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三十九章 兵圍濟南 文 / 中國神鷹

    萊蕪城不大,獨立混成第6旅團丟失外圍被迫回撤到城裡的時候,其實已經意味著這支部隊的末日。於學忠當然不會傻到拿部隊去啃城牆,因為他有城西雅鹿山制高點在手,簡單調集幾門野炮上去還是可行的。

    從雅鹿山上望過去,日軍所有佈防和調動一目瞭然,炮兵向軍部報告後,開始接受於學忠的指揮對著東門城牆開炮。

    其實這幾門野炮對鬼子造成的傷亡有限,關鍵是它嚴重影響了鬼子防守的士氣,一面要防著對面蜂擁而至的步兵,一面還要提防不知何時回落到頭頂上的炮彈,這仗打起來很是鬱悶。

    炮兵旅按照南門23師的要求一輪齊射就打垮了一百多日軍防守的城門,結果南門首先被突破,緊接著西門、北門等處也被佔領,鬼子連打巷戰的機會都沒有就被逼到東門,4000多鬼子擠在一起,拚命利用民居、城牆作掩護。但是,於學忠不會再給這些鬼子機會了,對付擠在一起的鬼子,任何人都會想到用大炮轟。

    鬼子不是不想反擊,無奈對手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無論從哪一面打,都要面對上千的敵人,這些敵人不是手無寸鐵的百姓,而是和他們裝備一模一樣的中**隊。吉田旅團長親自指揮部隊不間斷反擊,結果雙方再一次在萊蕪城裡展開反覆廝殺,打到後來每一面牆,每一棟炸毀的房屋都成了雙方爭奪的焦點,彷彿拿下這裡就會取得勝利一樣。

    於學忠沒看見城裡的情況,他只知道鬼子不肯服輸,他早就失去了耐心,命令剛調集過來的炮兵對著城牆就是一頓狂轟,乾脆把城牆上的鬼子連人帶槍轟上天,然後讓爆破兵抱上炸藥包直接衝向城牆。

    鬼子正在城內奮力抵抗的時候,沒成想身後傳開震天動地一陣巨響,接著滾滾而來的塵土遮天蔽日,嗆得鬼子們無心抵抗。城牆被炸開一道大豁口,牆根下的鬼子不是被直接炸飛就是被塵土掩埋。然而比起對士氣的打擊,這點傷亡還真算不得什麼,鬼子依賴的城牆被炸開,慌亂之中一百多號人衝向豁口,結果被城外射來的重機槍子彈一片片打倒在地。

    於學忠命令21師組織敢死隊奮力向城牆豁口衝去,日軍困獸猶鬥,不顧傷亡地派人妄圖堵住豁口,雙方在幾米寬的城牆廢墟下繼續展開廝殺,衝鋒的敢死隊員一個接一個倒下,但是後面繼續端著輕機槍向正面猛烈射擊。

    於學忠沒想到鬼子退守城裡還這麼頑強,在這種近距離的雙方廝殺中,傷亡比例幾乎是一比一,這對於勝利在手的第七軍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划算的買賣。於學忠命令部隊利用人多的優勢,首先在多個地段攻上城牆,佔領制高點,然後調集機槍、、擲彈筒狙擊手等步兵支援火力登上制高點,專門朝著鬼子聚集地射擊。

    鬼子不是不知道制高點的重要,但是他們區區幾千人根本擋不住四面八方湧來的中**隊,激戰中屋頂、城牆等制高點一個個丟失,局面也越來越被動。

    整個萊蕪城東門硝煙滾滾火光沖天,爆炸接二連三,槍聲如炒豆般密密麻麻。偶爾還能見到從天空中飛過的如麻雀般的手榴彈…….這樣打下來,獨立混成第6旅團的兵力急劇減少,而且防守也越來越被動,傷亡速度越來越大,打到下午黃昏時分,槍聲漸漸開始稀疏下來。

    旅團長奧村半二少將在警衛士兵的保護下躲到一片殘破的民房下,砸壞電台,將旅團軍旗和密碼本等重要文件燒燬後集體自殺。(上章有誤,萊蕪守軍為獨立混成第6旅團,旅團長奧村半二少將)

    勝利了!這是出身東北軍的「神鷹」第七軍最酣暢淋漓的勝利。十一年了,從瀋陽一槍不放撤回關內那一刻起,東北軍將士的身上就無時無刻不想打回老家去,於學忠將軍的51軍在關內和日軍奮勇作戰,終因上級指揮、火力和兵員等問題沒能大舉殲滅敵人。十一年了,日軍戰鬥力的凶悍已經成了官兵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每到戰前全軍上下總要做一番充滿悲**彩的動員,彷彿和日軍作戰就等於是下地獄一般。但是今天,這一切都可以結束了,新加入「神鷹」的第七軍上下同仇敵愾,在陳際帆等的英明指揮下,靠自己的力量殲滅了日軍一個完整的獨立混成旅團。這是這支部隊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輝煌戰果。戰士們不顧身上的煙塵,不顧傷病,不顧大戰後的疲勞登上城牆對著北方哭喊著,「父老鄉親們!我們勝利了!」

    是的,勝利了!第七軍用和鬼子一模一樣的裝備,以傷亡不到四千人的代價全殲日軍一個具有強悍作戰能力的獨立混成旅團共6000餘人,擊斃少將以下全部官佐。繳獲4000多支步槍,兩百多挺機槍和60多具擲彈筒,並且佔領了城北一座小型軍火倉庫和火車站所有倉庫,繳獲大量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

    正率部向北行進的陳際帆聞聽第七軍的勝利也激動萬分,他知道這樣一場勝利對於這支部隊的意義。這支部隊就在年初還在山東日軍的掃蕩中傷亡慘重,現在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陳際帆鄭重地以國民革命軍魯蘇皖戰區總司令和「神鷹」第一集團軍總司令的名義向第七軍全體官兵發出賀電,並承諾在戰役結束後在參謀總部給全軍將士記功,並且發放傷亡將士的慰問撫恤。

    為什麼一支雜牌部隊加入「神鷹」後才兩個多月就脫胎換骨?這個問題第七軍軍長於學忠早就回答過了,他在給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東北老鄉,東北軍戰友)寫信時提到,在「神鷹」作戰不用估計其他,軍餉糧食裝備有保障,更主要的是戰士受傷後能夠得到安置,犧牲後能得到撫恤,立功後能得到獎賞。對於軍官們來說,打仗有了方向,不再是盲目服從,而是為打回老家而戰。部隊的訓練非常成體系,把每一名士兵都看作是戰場的主體,不再是通過簡單粗暴的打罵責罰和剋扣軍餉來敦促士兵的訓練,這樣一來兵不但好帶,而且打起仗來更加勇猛。

    陳際帆的第二封電報就是讓部隊抓緊休整,繼續以一個師的兵力監視濟南方向,集團軍主力將配合第七軍再一次對張店(淄博)日軍進行毀滅性打擊!

    駐張店的獨立混成第8旅團本來準備救援,誰知不但沒救成,還搭進去四五百人。見萊蕪失守,吉田封太郎少將慌忙收攏兵力堅守張店、臨淄和博山等地,並且向12軍司令官請示是否將部隊撤進濟南。

    「神鷹」主力的行動自從襲占青島後就不是秘密了,一路向北行軍的期間,沿途的老百姓積蓄已久的熱情終於爆發了。樸實的老百姓不管你是什麼黨的軍隊,只要是真心打鬼子不禍害他們,就能夠得到他們發自內心的擁護,從出發那一刻,老百姓就從家裡把獨輪車、馬車、騾子等拉出來,紛紛要求幫助部隊運送糧食。

    陳際帆很激動,幾乎要留下淚來。他的部隊前身就是華東野戰軍,陳毅將軍說的那句「淮海戰役是獨輪車推出來的」一直被他銘記,從當兵那一天起,陳際帆就想著為中國的老百姓作戰。他率領的特種部隊不僅在沙漠戈壁同東突分子作戰,而且還奉上級命令積極參加搶險救災。他最喜歡聽到的一句話就是「解放軍來了,我們有救了!」那一刻他充滿了軍人的自豪。

    今天他又看見了這種場景,儘管在安徽這種場景已經上演過無數遍,可到了山東還是讓他感動不已。他給部隊下了死命令,絕對不能拿群眾任何東西,推辭不下照價付錢,對支前民工要補貼糧食和錢。

    部隊裡有很多幹過保安部隊的兵,他們不明白為什麼換了身軍裝後老百姓會這麼熱情,這讓戰士們同樣產生了對「神鷹」的認同感,繡在他們軍服上的那隻眼光銳利的雄鷹讓他們開始感到自豪。

    數萬大軍在沿途無數鄉紳、地主、農民的夾道相送下浩浩蕩蕩向北開去,在山東丘陵蜿蜒的公路上形成條條長龍。汽車、坦克、火炮、裝甲車等更是讓樸實的百姓興奮不已。

    山東戰局越來越不利,岡村寧次只得收縮部隊堅守濟南。濟南有華北地區最堅固的城防,集中59師團和獨立混成第8旅團和兩萬多周邊的偽軍,依托堅城將支那軍隊擋在黃河邊還是可行的。只要支那部隊無法通過黃河北上增援,則北岸的支那王牌部隊就無法支撐。華北方面軍現在能做的,就是殲滅北岸三個城市的第一軍三個師,保住冀中,然後增援濟南,即使不能恢復到站前的水平,也要保留濟南作為黃河屏障。

    張店等地的日軍撤退了,附近的吳化文順勢開進淄博地區,然後趕緊向四方報捷,可沒想到陳際帆趕來後並沒有什麼好臉色,而是給他擺出了兩條路選擇,要麼接受改編,要麼強行繳械。

    現在的陳際帆經過山東一系列戰役已經穩穩站住了腳跟,已經不像當初在濟寧落腳時那麼客氣,山東的這些部隊必須加以改編,他不能任由這些人繼續在山東作威作福。

    「陳長官,我新編第4師也是軍事委員會親授的番號,不是您說解散就解散的。」吳化文嘴上很硬。

    陳際帆知道這傢伙其實是想提點價碼,可對陳際帆而言,收編部隊不是做生意,不可能討價還價。他毫不猶豫地打斷道:「既然你是**,那日軍進犯時怎不見你一兵一卒抵抗?第4師團為什麼能從你的防區順利通過?張店的日軍為什麼能從你的眼皮底下順利增援萊蕪?要不是第七軍將士用命,你險些破壞抗戰大局!你的行為往輕了說是玩忽職守、臨陣怯敵,往重了辦你個通敵叛國當漢奸也不為過!」

    見吳化文還不為所動,陳際帆決定再加點顏色,「在安徽我還是師長的時候就抓過趙鳳藻,在定遠我親自到顏仁毅的司令部抓他,現在我作為戰區長官,把你抓起來治你個漢奸罪槍斃,你覺得有什麼問題嗎?」

    吳化文心裡很清楚陳際帆沒有嚇唬他,這位可以為了救新四軍敢單槍匹馬闖進第三戰區和顧祝同吵架,敢在緬甸和蔣委員長頂嘴,他不但和新四軍八路軍打得火熱,而且中央軍多支嫡系部隊的長官都受過他指揮,而且人家戰功赫赫,相比之下自己算個屁啊。更讓吳化文沮喪的是,他手下的四萬兵馬非但不是人家對手,而且起碼有四分之三的部隊早就想跳槽了。

    算了,好漢不吃眼前虧。吳化文開始軟下來,「陳長官,吳某生在山東長在山東,淪陷後堅持敵後抗日多年。我不是不識大體的人,只是我新編第4師是軍委會的部隊,一下子解散整編,恐怕說不過去。」

    「好了,」陳際帆打斷他,「你是個聰明人,我們也不用繞彎子了,重慶那邊除了能給你許一些空頭官銜外什麼都沒有,而且你過去朝三暮四,你以為委員長會重用你?大敵當前,如果你能審時度勢,那抗戰的功績也不會少了你的,反之,你自己看著辦吧。」

    話說到這份上,吳化文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好走的了,他最後提一個要求,要求仿照於學忠,給他一個軍的編制。

    「放心,你手裡有四萬多部隊,一個師怎麼容得下?」陳際帆似乎很爽快。

    吳化文哪裡知道自己的部隊除了一部分死黨之外差不多快被「神鷹」的特工人員策反了,陳際帆打定主意要削去吳化文的兵權,倒不是討厭他,而是這種舊軍閥出身的軍人實在不適合在「神鷹」擔當如此重要的位置。

    經過商議,吳化文部全部整編為「神鷹」第八軍,跟隨主力部隊一同前往濟南。

    陳際帆現在沒有精力對這支部隊動大手術,他只能將這支部隊帶在身邊參加濟南圍城。

    濟南北靠黃河,南倚泰山,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是連接華北華東之間最重要的樞紐,歷代的北伐戰爭,濟南都是絕對繞不過去的坎,正因為如此,歷朝歷代對濟南這座軍事重鎮十分重視,城牆以青石築成,高大堅固,南邊泰山餘脈在濟南城外形成數個高地作為屏障,北面依靠黃河天險,加上從軍閥時代起就開始修築的各種工事,到了日軍手裡又不斷加修。各種碉堡、鐵絲網、地堡、石牆、鹿砦、壕溝和城外到處都是的地雷陣,成了橫貫在「神鷹」出擊道路上一道不可逾越的堡壘。

    城內守軍有日軍59師團16000人,獨立混成第8旅團6000餘人,27師團兩個聯隊加上山炮中隊5000餘人以及周邊偽軍20000多人。不僅如此,濟南日軍還可以隨時得到黃河北岸攻擊德縣的兩個混成旅團和西邊黃河對岸圍困高唐的第11師團的增援,陳際帆就算把手裡的部隊全部用上,也不見得能討得了好。更何況他現在最要緊的不是攻擊濟南,而是過黃河馳援德縣。

    不能再耽誤了,第一軍三個師已經獨自支撐了五天,為全局的勝利付出了慘重的傷亡,日軍不間斷的轟炸,而且使用了大量芥子氣,第一師、第二師都已經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

    確實,日軍的毒氣雖然由於守軍的戒備而減弱了殺傷,可使用量實在太大,兩個主力師因中毒犧牲的戰士達到驚人的1000多人,眼睛、皮膚受損失去戰鬥力的2400餘人,說是兩個師傷亡近半一點也不誇張。但是鬼子在「神鷹」王牌部隊面前也是灰頭土臉,攻擊衡水的第9、第10兩個師團受到重創,五天的攻擊使他們精銳的三個步兵聯隊全部打殘,連輜重兵都補充進去了,各傷亡了4000多人。而攻擊德縣的第8師團和第7、第9兩個獨立混成旅團此刻也差不多打不動了。高唐的第11師團和「神鷹」互相幹耗著,只進行了一些局部戰鬥,但是誰也不敢撤退,就好像兩個人比內力,成了僵持的局面。

    不過,第一軍這三個師的後勤開始緊張起來,尤其是彈藥,很多部隊都開始撿起日軍丟失的步槍輕機槍來射擊,目的就是節省彈藥,而外圍攻擊的日軍部隊卻能夠得到彈藥糧食的補充,局勢越來越不利了。

    「你少發牢騷,」陳際帆在電話裡對滿腹苦水的第一軍軍長宋關虎吼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王牌部隊就是拿來打硬仗惡仗的,第一軍不光是你宋關虎的,更是『神鷹』的,為了取得整個戰役的勝利,你必須命令部隊咬牙堅持!告訴他們,第二軍的坦克部隊已經抵達黃河南岸,正準備奪取橋樑北上增援!」

    絕對不允許「神鷹」一兵一卒踏過黃河!這已經成為所有日軍少將以上軍官的共識,12軍司令官喜多誠一中將不顧兵力捉襟見肘的事實,派了一個加強了步兵炮的大隊防守在城北黃河鐵橋,並派出工兵在橋上鋪設了炸藥,隨時準備炸橋。

    在陳際帆的統一指揮下,「神鷹」在山東所有的機動部隊全部出動,參與到圍攻濟南城的戰役中來。西路由第一軍軍長宋關虎率第一軍獨立旅和集團軍炮兵師,從寧陽出發,渡過大清河,沿泰山山脈西麓的平原急進,一路佔領肥城直奔濟南;中路由於學忠率第七軍從萊蕪向西佔領泰安,繞過泰山山脈後轉向北逼近城南;東路由陳際帆親自率領羅玉剛第二軍、蕭健九獨立師、吳化文第八軍和趙俊的特種部隊分兩路進佔鄒平、章丘後殺向濟南。「神鷹」一共集結了近十萬部隊、160門75mm口徑以上火炮,180餘輛輕型坦克和近百輛裝甲車。

    這麼龐大的兵力引起了國內軍界的注意,要知道這還是中**隊首次集結這麼強悍的兵力去進攻日軍最堅固的城防,軍委會暫時忘記了陳際帆在山東的我行我素,將視線集中到未來的攻堅戰中來,各戰區、新四軍、八路軍和延安、安徽等地更是為陳際帆捏了一把汗。難道這位名震天下的年輕將軍真要不顧傷亡給天下人一個驚喜嗎?他的十萬部隊能攻下日軍固若金湯的防禦嗎?

    陳際帆率部隊抵達濟南城下時,北岸的三個師已經在炮火、硝煙、毒氣和酷暑中血戰了七天,城內外屍體在高溫下腐爛,發出令人作嘔的氣味,交戰雙方被迫達成默契,在規定的時間將己方士兵的屍體收留掩埋。第二師師長張慶坤獨立支撐這麼久都沒有流淚,可看到自己部下的遺體時,這位年輕的北方漢子還是忍不住熱淚盈眶。

    衡水城第一師的日子越來越難過。由於毒氣、酷暑和屍體腐爛,部隊的非戰鬥減員開始增多,很多戰士不顧自身染病,堅持從醫院的病床上下來回到前線,更多的戰士皮膚不顧皮膚潰爛,用土辦法簡單消毒後繼續堅守陣地。

    陳際帆得知這些情況後大驚,命令參謀總部迅速調集淮南、徐州、濟寧等地的醫務人員和藥品北上。他知道,解救德縣、衡水已經不能再拖了。

    而這一切的關鍵,就是能否順利奪占黃河鐵橋,特種部隊該上場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