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四十二章 整肅山東 文 / 中國神鷹

    鬼子雖然大部逃脫,可整個華北戰役「神鷹」還是取得了驕人戰績,共殲滅兩個師團部,三個獨立混成旅團部,全殲日軍110師團、獨立混成第6、第7、第9旅團,重創了日軍第8、第9、第10、第59師團和27師團一部,並且創造了成建制俘虜日軍一個甲等師團的記錄,共斃傷俘日軍七萬餘人。

    而「神鷹」也付出巨大代價,為了守住戰略要地,第一軍三個師頂住了日軍四個甲等師團整整十天的瘋狂進攻,在毒氣、炮火、酷暑、疾病的多重襲擊下,部隊也遭到建軍以來最大傷亡。「神鷹」的王牌第一師在日軍兩個師團四萬多部隊的夾擊下傷亡最為嚴重,全師一萬八千餘人,傷亡過半,陣亡將士3000多,傷6000多;第二師一萬六千餘人,被日軍一個甲種師團和兩個獨立混成旅團圍攻,陣亡將士3000多,傷5000多。第三師雖然幹掉了日軍第11師團兩千餘步兵,但也傷亡三千餘人。

    三個師傷亡總數居然達到了兩萬,這令包括陳際帆、宋關虎、羅玉剛在內的高級將領都很心痛。

    陳際帆拍怕宋關虎的肩膀,「戰場上活下來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司令部會讓他們分期分批到軍校學習,有他們在,第一軍的軍魂就會永遠存在。缺員的兵員,司令部考慮從山東河北等地招募,另外再從當地保安部隊中調集。第一軍永遠是王牌部隊!」

    關心第一軍兵員的不只是陳際帆,**也在關注著。山東省委、軍分區,冀中軍分區接到上級命令,要求他們做好向第一軍輸送兵員的準備。

    為此羅榮桓等做了大量工作,他說根據組織上對第一軍軍長宋關虎的瞭解,發現這個人不像陳際帆等人那樣對黨有一定程度的認同,但從這個人的歷史看,他是愛國的。讓**員、民兵游擊隊戰鬥骨幹充實到第一軍,一方面有助於保持這支抗日英雄部隊的戰鬥力,使之不會在經歷大戰之後變弱,另一方面也助於影響這支部隊的思想。第一軍也是蔣介石下了本錢要拉攏的,我們必須未雨綢繆。

    與此同時,已經加入八路軍的原東北軍呂正操部、張學思部、萬毅部也秘密抽調骨幹變成民兵,在第一軍徵兵熱潮中進入了「神鷹」第一軍。

    在這方面,老蔣的做法有些不一樣,他沒法找這麼多軍人,只能依靠活躍在華北的軍統,蔣介石也下令讓軍統想辦法打入第一軍內部,伺機策反。

    徵兵工作如此順利,讓宋關虎從悲痛中回過神來,他感覺自己的運氣不錯,因為新徵召的兵雖然不像老兵那樣凶狠,但是基礎還不錯。可陳際帆卻不這麼認為,雖然他沒有接受高煥捷的建議在第一軍中安插鷹眼特工,可具有高度政治敏感的陳際帆感覺事情似乎太順利了,好像所有的兵都像是送上門來的那樣。當然,這只是一種感覺,現在他的事情不少,暫時顧不上細想。

    在戰役總結會上,陳際帆先是針對作戰中各部隊的表現加以表彰、記功,然後對沒能殲滅日軍在河北的甲等師團做了反思。大伙討論完畢後,陳際帆開始明確第一集團軍下一階段的目標。

    「部隊裡現在驕傲情緒蔓延,對部隊尤其是第一軍巨大的傷亡視而不見,認為我軍在鬼子面前無敵了,認為鬼子沒有戰鬥力了,就好像我們走到哪兒,哪兒的鬼子就自動完蛋一樣,這些都是錯誤的!在座都是和鬼子血戰數年的將領,應該清楚鬼子的戰鬥力,第一軍三個師擁有完善的城防工事,又有不屬於鬼子的炮火助陣,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大的傷亡?這和我們對鬼子的攻擊力重視不夠有關,部隊的防化、防空等還很弱,關鍵是指揮員重視不夠,這裡要對第一軍軍長和三個師長提出批評。也希望其餘各部隊在訓練中引以為戒,加大這方面訓練的力度。」

    陳際帆賞罰分明,沒有人存在異議。接下來他繼續宣佈今後的目標,首先是對濟南日軍圍而不打,外圍部隊加大偵察、滲透的力度,做好完善的土工作業,加緊攻城部隊的攻堅訓練;同時統一山東軍政,將山東所有的保安部隊、游擊縱隊等武裝強行收編,淘汰老弱,在此基礎上再編成兩個師,兵力約三萬左右。最後就是鞏固現有根據地,廢除日偽的保甲制度,以自然村為單位組建完善的民兵組織和婦救會、青抗會等組織,積極保證地方民主政權的選舉。在穩固政權的基礎上逐步加強山東、蘇北、河南商丘等地的建設。

    陳際帆現在被軍委會授予的最高官職是魯蘇皖戰區司令長官,實際上已經與其他戰區長官地位相同,按照國民政府在抗戰時的慣例,戰區長官必須兼任轄區內一個省的省主席。而安徽省主席一直都是桂系李品仙擔任,他現在正好可以兼任山東省主席。

    可陳際帆不這麼看,首先陳際帆必須逐步在自己的內部找到可以搞好一省行政的人選,現在邱瑞荃是一個,陳際帆有意讓他擔任安徽地區「神鷹」控制區的行政長官,直接架空桂系的李品仙。北邊山東的牟中珩也還可以,但必須對山東行政進行改組,讓發展委員會真正在山東行使權力。

    經過華北這一仗,陳際帆和他的「神鷹」的威望已經達到了頂峰,被日軍統治了五年之久的華北人民終於盼到了自己的部隊將他們從日寇的鐵蹄下解放出來,而且這是一支秋毫無犯的仁義之師,不但沒有像**那樣徵糧徵稅反而還運來大量糧食、種子生產工具等幫助他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城市裡的秩序更加盡然,除了士紳們一天沒完沒了的勞軍,請吃外一切照舊。

    這已經不是「神鷹」第一次光復城市,所以對城市接收有著嚴格的制度和紀律保證。還在安徽時,陳際帆面對蚌埠、淮南等大城市就未雨綢繆,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接收的法律規章,他希望將來的國民政府官員們哪怕學到一丁點,不至於讓淪陷區的老百姓送走來侵略者卻迎來官僚**的白眼狼。

    重慶現在已經留不住任何人才了,無論是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實業界還是各種三教九流,誰願意在一個物價一天一漲,**貪污橫行的地方呆著。無論是生活、工作還是做買賣,安徽和剛剛光復的山東無疑比偏安西南的重慶都更有吸引力。

    曾在山東鄒平搞過「新農村建設」的梁漱溟從安徽趕過來了,他要完成建設一百所小學的目標,他還帶來了黃炎培、章乃器、張伯苓等人。創辦南開的張伯苓先生一直到德縣,望著近在咫尺的天津,這位民國時期最盛名的教育家感慨萬分,決意在山東創辦一所中學以紀念國土光復。而一度流亡重慶的齊魯大學校長朱經農先生也回來了,帶來了一大群知名學者和教師,帶來了大量的書籍、儀器和學生,他們要在齊魯大學舊址上重新開學。

    中國人建設家園的熱情是令人感動的,他們有幸能看到自己的軍隊將日軍打得節節敗退,從侵略者手裡光復了一座座城市。所以他們盡自己的所能,到蚌埠、到徐州、到濟寧、到鶴壁去尋找生活的機會,也去尋找能夠讓自己發揮才能的地方。

    實業界再一次給了陳際帆巨大的支持。盧作孚率先在濟寧註冊運河航運公司,在淮南擴建他的民生機器製造公司,而年邁的范旭東則委託合夥人在蚌埠創辦華東化工有限公司,最令人興奮的是周學熙在淮北投資一家年產300萬噸的水泥(洋灰)廠,直接帶動建築業的興旺。

    陳際帆再給胡雲峰、鐘鼎城的電報中說道:「我們能夠有幸回到這個偉大的時代,參與到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中來,真的是上天的眷顧。這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大家似乎都在尋找救國圖存的道路。我們只是其中的一份子而已,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能被權力迷住雙眼,要知道光靠我們幾個和『神鷹』區區數十萬部隊是不可能讓祖國真正變強大的,我們只有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地融入這個時代,才能和千千萬萬仁人志士一起讓祖國早日變得富強。所以我將逐步退出有名無實的行政領域,將政權慢慢交給這個時代的人,他們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

    老鍾還好,胡雲峰的回電卻另有深意:「頭,我們都能理解您的意思,身居高位而不迷戀權力,我很欣慰遇到這樣的好上司,好兄長,但我以為切不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時候的中國固然人才濟濟,但無論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沒有形成一股合力,決不能讓民主變成民粹,或是變成少數人的民主,所以我覺得應該保持軍隊的影響,在關係民生和國家發展等方面有時候必須使用強制措施。這種強制不僅僅限於武力強制,在思想上也有通過宣傳等統一思想。安徽的模式不一定適合山東,將來更不一定適用於全國,請您務必注意。」

    陳際帆的電報是出自真心,他一想到蔣介石身兼幾十個職位就嗤之以鼻,國家這麼大,事情這麼複雜一個人哪能管得過來,更何況老蔣的能力是眾所周知的。不過,要退出也不那麼容易,至少在山東,他還必須和山東原來的地頭蛇打交道。

    兵圍濟南城的一個星期之內,陳際帆調第七軍於學忠部、第八軍吳化文部集團軍重炮師李安舉部經過艱苦的土工作業,將濟南城外變成一個巨大的防禦工事圈。這裡有密佈的封鎖溝、地堡、鹿砦、拒馬、鐵絲網和雷場,如果說鬼子在以前還有一點點突圍機會的話,現在突圍出去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陳際帆把司令部設在泰安,召集山東軍政大員開會。與會的除了現任山東省主席牟中珩外,還有省建設廳長秦德榮(鐵桿**分子)、國民黨蘇魯游擊縱隊榮子桓(歷史上投敵)、魯西遊擊司令朱世勤(歷史上42年犧牲)、山東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區張景月、青島市代理市長李先良、第二游擊縱隊司令厲文禮(歷史上投敵)、山東保安第二師師長張步雲(出身土匪後當漢奸)等形形色色的各級官僚。

    為了更好地在會上採取主動,陳際帆做了精心準備,一方面通過鷹眼對這些人過去的所作所為進行詳細調查,另一方面通過走訪群眾,查閱檔案等掌握了這些人的實力和相互之間的種種千絲萬縷的聯繫和矛盾。

    陳際帆可不想搞一團和氣將這些統統收編,「神鷹」雖然需要人才,但這些人都是官場老狐狸,讓他們重新黨政只有越搞越糟,其中還有很多人過去犯下種種罪行,陳際帆並不準備一筆勾銷,他在等。因為這些傢伙手裡多多少少還有些武裝,他要在這次會議上先解決武裝問題,然後再一筆筆清算這些傢伙身上的舊債。

    對吳化文這個朝三暮四的傢伙,陳際帆知道他除了過去在臨朐等地縱容部隊對百姓進行殘酷壓搾外,尚無更大的惡行,不過僅此一樣第八軍就必須重新整合,否則老百姓一樣不買賬,他們會以為「神鷹」跟這些傢伙是一丘之貉,或者雖對「神鷹」有好感但只能敬而遠之。不過,現在對吳化文只能虛與委蛇,先把濟南打下再說。

    不過,對於參加會議的山東地頭蛇們而言,陳際帆絕對是一條比蔣委員長還要強悍的龍,因為連蔣委員長都沒有能夠從日軍手裡拿到一個省的地盤。堅持抗戰守土的,像朱世勤、張景月、李先良等人已經掂量出輕重,他們知道只有跟這位連蔣委員長都不畏懼的長官站在一起,以後才能有更好的前途。

    而像張步雲、厲文禮、榮子桓等手裡有點人槍的,雖然知道收編不可避免,但也想千方百計討價還價,好多撈取點好處。這還不單針對陳際帆,就算是蔣委員長來了,他們也是照舊。

    可他們還是低估了陳際帆,陳際帆此刻不需要兵,或者說不需要只會禍害百姓的飯桶兵,會議一開始,陳際帆就開門見山指出,山東基本已經光復,各地在編的保安部隊已經遠遠超過了編製,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集中起來由戰區司令長官陳際帆統一整編,要麼就拉到濟南城下打仗。所有犧牲的、負傷的都會得到妥善安置,但是保安部隊從今以後將由戰區長官部直接掌管。如果兩條路都不接受,陳際帆的話也很明白,他不介意讓機械化部隊多跑幾趟,強行繳械。

    陳際帆的話立刻引來在座很多人的不滿,因為這話說得一點轉彎餘地都沒有,讓他們到濟寧之前所有商量過的對策統統失效。

    最先表示不滿的是魯南遊擊縱隊司令榮子桓,這傢伙手裡有兩萬多人,說話的腰板自然要硬一些,「陳司令長官所言卑職不明白,我等均是軍事委員會正式編製的敵後抗戰部隊,怎麼能說整編就整編呢?再說,要整編也輪不到我們先來,**在山東遊而不擊,到處造窩下蛋,嚴重干擾我山東軍政,要整編也是他們先整編。長官掌管山東軍政,對境內所有軍事力量有指揮權,如果長官能夠讓**的游擊隊率先整編,我等定當率眾來投。」

    榮子桓此話一出,大家都拿眼睛盯著這位年輕的長官,很明顯榮子桓是有備而來,他知道陳際帆和**之間的關係,所以上來就先將上一軍,試試對手的深淺。

    陳際帆心裡冷笑,你們這幫傢伙也就這一招,他沒有正面回答榮子桓的問題,而是淡淡地說到:「榮司令,你以為整編是什麼,是解散嗎?國難當頭,日寇橫行,光復國土是需要士兵的。但正是因為光復國土的重要性,長官部才需要對境內所有的部隊進行整合優選,讓他們變得更加有戰鬥力,而不是只會禍害百姓。」

    說到這裡,陳際帆很嚴肅地將頭轉向全場,「我鄭重提醒諸位,山東境內的保安部隊軍隊不屬於任何人的私產,部隊的軍餉糧食全部來自地方百姓。光復國土也不是為了給某些人謀利益,而是要把鐵蹄下受難的同胞解救出來。我要的,是真正打鬼子,想著百姓的軍隊,而不是消極避戰禍害百姓的垃圾!山東戰役開始,**主動要求合作打鬼子的時候,諸位的部隊在哪裡,你們有沒有找到我這個戰區長官請戰?你們身為下屬不來,我呢也不指望,我『神鷹』第一集團軍的宴席上,少幾個人影響不了大局。榮司令說整編部隊輪不上他,這就奇怪了,放著軟蛋的部隊不整編,反倒要整編那些主動抗日而且善待百姓的隊伍,是何道理?我的廢話就到這裡,希望諸位明白,山東已經光復,統一軍政勢在必行,決不允許出現以抗日之名行割據之實的軍閥部隊存在!」

    榮子桓沒敢說話,他知道陳際帆絕對不好惹,倒是一旁的張步雲不痛不癢地問道:「我們這點部隊雖然比不上陳將軍的機械化,可在敵後這些年,就算沒有功勞也有點苦勞,不知長官整編部隊後,給我們什麼樣的出路?」

    **裸的喊價來了,意思是整編可以,你總得出點血吧,咱攢這點家當也不容易。

    「張師長希望有什麼樣的出路?」陳際帆慢慢坐下來端起茶杯。

    張步雲的話讓青島市代市長李先良嗤之以鼻,你個張土匪居然敢在『神鷹』老大面前講條件,活得不耐煩了,就連蔣委員長都沒敢這麼做,你比起孔祥熙如何,你比起李品仙如何。

    可張步雲確實是個不知深淺的傢伙,「據我所知,吳化文師長整編後,成了第八軍軍長,我比不了人家,可我和厲司令的人馬加起來也不弱,編成一個軍還是不成問題的,我的要求不高,副軍長兼師長。裝備方面咱也不貪,人家有什麼咱們照著領就是了。」

    一旁的厲文禮狠狠地瞪了這個張土匪一眼,心裡暗罵,你他們的混球一個,居然還要扯上老子,你不看看現在是什麼時候,你不看看陳際帆是什麼人。不過既然被拉下水,他也不能不表態了。

    「陳長官,張師長的意思是現在正值用人之際,濟南的日寇還在負隅頑抗,多一份力量就多一份勝利的把握不是,如果我能和張師長並在一塊形成合力,戰鬥力也能加強許多不是?」

    陳際帆呵呵笑道:「兩位能夠想到濟南,這很不錯。但是你們要明白,戰場上槍彈無眼,未經整訓就上戰場,造成部隊損失是小,影響濟南光復事大。我『神鷹』戰場軍紀無情,士兵畏戰殺班長,一班潰逃殺排長,以此類推概莫能外。我既然能到上海取日軍高官人頭,執行戰場紀律自然不在話下。攻打濟南不是說說就可以的,也不是拿人命就能填出來的。有能力有戰功的,別說是師長軍長,就算是集團軍總司令又有何不可?但是上了戰場耽誤事,影響友鄰部隊行動,甚至危害友鄰部隊安全,到時候恐怕連蔣委員長都救不了。」

    厲文禮陪著笑臉,「那是那是。」但心裡想的是,瞧不起老子,他吳軟蛋能當軍長老子憑什麼不行,不就因為吳軟蛋搶先一步投靠嘛,老子來得也不晚啊。不過,陳際帆的話還是有份量的,他好歹帶過兵,知道沒有鐵腕手段,軍隊絕對不可能有戰鬥力,所以陳際帆絕對不是在嚇唬他們。

    不過,陳際帆也不準備再堅持了,一方面濟南戰役確實需要大量部隊,另一方面光憑幾句話就讓這些傢伙放棄兵權也不現實,至於強行解散,現在還遠不是時候。不管怎麼說,這些傢伙總算沒有投敵,還有救。(歷史上山東成建制投敵的有孫良誠3萬人,吳化文4萬,榮子桓2萬,張步雲1萬,厲文禮2萬,陳際帆只知道吳化文),既然**能夠把吳化文的部隊變成精銳之師,那自己也應該給他們機會。

    「濟南戰場就是試金石,諸位若想證明一下自己的部隊能不能打,戰場上見。不過,部隊必須開到濟南周邊以利補給。下面我宣佈:榮子桓部、張步雲部、厲文禮部各編為一個師,由我親自指揮,我給諸位一個星期時間,這期間我要親自過問部隊編制、彈藥、軍餉等情況。有吃空額、倒賣彈藥物資、禍害百姓者,殺無赦!軍紀條例我會在散會後親自送到各位手中,希望諸位不要讓我失望!」

    「等等長官,那我呢?」發問的是魯西遊擊司令朱世勤。(歷史上犧牲於42年5月)

    「你的部隊將作為預備隊,負責魯西地區的治安和後勤保障。」

    「陳長官,」一直沒有說話的建設廳長秦德榮說話了,「山東**就這些部隊,您把他們都拉到濟南,那魯東、魯南這麼一大片地區誰負責?難道都交給**嗎?」

    「國土是人民的,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山東同胞的,他們擁護誰,願意請誰來領導他們走向新生活,這是他們的自由。不存在交給誰的問題,我沒有這個權力,我們中誰也沒有這個權力!」

    「長官,您這話我不敢苟同,中華民國的土地當然屬於國民政府,當然應當由國民政府指派的官員進行管理,就憑**幾句蠱惑人心的宣傳,難道就可以越俎代庖不成。長官在戰場上所向披靡,這點秦某是十分佩服的,但是長官請慎言,這是一個很原則的問題。」

    「是嗎?國父孫中山先生不是講過『民族、民權、民生』嗎?由人民來選擇他們的父母官有什麼不對?他們世世代代納糧繳稅,他們養活了所有軍隊和官僚,難道連這點權利都沒有嗎?在我眼中,老百姓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他們不是任人驅使的奴隸,更不是誰都可以宰上一刀的羔羊。誰敢禍害老百姓,就是和我幾十萬『神鷹』精銳過不去,天涯海角,我滅他沒商量!」

    秦德榮還想開口,陳際帆制止了他,「地方政權不是交給**,山東所有的縣市行政都要改革,都要進行民主選舉。這樣才能讓山東成為抗戰的大後方,安徽按照這種模式,已經向重慶大後方支援了為數不少的物資,誰要是蓄意破壞抗戰大局,以通敵論處!」

    陳際帆不願意再扯淡了,他一定大帽子扣下來,下面不再敢說什麼。不過他心裡清楚,**的游擊隊必須要給他一個交待,否則山東不可能太平。

    散會後,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他們小瞧了陳際帆,這絕不是一個好對付的傢伙。

    省主席牟中珩只說了句:「人家年紀輕輕就能周旋於國共兩黨之間游刃有餘,你們誰能做到?人家能夠讓交戰的兩個強國都給他援助武器,放眼世界有幾人能做到,我奉勸各位小心行事,不然惹禍上身,就算是天王老子也是救不了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