,無奈新四軍游擊戰限制了他天才的發揮。而陳毅也知道自己身邊這位得力手下,乾脆大筆一揮將他派到淮南,既當聯絡員有學習戰役指揮經驗。

    陳際帆看到回復,差點沒興奮得跳起來,能和這位前輩共同指揮作戰,這簡直就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