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四十章 驚險奪橋 文 / 中國神鷹

    「神鷹」十幾萬強悍部隊兵臨濟南城下,日軍上下並不是太擔心,相反他們巴不得「神鷹」立刻展開攻城戰,這樣就可以拖住其主力,為北線爭取時間。

    而陳際帆面對參謀部的質疑,也發去了自己的解釋,他並不準備攻城,而是對濟南圍而不打,奪取黃河鐵路橋後讓第二軍迅速北上。濟南城防固然堅固,兵力固然充足,但卻有一個最致命的弱點,就是後勤補給。現在濟南守軍的後勤補給完全依靠河北省通過鐵路運來,並且在德縣以北還必須換汽車再送到濟南來,加上沿途沒少被游擊隊襲擊,所以補給很不穩定。

    現在的黃河鐵路大橋不僅成了「神鷹」機械化第二軍北上增援的通道,也成了日軍賴以生存的補給生命線,是雙方指揮官眼中最具價值的地方。

    既然是最具價值的地方,在這裡自然是少不了廝殺的。位於濟南濼口的黃河鐵路橋竣工於1912年,鋼架全部由德國進口,橋長1225米,由13座大型水泥橋墩支撐,是民國時期中國跨度最大的懸臂式結構橋。日軍在橋中間設置了四挺重機槍分別控制兩邊的河面,然後在兩頭個安排了一個中隊以沙袋構築掩體守住橋面,橋上還有沙袋層層阻截。

    濼口大橋往南不遠,濟南城北郊的鳳凰山一帶就駐紮的有獨立混成第8旅團一個獨立步兵大隊和裝甲車中隊,隨時可以北上增援鐵橋。此外,為以防萬一,橋上的工兵已經給鐵橋安放了大量tnt炸藥,若鐵橋失守,則立刻引爆,將橋炸斷。

    這才是最令人頭疼的地方,否則鬼子一個大隊怎麼可能抵擋住第二軍幾百輛鋼鐵戰車的衝擊。當然了,鬼子也有顧慮,炸掉鐵橋就意味著死守濟南,就意味著和「神鷹」攻城部隊拚個你死我活,所以不到關鍵時刻是不肯炸橋的。

    但是對陳際帆而言,鐵橋被炸就是失敗,就意味著他要派出輕裝部隊從別的地方渡河奔襲德縣,而輕裝部隊無論是機動力還是攻擊力都不能和機械化第二軍同日而語,不可能完成解救德縣然後順勢向衡水解圍的目標。

    所以拿下鐵橋,阻止敵人鋌而走險炸橋這個艱巨的任務就只能由特種部隊來完成。特種部隊現在主要分成兩個分隊,一支趙俊、王楚英率領,戰役結束後回到安徽組建空降兵,並抓緊訓練空降技術,另一支由文川浩、徐揚、金鎖率領的偵察部隊,主要是配合大部隊搞好敵情偵察。隨著戰役越打越大,日軍對「神鷹」越來越重視,偷襲南京、上海那樣的作戰行動已經不太可能,甚至使用特種部隊襲擊日軍化學武器部隊都很困難。陳際帆考慮在進入東北之前,特種部隊中還要抽出隊員到軍政大學專門負責初級步兵指揮的教學,為「神鷹」培養班長、排長。

    趙俊終於揚眉吐氣了,整個山東戰役,特種部隊淪為了配角,和當初在緬甸作戰時簡直無法比,趙俊在青島的時候就對第二軍軍長羅玉剛發牢騷:「羅漢,自從你有這堆破爛後,我就得給你當清道夫,什麼時候你有能耐自己搞一個前鋒部隊嘛。」

    「得得,不服氣是吧。咱倆換換?沒想到我老羅居然墮落到坐在坦克裡面閒逛的地步。你放心吧,頭拿你當寶,遲早會有任務,你小子可不能在關鍵時候掉鏈子。」

    兩人牢騷歸牢騷,可裝甲部隊的威力還是知道了,羅玉剛本人也想自己訓練一支裝甲特種部隊,以裝甲步兵車為載體,專門執行特種作戰任務。而空降兵的誕生是他們共同期待的大事,他們都知道頭在山東戰役中這樣使用特種部隊,其目的就是讓特種部隊轉換角色,適應自己未來的戰鬥方式。

    見趙俊嘴上還不停,羅漢乾脆攤牌:「你要是不樂意我自己來,想當年在珠龍橋,我十幾個人還不是悄悄拿下了?行不行?說句話!」

    「你就管好你的那堆破爛吧,到時候我把黃河大橋完好無損地交給你。」

    為了配合特種部隊,更為了迷惑濟南守軍,陳際帆決定把攻城的架勢做足,他讓各部隊抽出精銳偵察兵在各自負責的陣地前沿,不間斷向對方滲透,並且吸引敵方火力,給鬼子造成自己在進行戰前火力偵察的假象。又命令第二軍坦克部隊在城北和黃河邊一帶展開,造成坦克部隊攻城的假象。其餘部隊則按建制在城外大張旗鼓地挖掘壕、夯築土牆,進行各種攻城訓練。炮兵也不甘寂寞,按照標尺斷斷續續向濟南守軍外圍陣地射擊。

    其實這一切準備也是未來攻城所必須的,所以司令部要求非常嚴格,甚至進行火力偵察的戰士也有人犧牲,一切都那麼真實和殘酷。濟南的鬼子自然不敢怠慢,打起十二分精神準備應對「神鷹」的攻城。

    然而在黃河鐵橋下游,「神鷹」特種部隊正在秘密集結,由文川浩率包括十幾名狙擊手和機槍手在內的一個中隊(連)秘密渡河,由趙菊親自率領的偵察小組中抽出六個水性好的戰士準備在深夜由下游通過泅渡和潛水到達各自目標橋墩,再攀上橋墩尋找炸藥。只要剪斷炸藥引線,部隊就開始總攻。

    任務的難度比起襲擊機場來說自然要輕鬆許多,因為橋上至少沒有安裝探照燈。但是對潛水的戰士無論是技能還是心理要求極高,幾百米的逆水泅渡要做到悄無聲息,到達橋墩後還不能被橋上的鬼子發現,否則不但生命有危險而且會打草驚蛇無法在進行下一步行動。

    黃河鐵橋橋墩雖然多,但在河裡的只有兩座,其餘橋墩全部在兩岸,為了不漏掉炸藥埋設的位置,部隊必須抽調出大量人員從兩岸向橋墩隱蔽前進,可以說這樣大規模的行動要想不弄出動靜,難度是相當高的。

    趙俊將部隊的所有重機槍全部調集起來,分別在兩岸瞄準橋上所有的鬼子,狙擊手也將槍口瞄準橋上的機槍手,一旦被發現就只能強攻。

    行動方案確實很冒險,但是特種部隊的哪一次行動不是冒險?這樣的行動也只有身經百戰,經過殘酷訓練的「神鷹」特種部隊才能完成。

    為了保證奪橋的成功,第二軍第五摩步師隱蔽於鐵橋附近,第六摩步師負責穿插到鐵橋和濟南城北鳳凰山之間伺機阻擊增援之敵。

    十萬部隊在城下,鬼子無論如何是睡不著覺的,9月4日夜,也就是第一軍堅守的第九天,兩岸的特種部隊開始趁夜行動。

    首先是趙俊率領六個水性好的戰士身背衝鋒鎗、匕首、繩索和剪線工具等開始從下游兩百多米的地方下水,朝著上游慢慢游過去。其實他們能露出水面的時間不多,因為大橋周邊也有鬼子的小部隊在巡邏。河兩岸遠處的蘆葦和草叢裡,狙擊手黑洞洞的槍口對準岸上、橋上所有鬼子的目標,一旦被發現就開槍射殺。

    兩岸橋墩下的荒地裡,幾十名特種部隊隊員身披草叢在地上匍匐前進,身後機槍、狙擊手同樣緊張地瞄準橋上遊蕩的鬼子。

    夏秋之際的河水雖很適合下水,但是隊員們卻不能在水中弄出任何與環境不符的聲響,一旦暴露後果不堪設想。岸上的鬼子已經睡熟,除了幾個巡邏哨兵專注而警惕地望著岸上的草叢樹林,草叢中蛐蛐的叫聲成了這個夜晚最主要的旋律。

    一切順利!9月3日凌晨兩點過,所有隊員全部到達橋墩,然後開始搭人梯攀上兩人多高的橋墩。

    橋墩上果然安放了大量炸藥,順利解決後趙俊對準步話機輕輕發出信號,危險清除!

    岸上的徐揚受到信號後開始組織部隊向大橋移動,為了減少傷亡,趙俊也決定順勢攀上鐵橋守住橋中間,與外面的攻擊部隊裡應外合。

    深夜來臨,無論鬼子的警惕性有多麼高,覺還是要睡的,大橋中間的鬼子兵連睡覺的姿勢都是朝外的。鬼子大概不會想到,他們受到的第一波攻擊居然會來自橋下,居然會從橋中間他們以為最安全的地方。

    幾十名隊員在趙俊的統一指揮下迅速從橋墩攀上鐵橋,有幾個哨兵忽然一團團黑影從自己的身旁跳出,還未來得及反應就被匕首準確擊中心臟,但是其中一個哨兵還是在臨時前發出了聲音,聲音雖不大,但在靜謐的深夜卻猶如炸雷一般將橋上各處的鬼子驚醒。

    趙俊毫不猶豫抬手射擊,將兩個剛睡醒慌忙拉槍栓的鬼子解決。槍聲一響,一千多米長的橋上瞬間大亂。攀上橋的隊員們首先用衝鋒鎗掃射解決附近的鬼子,然後佔領掩體,將鬼子的重機槍上膛對準橋樑兩頭。

    橋樑兩頭的鬼子猛聽到橋上發出的如炒豆般的槍聲,反應也很快,立刻組織部隊開始向橋上衝擊。此時的趙俊已經收攏隊伍,他命令部隊分成兩隊,迅速向兩邊移動,佔領掩體後阻擊日軍。

    一時間鐵橋上槍聲四起、子彈橫飛。子彈的曳光、手榴彈爆炸的火光,槍口的火焰,子彈打在鋼樑上擊出的火花將漆黑的夜晚點綴的無比絢爛。

    但是鬼子還是倚仗人多迅速向中間衝鋒。兩岸的文川浩和徐揚見橋上戰鬥開始,立刻命令開火。只見兩岸的草叢樹幹旁邊無數支槍口對準橋身鬼子衝鋒的人群猛烈掃射。橋頭的鬼子知道這是支那人開始奪橋,一面組織部隊向岸邊猛烈射擊,一面讓工兵準備炸橋。

    對付橋頭的鬼子要輕鬆得多,因為特種部隊不僅有大量美制m1918重機槍,而且還準備了迫擊炮,鬼子的沙袋掩體在特種部隊直曲兩種火力的打擊下傷亡慘重。

    「炸橋!」「快引爆!」鬼子的大隊長見對手的火力強悍,知道鐵橋守不住了。

    可是他應該想到,既然有大量敵人出現在橋中間,他的炸藥怎麼可能還完好無損呢。工兵擰緊導線後猛向下一壓,沒響。再壓還是沒動靜。「八嘎!」鬼子有些歇斯底里,「射擊!」

    日軍在橋兩頭的陣地成半圓弧形,半徑一百多米,前低後高配置兩層防線,中間以重機槍為中心設置了多個火力點,射界超過180度。在其第一道防線的前沿的鐵路旁邊,還設置了層層鐵絲網。一旦中**隊衝不過鐵絲網,就只有選擇中間的鐵路進行衝擊,很可惜一人多寬的狹窄通道早已被日軍輕重武器封得死死的,從這裡進攻基本上是送死。

    橋上的日軍見衝擊效果不佳,兩邊又不斷被對手襲擊,遂決定一部分人向前和橋中間對峙,其餘就地依托大橋居高臨下向兩邊射擊。黑夜被機槍子彈射出的火光照得忽明忽暗,在橋上望過去,地面、河流上的任何動靜一清二楚。日軍兇猛的火力事實上控制了橋下地面的一切兵力調動。

    幸好有文川浩、金鎖從兩岸指揮的狙擊小隊和身後的一排排迫擊炮,日軍的機槍口發出的焰火基本暴露了他們的位置,很快就被狙擊手和迫擊炮交叉射擊下傷亡慘重。正面進攻的隊員採用臥姿基本上是貼著地面一點點向前,兩旁大量的隊員也在抓緊時間剪斷鐵絲網。

    火力壓制起到了效果,鬼子雖然地形佔優,但他們半圓形的陣地和大橋狹窄的通道要受到幾個方向的攻擊,雙方就在相互射擊中打成了膠著。

    這種膠著是短暫的,沒有人會愚蠢到用特種部隊去強行衝擊日軍構築嚴謹的防線,因為「神鷹」特種部隊的後面就是第五摩步師的裝甲車。師長蘇靖威怎能放過這種機會,要知道他的部隊前身就是獨立團突擊隊,專門在關鍵時候衝擊鬼子防線的。

    大橋被襲,南邊不遠處駐紮在鳳凰山的日軍獨立混成第8旅團很快收到消息,旅團長吉田少將派出一個獨立步兵大隊和裝甲車中隊準備增援,誰知剛走出陣地不久就遭到第六摩步師坦克和裝甲車的阻擊,根本過不去。

    而且第六摩步師仗著人多火力強機動性好,在阻擊的同時開始迅速向這個大隊後方運動,眼見要陷入對手的包圍,增援的大隊只好回撤。

    陳際帆得到鐵橋攻擊順利的消息後當機立斷命令炮兵向鬼子的陣地開炮,以吸引日軍注意,免得他們集中兵力增援鐵橋,同時秘密調動獨立師向北運動,以掩護第二軍全體過河。

    第五摩步師接替特種部隊後,坦克和裝甲車迅速成扇面向日軍守橋陣地撲來,行進中美式輕型坦克上面的37mm炮和重機槍開始發威,鐵絲網、壕溝等在坦克面前形同虛設。鬼子很快領教了裝甲部隊的威力,一線陣地的沙袋掩體被炸得失去作用。

    解放出來的特種部隊立刻集結,向上游快速移動,他們要在上游渡河,增援對岸的部隊。

    已經絕望的鬼子開始將炸藥和手榴彈綁在身上,等待坦克和裝甲車前來,黑暗中多名鬼子奮不顧身跳出掩體,大叫著拉響導火線向坦克撲過去,儘管坦克和裝甲車的重機槍在鬼子面前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火網,但還是有一輛坦克和兩輛裝甲車被炸起火。

    由於美式坦克使用的是汽油,所以火焰很快旺盛燃燒,車中的戰士壯烈犧牲,不過火光也將戰場照得通明,日軍的自殺式襲擊在沒有起到作用,都是在剛剛衝鋒就被打爆。

    守橋的600多日軍在如此強大的火力打擊下已經所剩無幾,但仍有不甘失敗的傷兵依靠在沙袋後方無力地拉響身上的炸藥導線。

    蘇靖威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又有兩聯坦克被炸毀,氣得命令部隊見人就殺,命令坦克將日軍不分死活全部碾過一遍。

    殘餘的鬼子向狹窄的大橋撤退的時候由於擁擠又遭到了重大殺傷,後面緊跟的坦克將炮口壓得很低,幾乎是貼著鬼子的腳後跟射擊。一些絕望的鬼子回過頭來妄圖舉起步槍朝著坦克射擊,結果被重機槍瞬間撕成碎片。跑得慢的日軍傷兵自然在絕望的慘叫中成了履帶下的一團碎肉。

    河對岸,文川浩的部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精確的射擊和兇猛的火力同樣牽制了守橋的300多日軍的火力。鬼子很狡猾,看見對面的中**隊人數不多,多次以小隊為單位在重機槍和擲彈筒的掩護下強行進行反突擊,妄圖將對手包圍。

    但是他們面對的是十幾名最優秀的狙擊手和後面的重機槍火力,平均幾秒鐘就近二十個鬼子中彈倒地,這樣的傷亡速度讓鬼子更加絕望。他們組織的部隊不要說衝到對手的面前,現在能否安然返回都是未知數。

    隨著鬼子大量往橋上退去,橋中間的趙俊和十幾名隊員身上壓力陡增,全靠隊員們精準的射擊和視死如歸的勇氣在支撐。而且橋身狹長,給射擊增加了方便,任何一個想衝鋒的鬼子基本上都會被打死,少數鬼子借助同伴屍體好不容易運動到附近又要遭致手榴彈的飽和覆蓋。

    進退兩難的鬼子心理上受到極度煎熬,這種無謂的抵抗除了加速死亡外已經毫無意義。很多鬼子都在歇斯底里中舉槍衝鋒,又在絕望中被打成篩子。

    一個小時很快過去,橋上橋外堆滿屍體,鮮血順著橋上冰冷的鋼鐵滴在下面緩緩流過的黃河中,彷彿昭示著惡有惡報的因果。

    「頭,我們已經順利佔領大橋南段,裝甲部隊正在駛向對岸,請指示!」羅玉剛的報告有些激動。

    「立刻集結部隊,準備渡河,記住羅漢,一旦部隊渡過黃河,一切就要靠你了,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德縣,然後於明天下午趕到衡水。記住了嗎?」

    陳際帆交待完畢後,命令獨立師派出一個營火速趕到鐵橋協助清理通道,保護第二軍的後勤通道,然後開始佈置攻城事宜。

    蘇靖威現在打紅了眼,他的坦克和裝甲車在長途奔襲中都不曾損失一輛,誰知今天竟會在這陰溝裡翻船。和橋中間趙俊匯合後,他請趙俊後撤,然後親自指揮部隊向前迅速衝鋒。

    對岸的鬼子快要崩潰了,因為他們身後的大橋丟失,支那人的坦克正在高速向他們衝來,比坦克還要先到的,是密集如雨的子彈和不時在身邊爆炸的炮彈。

    鬼子這回沒有選擇當人肉炸彈,而是作鳥獸散,可是慌亂中的鬼子簡直就是狙擊手的絕佳移動靶。狙擊手們冷靜地在瞄準鏡裡盯著一個個活人,一次次地射擊、上膛、瞄準。

    9月3日凌晨三點左右,第二機械化軍的首輛坦克終於衝過黃河,在對岸擴大縱深,步兵們迅速下車清理橋上的屍體和障礙物。坦克、裝甲車、汽車一輛輛駛上這座鋼鐵大橋。

    轟轟烈烈的奪橋戰鬥以一千多日軍的全軍覆沒宣告結束,第五師師長蘇靖威很慚愧地向軍長和總司令請求處分。羅玉剛是火爆性子,「草,三輛坦克!你是怎麼指揮的,你知不知道坦克很難弄?」

    陳際帆給羅玉剛發報,節約時間準備上路。

    第二軍軍長現在已經向其餘兩個師發佈了集結命令,黑夜中兩百多輛戰車迅速形成鋼鐵洪流向黃河濼口大橋駛去。

    第二軍花了一個鐘頭全部過河後,前部在對岸集結分城三路縱隊沿著公路浩浩蕩蕩向五十多公里的德縣駛去。

    第一軍有救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