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五十四章 眾望所歸 文 / 中國神鷹

    1943年元月下旬,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終於在抗戰相持階段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級別之高、會議保密措施之完善均創下抗戰以來的新紀錄。

    為了保證會議的安全,中統、軍統兩大特務機構實現了暫時的合作,由中統負責外圍,軍統負責會議的安全和保密工作。所有和會議相關的工作人員均經過嚴格審查,所有參會的高級軍官的秘書、副官一律接受最嚴格的審查。

    連「鷹眼」也分派了任務,在重慶協助抓捕日本間諜。

    如此大的動靜,不用猜都知道這絕對是一個關係國運的軍事會議。

    有資格出席會議的,都是國民政府資深高級將領: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參謀總長、軍政部長何應欽,參謀次長、軍訓部長白崇禧,軍令部長徐永昌,政治部長張治中,軍事參議員院長陳調元,軍事委員會委員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程潛、陳紹寬、李濟深、熊式輝、衛立煌、萬福麟。

    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副司令長官胡宗南,二戰區閻錫山已經與會,故推薦傅作義,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副司令長官羅卓英,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副司令長官夏威,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品仙,副司令長官孫震,六戰區代司令長官孫連仲,副司令長官黃琪翔,七戰區司令長官余漢謀(兩廣),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寧青),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遠征軍總司令杜聿明,黔桂邊區總司令湯恩伯,重慶衛戍司令劉峙等。

    最後一個,就是魯蘇皖戰區司令長官陳際帆。

    將星雲集!

    陳際帆在這幫軍人裡面很扎眼,一來是他領章上閃閃的三顆將星,二是他百戰百勝的威名。沒有人敢小視這位在抗戰中崛起的名將,無論是殲滅日軍的數量還是光復國土的面積,無論是他在老蔣面前或親或疏還是他和**的若即若離,更無論是他獨樹一幟的訓練和享譽世界的特種作戰,都使得陳際帆很快成為會議的中心。

    陳誠一向以「神鷹」的恩人自居,一下車就和陳際帆套近乎,像一個對屬下關懷備至的上司那樣噓寒問暖。倒是何應欽,上司的架子擺得很足,只是遠遠地沖陳際帆點了一下頭,搞得陳際帆慌忙敬禮答謝。

    這麼多將軍在陳際帆這個後世的小軍官眼裡無疑有一種歷史的滄桑感,作為陸軍二級上將,他對每個人都畢恭畢敬絕對不是一種做作,而是發自內心的敬仰——對歷史的敬仰。

    冬天的重慶還是霧濛濛的,空氣中透著寒冷,是那種從外到裡的寒冷。將軍們的美式呢大衣顯得格外精神,在軍事委員會外面大家互相打了招呼,一番稱兄道弟的客套後,緩步進入會議大樓。

    陳際帆一眼就認出了走在他側面不遠的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兩人都是在抗日戰場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將。陳際帆還是幾十人在山溝溝裡的時候,薛岳以集團軍司令的身份率部參加蘭封會戰,陳際帆在安徽以一個團血拼日軍一個精銳大隊時,薛岳正在江西指揮南潯線戰役,最終取得了萬家嶺幾乎殲滅日軍一個師團的大捷。(註:106師團是日軍僅次於17個常備師團的常設師團,是精銳),陳際帆後來指揮一個師,一個軍團南征北戰的時候,薛岳在長沙連續三次給日軍重創。在陳際帆心中,未來的反攻若能有這位將軍坐鎮,則勝算極高。

    也許是同為戰功赫赫的緣故,薛岳這位曾擔任孫中山警衛營營長的老資格戰將對他投來善意的微笑。

    「在哪兒?德鄰兄,你也不給我引見引見。」一個粗獷的聲音傳來。

    陳際帆循聲望去,一個高大的背影正好扭轉身來,大平頭,臉胖胖的,但掩飾不住身上的豪氣,不是馮玉祥是誰?

    老蔣的這位拜把兄弟真的老了,已經不再是當年叱吒西北的馮大帥了,不過虎威猶存,他特別欣賞陳際帆的勇氣,敢和日軍精銳師團面對面最終戰而勝之,這份勇氣不得了。

    李宗仁笑呵呵帶著馮玉祥走到陳際帆跟前,「際帆老弟,快來見見馮將軍。」

    「哎,」馮玉祥一擺手,「不要叫得這麼生分,哥哥我癡長十幾歲,叫我一聲大哥就好。」

    「煥章兄,你冒昧了,」李宗仁道,「他可是蜚聲國際的後起之秀,你也不問問人家願不願認你這個大哥。」

    陳際帆有些慌,趕忙舉手敬禮,「馮將軍好,李將軍好!」

    馮玉祥和李宗仁回了禮以後,一左一右圍著陳際帆,「年輕人,文武雙全、有勇有謀,治軍治民都有一套,不錯不錯,比起我們這些老傢伙強多了,呵呵。

    「兩位將軍過獎了,末學後輩愧不敢當。」

    馮玉祥道:「你當得起當得起,對了,聽說吳化文這小子投奔你了,不容易啊,這個沒骨氣的傢伙,你得替我好好管教一下,不打鬼子就讓他滾蛋。」

    吳化文原屬西北軍,馮玉祥當然有這個資格說話。只是大家繞了半天,也沒有人提到大伙眼巴巴趕來重慶的真正目的,似乎所有人都在刻意迴避這個話題。

    杜聿明上前和陳際帆親熱握手,這兩人算是戰場上的袍澤,感情很深厚。旁邊的衛立煌、傅作義等人也投來友好的目光。陳際帆一轉身,又看見了怒目而視的湯恩伯,他大度地點點頭,隨後將目光轉向其他人,像熊式輝、陳紹寬、陳調元這些人,陳際帆是不認識的,只能在一種近似外交的那種微笑四處點頭。

    白崇禧正在和閻錫山竊竊私語,見陳際帆將目光投過來,也遠遠地點點頭,一旁的閻錫山歎氣道:「這個年輕人站在雞蛋上跳舞的本領比我閻老西可強多了。」

    「百川兄不必過謙,現在是抗戰時期,國家出此英才,實乃民族之幸。今天老頭子召集了這麼多人來,一定是有大事。若真是打日本人,你我兄弟可不能含糊輸給年輕人。」

    「健生啊,日本人可不是好捏的,還不到日落西山的時候,冒冒失失是要吃大虧的。」閻錫山一口山西五台口音聽上去很幽默。

    「不說了不說了,開會去!」

    「委員長到!」衛兵們的聲音高亢有力。

    蔣介石一生戎裝,外套黑色大絨,面色嚴肅地走進大廳,所有人紛紛整理著裝敬禮。

    「不必了,時間緊迫,開會!」

    如果單從國民政府高級將領的氣質上來說,絕對當得起二戰大國形象,筆挺的美式毛呢軍裝穿在這些身板筆挺的將軍們身上,更襯托出軍人的威儀。軍服面前的勳表(就是胸前的彩色小方格)各不相同,顯示出將軍們的資歷、功勳和軍銜。當然,沒有人能夠比得上老蔣的五星肩章和胸前密密麻麻的勳表。陳際帆當然也換上了軍事委員會給他訂做的美式軍服,胸前正中央是顯眼的青天白日略章,旁邊是一等寶鼎略章,最上面則是三顆閃閃將星,襯托出這位最年輕的陸軍二級上將的身份和往日的赫赫戰功。

    今天玩的是真格的,老蔣也一改往常慢條斯理的口氣,以一種軍事統帥的氣質發話,大意就是先講一番盟軍在各戰場上所取得勝利,然後轉到國內,講了一大通國內的抗戰形勢,最後讓參謀總長何應欽當眾宣佈**在今年反攻的必要性和敵我雙方的兵力火力等情況。

    最後,蔣介石乾脆直接點名:「陳際帆將軍提議,為了響應盟軍在各大戰場上的反攻,我軍可以抓住時機在長江兩岸實施反攻。這個提議很好,不過,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把諸位叫來,就是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炸鍋了!

    很多人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蔣委員長居然提出要反攻?而且這麼多將領雲集一堂,不用想都知道反攻的規模有多大,估計能和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相提並論。可這麼大的規模無論是兵力集結、調動、後勤、彈藥都是大問題,而且還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中心和參謀體系,使得各部能協調一致才敢談論出兵。不僅如此,一旦決定出兵,指揮員的決心、軍事素養,後勤保障,兵員保障,以及士氣、訓練、裝備等都是大問題。

    何應欽敲了敲桌子,「諸位安靜!安靜!有什麼意見可以當場提出來嘛。」

    提意見?這個意見怎麼提?打還是不打?怎麼打?由誰來打?誰知道這是不是老蔣頭腦發熱的舉動。而且這樣的大戰,軍權勢必炙手可熱,誰來掛帥?有能力的不是親信,親信又沒什麼能力,這個意見不好提啊。

    將軍們陷入了沉默,沒有人表態,一個都沒有。

    蔣介石也不生氣,他對自己這些下屬很瞭解,已經習慣了。他決定把球踢給陳際帆,不是你提出要打的麼?你說說啊。

    「際帆將軍,你年輕有為,在抗戰中立下殊勳,建議又是你提出來的,你來說說,怎麼個打法?」

    陳際帆要不親身參與這樣高級別的會議,還真不相信為什麼國民政府軍會這樣不堪一擊。不是軍隊不夠多,不是將領沒水平,更不是因為裝備差得太遠,而是高層缺乏信心,這才是最可怕的。

    老蔣踢過來的球還得接招,陳際帆乾脆站起來道:「在座不是民國前輩就是**宿將,我一個後輩本不該班門弄斧,但事關國家生死存亡,也只好冒昧了。」

    陳際帆這話說得不卑不亢,在座所有上將總算領教了這位年輕戰神的硬朗,聽口氣這傢伙到是胸有成竹。

    說到胸有成竹,陳際帆對自己第二集團軍到是胸有成竹,對國民政府,他不敢講,不過陳際帆早就想過,如果能在會上說服這些鷹派,尤其是手握戰區兵權有能征善戰的將領支持,這份計劃就一定能行。

    蔣介石用手示意他繼續,何應欽不願會議冷場,正色道:「請陳將軍明言。」

    「是!」陳際帆環視周圍,發現大家都拿眼神瞅著自己,乾脆不緊不慢地道:「委員長,何總長,各位前輩將軍,實不相瞞,我安徽二十萬將士已經整戈待旦,準備強渡長江天險,一舉拿下蕪湖、銅陵一線,攻擊得手後,以一部兵力沿皖南山區南下直逼杭州,一部兵力向西牽制九江。以切斷日軍華中、華東之聯繫。」

    其實這幾句話只是陳際帆拋磚引玉,具體作戰計劃只有參謀總部有權,他只是一個想法。果然,在這些內行眼裡出問題了。

    白崇禧馬上問道:「陳將軍的兵能打是出了名的,用區區二十萬兵力突破長江想來也非難事,只是陳將軍既要攻擊杭州,還要牽制九江,最後還得地方南京、蘇州和江北揚州地區的日軍,難道『神鷹』的士兵真能一以當十嗎?」

    白崇禧其實不想給陳際帆難堪,他還是很欣賞這位年輕人的,只是覺得陳際帆這句話實在太隨便就忍不住提醒一下。他的話一出口,立刻引來部分譏笑聲。

    誰知陳際帆也不生氣:「實際上,能用於一線作戰的兵力也只有十八萬,另外兩萬是預備兵員,這點兵力用在野外和日軍打打運動戰還是可以,運氣好的話真能切斷華中華東兩地日軍聯繫,如果其他幾個戰區能夠抓住此有利時機想日寇發動一場全面進攻的話,那就不是僅僅衝向皖南的問題了。」

    陳際帆說到這裡不講了,在座都是高級將領,如果連他的話外音都聽不出來還不如死了算了。陳際帆的意思是,我先干,你們想擴大戰果的話就一起上,不願意我自己幹,至少要光復皖南。

    「我倒是覺得,仗是可以打的,國際上盟友對我們的期望很大,國內的形勢也有所好轉,日軍在關內被分割成互不聯繫的幾塊,正好有利於我們各個擊破。」陳誠也想打。

    何應欽道:「各個擊破談何容易?日軍在長江兩岸至少還有三十幾萬兵力,並且掌握制空權,長江航道也在他們手中。稍有不慎便是崩潰的局面。」

    「沒那麼嚴重,」陳際帆現在成了主角,「首先,日軍兵力雖然未見減少,但戰鬥力已經不同往日了,這兩年補充的新兵戰鬥力很弱,抵抗意志更弱,此其一;其二,日軍在華佔領區已經大幅縮水,其經濟形勢日趨惡化,為了給太平洋上的海軍增加軍費,陸軍這幾年未見什麼大的變化;其三,日軍的精銳部隊大幅南調,中國戰場上只是想維持均勢,其兵力不可能像戰爭初期那樣隨時得到增援;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政府軍不打,我也要打,但是我沒那麼多精力去照管地方,像華東地區有大量新四軍活動,我想他們一定會和我密切協作,搞好後勤,管理好地方的。」

    認識陳際帆的還好,不瞭解的真有一種欽佩的感覺,敢在軍事委員會上將會議上**裸地說『你們不打我也要打』的將軍恐怕只有他一個,不過人家也有這樣的本錢。

    陳際帆的話很重,也是事實。

    薛岳站起來對蔣介石道:「九戰區長期和日軍周旋於長沙,若陳將軍的部隊能夠在九江給日軍的後背插上一刀,則我九戰區有信心以長沙為起點向日軍展開反攻。」

    薛岳的話很有份量,他連續三次在長沙擊敗日軍,自然是有些發言權的。確實,日本人圍著肆無忌憚地圍著薛岳打,還不是因為側背沒有威脅,但是「神鷹」一旦渡江成功,日本人非得往後退不可,到那時九戰區在薛伯陵的指揮下展開反擊,未嘗不能收復失地。

    顧祝同一聽「神鷹」要南下,慌了手腳,他最期待的就是杭州日軍北調,然後三戰區趁虛佔領杭州。

    六戰區現在被逼到鄂西,不打都不行。不打?日本人一樣要打通恩施,沿長江西進,而且若能展開反擊,將日軍逼到武漢周邊,則鄂西大部分產糧區又將回到政府之手,大大增加糧食儲備。

    五戰區希望隨後渡江,與其餘戰區部隊一起從湖南打到廣西去。李宗仁知道,一旦日軍主力被殲,這一路將勢如破竹。而一旦自己的部隊回到廣西,那就是蛟龍入水,日本人再想把廣西拿回去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會議一下子熱鬧起來,長江兩岸幾大戰區全部表態,雖然他們各自的目的不同。

    「好,諸位都是黨國棟樑,諸位的想法與軍委會不謀而合,既如此,就打。大家看看怎麼個打法?」

    沒有人說話,這麼寬的戰場,怎麼打應該是參謀部的事。

    陳際帆發言了,「可以借鑒八路軍百團大戰的做法,只規定戰役總目標,又各戰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解目標上報參謀部,再有參謀部匯總,進行協調。簡單地說,戰役開始之初各打各的,先將日軍的部署全部打亂,讓他們搞不清我軍的真實意圖,戰役膠著階段由參謀總部根據各戰區的實際情況再進行指揮,或分散或聯合,按實際情況吃掉日軍部分有生力量,最後再根據雙方總的態勢決定何時反攻,戰線推進到何地。」

    嗯?這是什麼打法?你陳際帆不是在忽悠我們吧?誰不知道你有一個強大的參謀部,每戰必有詳細的作戰計劃,現在倒好,沒有計劃,各打各的,這不亂了套了?

    將軍們一臉的不相信,他們甚至以為陳際帆只是浪得虛名,這種打法最多是一個連長干的。

    其實陳際帆這是沒辦法,如果這些部隊都是他和參謀總部統一指揮,令行禁止之下絕對能在長江流域取得輝煌戰果,可這是在**中,各個戰區、派系之間的矛盾重重,讓他們在一份紙上的計劃下作戰,別開玩笑了,只要有一支部隊無法集結到位,或是臨陣脫逃,全局就有崩潰的危險。

    通俗點說,陳際帆是借鑒了籃球裡面區域聯防的戰術,中間再用一支強大的戰略預備隊進行盯人防守。他知道日軍兵力有限,如果全部開打,日軍勢必無法機動,則**在短期之內可以不落下風。

    陳際帆說完自己的想法坐下了,對周邊狐疑的目光視而不見,他要看看這些人中間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還是只會按照軍校教科書打仗。

    結果沒有讓陳際帆失望,白崇禧首先識破玄機,他輕輕地對李宗仁私語,「德公,這小子厲害,對我們軍隊的事瞭如指掌,竟能想出這一招,無論結果如何,能想到這一層,本身就不得了。」

    李宗仁說:「這就看蔣先生的了。」

    白崇禧點點頭,轉身對所有人道:「委員長,我以為陳將軍之議可行,這樣做的好處很多,首先是無洩密之憂,連我們都沒有作戰計劃,日本人更不會知道;其次是他考慮到了各戰區的實際情況,兵多裝備好的多擔待,兵少戰力弱的少扛點;第三,也避免了因各種因素造成的協調指揮等問題。當然,這裡面有幾個問題急需解決,一,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參謀部,選派最精幹的參謀人員組成,對各戰區要瞭解;二,還要有一個前敵指揮部,負責統一幾個戰區之間的兵力,三嘛,還要有一支強大的戰略預備隊作為機動兵團,否則被日軍偵知我軍真實意圖後,將有被各個擊破之虞。各位,都說說吧。」

    陳際帆一聽佩服得不得了,這「小諸葛」要是生在美國,巴頓算個屁啊。三點補充都在關鍵,尤其是第三條,簡直就是點睛之筆。中**隊每每失敗,就是在防禦中沒有強大的戰略預備隊,而是敵人打哪兒自己就防哪兒,越大越被動,人打完了,地也丟了。

    蔣介石來了興趣,問何應欽:「敬之,你是參謀總長,你怎麼看?」

    「健生的提議很好,際帆將軍不拘泥於兵書戰策,靈活用兵也值得欣賞,既然要打,就必須有統一的指揮,前期可以自己顧自己,但是戰役取勝的關鍵在於,各戰區、各軍不存私心,令行禁止。我建議,前敵指揮部由如下人選組成,薛岳將軍、李品仙將軍、孫連仲將軍、顧祝同將軍、陳誠將軍和陳際帆將軍組成,統一協調各方部署。」

    陳際帆一聽,靠,你何應欽什麼時候學得這麼官僚的,你乾脆把這些司令長官們軟禁起來好了,這是瓜分官位的時候嗎?

    何應欽的這個提議不怎麼高明,這麼多戰區長官呆在一起,能夠統一協調才怪。到時候誰都想顧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這仗不用打了。

    何應欽的話就算別人不反對,陳誠也會反對的,就像陳誠的話何應欽必反一樣。陳誠當場就提出異議,理由和陳際帆想的一樣,並且他還首先退出前敵指揮部,說前敵指揮部只隸屬於參謀部,是參謀部的派出機構,應該精幹才是。

    「辭修有什麼高見?」何應欽的意思是你反對我,你就拿出更高明的方案來啊。

    陳誠才能一般,那有什麼高見,見何應欽不依不饒地將他的軍,乾脆說道:「我看啊,可以借鑒緬甸初期,前敵指揮部直接獨立指揮幾支精銳部隊,選擇日軍最薄弱處打開一道口子,參謀部再調集各戰區部隊作為增援。」

    一旁的閻錫山等人聽不下去了,這麼亂糟糟的還打什麼仗。山西鄉土味的口音一響起,會場又陷入一片沉默。

    「這麼吵下去解決不了問題,仗是陳將軍先打,他是做前敵指揮的人選,說一句見外話,陳老弟同我們沒什麼瓜葛,一心抗戰,部隊交到你手中啊,最安全,最放心。」

    這話可提醒大家了,陳際帆來做這個前敵指揮,沒有派系背景,對哪支部隊都能夠做到一視同仁,而且跟著他打仗至少不會吃大虧,說不定還能立大功,想當初戴安瀾、廖耀湘和孫立人幾位,要不是跟著陳際帆混,能有今天?

    「謝謝百川將軍的提攜,晚輩年輕氣盛,才疏學淺,不敢擔此大任,只盼著晚輩那些不成器的部隊能夠和黨國這些前輩一道,光復國土,殺敵報國,僅此而已。」

    閻錫山的話同樣打動老蔣了,這麼大的仗全部交給陳際帆是不行的,他還太嫩。可不交給陳際帆也是不行的,薛岳雖然能打,可為人太差,出了長沙他寸步難行。陳誠倒是不錯,可惜這個活他幹不了。部隊交給陳際帆,至少能保住本錢,這就像在交易所找經紀人投資,雖然不能牟取暴利,但不至於賠進去,本錢還在。

    蔣介石發話了,「諸位之言都很有見地,就以百川兄的建議如何?」

    這是蔣介石在試探陳際帆,看看這小子是不是真的那麼狂,那麼不知天高地厚。所有將軍的目光全部盯著陳際帆,意思是你只要表態,這個帥印就接定了。

    李宗仁見陳際帆沒反應,說道:「五戰區毗鄰武漢,李品仙將軍要指揮部隊,前敵委員會指揮免了吧。我贊同陳際帆將軍擔任前敵總指揮。」

    坐在後面的李品仙看了看自己的老長官,點點頭表示聽他的。

    陳誠說:「我看還是讓際帆將軍表個態吧。」

    陳際帆道:「謝謝委員長太愛,謝謝諸位前輩信任,晚輩以為,這個前敵指揮可以由幾位將軍共同擔任,前敵總指揮人選,晚輩推薦薛岳將軍,副總指揮推薦羅卓英將軍、杜聿明將軍,至於晚輩,隨時聽候參謀部和幾位將軍調遣就是了。」

    所有人都心存鄙夷,別逗了你,就這幾個人能夠指揮得動你小子,就連蔣委員長拿你都沒辦法。推舉你是因為你能平衡各方勢力,你還真以為自己是個人物了?

    蔣介石一聽明白了,他推薦杜聿明,擺明了是要杜聿明的第五軍啊,也罷,第五軍他是指揮過的,也罷,隨他鬧,只要能打勝仗,怎麼樣都行。

    薛岳等人也是有自知之明的,指揮老蔣嫡系部隊的活可不好幹啊,老蔣的長途電話一天幾次,贏了是他的功勞,輸了掉的就是自己的腦袋,這活不能接。

    陳際帆心裡這個累啊,我操不就是一個戰役嗎,弄得跟征服世界那麼複雜,他也不吭氣了。

    老蔣看起來還是相信實力的,他站起來說:「今天就開到這兒,命令!」

    下面齊刷刷站了起來,「魯蘇皖戰區司令長官,陸軍二級上將陳際帆擔任會戰前敵總指揮,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陸軍二級上將薛岳,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陸軍二級上將羅卓英、遠征軍總司令,陸軍二級上將杜聿明擔任會戰副總指揮,陸軍一級上將衛立煌將軍接任遠征軍總司令一職。此令!」

    蔣介石最後來了一句,「明天繼續開會!」

    (這章太難寫了,國民黨打仗真累啊,連我都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