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六十二章 合成強渡 文 / 中國神鷹

    經過氣象專家和水文專家的分析,鐘鼎城和胡雲峰決定將渡江總攻時間定在1943年4月3日。第二集團軍分三部分,從東到西分別從安慶、樅陽和無為三縣境內渡江,把和縣作為佯渡地點進行戰略欺騙。

    謹慎的鐘鼎城終於還是放棄了比較容易的和縣,儘管這裡確實很有誘惑力,江對岸就是馬鞍山,而且緊靠著鬼子的心臟南京,任何部隊要渡江都絕不會忽略這一個地方。

    所以日軍也不敢輕視,除了將剛從本土整編的17師團(在徐州被殲,後恢復番號)調往南京以外,還在南京周邊部署了三個師團。61師團負責馬鞍山至南京段,64師團開赴揚州,威脅「神鷹」側翼,65師團負責蕪湖至馬鞍山段防守。(註:番號60以後的師團才13000多人)

    在它們身後,駐蘇州的60師團,駐杭州的70師團和駐金華的22師團也可以隨時增援,加上在池州附近駐紮的116師團(被殲,恢復番號),日軍在華東地區的部隊總共有8個師團,加上江防司令部的岸防炮部隊,蕪湖、南京的航空兵部隊,野戰部隊總兵力達到15萬人,加上偽軍幾萬人和海軍長江巡邏部隊,總兵力和對岸基本持平。

    但是,第二集團軍屬於渡江作戰,後勤保障面臨極大風險,而且日軍大部隊可以從海上增援,所以此戰如果不能在前期大量殲滅日軍有生力量,那麼仗打起來就非常費勁了。

    所以鬼子的對手正在給他們準備的,是吸取了多次戰役精華的多兵種合成作戰,作戰目標之一就是要以最小的代價摧毀對手。對岸的「神鷹」不僅擁有18萬人的龐大步兵力量,而且還有水軍、航空兵、炮兵、空降兵等多個兵種,雖然這些兵種數量不多,但是他們卻能在渡江作戰中起到最關鍵的作用。

    事實證明就是如此的,1943年4月3日凌晨,「神鷹」航空兵的所有戰鬥機和轟炸機在美軍雷達導航下,從徐州、淮南、合肥等地機場秘密起飛,向南面長江對岸的日軍蕪湖、南京兩個大型機場實施突防打擊。

    由於日軍沒有裝備雷達,所以飛機一直在高空飛行,直到接近長江才放低高度。首先到達的是南京大校場機場,這座曾經被「神鷹」特種兵襲擊過,成為日軍恥辱的機場即將被再次襲擊,再次成為恥辱。

    不過,日軍好像增加了防空火力,也增加了探照燈數量。而且南京機場的警報聲也在飛機剛剛接近南京的時候就拉響了。

    擔任主攻任務的隊長叫吳世華,是歸國華僑,歸國後一直都在接受飛行訓練,他是部隊中第一個飛行時間超過200小時的飛行員。算得上飛行經驗豐富,見鬼子有所準備,他馬上命令所有戰鬥機群編隊,迎戰日軍戰鬥機。

    不過轟炸機編隊卻有不同意見,他們認為應該趁日軍手忙腳亂之際高速突防,把鬼子飛機炸毀在地面上,這樣一來鬼子就算有飛機升空也左右不了戰局了。

    自從南京機場被襲擊後,日軍在南京機場就沒有停過超過30架的戰鬥機,超過10架的轟炸機和運輸機,現在的南京機場上只停著28架中島式戰鬥機和7架三菱轟炸機。

    就是這些戰機也沒有機會全部升空,因為就在十幾架飛機升空的那一剎那,高空的幾架「神鷹」b17轟炸機就率先向大校場機場投下了致命的炸彈,炸彈在跑道、機庫、油庫劇烈爆炸。

    日軍升空的戰鬥機飛行員悲憤地看著地面上的慘狀,然後抬起頭分別向b17轟炸機後面追去,一連串機炮在空中打成光鏈。

    隊長吳世華看到地面上的火光,大叫「幹得漂亮!轟炸機,自由轟炸,戰鬥機隨我上!」

    「01,我被擊中了,請求返航!」吳世華的耳機裡剛傳來聲音,就看見一架轟炸機機翼上冒著黑煙從自己上方飛過。

    「批准返航,我會掩護你!」吳世華很快架機向前面的日機撲過去。

    日軍升空的飛機畢竟太少,很快就被「神鷹」以十一架飛機的代價全殲。南京機場上空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又給轟炸機指示了目標,很快又遭到了飽和轟炸。

    和蕪湖機場一樣,南京機場算是廢了。整個空中突襲就在短短幾分鐘內決定了勝負,兩座日軍大型機場所有的飛機全部被擊毀,而初次獨立作戰的「神鷹」航空兵們也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以損失轟炸機三架,驅逐機16架的代價一舉幹掉了日軍全部80多架飛機,並完全摧毀了兩座機場。

    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接到機場消息的那一刻起就知道,江對岸「神鷹」的攻擊行動開始了,由於對中國人的航空兵力量估計不足,一開戰日軍兩個戰略機場就遭到毀滅性轟炸,徹底喪失了制空權。派遣軍司令部知道,失去了制空權,支那人的渡江幾乎已成為定局,現在能夠寄希望的,就是能不能利用江防岸炮陣地,盡可能遲滯、殺傷對方的渡江部隊,為後續部隊的反擊贏得時間。

    不過,他們的對手似乎並不急著渡江,因為航空兵還有任務。

    第一波攻擊結束,所有飛機返航,被擊落的飛行員也帶著受傷的飛機盡可能墜毀在江北。天亮時分,「神鷹」駐合肥的六架轟炸機滿載炸彈飛臨馬鞍上上空,開始對馬鞍山長江沿岸的日軍防線實施轟炸。

    同時,對岸的江北炮兵陣地也開始對和縣對岸的馬鞍山地區實施炮擊。水軍師全師出動,駕著裝有迫擊炮的巡邏艇向南京江面高速駛去,這些小艇大多數裝有烈性炸藥,一旦遇到日本軍艦立刻靠近進行自殺式攻擊。

    後面的水軍部隊抓緊佈雷,這種水雷是淮南兵工廠針對渡江作戰中封鎖江面而設計的,時間緊迫,引信和發火裝置都比較簡陋,到後來乾脆連炸藥都不裝,真真假假全部運過去。

    胡雲峰知道這裡面真假水雷都有,他也不指望能炸掉多少軍艦,只要能封住長江江面,不讓鬼子的大型軍艦從吳淞口等地過來就行。反正鬼子要想把這些水雷掃清,不花上些時日是不可能的。

    一時間,南京到馬鞍山一帶的長江面上炮聲隆隆,火光沖天。天上的飛機不斷投彈,將炸彈無情地傾瀉在日軍的岸防陣地上,趕過來的日軍艦船被封鎖在江面上進退維谷,還不時受到北岸河汊中衝出的「神鷹」小艇進行自殺式攻擊。

    所有這一切都給南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和江防司令部造成了一種錯覺——「神鷹」主力即將從馬鞍山渡江。這裡渡江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馬鞍山與對岸和縣之間自古就有渡船往來,民國時期兩邊都修建有大型渡口和碼頭,江中有多個江心洲可以供渡江部隊建立穩固的炮兵支援陣地。更重要的是從這裡上岸,不用一個白天就能打到南京城下。日軍高層想當然地犯了一個錯誤,他們覺得中國人一定會盡全力收復他們的首都,因為這樣對民心士氣的提升實在是太重要了。

    日本人既然「料到」了對手的進攻方向,便馬上做出部署,61師團沿著馬鞍上至南京一線梯次配置,以江寧鎮為核心構築核心陣地,在61師團身後,有17師團駐防南京城。

    但是日軍並不打算消極防守,上述佈置只是為以防萬一、要想防住強大的「神鷹」渡江部隊,還必須調集精銳的戰略預備隊從東南、正東和東北三個方向往馬鞍山壓過來。一句話,日軍以馬鞍山為核心佈置了一個大型口袋,「神鷹」登陸部隊只要一上岸,就會遭到優勢兵力的猛烈打擊。

    鐘鼎城此刻確實就站在對岸的和縣碼頭,這地方是「神鷹」最重要的福地,德國人、美國人運送的武器都是從這裡上岸的,他們第一次渡江作戰就是從這裡下的水,而第二次他們安全返回也是從這裡返回的。

    胡玉峰就曾鄭重地說等抗戰勝利後他要捐資在這裡建一座紀念碑,可見這裡對「神鷹」的意義之大。而活躍在江北的日軍間諜實際上提前幾天就將第二集團軍司令鐘鼎城的動向匯報回去,並且還報告了和縣有大批軍用物資運抵的消息。其實大戰在即,和縣這樣的地方堆積物資並不奇怪,關鍵是和縣境內的河湖港汊裡集結了大量的木質大小帆船,這就有些價值了。

    但是鐘鼎城計劃的渡江地點並不在這裡,或者說老鍾並不像日本人揣摩的那樣一定要攻擊南京。事實上,謹慎的鐘鼎城現在滿腦子裡想的就一件事,以最小的代價把部隊全部渡過江。老鍾很清楚,只要自己麾下18萬人全部過江,鬼子一兩個師團根本就不是敵手,更何況中間還有新四軍。

    為了成功渡江,鐘鼎城將集團軍最有本事的偵察戰士在兩個星期前就滲透過江對實際渡江的地點進行了周密的偵察。最後確定了戰鬥力最強悍的第三軍從無為城南的高溝鎮渡江,一是這裡江面狹窄,第三軍主力能夠以最快速度過江直取對岸的荻港,從這裡上岸後,沒有什麼大河阻擋,可以直取繁昌,切斷銅陵和蕪湖之間的聯繫。

    第四軍主力則選擇從安慶直接南渡,佔領對岸的大渡口以後快速向兩翼展開兵力。這裡的好處仍然是江面較窄,離對岸物資集散地安慶較近,有利於大軍補給。第五軍主力從樅陽以東渡江,上岸後直撲貴池。這樣,三個軍就像三把尖刀,從幾百公里的長江上向鬼子防禦最薄弱的縱深猛插。長江上有多個江心洲,但上面土質鬆弛,地勢平坦,不適合大部隊強渡,所以鐘鼎城特意安排少數部隊在這裡助渡以牽制敵人火力。

    在這麼寬的江面上強渡,無論是已經取得優勢的「神鷹」航空兵還是炮兵,都不可能給予第二集團軍全方位、多批次、高強度的火力支援。當然,對岸日軍也不可能在南岸修築多麼強的防禦工事,所以還要靠主渡的三個軍部隊的隱蔽機動。

    第三軍後面有兩條大河可以集結渡江船隻,東面黑沙洲部分正好是天然屏障,第四、第五兩個軍集結地後面本身就有湖泊,湖泊又有密密麻麻的河汊通向長江。4月2日凌晨,就在航空兵突襲日軍機場的時候。早已整裝待發的三個軍在船夫的幫助下全部在江邊集結完畢。

    而擔任佯動的鐘鼎城此刻正在和縣指揮集團軍直屬部隊冒充主力準備登上「木質帆船」,在他們身後是大量用木材製成的假坦克、假裝甲車和假的火炮、汽車等。這些東西全部用絲網覆蓋並加上偽裝,排成整齊的隊列「整裝待發」。為了讓日軍更加相信,參謀總部全部在和縣辦公,每天都要發出大量的真假電報。

    4月3日上午,和縣岸上的榴彈炮向對面密集轟擊了一定數量的炮彈後,開始發射煙霧彈,在煙霧彈的掩護下,第二集團軍直屬部隊登上帆船開始緩緩向江中心駛去。

    對岸日軍陣地被「神鷹」狂轟濫炸一上午,現在頭頂上的飛機終於不見,雖然眼前儘是煙霧,也顧不得許多了,也開始向江中射擊。過了一會,日軍的觀察哨終於發出警報,中**隊開始渡江了!

    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終於確信支那人的進攻路線。馬上命令61、65和116師團向馬鞍山方向壓縮前進,同時命令駐武漢南昌等地飛機迅速馳援,而且駐揚州的64師團也接到命令,向西沿長江北岸攻擊前進。

    這些情況當然也在參謀總部掌控之中,事實上,美軍在華東地區的軍用雷達一直在晝夜不間斷盯著整個戰場,當南京和蕪湖機場被「神鷹」航空兵突襲之後,陳納德少將就命令兩個美軍航空隊的飛行員們,盡全力照顧北平、武漢、南昌等地的日軍飛機。

    整個中國戰場的制空權幾乎落在了中美聯合航空兵的手裡,而華東地區的新四軍也集結兵力從泰州、高郵和盱眙三路向揚州挺進,而安徽的「神鷹」總預備隊(未編入兩個集團軍的部隊,日械)也向滁縣、來安方向集結,利用張八嶺的地形阻擊這個師團。

    日軍不僅在馬鞍山方向上集結了強大兵力,而且其岸上防禦力量也很強大,第二集團軍直屬部隊的渡江看上去困難重重,總司令鐘鼎城似乎並不慌亂,命令渡江部隊在江北岸大規模佯渡,到了江心又被迫撤回。

    雙方在東面的長江江面上拉鋸的時候,第二集團軍三個主力軍的前鋒部隊全部登船。下午四點,各軍直屬的火炮向江面和江對岸猛轟,各種高爆彈藥、煙霧彈全部向對岸打去。

    在後方的三個機場,「神鷹」航空兵的空降部隊全部登機起飛,在驅逐機的護航下向江南飛去,空降兵的預定空降地點是江蘇常州以西的溧陽,在這裡實施空降後,部隊將和新四軍游擊隊一道,對滬寧鐵路沿線發起破襲,以癱瘓日軍補給線。

    「神鷹」軍工部門改裝的動力帆船在渡江時發揮了其速度快、火力猛且防護好的優勢,每艘中型帆船上大約登載40名戰士,每10艘編成一隊,編為數個梯隊在兩翼多艘炮艇的掩護下成隊形向前高速行駛,岸上和船上形成的密集火力向對岸猛烈壓制。

    一時間,江面上子彈、炮彈你來我往,江中水柱沖天,不斷有帆船被炸成碎片或火光,帆船上不斷有傳符合戰士中彈。但是日軍的防禦陣地上更慘,兩翼加裝的炮艇上每艘安裝了兩門迫擊炮,加上後面的野炮山炮步兵炮一起向江岸日軍陣地傾瀉。

    從安慶到貴池再到繁昌,三個軍第一梯隊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向對岸疾駛,很快就駛過水柱滔天的狹窄江面,衝上了滿是泥濘的南岸河灘。戰士們來不及打開船板,就從甲板兩側和後方跳下,開始和岸上日軍對射。

    日軍表面陣地實際上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主要是岸上修建的水泥地堡群和後方的炮兵對登岸部隊的威脅最大。不過,日軍沒想到的是,登岸的先頭部隊不僅有火力強大的重機槍,更裝備了中國戰場上從未出現的美式火箭筒。

    而且,之前在總司令鐘鼎城中將的經常性演習下,各登陸部隊的戰術水平相當高,登岸後面對日軍密密麻麻的地堡群,部隊並未急於衝鋒,而是耐心地用手榴彈打掩護,火箭筒直瞄的戰術逐個清除,對於停在戰壕中充當固定火力點的日軍少輛輕型坦克,火焰噴射兵乾脆直接朝上面澆上一層燃燒的液體。

    「命令各軍前鋒部隊,逐步佔領灘頭陣地,向前穩步推進!」一直在和縣親自擔任佯動的鐘鼎城開始發佈命令。

    就在登岸部隊與岸上日軍血戰的時候,快速帆船放空駛回,又開始承載第二批部隊渡江。由於岸上日軍自顧不暇,第二、第三批次的部隊渡江非常順利。所以短短一個半小時,三個軍各有一個師渡過長江,並且開始向日軍岸防部隊的縱深包抄。

    一個小時前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就收到安慶等地中**隊大舉渡江的消息,但是司令部一直未能確定「神鷹」主力的進攻方向,直到一個多小時後,才發現上了當。

    司令部氣急敗壞命令駐守貴池地區的116師團集結兵力向岸邊反擊,可是太晚了,一來116師團是從國內補充新兵組建的師團,戰鬥骨幹已經在之前的作戰中損失殆盡,而且兵力也只有區區一萬多人,不要說進攻,就是防禦也很難建立起完善的防線。

    傍晚時分,三個軍步兵部隊基本登上長江南岸。第四軍從安慶南渡後,沒有遭到多大抵抗,全軍最先渡江,一個師向南直撲東至縣城,另外兩個師沿公路向東北方朝著貴池方向攻擊前進,與從樅陽渡江的第四軍主力一道對116師團形成夾擊之勢。邱瑞荃的第五軍實際上擔任的是整個集團軍後勤保障的重要任務,不管在任何時候,他們的作戰地域都絕對不能離開安慶對岸,以保障安慶的物資能源源不斷運到對岸。

    第三軍主力於天黑時分全部渡過長江,佔領荻港後,一個師的兵力向東奪取繁昌,一個師的兵力向南進入銅陵境內,另一個師向北沿江岸掃蕩日軍岸防部隊殘部。鐘鼎城給自己這個直轄的第三軍三個師長下達了命令,全力防禦從蕪湖馬鞍上等地過來的日軍,給其餘兩個軍聚殲日軍116師團創造條件。

    沒錯,鐘鼎城和參謀總部制定的作戰計劃首先就是趁熱打鐵,聚殲日軍最弱的116師團,然後以第三軍為掩護,第四軍迅速佔領銅陵、南陵,並且與第三軍形成掎角之勢,趁機向南直撲宣城,威脅日軍在浙江的杭、嘉、湖地區。

    116師團哪裡料到對手不僅上了岸,而且還把目標指向了它,三個步兵聯隊前鋒剛剛到達池州至江邊高脊嶺,就遭到了第四軍13師王大柱率領的主力部隊,這個師是第四軍主力師,全師16000千餘人,每個團的兵力相當於日軍一個聯隊,但是火力要優於日軍,雙方立刻遭遇後,王大柱立刻命令全師集中火力和敵人爭奪周邊所有制高點。激戰至夜裡10點,13師將日軍主力擋在高脊嶺一線,可後面的14、15兩個師並沒有閒著,一左一右向110師團兩翼運動,尤其是15師,直接向貴池日軍老巢攻擊前進。

    116師團沒想到剛一上來就被對手以強悍的火力纏住,得知自己兩翼有敵情,被迫全線後撤。鬼子和「神鷹」打仗早已心存疑懼,就算是正面交火也要隨時擔心自己的兩翼,因為被「神鷹」全殲的師團實在是太多了。

    116師團現在根本不敢撤進貴池,因為他們已經從對手的火力判斷出兵力和意圖,對手肯定想包圍自己,而貴池縣城如此狹小,倉促之下根本無法建立有效防禦,死守是絕對沒前途的。

    師團長巖永汪中將剛剛提拔不久,對「神鷹」還是心存恐懼,他一邊請求戰術指導,一邊命令部隊火速繞過貴池縣城北撤。

    敵人的動向很快傳到鐘鼎城的司令部,老鍾命令第三軍第7師師長尚長福:火速佔領銅陵,截斷日軍北逃去路!

    截止到4月4日凌晨,第二集團軍三個軍15萬人全部渡江,鐘鼎城留下一個集團軍直屬步兵旅留守和縣後,同早已準備好的參謀總部一道回到巢縣,他們要在第二天清晨渡過長江,指揮自己的大兵團和鬼子決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