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十六章 初見成效 文 / 中國神鷹

    陳際帆和參謀總部費盡心思才搞出來一個適應進攻需要的集團軍編制,可陳際帆自己都知道,沒有獨立的軍工作為保障,部隊也許能打一兩次戰役,可絕對經不起長期消耗。

    案頭上已經擺滿了發展委員會遞上來的報告,主要還是一些數據,但這些數據雖然看上去不錯,可離陳際帆心中的要求還差得很遠。

    首先是子彈的產能,受原材料(銅)的影響,產量一直不高,而且品種單一,基本上只能生產7.92mm步槍彈和7.93mm手槍彈(駁殼槍、mp系列衝鋒鎗)。

    第二就是槍械的仿製,仿德式步槍技術難度不大,產量雖低還算穩定,但是離陳際帆要求仿製並改進mg-34、捷克式等還有距離。尤其是捷克式,雖然這種機槍裝彈小,槍管易過熱,可射擊精度高,很適應中國戰場,中國士兵中的佼佼者幾乎不用培訓就能熟練操作。

    第三是炮彈的產量,原因和子彈一樣,也是受限於材料。

    唯一的亮點就是傳統的木柄手榴彈,殺傷力已經和原裝德國木柄手榴彈區別不大。可陳際帆知道光有手榴彈是打不贏戰爭的。

    他決定親自去看看。

    軍工廠在淮南郊區八公山下,這裡離日軍佔領區相對較遠,比較安全。淮南現在已經成為安徽的重工業中心,從長江沿岸各地中小型鐵礦通過鐵路運來的礦石在淮南變成了鐵水。再變成各個行業需要的鋼鐵,鋼鐵廠就建在淮河邊上,這裡不僅水資源豐富,而且煤炭幾乎用不完。在鋼鐵廠的周圍密佈著一些新建的機械廠,南面則是化工基地,發展委員會第一期規劃中的硫酸、硝酸和苯等工業已經建成投產,但是規模不大,產量不多,只能勉強供應軍工廠的需要。

    其他的冶金工業也分佈在淮南附近,由於嚴重缺乏原料,產量更小。

    在市區中心,是發展委員會科學家們建立的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建立是陳際帆的主意,為了集中科技資源,陳際帆讓科技工作者全部集中在一起,實現、科研資源和成果共享。

    陳際帆帶著警衛排一路驅車經過這些地方的時候,他沒有任何心情進去,因為報告上的數據讓他感到很失望,作為一個軍人,此刻他也許更能體會一個國家在重工業方面的落後和戰場之間的關係。有時候他覺得自己的部隊就像是美國人的僱傭軍,人家出槍,自己出命。不行,這種現狀一定要改變!

    槍械工廠的陳茂昌總工程師沒有來迎接這位最高首腦,因為他正在全神貫注地進行著新型步槍的仿製工作,這還是一年多以前陳際帆交給他的任務,這個任務一直都是在絕密情況下進行。不管是人員的遴選還是研製過程都要受到情報部門鷹眼的嚴密監控。

    陳茂昌對自己團隊的創造力感到非常滿意,因為總司令給他的樣槍很多地方使用了非常先進的材料,他們目前根本不可能仿製,但是他的團隊卻能抓住主要矛盾,對該步槍的主要結構和原理進行認真仿造,對槍托、彈匣等其餘部件以自己的生產條件進行簡化,變成了一款全新的步槍。

    陳際帆出示證件後,由保衛人員帶領一直到軍械廠這個最隱秘的部門。

    一臉疲憊的陳茂昌見到陳際帆的第一眼,就興奮得上前報告,他和科研團隊夜以繼日工作,終於仿製出了屬於「神鷹」的第一款新型步槍。

    這款山寨版的03式突擊步槍現在被擦拭一新放在工作台上,陳茂昌一臉期待地想看看總司令的表情,可他看到的卻是陳際帆臉上先是驚愕,繼而忍不住發笑的表情。

    因為在陳際帆眼中,這活脫脫的就是ak-47!不不,應該叫56式自動步槍可能還要貼切些。

    「不要誤會,不要誤會,我是說你們真了不起,能把步槍做成這個樣子,就是不知道性能如何?」

    其實陳際帆也知道這是多此一問,如果該槍的結構完全按照03式仿製,只要是材料差距不太大,性能上問題應該不大。

    果然,陳茂昌給了他很大信心:「聽說總司令槍法如神,您不妨試試看!」

    陳際帆拿起槍熟練地拉拉槍栓,問道:「使用什麼口徑的彈藥?」

    「目前我們能夠自製的,就只能是7.92mm步槍彈,所以這款步槍使用的是這種彈藥,它的有效射程為300米,它的火力大,適合短兵相接,結構簡單,分解容易;容易清潔和維修,勤務性好;操作簡便,經久耐用。可以在半自動、全自動的情況下自由轉換射擊狀態。缺點是,我們在槍管和內部的一些部件上由於材料缺乏,無法維持該槍的強度。」

    「已經不錯了!」陳際帆說,「這第一款就做成這樣的水平,你們很了不起,今後隨著咱們科技和工業水平的提高,我相信槍械會越來越好,產量怎麼樣?」

    「為了保持精度,現在還無法事先大批量生產,不過,我們有信心達到每個月生產500-600支的水平。」陳茂昌一臉興奮。

    陳際帆讓兩個警衛員和他一起到試槍室試槍,他現在心中已經有了主意,第一批步槍用來裝備特種部隊,因為特種部隊戰士體力好,使用這種大口徑步槍問題不大,如果能把毛瑟步槍、mg通用機槍也一起仿製出來,那麼師級部隊的特種部隊就能使用全部統一口徑的武器,這將大大減小部隊的後勤壓力。

    試槍的結果沒有任何懸念,陳際帆自然不用說,能擔任總司令身邊警衛的戰士肯定是有兩把刷子的。陳茂昌看見陳際帆愛不釋手地拿著槍,將它從頭到尾拆解開來,又認真地重新裝回原樣。

    「總司令,給這支槍取個名字吧!」

    取名字?陳際帆心想總不能還把他叫做ak-47吧,這可是正兒八經中國人的創造,是他們「神鷹」的創造,「就叫『神鷹42式』突擊步槍吧,他是大伙集體智慧的結晶,『神鷹』不單單指軍隊,也包括我們這些在後方忘我工作的科研人員,我們是一體的。將來有一天,我們不光能造槍造炮,還要造飛機坦克,還要造導——恩,火箭炮。」

    陳際帆差點把導彈說出來,不過他真的很想擁有「神鷹」自己造的火箭炮,那玩意兒能覆蓋大片的戰場區域,確實是大兵團作戰的必備武器。

    沒想到陳茂昌來了興趣,「什麼是火箭炮?」

    陳際帆一時想不出什麼語言告訴他,乾脆轉移話題問道:「對mg-34通用機槍的改造如何了?」

    「總司令,您對槍械的眼光已經可以和專業人員相差無幾,德國人的mg-34機槍是我見過的最好的機槍,國民政府沒有引進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這東西簡直是彈老虎,沒辦法持續作戰。而且這種槍的工藝比較複雜,我們即使能仿造,產量和質量都沒辦法保證。」

    陳際帆問道:「咱們工廠的沖壓設備如何?如果能把機槍的零部件全部改成沖壓件的話,產量應該會大幅提高。」

    「沖壓?」陳茂昌很驚訝,總司令只不過是一個軍人,怎麼能想出這個絕妙的主意,很明顯,如果槍械部件改為沖壓件,將大大縮短工時,提高生產效率,只是這個質量恐怕沒法保證。

    「對,就是沖壓,首先是沖壓設備比較容易製造,磨具的開發也不難,其次就是沖壓件可以實現大批大量生產。」

    陳茂昌讚歎道:「我們這些一輩子搞軍工的人,眼光越來越窄了,總司令是站在實戰的角度提要求,而且提得這麼專業,佩服佩服。」

    「陳工,」陳際帆的臉色又嚴肅起來,「我們這裡多生產一支槍多造一顆子彈,戰士們就能多消滅一個鬼子。我今天來很高興,咱們有了自己的突擊步槍,但是我也有一個要求,造槍我們要造最好的,至少要造這個時代最好的槍。什麼才是最好的槍呢?站在實戰的角度,步槍、輕機槍、重機槍、衝鋒鎗最好能統一口徑。既然我們現在能夠製造七九子彈,那就主攻這一系列的槍。毛瑟步槍也要仿造,它的射擊精度一直很好,但是要把槍身適當加長一些,戰士們拼刺刀的時候不至於吃虧,改造mg34通用機槍的事情要抓緊,前線等著用。」

    「您放心,按照您的思路,我們一定能擁有自己的制式武器。」

    陳際帆和陳茂昌等工程師一道,在軍工廠裡討論了一個下午,最終形成共識,吸收日本三八步槍的優點改造現在的毛瑟步槍,使之射擊精度更佳,射程更遠,可靠性更強;大量仿製捷克式輕機槍,但是將20發彈匣改為30發;以沖壓工藝改造mg34通用機槍,使之產能大幅提高,性能更加優越,並且爭取通用機槍所有的附件全部自產,使之不僅可以裝備步兵,還能在戰車、坦克、船艇裝備,並且能夠用於低空防空等等;開始投產「神鷹42式」新型突擊步槍,並且吸收前線實戰的需求不斷改進生產工藝。

    最終形成7.92mm口徑的步兵武器家族,然後再配上自己生產的高強度刺刀,最終裝備第二個集團軍。

    在現有產能情況下,可以暫時停止mp系列衝鋒鎗的仿製。但是在生產中要不斷改進工藝和科研水平,最終達到生產精度射擊步槍的程度。

    從槍械廠出來,陳際帆挨著到彈藥廠、炮廠等去視察,他很佩服這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創造力,居然能夠在這樣的條件下建設起一定規模的工廠,只是有一個問題他很不滿意,還是產量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大炮還好說,工藝相對簡單,只要解決好炮管本身的問題,其餘的鑄造件問題不大。可是炮彈的產能就很低了。

    工程師、廠長和熟練技師們在視察座談會上提得最多的是專業化,他們認為目前子彈和炮彈在一起生產,無法更好地組織生產,常常是剛趕完子彈的活,又要趕炮彈的工。還有就是由於炮彈生產本身的高危險性,也不適合將這麼多工藝放在一起。

    專家們建議,在郊外秘密設立兩座專業化工廠,一座生產引信,一座生產炸藥,城裡的這座工廠必須擴建,專門生產炮彈殼,並且要在合金技術方面加大科研力度。

    如果說陳際帆在槍械上還有些所謂常識的話,那炮彈生產就是個外行了,在他的記憶裡,只記得書本上提到一個叫吳運鐸的專家,好像就是幹這行的。

    其實陳際帆應該感到幸運,在安徽的知識分子中除了幾個民國民人外,他一個都不認識,可是他不知道,光是在淮南,就有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燕京大學、甚至是後期西南聯大、浙江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畢業化學系、物理系等的多名優秀人才在安徽全心全意地研究炸藥、雷管,這其中還有悄悄從美國、法國、英國趕回來的機械、材料、力學專家,甚至有電子、電氣類的專家。

    這裡面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神鷹」在與日寇作戰上的決心和成功,讓苦於報國無門的知識分子們找到了在黑暗中的曙光,其次是陳際帆等在安徽實施的相對自由的制度,尤其對教育和科研,除了在經費上一力保障外,幾乎是任其發展。資源委員會的專家們都是有號召力的科學家、導師,在他們的主導下不僅建立了多個科研機構,而且還親自下到工廠指導生產。第三,就是陳際帆的法制觀念,為了對知識產權表示尊重,安徽特區早在兩年前就頒布了自己的專利法規,專家們根據這個法規成立了專門的專利機構,負責登記和在全國乃至世界申報專利。

    陳際帆不在安徽這一段時間,正好是知識分子大規模聚集的時期,在這些科技工作者看來,這裡除了能得到尊重以外,沒有國民政府的官僚作風和**的空氣,似乎在科研領域都是他們自己在主導自己的命運,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有吸引力的嗎?

    這麼多科研人員在這裡忘我地工作,成果自然是有的,以安徽大學為核心的基礎科學研究體系已經初步建立,專家們在安徽大學建立了涵蓋現代所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學科。此外還在淮南和蚌埠分別建立了一所工業專科學校,在巢縣建立了一所農業學院,此外由於戰爭的需要,各種醫學院、醫學專科學校和護士學校也應運而生,製藥、醫療器械等產業開始建城投產。

    發展委員會現在在安徽的份量越來越重,很多科研人員甚至都沒有見過陳際帆等人,因為他們的一切都只是和發展委員會打交道。

    陳際帆僅僅在淮南周邊調研了幾天,頭就開始大起來,這一切的一切,究其原因是——錢!前期陳際帆根本不用發愁,因為安徽的糧食、煤炭和其他經濟作物能夠在國內其它地方換回大量的黃金銀元,馬寅初等人之所以敢打發行貨幣的主意,其實也正是因為這些黃金的底氣,可現在花費越來越大,僅僅靠貿易是遠遠不能滿足投資需求的。

    陳際帆如果不是軍人而是一個現代社會的商人的話,說不定他現在馬上就會去發展委員會詢問新貨幣發行的事情,因為如果自己能夠印鈔票的話,那錢的問題將永遠不是問題。可陳際帆不是,他只是一個軍人,他沒有什麼錢財的概念,對他而言,土裡長的糧食,礦洞裡挖出的煤炭,工廠裡出產的產品才是實在的東西。

    也幸虧他不大懂現代經濟理論,否則安徽恐怕將會在短期內走上重慶的老路,超過社會負荷的投資肯定會引起通貨膨脹。

    針對專家們對錢的渴望,陳際帆一方面承諾設法通過縮減軍費開支、行政開支等解決,另一方面他要求增加對各個行業的開發力度。雖然說了這些,可在陳際帆的內心,還是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打仗收復失地的衝動。

    軍人嘛,在解決這類問題上最容易想到就是開疆拓土,多佔資源,不,現在是多從日本人手裡奪回資源,包括土地、森林、礦山、工廠、商舖、銀行、學校等都是資源。

    幾天下來,陳際帆感覺比打仗還累,他越來越感覺到自己作為一個軍人的渺小,僅僅是半個安徽他就已經感覺複雜之極,中國那麼大,單單靠一個人或者是他的小團隊根本就不足以勝任任何管理責任。陳際帆在內心欽佩那些老一輩革命家的同時,也在暗暗擔憂,歷史會因他們在這裡使勁攪動而有多大程度的改變。不過陳際帆一直認為,無論歷史走向怎麼變,小鬼子不會乖乖地讓出侵略的土地,北方的老毛子更不會放棄在遠東的任何利益,這一切只有靠強權去爭取。是非對錯他不管了,只要能對得起中**人的稱號,只要能給中華民族謀取利益,管他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人生幾十年,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所作為,還奢求什麼呢?

    他現在有種衝動,想把自己的戰友全部找來,告訴他們自己內心的想法,然後緊鑼密鼓抓緊進攻準備。

    陳際帆第一次感覺時間這麼緊!

    其實不只是他感覺時間緊迫,胡雲峰、鐘鼎城、高煥捷等人哪一個不是在抓緊備戰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