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局為重 文 / 中國神鷹

    望著面前一眼望不到邊的隊伍,陳際帆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沒想到想像中轟轟烈烈的濟南攻堅戰,居然需要這一幫雜牌部隊來完成。陳際帆不是蔣介石,雖然他也很不爽這些兵油子,可他們罪不至死,尤其是這樣匆忙地將他們拉去進攻濟南,陳際帆說什麼都做不到。

    其實他心裡已經有了打算,濟南城防雖然堅固,可日軍兵力不多,士氣低落,糧草彈藥缺乏後援,只要一支精銳部隊突破城防衝進去,日軍的崩潰是可以看得見的。至於這些開來準備要糧要餉的部隊,陳際帆決定給他們,皇帝還不差餓兵不是!

    一個出身特種部隊的軍官居然要在數萬鬆鬆垮垮的部隊面前大談如何抗日,陳際帆有種很幽默的感覺。在他身後是自己的警衛團和大名鼎鼎的「神鷹」特種部隊,一上一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下面喧鬧無比,雖然站得還算整齊可看上去有氣無力的,肩上的槍五花八門,軍裝皺皺巴巴,軍帽看上去也不太那麼精神。

    可這些人往上一看立刻被鎮住了,別的不說,就眼神裡那道攝人心魄的光就不是一般的部隊能比擬的。榮子桓、厲文禮、張步雲、秦德榮等人雖然心裡多多少少還有些不服,但這幾位好歹是帶過兵的,一眼就知道總司令身後這一千多人絕對是身經百戰的主,特別是名聲在外的「神鷹」特種部隊,對付自己這幾千人可憐的部隊綽綽有餘。

    當然綽綽有餘,因為這幾個傢伙為了能在總司令面前長臉,把自己的全部家當甚至還臨時拉了很多人來湊數。他們想當然地認為,陳際帆既然要攻打濟南,而自己的精銳部隊又要在河北與日軍主力周旋,那濟南就只有依靠他們了。

    沒想到陳際帆在檢閱台上對著麥克風喊開了,首先喊了一大通激動人心的話,然後有語重心長地講述戰場的種種恐怖,最後和顏悅色地讓所有士兵做出選擇,願意繼續留下來參加濟南戰役的站在一邊,願意回家的站在另一邊。選擇參軍的經過選拔測試,給予正式編製,發放和其他部隊一樣的軍餉,對於表現好的還可以被選進特種部隊,享受更多更好的待遇;對於選擇回家的,發放路費,並且可以拿部隊的憑證到地方請求安置。

    陳際帆這番話喊完,幾個軍閥徹底傻了。這位長官把部隊擺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個個點數統計,然後再整編,想吃空餉門都沒有。更重要的是,很多都是臨時抓來的壯丁,他們會自願打仗都見了鬼了。

    果不其然,在警衛團和特種部隊的主持下,隊伍很快分左右站好,一開始很多人都選擇了回家,後來猶猶豫豫地又回來一些。

    厲文禮急得想阻止陳際帆,「總司令,攻打濟南正需要兵力,怎麼能將他們放回家呢?」

    陳際帆沒理他,命令警衛團開始給自願回家的人發放早已準備好的錢和憑證。回家的青壯年們一看還真有錢可拿,場面立刻就沸騰起來,不過還是有些老實巴交的死活不願要這錢,說什麼無功不受祿,長官肯放他們回家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警衛團團長何亮不耐煩了,「叫你拿著就拿著,廢什麼話!拿錢回家好好過日子去。」

    土匪出身的張步雲不幹了,他原來號稱一個師,實際上連伙夫都算上也不過三千人,為了混上副軍長,這個天殺的竟然抓了四千多來湊數。陳際帆這麼一吆喝,立刻現出原形來。他知道在「神鷹」,三千多人連一個旅都算不上,最多一個加強團。

    「還有沒有要回家的?我,『神鷹』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陸軍二級上將陳際帆在這裡再給大家一個機會,願意回家的發錢,願意留下的立刻整編為精銳部隊,跟著戰無不勝的『神鷹』去消滅日本鬼子!」

    榮子桓一聽壞了,隊伍帶來之前他也料到陳際帆會有這一招,誰知道陳際帆一遍不夠還來另一遍,他的隊伍一下子從兩萬三千人縮減到一萬出頭。()厲文禮部本來好好的一萬多,現在銳減到6000不到,至於想混副軍長和師長的張步雲現在徹底蔫了,因為他還剩三千多點。

    領完路費後,陳際帆對這些自願回家的青壯年最後喊話:「日寇橫行,國難當頭,我們確實需要更多的人參軍,但這是憑自願,從今以後,任何人要敢強行綁架你們來當兵,就讓家人來找我,我當著你們的面槍斃這種混蛋。」

    陳際帆之所以把話說死,就是卡住身邊這些軍閥小動作。他不是不需要士兵,但他需要的是真心留下來共赴國難的士兵,這樣的士兵值得把最好的裝備、彈藥,把糧食軍餉給他們,這樣的士兵值得給他們配備最好的教官,把他們訓練成為精銳之師。

    整編部隊可是陳際帆的拿手好戲,他就是這麼從一個連慢慢變大的,陳際帆閉著眼睛都能說出一個團所有的編制人員和裝備情況,所以他命令警衛團清點人數、登記裝備彈藥後,於下午在操場宣佈整編命令。

    原魯南遊擊縱隊司令榮子桓部整編為一個旅,全旅11200人,轄三個團;原第二師張步雲部,整編為一個團;原魯東遊擊縱隊司令厲文禮部整編為兩個團,與張步雲合編為一個旅。

    陳際帆知道,這些部隊經過基本的軍事訓練,只是沒有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和鬼子打過,還沒有建立起最起碼的信心。所以他在整編後的第一句話就是:「兄弟們,歡迎加入『神鷹』,從今天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你們將領到和其他部隊一樣的裝備,戰場殺敵立功者一樣會得到獎賞,犧牲、負傷者一樣會得到撫恤和照料,親屬會受到有待,退役後會得到妥善安置。但是,戰場是殘酷的,沒有鋼鐵般的意志和紀律,沒有過硬的殺敵本領,我們就會有無謂的犧牲。所以我要求大家,抓緊時間苦練殺敵本領,早一點光復濟南城,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

    散會後他特地把幾個整編後的軍官留了下來,「廢話呢我就不多說了,在我這裡的規矩和別的地方不一樣,部隊的任何條例對士兵有用,對你我也同樣具有約束力。諸位如果想當抗日英雄,想當將軍,在『神鷹』機會多得是,第一軍軍長加入神鷹的時候還是副連長,但現在他是堂堂的**中將。但是如果抱著陞官發財的想法來這裡,就來錯地方了。這裡是和日本人硬碰硬的地方,戰場上服從指揮、英勇頑強才是正道。至於誰想發財,就不要呆在部隊,我可以按照獎勵條例,獎給他一筆資金,做生意也好,置田產也好都行。軍隊不是發財的地方,這裡隨時準備流血犧牲。我說的話諸位是否明白?」

    沒有人說話。

    「諸位的部隊從加入『神鷹』這天開始,就與其他部隊一視同仁,每一名戰士都是『神鷹』的財富,對於你們手下的軍官,在適當的時候還有機會送到軍校學習,以後會獲得更多的晉陞機會。所以我希望你們放下包袱。『神鷹』精銳第三軍前身就是保安部隊和收編的偽軍,但是現在他們一樣是響噹噹的主力。不要有顧慮,回去好好抓訓練,濟南攻堅可不是鬧著玩的」

    陳際帆恩威並施,這幾個傢伙自然不好再說些什麼。陳際帆按照規矩將自己的警衛團打散分配到這些部隊中去當教官,雖然他答應不拆編這些部隊,可部隊的訓練、思想動態等他必須牢牢控制在手中。

    轟轟烈烈的收編看似過去,實際上陳際帆已經深深地感覺自己不夠用了,他知道僅憑自己或僅憑七個人的理念根本不可能在短期之內改變這些軍閥部隊的習氣,能夠讓他們的軍事技能有所提升就不錯了,至於思想上,陳際帆第一次有一種無助的感覺。

    陳際帆想起了解放戰爭,解放軍也是大量改編**俘虜才變得越來越強大,而且解放軍後面站著的,是全國的百姓。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可以彌補一切軍事上的不足。可陳際帆覺得自己要做的是太多,簡直喘不過起來。

    他覺得有必要和山東的八路軍領導人談談,確切地說是想找羅榮桓將軍談談。協商共建抗日民主政權的事、協商在山東建立完善的徵兵制度的事,這是繞不開的。

    山東省委、八路軍山東軍分區和115師分散在山東各地的軍區也在密切關注著陳際帆和「神鷹」的動向,在他們眼中,陳際帆實際上已經是獨立於國共之外的第三種勢力,而且這股勢力的力量絕對不可小視,無論是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他們關注「神鷹」將會在山東採取什麼樣的政策,會不會像以前的國民黨頑固派那樣對**採取封鎖、驅逐、詆毀甚至武力進攻等手段,或是像安徽那樣採取軟手段慢慢將中國**的軍事存在擠出安徽。

    「同志們,」羅榮桓在分區常委會上看著一臉警惕的分區委員們,「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黨早就定下的方針,這個方針對陳際帆和『神鷹』同樣適用。當然,他們和國民黨頑固派是有區別的。首先,他們是真抗日,而且戰績彪炳,這一點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都是看得見的;其次,他們是一支軍紀嚴明的部隊,在這一點上和我們是有共同點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們不但善於軍事,而且在地方治理、發展經濟等方面也有很多長處,很值得我們學習。有的同志擔心山東會像安徽那樣,他們主張對『神鷹』要有團結有鬥爭,團結自不必說,可怎麼鬥爭啊。他們進攻我們了?還是排擠我們了?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去和人家搞鬥爭,人民群眾會怎麼看我們?國統區的輿論會怎麼評價我們?不要忘了,有人還在污蔑我們『游而不擊』,說我們專門搶地盤,這麼做不是讓人家正好抓個現形嗎?」

    「可羅書記,陳際帆在各地大搞民兵預備役,還通知各地的游擊隊登記,我們現在不但無法發展武裝,甚至連現有的武裝力量都要面臨被收編的局面,這樣下去我們會失去整個山東的。」政委黎玉一臉的憂心忡忡。

    「政委的擔心沒錯,我黨歷來的方針就是獨立自主地開展敵後抗戰,放手發動群眾,保持黨對敵後抗日武裝鬥爭的絕對領導地位。可是我們要講方法,要分清什麼人要團結,什麼人要鬥爭。有同志舉出安徽的例子,可實際情況是什麼呢?新四軍雖然退出了安徽,可獲得了獨立在蘇北發展的機會,而且和安徽互通有無,不僅物資有了保證,而且武器彈藥也遠比原來豐厚得多。」

    「榮桓同志,您說怎麼辦把?」

    「很簡單,保持溝通,建立信任,鞏固已有的合作成果,在某些問題上進行協商。當然了,我們同時也要向組織上報告,爭取得到上級領導的指示。」

    溝通是肯定的,陳際帆親自找到了羅榮桓。

    陳際帆一開始並沒有進入正題,而是以最誠懇的態度請羅榮桓代表山東的**組織相信他與他建立最起碼的信任。

    陳際帆道:「國共之間過去的事情我們是非常清楚的,我和我的部隊之所以不願意牽扯到這上面來,不是抱著投機的思想,更不是想當割據一方的軍閥。事實上,中國的階級矛盾一直都有,只是現在排第一位的是民族矛盾,我讚許貴黨在敵後抗戰中所做的貢獻,也理解貴黨所做的一切。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使命,所以,也請貴黨能夠理解我們。」

    羅榮桓道:「陳將軍,您在民族解放戰爭中所做的貢獻有目共睹,您一手締造的『神鷹』在抗戰中的功勳也將永載民族史冊,您和您的團隊在安定社會、發展民生方面所做的一切更是為人稱道。這些我們**人都是看在眼裡的,但是我要提醒陳將軍,抗日不是哪一個人,哪一支軍隊的事,中華四萬萬同胞人人都有抗日的權利。抗日也不一定要加入『神鷹』。至於您說的理解,我想應該這樣理解,山東軍民這些年一直在敵後堅持抗戰,雖然日軍主力是被『神鷹』消滅的,但是他們功不可沒,任何人都不應該忽視他們的存在,更不應該視他們為洪水猛獸,更何況他們有中國**領導,是一支有組織紀律有信仰和戰鬥力的部隊。難道說,禍國殃民消極抗日的國民黨保安部隊能夠登上大雅之堂,積極抗日維護百姓的八路軍游擊隊反倒成了非法武裝了?這是什麼道理?」

    羅榮桓說的這些陳際帆根本沒法反駁,雖然他不是針對『神鷹』,可是國民政府在西南大肆徵兵,卻沒有一兵一卒收復過國土,這一點陳際帆同樣是看得見的,他找不到理由收編這些武裝。

    不過,陳際帆還是不想放棄,「羅將軍,據我所知,山東在戰略相持時期,國共在敵後的部隊多次發生摩擦,有的摩擦甚至很嚴重。一個已經光復的省份,擁有互不隸屬的多種武裝,這是很危險的。說輕一點,頻繁的摩擦會牽扯精力影響抗戰大局,說重一點將來抗戰勝利了,還會有爆發大規模內戰的可能。」

    羅榮桓道:「據說陳將軍對我黨的組織理論等瞭解得很深,今天一見才發現也不盡然。摩擦、內戰這種詞彙聽起來很沉重,有一點各打五十大板的意思,但這種說法卻忽略了事情的本質。本質是,國民黨執行的消極抗戰政策,不願意更不敢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起來抗日,為什麼呢?因為在國民黨獨裁政府眼中,人民只是他們統治下的綿羊,是給他們提供糧食、軍餉和兵員的源泉,他們忽略、甚至仇視人民保家衛國的基本權利。他們把國土丟給日本人,卻不准我們從日本人手裡收復土地;他們被打得節節敗退,卻不允許我們在戰爭中發展壯大,這是什麼道理?」

    「可抗戰是一件長期而艱巨的事業,只有統一在一面旗幟下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力量,現在國民政府還是中國的合法政府,我雖然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可至少我也要在國民政府的旗幟下高舉抗日大旗。」陳際帆覺得自己的反駁有些蒼白無力。

    「沒錯,我們**能夠捐棄前嫌,擁護蔣介石為全國抗戰領袖,在國民革命軍的旗幟下改編為抗日武裝,這些不都是這些表現嗎?我黨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中早就提出,要改組獨裁政府,換人民以憲法規定的各種自由,懲治貪污**,可事實呢,國民黨還是把持政府領導權,尤其是蔣介石,利用抗戰的時機大搞獨裁,說什麼『一個主義、一個領袖、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無非是想給他的獨裁找一些借口,退一萬步,就算是他們口口聲聲提到的三民主義,又有哪一條是實現的?所謂的三民主義,就是蔣介石獨裁政府的遮羞布。我要說的是,人民既然拿起了武器,就不會輕易放下,槍桿子不僅能夠保家衛國驅逐日寇,也可以反對暴政、建設民主。陳將軍很欣賞美國,可美國的民主難道沒有經過流血嗎?」

    作為穿越前受黨教育多年的軍事幹部,陳際帆不得不承認,在前輩羅榮桓這裡聽到的確實與眾不同。的確,國民黨部隊裡不乏愛國忠勇夫人熱血志士,可這絲毫不能改變中國處於獨裁政府統治下的現狀。陳際帆的確沒有正當的理由解散或是收編這些武裝,他只能選擇合作。

    「羅將軍的這番話在下受教了,但是請貴黨和羅將軍理解,如果我不能對山東境內林林總總的游擊武裝進行統一管理的話,我也就失去了收編那些保安部隊的資格,我現在需要兵力,尤其是有一定軍事素養的士兵,所以,請羅將軍從抗戰大局著想。將轄區內所有的八路軍和游擊隊、民兵等情況在我這裡登記,為了積攢和日軍決戰的實力,我必須有穩固的後方。要知道,後方的部隊如果太多,不但抽調了大量的勞動力還要消耗更多的糧食物資,還會耽誤生產建設的步伐。所以我來是尋求合作的。」

    「關於這一點,我黨也有不同的看法,不過考慮到戰事急迫,我黨不想爭辯。中央已經下達了明確的指示,在山東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上,我們會按照安徽模式,積極參與競選;在經濟、民生等問題上,我們也能進行廣發合作;在軍事上我們不能放棄武裝領導權,八路軍的發展壯大,對抗日有百利無一害。至於說到向東北進軍,我個人覺得,如果將來有可能,我們可以合作。」

    陳際帆也想過這個問題,但這牽扯的面太多,至少他要能見到**後才能做決定。

    不過,羅榮桓最後還是沒有讓他白跑一趟,除了保留與蘇北、華北連通的一些地區和魯中山區外,它代表八路軍山東軍分區和山東省委承諾,不再在其餘各地發展武裝,現在的游擊隊會逐步變成八路軍正規軍。條件就一條,這一切要建立在山東省變成抗日民主政權的基礎上。

    **最終還是做出了讓步,可國民黨方面卻是憤怒異常,因為陳際帆表面上代表了國民政府,實際上是獨立勢力,這樣一來,國民政府就失去了在山東的發言權。所謂轟轟烈烈的大反攻,成了為他人做嫁衣,得利的是「神鷹」和**。

    果然,在重慶遙控山東的沈鴻烈授意山東省建設廳長秦德榮向陳際帆發難。

    「總司令,」秦德榮沒有稱呼長官,「您和**達成的協議是代表國民政府還是代表『神鷹』?如果是代表國民政府,那我們認為這份協議是無效的,因為山東的八路軍只是地方武裝,沒有權利接管地方行政。如果您代表『神鷹』,那麼這樣做置政府於何地?置領袖於何地?難道陳將軍的反攻就是為自己爭地盤,行割據之實嗎?」

    陳際帆現在開始有點欣賞這位著名的**專家了,很敬業,而且膽子也不小。秦德榮的話他沒法正面回答,和他辯論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除了浪費時間。

    陳際帆只能用一種近乎強硬的口氣和這位周旋:「蔣委員長在重慶為我反攻壯行的時候,就授予我在軍政事務上臨機之權。日寇還沒有投降,我必須用非常手段安定後方。至於各光復國土上的軍政全權,待日寇被消滅那一天,再移交給政府。我很欣賞你的勇氣和對領袖的忠誠,不過,我要提醒你,一旦抗戰結束,不要說你個小小的建設廳長,就是蔣委員長,也不得不承認**的地位,屆時,國際國內都會有這個要求。所以,承認山東**的合法地位是歷史必然,相信我。最後,我給你建議,好好在你的崗位上履行你的職責,國土光復,面臨繁重的戰後重建任務,我希望看到你的政績。山東父老也希望看到你的政績,不要讓我們失望。」

    陳際帆以雷霆之勢將山東境內所有國民黨保安部隊解散的解散、整編的整編後,山東出現了短暫的安定局面,一些地方的匪患也在八路軍的清剿下灰飛煙滅,攻打濟南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